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图为南京证券5月6日解禁股股东详情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
2021年五一假期结束之后,南京证券(601990.SH)的投资们迎来了自己的悲伤时刻。在该券商的股吧内,2020年7月时的欢声笑语已经荡然无存,投资者更多的是不解与愤怒。
投资者情绪爆发与南京证券5月6日的限售股解禁有关,受解禁影响,当天该股股价暴跌9.38%。而对于投资者而言更雪上加霜的是,27个交易日后,南京证券还将迎来另一批限售股解禁,且数量更为庞大。
截至5月7日收盘,南京证券市值缩水至309.65亿元,与2020年7月时的历史*市值相比,已经蒸发了一半。
对于南京证券的投资者而言,节日庆祝许是短暂的。对于南京证券而言,也很难快乐起来,其业务也出现了下滑的风险。
针对股价下跌,解禁影响,以及业绩下滑等问题,
27个交易日后还有更大规模解禁
5月6日,南京证券迎来限售股解禁,解禁股达3.21亿股,占总股本的8.71%,占已流通数量的13.48%,解禁类型为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份。受解禁影响,6日当天,南京证券暴跌9.38%,报收8.89元/股,市值大幅缩水。
去年11月10日,南京证券公告其定增进展,公告显示,其发行股票数量为3.87亿股,发行价格为11.29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43.75亿元。根据定增预案,将向不超过35名(含35名)特定对象发行,其中包括南京证券控股股东紫金集团,以及持股5%以上股东新工集团和南京交投。其中,紫金集团拟认购金额为3亿元,新工集团拟认购金额为1亿元,南京交投拟认购金额为3.5亿元,且均以现金认购。
《华夏时报》
放大视野,套牢的背景是南京证券“跌跌不休”的二级市场表现。5月7日收盘,南京证券股价报收8.4元/股,较2020年7月中旬的*价20.25元/股相比,跌去58%。据
但值得注意的是,解禁日之前的交易日,南京证券股价突然被拉升至涨停。4月29日,南京证券股票涨停,收盘报9.68元/股,领涨各券商股。
一次解禁,股价暴跌,再来一次解禁,或许更是在投资者的伤口上撒盐。就在27个交易日之后的6月15日,南京证券将迎来另一次限售股解禁,且数量更为庞大,解禁123783.5030万股,占已流通数量34.19%,占总股本33.58%。此次限售股类型为网友分享原股东限售股份。
图为6月15日南京证券网友分享原股东限售股详细
面对跌跌不休的股价,公司会采取哪些措施?南京证券此前回复投资者时表示,公司的股价表现受宏观经济、所属行业、市场资金供求、投资者情绪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公司不存在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如涉及应披露事项,公司将根据有关规定严格履行信披义务。公司将继续做好经营管理工作,努力以良好的业绩回报投资者。
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一季度,南京证券A股股东总计178234户,相比上一季度减少17947户,降幅为9.15%。
一季度业绩“变脸”
南京证券成立于1990年,于2018年在上交所上市。2020年,南京证券实现营业收入23.65亿元,同比增长7.4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0亿元,同比增加14.0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10亿元,同比增加14.0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74%,比上年同期增加0.19个百分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75%,比上年同期增加0.19个百分点;基本每股收益为0.24元/股,比上年同期增加9.09%。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南京证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6.30亿元,同比减少576.10%。
主营业务分类别来看,2020年,南京证券证券经纪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82亿元,同比增长24.71%,毛利率50.25%,比上年增加0.79个百分点;证券投资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18亿元,同比增长24.73%,毛利率90.51%,比上年增加2.77个百分点;投资银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58亿元,同比减少14.48%,毛利率52.98%,比上年减少0.03个百分点;资产管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870.24万元,同比减少32.73%,毛利率55.78%,比上年减少5.45个百分点;期货经纪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51亿元,同比减少36.81%,毛利率11.17%,比上年增加1.17个百分点。
现金流的不乐观与南京证券一季度的业绩遥相呼应。据业绩报告显示,2021年南京证券第一季度营收约4.93亿元,同比下降14.71%,净利润约1.77亿元,同比下降23.46%。 对此,有业界人士曾对《华夏时报》
除业绩外,南京证券减持计划备受关注。去年7月10日晚间,南京证券收到大股东江苏凤凰置业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凤凰置业”)通知,计划在2020年8月1日至2021年1月28日期间,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3298.82万股南京证券A股股票(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而在此之前,凤凰置业在2020年2月10日至7月8日期间,已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3298.8万股,累计减持金额约5.67亿元。
不过,凤凰置业于2021年1月28日函告南京证券,截至2021年1月28日,凤凰置业减持股份计划时间区间届满,在此期间凤凰置业未减持公司股票。目前,凤凰置业为南京证券第四大股东,持股比例为4.73%。第一大股东为南京紫金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达25.01%。
除了减持,还有高管离职引起讨论。今年4月24日,南京证券发布公告,因工作调动,公司副总裁徐萍女士于2021年4月23日向公司董事会辞去副总裁职务。辞职后,徐萍女士将不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
据天眼查APP显示,南京证券董事长,最终受益人均为李剑锋,硕士学历。根据去年年报,李剑锋年薪115.59万元。而2020年,南京证券董事、监事、*管理人员报酬合计1771.61万元,有10人年薪超100万。
#股票#
贵州茅台600519,在2013年12月,股价*还只有18.83元,2021年2月,股价*2608.59元,不到8年时间,股价涨幅137倍,市值*达到32763亿,成功成为A股第一市值个股;个股大涨带来的财富,让参与的投资者足以改变人生!
是什么原因让贵州茅台如此大涨呢,下面从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看看贵州茅台的成功之路!
天时
贵州茅台消费市场97.4%是国内;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各方面取得了巨大发展,特别是经济建设,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世界银行ICP报告看,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经济总量已经在2017年底正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
贵州茅台酒无疑是高端白酒,但与中国人民巨大的购买力相比,还是供不应求的,贵州茅台酒具备了成功的好环境。
地利
在股票市场,上证指数2007年*6124点历史新高后,2015年*5178冲击历史*点失败,*收盘3568点,上证指数目前在一个6年大的震荡平台震荡,贵州茅台的大涨并没有带动上证指数同步大涨。贵州茅台股价大涨期间上证指数不是牛市,何来地利一说呢?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贵州茅台8年137倍无疑非常牛,但看看同期股票市场互联网巨头的成长之路。也会小巫见大巫。
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腾讯控股HK00700,港交所上市,2008年股价*1.16港元,2021年*773.9元,涨幅是666倍。由于互联网巨头BAT在创业初期都是烧钱,没有盈利,不符合A股当时的上市制度;这批与时俱进发展最快的公司没有在A股上市,贵州茅台的成长性无疑不可以与BAT相比。
但贵州茅台无疑是优质蓝筹,市场资金抱团贵州茅台也就顺理成章。
人和
贵州茅台酒可以说历史悠久,最早的酿酒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如今更有“国酒”美誉。贵州茅台毛利率达到惊人的91.48%,虽然价格一涨再涨,但还是供不应求。
酒厂成千上万,能够做到利润如此之高、价格如此之高还不愁销售的只有贵州茅台,可见贵州茅台酒的酿造技艺、传承都不得不令人赞叹。
股票市场没有涨不跌的股票,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的,当然,股价估值,也适应如此原则。所以我们可以在2007年看到45元的中石油,也可以在2020年看到3.82元的中石油,中石油2020年是全球*的石油公司,2007年还没有如此*,但股价在股票市场的变化是如此之大。
你理不理解,认不认可都不重要,它是客观存在的,也许5年之后,10年之后,贵州茅台也会给我们带来惊讶!
顺应趋势,花全部的时间研究市场的正确趋势,如果保持一致,利润就会滚滚而来!
特别提示:分析(上文个股)仅为研究股市,不构成买卖操作之依据,据此买卖风险自担!
亲,点赞是对作者*的鼓励,
城商行龙头南京银行连日来陷入舆论漩涡。
6月29日晚间,南京银行发布公告称,董事、行长林静然因工作需要、另有任用,于当日向公司董事会提交辞职报告。公告同时表示,林静然的辞任自当日起生效。此时,林静然的任期尚未满两年。
6月29日,南京市公告,任命东方资产总裁邓智毅先生任副市长(挂职),其工作分工包括“协助分管市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指挥部、市投资促进局、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市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南京紫金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南京银行、南京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月1日午间,一则涉及南京银行的群聊记录在社交媒体快速发酵,交流内容为西部证券通信首席傅鸣非关于南京银行的一些判断与风险提示。当日晚间,南京银行发布一则澄清公告称:网传有关不实信息为恶意造谣,已经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将依法追究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目前,公司经营管理一切正常,经营发展良好。
7月1日下午,南京银行再发布公告称决定“更换印章”,因“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印章使用年限较长、磨损严重,为便于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我行决定更换印章。新印章名称不变,并已在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完成备案登记。自2022年7月1日起,启用“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新章,原印章于同日作废销毁。不过,官网目前已经无法找到或者搜索到这条“更换印章”的公告。
一连串事件让南京银行深陷舆论漩涡,然其却选择在此时交出半年成绩单,释放利好。
7月3日晚,南京银行披露了2022年半年度业绩快报。报告显示,上半年南京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35.3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2.95亿元,同比增长16.2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1.5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6.96亿元,同比增长20.06%。
突遭调任的行长
6月29日晚间,公告同时表示,林静然的辞任自当日起生效。公司行长职责暂由董事长胡升荣代为履行。
资本市场在隔日作出反应,6月30日,南京银行股价早盘一度大跌逾9%,接近跌停。截至收盘,南京银行报10.42元/股,跌幅6.46%,总市值约1074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林静然出生于1974年,1995年毕业于南京审计大学,200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1995年至2005年,林静然历任中国银行南京市花园路分理处副主任、中南分理处主任、玄武支行行长、新港支行副行长(主持工作)。
在加入南京银行之前,林静然于2005年起先后担任民生银行南京分行公司二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兼江宁支行行长,南京分行机电金融部总监,无锡支行筹备组负责人、无锡支行行长,南京分行党委委员,昆明分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主持工作),苏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2015年3月出任民生银行南京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林静然担任南京银行行长一职的时间并不长,南京银行年报显示,其于2020年9月起任职南京银行行长,至今尚未满两年。在上任不久后,南京银行便于2020年11月发布公告称,行长林静然增持南京银行股票13.80万股,增持金额约106万元,并承诺三年内不减持。
7月1日,卸任行长林静然的下一站得到明确。
南京东南国资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东南集团”)官网消息显示,林静然为该集团副董事长、党委委员(保留市管企业正职待遇)。
南京国资委也在官方*发文称,7月1日,南京市国资委主任范慧娟带队专题调研了南京东南国资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东南集团”)国企党建和生产经营状况,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举措。东南集团副董事长、党委委员林静然作为领导班子成员参加调研。
公开资料显示,东南集团成立于2014年,是南京市委市政府为加快河西新城、南部新城、仙林大学城、麒麟科创园等江南功能区发展设立的市属国有独资公司,由南京市国资委***持股。集团注册资本50亿元,2015年获得主体信用3A的*评级。
而此前在微信群中发言称南京银行有“雷暴风险”的西部证券通信首席傅鸣非则受到了警方调查。
7月3日晚,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发布警方通报称,“7月1日20时许,南京银行向公安机关报警,称有网民散播有关南京银行的谣言。公安机关经工作查明:6月30日18时许,网民傅某某(男,39岁),出于博眼球的目的,在小区业主微信群内发布自己编造的有关南京银行的虚假信息造成不良影响。事发后,傅某某主动采取消除影响的措施并认错悔过。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其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随后,西部证券终止了傅某某的试用期,同时解除公司与其在2022年2月18日签订的劳动合同。
处理“坏账”的副市长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在南京银行行长林静然辞职当天,南京市突然任命了一位来自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的副市长(挂职)。6月29日,“南京人大”
邓智毅履历显示,他于1988年参加工作,曾在央行资金管理司、计划资金司、货币政策司等部门任职,后来又在原银监会银行监管部门担任过诸多重要职务。
2018年8月,邓智毅出任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资产”)执行董事、总裁,今年4月还代为履行东方资产董事长职责两月余。众所周知,东方资产是国内较为*的不良资产处置公司,是财政部、社保基金理事会共同发起设立的中央金融企业,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之一。截至2021年末,东方资产合并总资产达12057.93亿元,所有者权益为1574.49亿元。
同一天内,南京银行行长辞职、不良资产处置公司总裁挂职南京副市长,工作职责又包含“南京银行”,这难免让人产生联想。
“巧合”还没有结束。
7月1日,南京银行决定更换新公章。其官网发布关于启用“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新公章的公告,据公告,因“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印章使用年限较长、磨损严重,为便于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决定更换印章。自2022年7月1日起,启用“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新章,原印章于同日作废销毁。新印章名称不变,并已在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完成备案登记。
不过,目前在南京银行官网已无法找到这条公告,疑似被删除。一位银行从业者告诉钛媒体App,更换公章对于银行的日常经营影响重大,极少更换公章。但其也认为,单纯从换公章这一事件也无法判断经营现状。
浙商证券认为,这一连串事件,只是“独立事件的巧合”。
对于林静然行长辞任“属正常工作调动,和前期招行行长辞任有显著差异”。原因有两点:一,林静然先生已赴东南集团任副董事长、党委委员,并参加7月1日国资委的专题调研。二,6月29日公告中,南京银行董事会对林静然先生的贡献表示感谢,而2019年行长辞任公告中并无相关表述。
对于金融副市长到任,浙商证券认为是“市场担心南京金融风险,可能是过度发酵”。原因有两点:一,邓副市长职责范围较广,协助负责投资促进、招商引资、金融、处置金融风险等工作。二,职务任命理应早有安排,而行长辞任是突发事件,不宜将两者关联。
南京银行究竟成色如何?
在深陷舆论漩涡的时刻,南京银行主动公布上半年业绩快报,试图释放利好。
业绩快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南京银行资产总额达19146.22亿元,较年初增加1656.75亿元,增幅9.47%;存款总额为12229.31亿元,较年初增加1512.27亿元,增幅为14.11%;贷款总额达9036.17亿元,较年初增加1132.95亿元,增幅达14.34%。
在资产质量方面,截至6月末,南京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90%,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395.17%,保持基本稳定。
此外,南京银行*在快报中披露关注类贷款(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因素的贷款,称之为关注类贷款)占比与逾期贷款占比,公司预计前者季度环比下降17bp至0.83%,后者半年度环比下降8bp至1.18%。房地产敞口方面,快报披露母公司房地产贷款余额1293 亿元,占比14.5%,其中公司类房地产贷款461亿元,个人按揭832亿元。
此外,快报显示,报告期内多家大股东增持。2Q末,法巴增持1.83%,持股比例达到16.3%,为第一大股东,南京紫金投资集团、南京高科、中国烟草、紫金信托分别增持0.69%、0.29%、0.78%、0.49%。
业绩快报一出,包括中泰证券、浙商证券、民生证券、申万宏源证券在内的多家卖方机构纷纷发布研报力挺南京银行。比如,浙商证券研报称,“我们预计南京银行营收利润增速位居上市银行第一梯队。基本面强基础+交易面强支撑+可转债强动力,近期调整创造上车机会。”
即使利好频出,在业绩快报发布后的第二个交易日,7月4日,南京银行股价仍跌1.07%,报收10.18元,成交金额21.92亿元,主力资金(超大单+大单)净流出3.11亿元,连续3日净流出,上一交易日主力净流出4224万元,4日环比增加635.37%。
南京银行股吧内,仍有投资者担忧“雷暴”。已经遭到解职的原西部证券通信首席傅鸣非此前在微信群聊中也曾提及“雷暴”风险,称“南京银行对公部门40%左右的贷款是地产信贷;50%以上的贷款是产业基金政府项目的信贷”。
钛媒体App翻阅了南京银行2021年年报,从中并不能找到这些传闻的潜在证据。
年报显示,2021年该行贷款投放主要集中在租货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等。房地产贷款金额分别为374.15亿元,占比只有4.73%,房地产不良贷款率只有0.08%。
客户集中度方面,南京银行前十名客户贷款占贷款总额合计2.57%,占资本净额比例合计为13.66%。*单一客户贷款金额为31.45亿元,占贷款总额比为0.4%。
而从更宏观视角看,市场对于南京银行的担忧也并非完全空穴来风。2018年开始,南京市陆续出现大型企业风险,比如雨润、三胞、丰盛、苏宁。这使得市场担心南京地区存在较大金融风险。作为与地方财政密切关联的城商行,南京银行很难不受到关联影响。
以深陷债务危机的丰盛系为例——丰盛系是继三胞集团之后,2018年年内南京第二家陷入债务危机的大型民企,当年末,盛丰集团发生债务危机,涉及金额12.8亿元。直至今年4月15日,南京建工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25家公司(原丰盛系)重整计划获法院裁定批准,脱离破产的命运。
而“拯救”丰盛系的力量,与南京银行有着密切关联。
2022年5月7日,紫金信托官网发布公告称,经公开招募和遴选,紫金信托有限责任公司被确定为南京建工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25家公司实质合并重整案信托计划受托人。紫金信托的大股东是南京紫金投资集团,而后者也是南京银行的第二大股东。
总而言之,在部分村镇银行“雷暴”的敏感时刻,南京银行发生一连串“巧合事件”,市场“杯弓蛇影”不足为奇,一连几份的官方澄清公告自然还无法立刻打消投资者的怀疑。(本文网友分享钛媒体App,作者|蔡鹏程)
南京证券(601990.SH)披露2021年半年度报告,该公司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4.79亿元,同比增长12.0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5亿元,同比增长28.5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7亿元,同比增长28.17%。基本每股收益为0.18元/股。
报告期末,该公司总资产514.2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3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160.4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3%。
报告期内,该公司证券经纪业务分部实现营业收入6.5亿元,同比增长11.61%。证券投资业务分部实现营业收入6.81亿元,同比增加8.39%。投资银行业务分部实现营业收入1.63亿元,同比增加26.29%。资产管理业务营收有所减少,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76.39万元,同比减少61.34%。期货经纪业务分部实现营业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44.28%。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南京证券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南京证券股吧、茅台历年股价一览表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