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收益类产品(嘉实基金网上交易)固定收益类产品有风险吗

2022-08-03 13:32:11 证券 xcsgjz

固定收益类产品



本文目录一览:



固定收益类的信托产品,出风险的很少。只要不买到实在太烂的产品,问题都不大。太烂的产品,往往带有明显的特征,应该回避。整理

1、不买没抵押的房地产项目

房地产融资,用土地或在建工程做抵押是基本配置。如果没抵押,说明这个项目太缺钱,之前抵押融资过一次还不够,还要再次融资。融资太多杠杆太高,就容易出风险。出了风险后,因为没有抵押,就没有优先处置权,可能会造成实质性损失。

2、不买融资方资产负债率太高的工商企业项目

当年山西联盛能源爆出百亿风险时,资产负债率90%以上。不管之前煤炭行业多么火爆,这样的项目风险都太高了。企业发展需要融资,但无节制地融资造成资产负债率太高,就相当于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这类项目经常是风口最热的项目,除了早几年的煤炭行业外,还有更早的光伏项目。

3、不买经营状况恶化的经营性国企项目

有的投资者一看到“国企”两个字就以为无风险,放心地买了。大连机床和天津钢铁都是老牌国企,但都出了风险问题。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不一样,沈机和天钢是经营性国企,根据经营情况好坏自负盈亏。虽然政府也会出面帮忙化解风险,但不要寄希望于政府会兜底。

4、不买阶段太早的房地产项目

有的房地产项目,刚拿到地就从信托融资,土地款还只是交了保证金。这太“空手套白狼”了,把投资者当成活雷锋。空手套白狼的项目意味着抗风险能力太弱。只要后期稍微出点问题,融资方的原始资金就没了,投资者投进去的钱就可能损失。另外,阶段太早的话,距离销售和建成还有太长时间,不确定性因素多。万一哪个证在办理过程中耽误了时间,项目进度比预计推后一两年也说不定。正常来说,房地产项目应该是在自己投了不少钱,也取得了明显进展,但缺后期资金的时候再出来融资。阶段太早的项目不太靠谱。

5、不买交易结构太复杂的项目

信托是一种直接融资。信托公司只收信托报酬不赚利差,所以信托收益比较高。信托类产品的主要相关方就是投资者、信托公司(或者证券、基金、期货资管)、融资方。有时为了满足监管要求,会多一个做通道的信托公司。如果交易结构过于复杂,要么是为了让投资者看不懂项目的真实情况,要么是有其他相关方想从中分利益。不论从风险还是收益的角度,投资者都应该回避交易结构过于复杂的项目。

信托产品投放加快 收益率回升

近期,信托产品成立市场行情火热。据用益信托*数据,上周(10月29日至11月2日),共有118款集合信托成立,成立数量环比上升35.63%,持续三周保持高增长态势;成立规模仍维持百亿规模以上,达到105.32亿元,较此前一周小幅下滑13.74%。

上周发行市场表现中规中矩。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共有41家发行集合信托产品135款,发行规模258.73亿元,较前一周微幅下滑3.12%。集合信托市场近期处于较为火热的状态,发行产品的数量和规模在近半年中表现均属*。与资管新规出台之后的几个月的周发行情况比较,信托行业已逐步走出之前监管带来的负面影响。

其中,金融类信托产品成为上周最亮眼的信托产品,规模占比飙升8.5个百分点。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上周金融类信托产品共成立57款,募集资金高达49.92亿元。

用益信托分析人士指出,近期信托产品投放表现出较好的增长态势。从市场方面来看,企业在融资需求上依旧有强劲的需求,随着市场信心有所恢复,信托产品的投放进一步加快;从监管来看,随着政府救市、减负和纾困等多项政策的出台,市场预期向好,信托市场预计同样将迎来一波“暖阳”。

在产品收益率方面,上周成立的信托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8.55%,环比增加0.42%。用益信托报告指出,今年以来,产品收益上升是常态,在严监管态势下,资金来源受限,但融资方对资金需求仍较高,使得融资成本上升,助推信托产品收益率上升。近期最值得关注的是基础产业类信托产品的收益持续走高,进一步拉动了平均预期收益率的走高。

不过,报告分析认为,信托产品收益上升的同时,伴随的是风险增加。目前来看,上市公司的违约风险仍排在首位。房地产市场的繁荣虽然出现停滞,但因其市场成熟且风控手段多样,暂时违约情况较少。基础产业类产品的收益暴涨,意味着地方政府在基建上的资金需求极大,同样意味着资金匮乏,风险事件发生的基础依旧存在。

小小金融总经理刘小峰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从资产端来看,信托公司传统交易对手的地产企业,因限购、限贷等一系列调控房地产的政策密集出台,使得地产企业资金流普遍偏紧,他们对资金的需求更加迫切。同时,由于地方基建投资提速,地方政府对资金需求迫切。

刘小峰称,从资金端来看,今年信托频现逾期,使得投资人对信托产品更加谨慎。在资产端和资金端这两方面因素的促进下,信托收益出现回调,“预计今年末信托产品收益率还将继续维持稳中有升的态势”。




嘉实基金网上交易

公告送出日期:2022年5月5日

1 公告基本信息

2 其他需要提示的事项

2.1 投资者在2022年5月9日仍可进行本基金的二级市场交易。

2.2 2022年5月10日起恢复本基金的日常申购、赎回业务,届时将不再另行公告。

2.3 若节假日/非港股通交易日或交易清算日安排发生变化、中国香港证券市场状况等发生变化,或根据法律法规、基金合同等规定需要调整上述事项的,本公司将相应调整并及时公告。为避免因香港假期等原因带来的不便,敬请投资者提前进行相关业务安排。

投资者可登录本公司网站(www.jsfund.cn)或拨打本公司客户服务电话(400-600-8800)获取相关信息。

特此公告。

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22年5月5日

关于嘉实恒生科技ETF(QDII)

2022年5月9日暂停申购、赎回业务的公告

2.3若节假日安排、中国香港证券市场状况等发生变化,或根据法律法规、基金合同等规定需要调整上述事项的,本公司将相应调整并及时公告。为避免因香港假期等原因带来的不便,敬请投资者提前进行相关业务安排。




固定收益类产品有风险吗

5月27日,陕西省消保委发布老年消费者防诈骗消费提示,为大家揭秘常见的诈骗套路,并教消费者如何避免落入诈骗陷阱。

陕西省消保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常见的诈骗套路共分六种

套路一

养老院“高额回报”

近年来,宣传既可以养老,还可以获得高额回报的“养老公寓”,吸引了众多老年人的目光。有的老年人交钱预订床位,本该安享晚年的他们没承想却遇到了骗子设下的“骗局”。一些不法公司和个人利用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愿望,以养老建设项目或者与养老相关的健康养生项目为诱饵,非法吸收老人手里的存款,从而开展非法集资诈骗活动。

套路二

“以房养老”

一些不法分子以“以房养老”为名,打着国家政策旗号,拉大旗作虎皮,以权威机构名义蒙骗老人。他们最常采用的手段是借“以房养老”之名涉嫌实施“套路贷”等违法犯罪行为,导致参与其中的老人不仅没拿到养老金,还失去自己赖以居住的房屋。

套路三

高收益高回报理财产品

一些不法公司和个人冒充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名义,以开推介会、知识讲座等方式,向老年人推销高收益高回报理财产品,忽悠老年人把钱投进这些精心设计的骗局,这些老年人积攒大半生的积蓄往往打了水漂。

套路四

投资收藏“一夜暴富”

有的团伙以老年人为诈骗对象,通过发小广告、拨打电话、赠送小礼品等形式吸引老年人。他们以低价购进廉价工艺品,经过一番包装后向老年人推销,并虚假承诺定期返利、高价回收藏品。部分老年人缺乏对收藏品价值的客观判断和对收藏品拍卖行业的了解,容易上当受骗。

套路五

拉人头传销式骗局

推销人员宣传介绍亲戚朋友进行投资即可获取提成,且层级越高收益越大,大家要提高警惕。

套路六

钓鱼网络诈骗陷阱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安全上网和防骗意识不足,采取网络钓鱼手段,仿冒正规投资平台网站模式,以折扣和返利等形式引诱老年人根据提供的链接网上购买投资产品,然后利用虚假网络支付平台等手段划转网上银行账户资金进行诈骗。

根据老年消费者财产权易受部分公司和个人设计的各种“套路”侵害的特点,陕西省消保委提醒广大老年朋友及其家人,要正确认识投资理财,老年人应根据自己的收入状况、财务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收益需求等选择自己可承受范围内的理财产品。要了解产品是否具有保本条款、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产品面临的其他各种风险等,高收益的产品往往风险也较大。

陕西省消保委建议老年人理财还是要以“稳”为主,比如配置些固定收益类产品,更能均衡风险和利润;要提高警惕,越是“高息”,可能是陷阱的概率就越大,收益和风险是并存的,老年人*不要选择高风险的投资方式,可以优先选择储蓄和国债等固定收益类投资,投资理财产品*在子女家人的陪同下进行购买。同时,陕西省消保委提醒老年消费者,一定要妥善保管好各类账号密码、身份信息等,不要轻易告诉他人,切勿乱下手机软件,防止个人隐私信息被窃取,收到投资理财转账汇款的短信,要提高警惕并及时与子女等家人商议。

转自:西安发布

华商报




固定收益类产品投资于存款债券等债权类资产的比例

最近有投资者向

1 “固收+”是什么?

据了解,目前市场对“固收+”理财产品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一般来讲,“固收+”是一种投资理念,可以拆解为两个层面来理解:“固收”和“+”。

2018年9月26日颁布实施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商业银行应当根据投资性质的不同,将理财产品分为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权益类理财产品、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理财产品和混合类理财产品。其中,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投资于存款、债券等债权类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

存款、债券等债权类资产,都有事先固定的利率、股息,而且有明确的到期日,只要持有到期,就能获得之前约定好的收益。因此,相比于主要投资股票市场的权益类理财产品,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的风险较小,收益较为稳定,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市场波动。

“固收+”就是在把不低于80%的资产投资于确定性相对较高的债权类资产来获取基础稳健收益的同时,把剩余部分资金投资于风险较高但收益也更高的权益类产品,如股票、打新、可转债等。

简单来说,“固收+”是一种资产配置方法,其本质是将债券、股票、可转债、股指期货等不同类型的资产放到一个产品中,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通过积极主动的资产配置,较好地平衡安全性和收益性。

2 “固收+”不保收益

据了解,固定收益型理财产品在银行的内部风险评级中一般为较低风险(二星级)或中风险(三星级),适合稳健型、平衡型及更高风险偏好的投资者。

对“固收+”而言,“+”不仅是加收益,同时也加了风险。采用“固收+”策略,可以让“固收+”产品的收益拥有更大的弹性,但相应也抬升了风险,所以,对于“固收+”,加什么、加多少、怎么加,这些都非常考验投资团队功力。

不过,专业人士表示,一般而言,“固收+”产品往往以*收益为目标,虽然不保本保收益,带有波动性,但坚持长期投资,还是大概率能战胜货币基金和纯债基金,实现长期收益。

基于“固收+”理财产品特点,其适合的投资群体也比较广泛。首先是希望在稳健基础上追求更高收益的投资者;其次是想适度参与股票市场,但又不愿意承担较高风险的投资者;还有就是注重资产配置,希望分散风险,但自己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研究股票债券等市场,希望能够寻求专业人士帮助的投资者。

不过,专业人士也提醒,决定“固收+”产品收益的核心因素是大类资产配置能力,持有1-3年比较合适,因此,投资者应在关注自身资金流动性的同时,选择那些资产配置能力较强的管理人。

(燕都融媒体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固定收益类产品》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固定收益类产品、嘉实基金网上交易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