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目前可以说2022年比较适合投资基金的,虽然很多基民看到后会喷我说:今年本金已经赔了20%——30%,但是我还是希望你能看到最后,或许就能明白其中原因。
目前处于大跌筑底阶段
目前大盘已经处于大跌后筑底震荡阶段,这个时候很多处于高位的基金人都想赶紧解套,从此注销账户,不再玩基金,因为赔得太多了。这是目前很多人的情绪释放。
但我们也应该知道,往往这个时候是入场的*时机,因为处于市场底部建仓,往往会让我们规避很多风险,赚钱的几率要大得多。根据权威数据统计,历年来的基金,长期来看,大部分基金都是赚钱的,我们只要耐住性子,在底部慢慢建仓,做时间的朋友,我想投资基金是很不错的选择。
不确定因素对当下行情影响有限
我们都知道,当下疫情在全球肆虐,而我国疫情,虽然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但是还有全国多点散发的迹象,如上海,河南等地。同时,俄乌的军事冲突,对目前世界的政治经济秩序也存在着非常大的挑战。还有美国金融泡沫的增大,不断加息收割全球韭菜的行为等等因素,都对我国的经济以及A股走势存在着一定影响和不确定性。但是这些影响和不确定性是相当有限的,因为国家处理这些问题的手段非常多,今年的主要目标就是维持经济平稳发展。
疫情虽然在国际大都市上海,但是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目前已得到有效控制,上海的各行各业已经陆续复工复产。河南的疫情虽然来得突然,但是我们也有信心将其迅速扑灭,恢复正常。俄乌冲突目前进展虽然缓慢,但是离结束也只是时间问题,通过看俄罗斯对欧美制裁的反映,我想我们是有信心看到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结局的。目前已经进入后美国经济时代,美元霸权也正在一步步瓦解,泡沫也终将破灭,我国也有相当多手段去应对。
开篇说到,很多基民今年都在赔钱,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去年进的场,如果你能在今年进场,将会买到在历史相对低位的便宜筹码,这就是进场时机的妙用。
通俗易懂聊理财,我是小八,欢迎点赞——关注——评论,和小八一起聊投资理财那些事儿。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健康客户端】
15日,诺华发布消息称,其旗下用于偏头痛预防治疗的创新药依瑞奈尤单抗(Erenumab)在广州和睦家医院完成首针注射,在大湾区首批获批使用的还包括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和中山陈星海医院。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刘中霖教授表示:“依瑞奈尤单抗通过皮下注射的方式进行给药,每月用药一次,患者仅需简单操作即可在15秒内完成给药过程。依瑞奈尤单抗的起效可早至用药第一周。对许多偏头痛患者而言,这种用药方式既方便又快捷,药物的可及性也得到有效提升。”
依瑞奈尤单抗通过阻断与偏头痛有关的CGRP受体分子发挥作用,且具有相对较低的潜在免疫原性,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获益也受到国际学术指南的认可。
2022年美国神经病学年会(AAN)上披露了依瑞奈尤单抗在亚洲人群中开展的3期DR*ON研究的数据。结果显示,治疗12周时47%的患者每月发作天数降低50%以上,显著高于安慰剂组,且依瑞奈尤单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与安慰剂组相似。该研究充分证实了依瑞奈尤单抗在亚洲人群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DR*ON研究:每月偏头痛发作天数降低≥50%的患者比例。诺华集团* 图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高庆春教授表示:“近年来,对实现偏头痛的早期预防治疗成为新的健康需求。然而,目前用于预防治疗的药物大多不具有偏头痛治疗的适应症,患者亟需可长期有效预防偏头痛发作的药物。”
此次首针落地标志着全球首个靶向作用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受体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药物依瑞奈尤单抗惠及大湾区内地患者,为偏头痛临床治疗带来全新用药选择。
参考文献:
①于生元.从宏观到微观认识头痛[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4,20(01):2-4.
②Shengyuan Yu, et al. The journal of Headache and pain, 2020,21:53
③Wang Sj, Kim BK, Wang H,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renumab 70 mg in Adult Patients withChronic Migraine: Results from a Phase 3,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DR*ON Study. Present at 2022 AAN Annual Meeting. S31.005.
④Reuter U et al. Cephalalgia 2017;37(Suppl. 1):319 74, abstract PO 01 179 (and associatedposter at IHC, 2017)
ID:jrtt
众所周知,今年开年以来,A股市场大幅回调,以新能源,军工,白酒,食品,医疗等为主的机构重仓股回调较多,相关的基金也损失不小,部分基金面临止损,清盘的风险,基民股民也是备受煎熬,市场情绪也较为悲观,很多投资者今年的期望就是回本,甚至能少亏点也是庆幸的。
那么,现在还适合买基金吗?如何买呢?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一起先来回顾一下今年开年以来市场表现以及反思背后的原因。
压制今年成长型公司的几大因素我们归纳一下:
1.俄乌战争,属于黑天鹅,之前各种专家都预计不会爆发实质性战争,顶多就是对对峙一下,但事实远超预期。给市场带来了较大的恐慌和不确定性,很多机构包括国外机构都在大幅抛售权益类资产,导致市场承压严重。
2.俄乌战争导致的通货膨胀,今年以来原油,天然气,铝,镍等等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给众多产业带来了不小的成本压力,尤其是对于一些难以向下游传导成本压力的产业,例如汽车零部件,电子等等,因为下游基本都是大型强势企业,其话语权很大。成本提高了,但销售端并没有得到较大提升,因此企业利润受损,影响了eps,进而影响了市场对企业的业绩增长预期。
3.美联储加息,很多人觉得美国那边加息,跟咱们A股有啥影响呢?这里简单说一下这里面的逻辑。我们知道,美国属于世界超级强国,美国的很多重大政策都会对全球产生影响,所以美联储此次进入加息周期,或多或少会影响到其它国家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而美国此次加息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2020年疫情期间,美联储大幅放水,再加之美国这两年经济恢复较好,但通胀起来了,所以加息也是水到渠成,说白了就是,美国放的水,让全球去承担后果了。目前咱们国内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比较友好,属于逆周期调节,但我们的货币政策目前恰巧跟美国那边属于倒挂,一个松,一个紧,这就让机构资金有些拧巴了,有些不知所措,所以就干脆先退出来再说,而且,在美联储加息的背景下,我们的货币政策也难以进一步太过于宽松,因为还要照顾到RMB的汇率。所以说,目前市场对于国内货币政策是没有太高的预期,这也是间接影响了成长股的估值(估值被压缩)。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业绩增速不错的公司,今年以来持续回调,这就是属于杀估值,而通胀带来的高成本,属于杀业绩,在估值和业绩双杀的时候,股价就容易大幅回调。
4.中美关系比较微妙,这里不多说,看看前段时间外资大幅流出,也可以略知一二。
5.疫情影响,今年以来多地爆发疫情,此次疫情的特点是传播速度较快,比之前几波都快,所以防控难度较大,但好在基本都是无症状感染和轻症,但较为严格的防控管理措施,给国民经济也带来了一些压力,从而影响了一些公司的利润,这也属于杀业绩。
6.自2019年到2021年,机构重仓板块实现了较大涨幅,机构抱团严重,获利丰厚,赛道较为拥挤,估值较高,这个时候,宏观大背景的变化,对赛道股影响是很大的,一旦有机构开始抛售,往往就容易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从而引发基金的负反馈,即基金净值回调,基民赎回,基金经理不得已卖出,基金再次回调,基民进一步赎回...所以,导致市场持续的回调,另外,今年一季度基金销售情况较为冷淡,大不如去年,子弹不足,这也是今年反弹乏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上基本是今年投资难做的一些原因,但天道轮回,物极必反,目前市场已经经过的较大的回调,风险释放相对充分,用巴菲特的话说就是,别人贪婪我恐慌,别人恐慌我贪婪,这个时候虽然不能确定是否到了贪婪的时刻,但至少不应该悲观了,近期我们也看到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提振经济的政策,加之三月中旬高层领导讲话,这里之前可以确定是政策底,至于有些人说还有市场底,那么请问你能确定就一定有吗?即使有,就一定能创新低吗?纵观A股,市场底不一定比政策底低,并且难以预测,所以那些想等到在市场底创新低的时候再进场,其实是贪婪和过分追求完美主义的,这在投资上算不上明智之举。从近期市场表现来看,我们也可以看到有些公司已经拒绝回调了,正在强势筑底甚至部分公司开始上涨,这是个积极的信号,说明有机构在开始建仓,并且外资自三月下旬以来,开始积极买进,说明机构开始转空为多,开始布局了。然后再看看牛市先锋代表-券商的表现,券商近期表现较为活跃,这也是市场走好的信号之一。近期也有不少大型机构开始唱多且积极购买自家产品,说明基金经理们也在从悲观情绪中恢复过来...
综上,目前是适合买基金的,只不过在操作上需要注意节奏,至于买什么基金,需要自己去研究,精挑细选,不管怎么说,目前机会肯定大于风险,珍惜每一次危机吧!
今天看到一组数据——
截至2022年3月16日,市场上一共有15193只基金(A、C份额分开计算),主动权益类基金数量超过6000只。而A股上市公司一共有4748家。
这意味着买股票是从近5000只股票中挑选出几只靠谱的,买基金是从一万多只基金中选出那么几只。单纯从数量和概率来说,挑选基金的难度都已经超过了挑选股票。
再加上今年明星基金经理集体扑街,基金的收益率不断走低,真的会让人觉得——基金,真的不好挑。
不过呢,我一直觉得和股票相比,基金的特点在于它毕竟是在做组合嘛,所以总体上是减少了大起大落,增加了稳定性。
稳也是有稳的好处,只是寻找真的“稳”得花点功夫。
今天刚好有时间,做了一下数据筛选,看看到底哪些基金称得上“稳”。
我用的指标是在这1万多只基金中,今年以来到3月18日,收益率的下跌必须小于10%(跑赢上证指数),然后过去三年的收益率,每年要超过25%。删除掉重合部分,一共有35只基金符合标准。
(筛选出来的35只基金数据Wind)
看了下,这35只基金主要可以分成三大类:
1. “有特色”的被动管理类指数类产品。
巴菲特很多年前就说过普通人应该投资指数基金。所以很多投资者可能对指数基金情有独钟。
但是这里要注意的是,巴菲特当时指的指数基金对应的是美国的标普500指数,而美国股市是出了名的“熊短牛长”。
所以这个说法,放到A股就不一定成立了。比如我们大A股的上证指数就曾经十年不涨(2009年到2019年期间,这两年倒是涨了一些),所以如果买的是上证相关指数基金,还考虑通胀的话,结果可想而知。
这次以三年为维度的统计,可以看到有6个指数基金:中信保诚中证800有色A、国联安上证商品ETF、南方中证申万有色金属ETF、银河定投宝、万家中证1000指数增强A、国投瑞银中证500量化增强A。
都属于“不是特别常见”、比较“有特色”的被动管理指数类产品。
这里也可以看出,商品、有色指数基金类产品在过去三年走得还是不错的。有色金属属于大宗商品的一种。很多人不炒期货,所以对这类产品的关注度可能比较少。
其实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为了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各主要经济体央行相继采取了*的宽松货币政策,大宗商品走出了持续性的牛市。不过最近美联储加息了,大宗商品估计会受影响。
另外两个指数基金:万家中证1000指数增强A、国投瑞银中证500量化增强A,都属于增强指数类产品。
中证500代表的是中盘风格,中证1000代表的是小盘风格。从历史来看,2016年11月到2018年2月,大盘蓝筹风格更加占优势,小盘股相对弱势。从2019年-2020年,基本上两种风格共同上涨,今年以来,中小盘的风格也更加有优势。
和上证、沪深300相比,这中证500和中证1000指数还是非常值得关注的。虽说是中小盘指数,毕竟股票数量很多,所以稳定性其实还不错。在过去三年,每年都有超过20%的收益率。
2.价值主题基金。
包括银华智荟内在价值、中泰星元价值优选A、中庚价值领航等好几只产品都是属于这一类的,基金经理也比较秉持价值投资的理念。过去的业绩表现比较稳,当然,惊艳是称不上的。
3.环保、健康产业等产业。
包括鹏华环保产业、中银证券健康产业等。不统计不知道,中证环保指数2019年以来上涨了136%,表现还是比较稳健的,另外医疗健康产业今年来波动很大,但从过去三年来看还是比较稳的。
所以,这一次统计出来的主要就是这么35只基金。我自己的体会是:1)我们每天*关注的一般是上证、深圳成指、创业板这几个指数,但其实从投资指数相关产品来说,中证500、中证1000更值得关注;2)价值主题长期来看还是稳的,*是可以长期放着的资金来投资这类产品;3)一些行业,从长期来看,还是值得关注的。比如这次出现了环保主题基金,我之前对这个行业关注比较少,打算去研究一下~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现在买基金怎么样》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现在买基金怎么样、天治创新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