本文目录一览:
1丨美股高开高走,亚马逊股价创历史新高
周二美股三大指数高开高走,截至发稿,道指涨超600点或2.5%;标普500指数涨超2.4%,纳指涨超2.7%。FAANG集体上涨,亚马逊涨超3%,股价站上2230美元关口,目前报2238.8美元,再创新高。苹果涨近4%,谷歌涨超2%,FB、奈飞均涨超1%。
2丨四川出台30条意见促经济发展,扩投资提消费释放增长潜力
四川省委、省政府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经济工作 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意见》。在扩大重点和新兴领域投资方面,《意见》指出,力争全年完成机场投资200亿元人民币、铁路投资300亿元、公路水路投资1400亿元;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布局实施5G网络、大数据中心、城市轨道交通、人工智能等项目。为有效激活消费需求,《意见》鼓励带薪休假与“五一”劳动节、端午节等小长假连休,同时培育汽车影院、线上旅游、乡村民宿、网上博物馆等新兴文旅消费热点,并支持成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支持各地举办文旅节、美食节等特色促消费活动,从而扩大消费规模,持续提振和释放内需。
3丨钟南山肯定中药在新冠肺炎防控中的作用
据***财经,钟南山表示,中药在这次新冠肺炎防控是有些效果。比如连花清瘟胶囊,发现它对抗新冠病毒虽然作用弱一些,但对病毒引起的组织细胞损伤,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而且对于减轻发烧、咳嗽,加快恢复都是有效的。另外,还有我们用来治重症肺炎的血必净,也有一些循证医学证据,患者除了症状的评分改善以外,病死率也减少了。中医跟西医治疗是不是有效不能凭印象,一定要根据循证医学的方法来证实,有效就要推广。
4丨董明珠:亏损200亿,还再招5000人
据***财经,格力在二月、三月空调销售几乎为零, 仅二月就亏了200亿元的大背景下,大幅度招聘5000名新员工。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接受采访时表示,制造型的企业必须要靠自主创新才能保持优势,而自主创新就一定要有人才,而人才企业必须要自己培养,这个培养甚至要用十年八年才能完成。但是人才的培养要有延续性,如果三年不招大学生,可能就断层了,所以这个付出也是必须要做的。
5丨印度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升至10815例
据 ,印度卫生部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截至当地时间14日下午5点(北京时间晚上7点30分),印度境内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升至10815例,其中死亡353例,治愈出院1190例。
6丨比亚迪:比亚迪半导体拟引入战投 未来将寻求独立上市
比亚迪公告,公司近期通过下属子公司间的股权转让、业务划转完成对全资子公司比亚迪微电子(已更名为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的内部重组。通过内部重组,比亚迪微电子受让宁波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股权和广东比亚迪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股权,并收购惠州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智能光电、LED光源和LED应用相关业务。比亚迪半导体拟以增资扩股等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未来,比亚迪半导体将积极寻求于适当时机独立上市。
海南发展(002163.SZ)发布公告,近期,蚌埠投资公司拟转让海控三鑫16.1290%股权,经过商务谈判并经公司2021年9月26日召开的七届十五次董事会审议,同意公司收购蚌埠投资公司持有的海控三鑫16.1290%股权,转让价格为8848.62万元,本次股权转让价格以海控三鑫经国资管理有权部门备案后的净资产评估值作为定价依据。
收购事项完成后,公司持有海控三鑫控股权比例由58.7097%增加至74.8387%,不变更合并报表范围,对公司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直播间那些事
董明珠为何在直播间发火?
近期董明珠现身格力的某场直播,专门介绍公司研发的新产品。原本直播间的氛围挺不错的,谁料正当董明珠要给观众当场展示新产品时,意外发生了。
董明珠直播发火
只见该产品忽然“罢工”了,不管怎么调试都没办法正常运行。要知道,作为一个即将上市的新品,在直播间内出现这样重大的失误,对后续的产品上线肯定会造成不小的影响。
所幸董明珠到底是从底层一步步爬上来的一号人物,眼见着产品出了问题,她立马就指着电源开口救场。
董明珠直播发火
一句:“开了(电)没有”,轻轻松松把人们的注意力从产品的质量问题,引导到了或许是没开电源,或者排插有问题等等之类的毛病上。
可惜的是,董明珠的情商智商虽时时刻刻在线,但她直播间里那些主播们的情商,显然没有得到她的“真传”。
董明珠直播发火
男主播只愣愣地站在一旁,大多数时间都默不作声,低头整理琐事。而女主播面对董明珠抛来的救场之言,脑子显然没有转过弯,还呆呆地回了句:“这个电是已经开了的”。
这一番话不就表明了“电源开了还是不行”这一点,直指产品有毛病吗?将董明珠好不容易拯救回来的局面,彻底撕破了。
董明珠直播发火
于是乎我们可以看到,女主播这话一出口,董明珠立马就黑了脸,并甩开了问题机器,但考虑到是在直播,所以她起先并没有当场发火。
等到女主播终于意识到了不对,急急忙忙开始救场后,董明珠已经忍无可忍了,当即便摘下麦克风愤而离场。此事发生后,瞬间引起了不少网友的讨论。
董明珠直播发火
但出乎意料的是,这次大家的言论却格外地统一,都认为董明珠这次生气情有可原。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有二。
首先,作为一场介绍新产品,再加上明确董事长会来“监工”的直播,产品的质量问题早在开播前,就应当做好各项检查,避免在直播中出现意外,发生一些低级错误。
网友评论
其次,在意外已经发生、木已成舟的情况下,面对董明珠的机智救场,主播们却无动于衷,还情商低到将失误放到台面上讲。
这一点往好听一点讲是情商不够,往难听一点说就是专业素养不够。
作为集团董事长,眼见着直播到了关键处,还出了这么大的岔子,损失了钱也就罢了,损失了消费者信任度才是重中之重,所以也不怪董明珠会这么生气了。
董明珠
霸道女总裁
被哥哥踢出族谱的那一刻,董明珠在格力的位置算是坐稳了。
2021年,格力董事长董明珠与大家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彼时已经成为格力领导人的她,曾在偶然间接到过哥哥的一通电话。对方在电话中告诉她,自己要来格力位于珠海的总部。
董明珠分享
而他之所以愿意千里迢迢从家乡南京来到珠海,是因为有一个经销商找自己来帮忙拿货,对方要拿100万的货,给他两三万的“辛苦费”。
董明珠闻言的一刹那,满腔怒火油然而起。当即便对着电话怒气冲冲地回了一句:“你不要来啊!”
董明珠分享
因为在她看来,倘若自己这次让哥哥走了后门,那格力的企业形象在哪里?企业的诚信又在哪里?
于是乎,董明珠二话不说就致电了那个经销商,表示不会再给对方供货。谁料她说完这个话后,对方转头就一个电话打给董明珠的哥哥。
董明珠分享
后者得知这个情况自然无比生气,一句废话没多说,就将董明珠的名字“驱逐”出了家谱。自此之后,董家的家谱里便再没有董明珠这个人了。
而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里,交恶的兄妹也再没有了任何来往;其兄不愿认这个妹妹,董明珠也不愿放弃原则,为亲情低头。
董明珠
但你要说董明珠后悔吗?那肯定是没有的。
按照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如果你们(家人)缺钱,我可以给一点。但你们*不能用我的权利,在我的企业做交易。”
董明珠发言
这也是为什么她能在格力稳居高位的原因之一。话说回来,董明珠的确为格力付出了很多。那么她又是怎么从一个小小的销售员,实现阶级式跳跃,一跃成为格力的当家董事长呢?
1990年,36岁的单亲妈妈董明珠离开了8岁的儿子、年迈的母亲,孤身一人从南京去到了珠海,入职格力成为了一名销售业务员。
董明珠
尽管从*层开始做起,但凭借着敢于去面对任何事情、敢于思考,以及坚持与说真话的态度,董明珠很快便在格力冒出了头。
入职第二年,她在安徽的销售额就已经突破了1600万,占整个公司年收入的八分之一。不过有了点成绩的董明珠并没有就此懈怠,她反而更加努力。
董明珠
仅仅4年的时间,便跻身进了管理层。那段时间是格力最困难的时候。部分骨干业务员突然“集体辞职”,集团内部几乎分崩离析。
但董明珠坚持了下来,她经受住了诱惑,这才有机会任职了公司的经营部长一职。此后她更是调整策略剑走偏锋,成功将格力空调推至了顶峰。
董明珠
就这样,董明珠很快便从管理层,走到了集团二把手的位置。最终在2012年,已经为格力奋斗了22年的她,正式被任命为格力集团董事长。
当然,从一个销售员走到女总裁,这其中的艰辛并非三言两语可以概括的。而接手了格力的董明珠,她的日子也没有太好过。
董明珠
曾被威胁,与雷军定下10亿du局
曾因得罪人被威胁生命,与雷军拿10亿豪du,格力的“铁娘子”董明珠到底有多刚?
2013年,在第十四届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小米的创始人雷军,以及格力女皇董明珠,因为发展模式的理念不合,当场“互掐”了起来。
雷军发言
两人言辞激烈,你一言我一语为自己的想法辩论。
谈至激动处,雷军当场定下了一个du局,他声称倘若在5年内,小米的营业额超过格力,希望董明珠赔偿自己1元钱。
雷军发言
董明珠闻言非常“不屑”,表示小米不可能超过格力,随后一向自信的她,更是直接抛出了一句:“我跟你du10个亿”。
10亿du局由此而来。
董明珠回应
最后的结局正如董明珠所料想的那样,五年的时间一晃而过,小米没能干过格力,雷军也惜败于董明珠。
当然了,这样的du局大都意义大于金额。
小米、格力
所以尽管是自己输了,雷军也没有拿出这笔钱。毕竟真要说起来,这还真不是一个小数字。
不过话说回来,相对于这样明目张胆地争辩争吵,董明珠这些年遇到的危险事件才更值得说道说道
董明珠采访
据董明珠透露,当年要收购凌达压缩机的时候,自己曾受到过生命威胁。因为对方是混黑白两道的,得罪了这样的人真的会小命难保。
但董明珠是什么人?
董明珠采访
她平生最不害怕的便是“威胁”二字,按照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100岁也是活,50岁也是活,除非他自己不想要命了。”
不出所料,得知董明珠的态度后,对方立马就怂了。毕竟她连死都不怕了,还有什么能威胁到她呢?
董明珠
当然,董明珠也并非一个意气用事的人。她为人处世的准则一直都是对事不对人,所以她从来不怕得罪人,因为这是必然的。
身居高位后,这样的情况就已经成为了董明珠的日常。
董明珠
只是她并没有那么多闲情逸致去注意,自己走哪一步的时候会因此得罪什么人。
无论如何,但求无愧于心便好了。或许正是因此,格力才会在董明珠的带领下越走越好,成为国内电器企业的领头品牌吧。
文/ 金错刀频道
这两日,要论地表最强当属天气。
全国数十个气象站*气温都破了纪录,在南方,“江浙沪”热成“工折户”,“包邮区”热成“保熟区”。#鞋底热掉了#话题直上热搜,甚至有人在河南街头,煎起了鸡蛋。
地狱模式下,“救命神器”空调要卖爆了,但有一个空调巨头却沉寂良久。
*时期,它在空调界排名第四,销量赶超海尔,还敢叫板董明珠,从格力手里挖走了成龙,甚至立下豪言:要从100亿做到1000亿。
它就是志高空调。
口号震天响,但事与愿违。志高号称能做“世上*的空调”,但在2018年后开始连年亏损,在两年半里,血亏26亿,员工工资减半,连创始人都成了“老赖”。
无奈下,只能靠卖地、卖废品续命。即便如此,志高还是因买卖合同纠纷,被强制清算与破产。
然而,就在半年前,志高空调开始绝地反击,建设生产线,只不过想要翻身,恐怕并不容易。
敢挖董明珠墙脚,“狂妄”的志高
翻开创业故事,志高拿到的是大男主逆袭剧本。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志高,那就是狂妄。
从亏本经营到稳坐行业第四,志高的辉煌离不开创始人李兴浩。
敢挖格力墙角,李兴浩怒怼董明珠“不是神”,这番言论惹怒了董明珠,致其公然开炮“志高用的人,都是格力不要的人”,逼得董明珠亲自下场为格力代言。
惹怒了格力不算,志高还在各种公开场合,口口声声说要超越海尔。
志高的嚣张,*的底气是好看的业绩。
2009年,志高空调上市。其后,李兴浩更是以18亿港元身家,成为富豪榜的常客。
其后的一年,志高空调营收超92亿,*打败海尔,销量跻身前三。
昔日空调界小透明,为何敢叫板海尔?
1、被同行坑,用低价换出货量
别看志高空调野心这么大,在创业初期就差点折戟沉沙。
1994年,志高空调刚刚生产,遭遇惨烈的价格战。科龙空调先降价1000元,其它国产商家都在跟进。
志高空调在业界,只是个小透明,没什么名气,也没有价格优势,一年只卖了几千台,销量惨淡。
李兴浩做出了一个决定:做*的分体空调。虽说是赔本赚吆喝,但硬生生卖出1万多台,出货量变大致使采购议价能力增强,志高度过了第一次危机。
2、被自己人坑,打欠条借原材料
志高空调名气越来越大,有很多经销商找上门,但好景不长,志高被自己人坑了,有个经销商拿了1000万的志高空调,没付钱就“人间蒸发”了。
接连不断的事故,台商对志高失去了信心,撤走了600万元资金,顺便宣布志高空调倒闭,这出大戏直接让志高的公司账户被法院查封。
没有最坏只有更坏,志高内部分崩离析,跟着李兴浩一起打江山的高管,带着核心员工离职了。
这一次,拯救志高的是常年积累的好口碑。李兴浩以信用为担保,给供应商打了3个月的白条,拿到了800多万的原材料,才恢复生产。
至此,志高空调一路高歌猛进。但志高的高光时刻并没有持续太久。
亏损26亿,卖破烂儿求生
2015年开始,志高空调开始走下坡路,*困境是没钱。
到了2019年,志高空调创造了*亏损记录,高达14亿元。为了活下去,志高空调不得不给员工降薪,甚至传出发不出工资的传闻。
志高空调转头把该卖的都卖了。从土地,到废品,再到物业公司,套现了近8亿的救命钱,这笔钱90%被安排用于买原材料,但仍然无法拯救志高江河日下的业绩。
现如今,打开志高空调的官网,看到最多的不是产品,而是卖废品公告。
昔日风光无限的空调大佬,怎么就混得这么惨?主要是太盲目自信。
志高空调的衰落要从换帅讲起。志高的放权策略与美的如出一辙,创始人退居幕后,年轻的继任者向前。
美的是将董事局主席的权杖移交给了方洪波,而志高为了淡化家族管理,把权力移交给了郑祖义。志高董事会里连一个家族成员都没有。
郑祖义是清华大学第一代制冷博士后,这位技术大佬,先后在格力和科龙任职,直到科龙被海信收购,才被高薪挖到志高。
技术大牛为志高撕掉“低价”标签,却忽视了经营管理。
2013年,国家节能补贴政策到期时,奥克斯等品牌转战电商时,志高迟迟未能跟进。更为致命的是,与格力等大品牌相比,志高空调没有自主压缩机。
@文玉森
如果失去政府补贴,采购成本居高不下,志高想要争取更多的利润空间,代价只能是牺牲部分产品工艺和质量。
志高的迷幻操作是不仅没有弥足短板,反而走向高端路线。
郑祖义推出了变频云空调,在一线城市建了500家云空调体验馆,抢先制定了云空调标准,这其实是智能电器的雏形。
这款产品足够超前,比小米的生态系统早了3年。
但*的bug是太鸡肋,空调只是一个孤立的电器,无法成为一个生态系统,直到现在,很多家庭也没有真正使用这些功能。
由此看来,云空调不仅没能颠覆空调行业,反而更像是玩概念。
即便郑祖义在公开场合多次为“云空调”伸冤,但消费者并不买账。
危机之下,李兴浩高调复出,他没有认清现实,反而盲目立下了flag:5年之内,销售额超1000亿的的口号。
罔顾现实的结果是被市场吊打,2020年志高买卖合同纠纷,被破产清算。昔日的福布斯富豪彻底沦为老赖。
倒在第三次危机上,不是成龙的锅
在品牌圈,有个“成龙诅咒”,十个代言九个死。
成龙代言的小霸王倒闭了,爱多老板坐牢了,霸王洗发水被查出致癌。董明珠更是放出狠话:成龙代言的品牌都死了,只有格力除外。
很多人认为志高*的败笔是找成龙合作,从不做广告的志高,在业绩下滑时,请来成龙救火,签了十年合同,抢占***广告黄金位。
调侃归调侃,但成龙不背锅。志高盲目的背后,是忽视了产品本质。
志高空调曾高喊要“造世界上*的空调”,话是喊出去了,但身体很诚实,没有与之匹配的实力。
李兴浩曾吐槽格力,只是营销做得好,制造上并没有做的很好。但志高一边讽刺格力,一边却在模仿格力,这样的讽刺更像是噱头。
志高不但抢走了成龙,还模仿了格力的广告词。格力是掌握核心科技,而志高则是掌握智能云核心科技。
志高与格力的暗暗较劲远没有结束,甚至打到了国外。
在里约奥运开幕式上,志高空调登上了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在户外广告牌赫然写着“让世界爱上志高工匠大师精品”,这无疑是与格力“让世界爱上中国造”的口号隔空打擂。
画虎不成反类犬,志高空调没有学到格力的精髓。
空调是科技含量比较高的行业,营销只是锦上添花,真正的实力来自于强大的技术,沉下心研发制冷省电的产品才是关键。
董明珠曾隔空喊话志高:格力是靠技术,不是靠营销。格力电器一年研发投入60多亿,而志高空调的研发投入要少的多。
2013年,志高控股的研发投入为8500万元,占销售额比例不到1%;2017至2019三年间,投入从1.83亿元降至1.07亿元。
舍得下血本投入的还有海尔。海尔生物在2020年就根据防疫需求研发,尽管在过去两年中,海尔的核酸采样亭每年需求量仅数百台,直到今年,需求量激增。
志高空调在产品早已掉队,跌出了第一梯队。
忽略产品本质后,更大的危机是口碑塌房。在黑猫投诉中,志高空调主要有200多条投诉,问题矛头指向售后和产品质量等方面。
佛山某药店曾在志高空调关闭状态下自燃,烧毁了大半机身。志高把锅甩给了早已外包出去的安装及售后团队。
落后对手10年,志高还能翻身吗?
志高退市后,销声匿迹了许久,再次听到消息,是在政策的扶持下,志高正在建造四会制造基地,年产能为200万套,声称要备战今年空调销售旺季。
掉队的志高努力追赶,开始尝试跨界,与高校合作,发布空气消毒机。但在各大购物平台上,志高产品的反响平平。
志高想要翻身,还是要坚持技术立身,做好产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篇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董明珠称亏损200亿》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董明珠称亏损200亿、002163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