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保本基金
近日,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创下1.967%,跌破2%,这是该基金历史*跌破2%。2013年,余额宝年化收益率一度攀升到6%以上,吸引了众多投资者,许多“小白”调侃余额宝帮他们完成了理财入门教育。7年后的今天,“宝宝”们风光不再,投资者的零钱该如何打理呢?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存1万元1天利息不到6毛
2%的收益率有多低?这意味着,存1万1天利息不到6毛。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我记得余额宝刚出来的时候,年化收益率*有过6%。”市民于女士感慨道,存1万元一年利息有600元,每天利息约1.6元,她那时候存了5万,每天闲暇时喜欢打开余额宝看看收益,那种感觉堪称“躺赚”。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货币基金收益率更是成为近五年新低,据*可统计的654只货币基金中,已有315只的7日年化收益率跌破2%,占比达到48.17%。
货币基金收益率还将走低
尽管货基的收益率一降再降,但在近期,依然有许多资金涌入了货币市场基金。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官方数据显示,从2020年1月到2020年2月,货币市场基金规模从7.51亿元上升至8.08亿元,环比上涨7.6%。
国元证券研报显示,场内规模*的货币基金——华宝现金添益的规模已从3月初的682.19亿份增至3月末的909.05亿份,增幅超过30%,区间7日年化收益率均值则从2.25%跌至1.76%。场内第二大货币基金银华交易规模也从505.94亿份增至681.54亿份,区间7日年化收益率均值从2.46%跌至1.92%。
资金涌入货币基金主要是为了避险,在权益市场近期震荡下行的背景下,加之疫情影响,货币市场成为了资金避风港。盈米基金FOF研究院研究总监杨媛春表示,活钱管理优先考虑的是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收益率的考虑是其次的。
有投资者转投股票型基金
南京一家国有大行的理财经理分析,央行最近又降准了,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宽松将继续维持,在这样的背景下,货币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很难拐头向上。
货基收益下行,有投资者开始转投股票型基金,南京市民丁女士以前一直喜欢把闲钱放在余额宝里,但是今年开始,她开始配置股票基金,目前浮盈4%,“比存银行定期高多了”。
“在银行理财收益下行、炒股不如买基金的趋势下,越来越多老百姓会选择公募基金作为重要的理财工具,股票基金、混合基金未来均有望持续增长。”一家券商*分析师分析道。
近日,中基协披露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全市场公募基金规模增长了1.6万亿元,其中,货币基金较去年底增长了9605.52亿元,增幅达13.5%。
根据资管新规要求,传统以摊余成本法估值的货币市场基金存在流动性风险,2018年新发货基为0只,2019年新发货基6只。
2019年9月,证监会在京召开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工作座谈会,会议指出,要推动公募机构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推动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强化证券基金经营机构长期业绩导向,推进公募基金管理人分类监管,推动放宽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比例和范围。
经济日报-
↑截至10月9日,部分转型的保本基金情况。WIND
在刚刚过去的9月30日,全行业最后2只保本基金——建信安心保本混合和汇添富保鑫保本混合公布了到期转型安排。根据相关公告,因基金将不能满足继续作为法律法规规定的避险策略型基金运作的条件,转型为非避险策略型的混合型基金。这意味着,公募基金长达16年的“保本时代”正式谢幕。转型后的保本基金还能买吗?
1、保本基金的“前世今生”
所谓保本基金,是指以固收类标的为主要投资对象(如定存、债券和票券等),同时轻仓参与衍生品以赚取市场利差的稳健型基金。投投科技旗下联泰基金金融产品部总监陈东认为,保本基金是在一定期间内,对所投资的本金提供一定比例的保证保本基金,基金利用利息或是极小比例的资产从事高风险投资,而将大部份的资产从事固定收益投资,使得基金投资的市场不论如何下跌时,*不会低于其所担保的价格,而达到“保本”作用。市场多数保本基金通过恒定比例投资组合保险技术(CPPI)实现保本,基本思路是将大部分资产(保险底线)投入固定收益证券,以保证保本周期到期时能收回本金;同时将剩余的小部分资金(安全垫)乘以一个放大倍数投入股票市场,以博取股票市场的高收益。
国内的保本基金从第一只成立到最后一只清盘已经存在了16年,2003年6月第一只保本基金南方避险增值成立,当时以51.92亿元的首募规模提前结束募集,但在第一只保本基金募集火爆后,保本基金并没有马上成为热门产品,数据显示从2003年到2014年,共有65只保本基金陆续成立,大部分产品的成立规模仅刚刚达到“及格线”,在2015年A股大幅震荡后,保本基金才真正进入了投资者的视野,各大基金公司抓住时机布局保本基金产品,保本基金数量和规模迅速井喷,数据显示,2015年和2016年陆续成立的保本基金共有103只,截至2017年年初,保本基金的总规模已经超过了3000亿元。
2、保本基金为何集体“退场”?
保本基金发行最火爆的时期要回到4年前。2015年9月份,保本基金数量和规模逐渐上升,仅2015年12月份就有14只产品成立,资金规模为385.71亿元,远高于2014年全年水平,总规模逼近2000亿元。规模疯狂扩张引起监管高度重视。业内人士担心主要有几方面:一是保本基金无序化发行一旦遭遇极端行情非常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二是市场上担保机构的担保额度接近上限,部分基金公司为能够顺利发行保本基金,运用“反担保”的手法,潜在风险较大;三是保本基金保本保收益不符合监管打破资管市场刚兑的意图。
陈东认为,保本基金的快速兴起虽然满足了投资者的避险需求,但基金公司承诺的“连带责任担保方式”其实蕴含着巨大的风险,同时刚性兑付特征也不利于资管行业的长远发展,因此保本基金退出是具有必然性的。2016年5月监管层停止了对保本基金的审批,并于2017年1月证监会发布《关于避险策略基金的指导意见》(“避险策略基金新规”),按照“新老划断”原则,存续保本基金到期后,应调整基金名称、转换保本保障方式,保本基金将改名为“避险策略基金”,并取消连带责任担保机制,2018年4月“资管新规”正式出台,明确要求打破“刚兑”,连续出台的监管政策决定了保本基金退出资管舞台的命运。
2018年到2019年,根据监管的要求,保本基金开始进行到期处理,部分基金直接进行清盘,部分转型为避险策略基金,部分转型为非避险策略的混合型基金,值得注意的是避险策略基金运用的投资策略仍和过去的保本基金一样,只是没有了基金公司承诺的“连带责任担保”和刚性兑付机制。虽然未来刚性兑付的保本基金不复存在,但避险策略基金也是一种类保本的基金,对于避险需求的投资者仍然是不错的选择。
2016年上半年,监管层开始暂缓审批保本基金。2017年2月份,《关于避险策略基金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将“保本基金”名称调整为“避险策略基金”,并取消连带责任担保机制,到期后应调整基金名称、转换保本保障方式,不符合要求的应转为其他类型基金或予以清算。2018年,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
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胡立峰认为,《资管新规》从全部资产管理产品的高度对其中的公募基金产品做了进一步规范要求,明确禁止公募基金推出分级基金与保本基金。
总体看,受到金融监管影响,保本基金命运与分级基金一样将逐步退出市场。长量基金*研究员王骅认为,保本基金加速转型清盘与前期新的监管政策出台有关,资管新规明确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进一步加速公募基金行业保本基金到期转型,一些基金甚至提前召开持有人大会宣告转型。
除此之外,保本基金自身收益水平的下降,也导致对投资者吸引力不足,难以应对货币基金、债券基金、ETF等产品的竞争。Wind资讯显示,尽管未有到期亏损的情形出现,但是近2年这类基金的“保本”收益风光不再。整个2018年纳入统计的数十只保本基金平均业绩收益仅为2.13%,远低于货币基金、混合基金同期的收益水平。
3、转型是出路之一
2016年上半年开始就开始暂缓保本基金审批。截至2018年3季度末,保本基金规模已降至732.37亿元,存续只数降至52只。随着存续基金的转型、清盘及到期,保本基金走向退市已成必然。Wind资讯显示,在近170只基金中,有21只保本基金选择到期后直接清盘,另外148只选择了转型(包括转型为避险策略者和转型为非避险策略者)。在148只转型的保本型基金中,有126只转型为混合型基金(包括正在转型的汇添富保鑫保本和建信安心保本),占比超过85%。此外,还有18只保本基金转型为债券型基金,4只保本基金转型为股票型基金。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负责人刘亦千表示,保本基金是特殊历史阶段的产物,通过产品策略设计和投保双重机制保障资产的保本,在基金历史发展阶段为行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竞争力。但此类产品本质上体现出刚性兑付特征,违背市场定价基本规则,由于风险较高,且基金公司投保后普遍存在反担保情况,也给基金公司的经营带来较大风险,不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转型为混合类基金产品成为很多基金的选择。
王骅认为,资产管理行业打破刚性兑付,回归代客理财本源是大势所趋。保本基金的退出与投资者理念的趋于多样化成熟化相匹配,也是防控风险和规范资产定价的应有之意。未来,随着创新策略与创新产品(如养老FOF、SmartBeta策略的被动量化产品等)逐渐被市场认可,理财市场的多元投资需求与有效产品供给之间的有效性将会继续提高,这与保本基金的发展过程有很多内在联系,投资者不必为保本基金的“退场”过度难过,资管产品创新脚步不会因此停止。(经济日报-
今日,一则微博冲上热搜:余额宝第一大持有人买了2.2亿份(即2.2亿元)!中证君计算,该持有人每日可实现1.24万元的收益。
大手笔投资余额宝
日前,天弘余额宝基金发布半年报。截至6月底,余额宝第一大持有人,是一位持有2.2亿份的个人投资者。若按最近收益率估算,2.2亿份余额宝一年收益约454万元,平均每日收益约1.24万元,妥妥地实现了“睡后收入”过万。
有网友调侃:“眼睛一闭一睁,一万块钱到手了。”还有网友问:“这个我知道,请问2.2亿哪里可以领?”
微博
有网友出主意:“每天的收益可以再定投一只权益类基金,反正投的也是零花钱……”
在成立之初,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一度超过6%,但在去年跌破1%。因此,有投资者质疑:“货币基金近年来收益太低,还不如存银行定期。”
支付宝
梳理余额宝过往公告可以看出,从2019年半年报开始,余额宝的第一大持有人就是一位持有2.2亿元的个人投资者。中证君据此计算,如果将2.2亿元存入银行,按照工商银行2年期大额存单2.7%的年利率,到期收益约1188万元;而按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2.064%计算,2年到期收益约908万元,二者相差280万。
“国民基金”用户数超7亿
作为名副其实的“国民基金”,天弘余额宝用户数已经超过7亿,个人投资者持有了99.99%的基金份额。这也是市场上体量最庞大的一只公募基金。
不过,与前几年相比,余额宝规模有所下降。2018年初,余额宝净资产达到1.6万亿元,2019年末降至1万亿元,今年二季度末继续降至7808亿元。
为何有如此多用户选择货币基金?基民小曾告诉中证君:“其实买货币基金就是图安心和方便,而且余额宝可以随取随用。我一般把短期需要用的钱放到货币基金里,剩余的钱投入股票、权益基金等,根据自己的风险收益偏好做资产配置。”
在今年震荡的股市行情下,一部分网友选择回到货币基金的怀抱。近日,有网友在余额宝评论区感叹:“只有这里能给我一丝丝安慰,啥也不求,稳就行了。”
还有人在微博上调侃:“满仓余额宝,就打败了78.63%的网友”。
微博
去年被网友吐槽收益太低的“宝宝”类基金,今年普遍回暖,许多“宝宝类”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重回2%,有的甚至超过3%。
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截至9月1日,522只有数据显示的货币基金中,367只7日年化收益率超过2%;还有两只超过3%,*7日年化收益率3.556%。
天天基金网
展望下半年,平安财富宝货币基金经理周琛在半年报里表示,宏观经济恢复动能有边际走弱的迹象。政治局会议要求财政政策提升效能,推动形成实物工作量,预计将提振基建投资。货币政策依然保持合理充裕,同时强调跨周期调节。整体上看,下半年的政策思路依然是“宽货币+结构性紧信用”的基调,对债券市场较为友好。
天弘余额宝基金经理王登峰、刘莹表示,预计下半年政策更侧重稳增长,财政政策继续发力,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基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平抑资金季节性波动,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流动性环境和必要支持。债券市场或将保持震荡格局,收益率向上和向下的弹性和空间均较为有限,货币市场整体保持平稳,利率水平围绕政策利率波动。
把钱放在余额宝,是一种既安全又比较灵活的理财方式。如果放在余额宝里的钱不超过1万块,基本上就跟把钱放在银行活期存款里差不多,要用钱的时候随时都能拿出来用,但利息却比活期存款高得多。那么,一万块放余额宝一个月有多少利息呢?
一万块放余额宝一个月有多少利息?
把钱放在余额宝里,利息来自里面的货币基金。货币基金是一种风险很低的基金产品,因为它投资的大多是一些低风险的资产,而且还是按照摊薄成本法计算收益的基金。正因为货币基金很安全,所以把钱放在余额宝里也是很安全的。
当然,货币因为风险比较低,所以它的收益也就不会太高。余额宝里面的货币基金,预期收益率基本都在2%左右。而且这个收益率还是年化收益率,即把钱在里面放一年才有可能拿到的收益。
如果在余额宝里放一万块,按照2%的年利率计算,一年的利息就是200元,而一个月的利息就是用年利息除以12,也就是16.7元左右。
可见,把钱放在余额宝里,利息并不高。可以把它当成活期理财来用,放一些短期内需要用到的钱在里面。但如果要把它当成主要的理财方式,就不一定是很划算。
那么,如果要把钱放在余额宝里,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提高收益呢?
把钱放余额宝怎么提高收益?
由于余额宝里的货币基金都是非净值型基金,并不能像净值型基金那样可以高抛低吸,所以对投资者来说没有太多可操作空间。想要提高收益,能做的事情只有两个。
首先,就是尽量选择余额宝里收益*的货币基金。余额宝在前期时只连接了一只货币基金,它就是被很多人熟知的天弘余额宝货币基金,所以在前期时,二者基本上是等同的。
而后期的余额宝开始陆续加入了多只货币基金,到目前为止已经接入了近三十只。所以,当我们把钱存入余额宝时,其实可以有很多选择。虽说余额宝里面的货币基金收益都相差不大,但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比如收益较高的年化利率能达到2.2%,而收益*的还不到1.8%,这看似相差不大,可若按百分比算下来,前者要比后者高了22%左右。一万块分别存入,一年的利息相差了40元左右。
其次,就是选择在余额宝收益较高时把钱放进去。余额宝里面的货币基金,收益不是固定的,有比较高的时候,也有比较低的时候。所以只要在它收益比较高的时候把钱放进去,自然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
只不过,余额宝的收益什么时候比较高比较难确定。正常来说是在货币政策偏紧时收益会更高,比如央行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等。
另外,即便是在收益高的时候存入的,也不一定就一直能拿较高的收益。如果之后它的收益降了,拿到的收益同样也会降,这一点跟银行定期存款还是有所不同的。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余额宝年收益率是多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余额宝年收益率是多少、保本基金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