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03日)今日钴行情查询_*钴价格走势
产品名称 产品价格 价格单位
电解钴 ≥99.8% 265000-282000 元/吨
钴价持续发力一年半价格涨幅近六成,出现如此大涨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钴是新能源汽车的必备材料,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巨大,间接提升了钴的需求量;
2.钴的供需发生变化,钴需求不断增加,供给没有增加反而减少,这就会导致钴的价格上涨;
3.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了有色金属价格的上涨,钴也受到了影响,从而出现大涨。
很多人对钴这种小金属不是很熟悉,但最近钴这种小金属却是非常的火,主要原因就是钴最近一年多时间涨幅非常大,钴的上涨有非常强的逻辑,这种上涨是刚需造成的,这也是钴的价格上涨能够持续的原因。钴是新能源汽车的必备材料,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间接提升了钴的需求,钴受到疫情影响,没有办法加大生产,供给没有发生变化,这就导致钴的上涨成为了必然。
一、钴价格上涨是因为供需发生变化
经济学告诉我们,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是供给和需求,当供给不变,需求不断增加,价格上涨是必然。钴也是这样的情况,新能源汽车需要钴,从而提高了钴的需求量,疫情影响下,钴没有办法增加产量,这就导致了需求增加,供给不变,钴的价格自然就会上升,这是钴上涨的原因之一。
二、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了钴的价格上涨
疫情期间,很多国家都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会推动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钴也是受到有色金属上涨影响,从而钴价一年多时间,上涨了近六成。
三、钴的上涨有基本面的支撑
钴能够持续性的上涨,这说明钴的上涨逻辑非常强,不是炒作,钴的需求是在不断增加,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刺激了钴的价格,这些因为能够支撑钴价持续上涨,这也是钴能够上涨一年多的原因。
1.1. 行业基本面:行业复苏较快
从全国有色行业运行状况来看, 2019 年和 2020 年前三季度,有色金属采选业的营业收入 同比增速分别为-4.6%、-3.1%,利润总额同比增速分别为-28.8%,5.9%;有色金属冶炼及压 延加工业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 7.2%、1.5%,利润总额同比增速分别为 1.2%、2.1%。
虽然受到受疫情影响,有色金属行业在一季度受到较大的压力,但是随着复工复产的较快, 各项指标快速回升。2020 年前三季度,全国有色采选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为-0.4%,有 色冶炼加工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为 1.9%,四季度和 2021 有望加速恢复。
有色金属上市公司 2020Q3 营业收入增速为 12.2%,增速较 2020Q2 提升 0.8 个百分点; 2020Q3 营业利润增速为-1.6%,降幅较 2020Q2 收窄 22.1 个百分点。
贵金属上市公司 2020Q3 营业收入增速为 12.7%,增速较 2020Q2 下降 2.3 个百分点; 2020Q3 营业利润增速为 51.7%,增速较 2020Q2 提升 13.6 个百分点。
工业金属上市公司 2020Q3 营业收入增速为 8.6%,增速较 2020Q2 提升 2.4 个百分点; 2020Q3 营业利润增速为-21.9%,降幅较 2020Q2 收窄 19 个百分点。
稀有金属上市公司 2020Q3 营业收入增速为 26.8%,增速较 2020Q2 下降 3.4 个百分点; 2020Q3 营业利润增速为-0.3%,降幅较 2020Q2 收窄 36.8 个百分点。
1.2. 贵金属价格冲高回落,工业金属价格 V 型反转
贵金属方面 ,国际金价在2020年前10个月里上涨23.5%,受全球疫情和美元走弱的影响, 黄金价格一度突破 2000 美元/盎司。2020 年 8 月以来,美元指数呈现底部盘整态势,贵金属 价格呈现一定回调,处于高位盘整状态。
工业金属方面, 全年工业金属价格呈现 V 型反转走势,随着复工复产的加快,大多数工业 金属价格已经高于恢复到去年水平。从均价的角度来看,铜、铝、镍前 10 个月的均价已高于 去年全年均价,铅、锌、锡表现相对较弱。
小金属方面,下游需求较弱导致钼价格从高位回落,出现较大调整;钨价依然处于底部盘 整。钴价全年呈现区间震荡,锂、海绵钛价格出现较大回落。
稀土方面,轻稀土价格较去年底下跌较多,中重稀土价格较去年有较大抬升。轻稀土供给 恢复较快,在需求较弱的情况下,价格相对疲软;中重稀土价格则受制于供给,价格强势。
1.3. 上半年有色板块表现:基本同步大市
2020 年前 10 个月有色板块上涨 4.54%,上证综指上涨 5.72%,有色板块基本同步大盘指 数;在 29 个行业涨跌幅位于第 17 位,行业对比表现据中;有色子行业中只有贵金属和锂板块 涨幅较大,铅锌表现最差。
2.1. 疫苗成功和疫情受控促进复苏
疫情对经济的压制即将过去。虽然当期欧美疫情出现第二波,部分国家再度采取封禁措施, 但医疗能力和应对水平明显提升,对经济的影响逐渐减弱。特别是疫苗研发成功,开始大规模 接种后,疫情对经济影响将逐渐散去。
国内经济已经提前步入复苏阶段,投资、消费和出口都成呈现明显改善的态势。2021 年是 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项规划将正式落地推进,在新旧基建方面,国家有望继续加大投入。 美国大选尘埃落地之后,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也将展开,预计规模将达到 2 万亿美元。英国脱 欧也将在 2021 年一季度完成,不确定性因素减少。
2.2. 货币财政双宽松加快复苏步伐
为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各国均采取了积极的货币和财政政策,2021 年宽松的力度可能 持续,这将加快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在财政和货币双管刺激下,2020 年下半年经济已经出现 明显复苏迹象,美国三季度 GDP 环比增速高达 33.1%,中国 GDP 在二季度迅速转正并在三季 度达到 4.9%,摩根大通全球综合 PMI 已经连续 4 个月在 50%以上,全球经济已度过至暗时刻。
2.3. 低库存或促发有色金属价格新一波上涨
在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矿业资本开支减少和库存水平较低为触发新一轮周期奠定了基础。 A 股上市的有色金属公司在 2017-2019 年持续下降,资本开支的走低意味着未来 2-3 年新增产 能趋势性放缓。同时,工业金属库存处于 历史 较低水平,特别是铜、铝库存,处于最近若干年 *的水平。
3.1. 铜:精铜矿紧张利好资源型企业
铜价回到最近 2 年的高水位,上一次高点出现在经过数年供给改革后的 2018 年。
南美疫情导致精铜矿产量有所放缓。 2020年9月智利铜产量同比下滑0.8%至47.99万吨, 1-9 月产量同比增 0.4%至 426 万吨。其中,Codelco 公司 9 月份铜产量同比增加 9.6%至 15.92 万吨,1-9 月产量同比增加 2.9%;Escondida 公司 9 月份产量同比下滑 6%至 9.41 万吨,1-9 月产量同比增加 2.4%;Collahuasi 公司 9 月份铜产量同比增加 9.4%至 5.34 万吨,1-9 月产量 同比增加 23.2%。
废铜进口减少,进一步压缩国内供给。 2020 年 1-9 月中国进口废铜(实物量)66.7 万 吨,同比大幅减少 46.1% 。由于二季度中国从东南亚地区进口废铜受疫情影响较大,叠加欧 美疫情严重地区废铜回收和出口也受到较大影响,加上国内废铜政策转变,导致国内废铜加工 或贸易等相关企业进口相对谨慎,也从而国内废铜市场货源维持偏紧趋势。
下游需求持续改善。 电力领域是铜的第一大用户,2019 年国家电*资非常低迷,全年 同比下降 9.6%,2020 年较 2019 年大幅改善,2020 年前 9 个月投资增速为-1.8%,全年有望 实现正增长。房地产领域投资和销售状况均好于 2019 年,均有望实现正增长。下游需求状况 转弱的主要是空调领域。2021 年,电力、地产和空调等领域有望持续改善。
3.1.1. 洛阳钼业:拥有 TFM 铜钴矿,形成多矿种+贸易战略格局
公司拥有刚果(金)铜钴、国内钼钨、澳大利亚铜金、巴西铌磷四大矿产板块和全球第三 大金属贸易商,形成形成多矿种+贸易战略格局,业绩抗风险能力较强,贸易业务与矿业板块 的协同效应逐步凸显。公司刚果(金)TFM 项目铜钴矿未来产量可能翻番,铜产量 40 万吨/ 年,钴产量达 3 万吨/年。此外,公司参股印尼镍钴矿湿法项目,建成后镍金属产量达 1.5 万吨 /年。国内钼钨、澳大利亚铜金和巴西铌磷业务将保持稳定,金属贸易业务对其他矿山业务起到 协同作用。
3.1.2. 紫金矿业:拥有境内外优质铜矿资源
公司拥有刚果(金)卡莫阿铜矿、塞尔维亚 Timok 铜金矿、国内巨龙铜矿三大优质铜矿 资源。卡莫阿铜矿、Timok 铜金矿、巨龙铜矿项目将扩产,未来 2 年公司铜矿产量将达到 80 万吨。同时,公司推出 1 亿股进行股票激励,对于三个考核期,紫金矿业设置了四类考核指标, 其一是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不得低于 25%,且不低于同行业均值或对标企业 75 分位值水平;其 二是净资产收益率复合增长率不低于 10%,且不低于同行业均值或对标企业 75 分位值水平; 其三是资产负债率不高于 65%;其四是激励对象绩效考核 B(含)以上。
3.1.3. 西部矿业:玉龙铜矿扩产在即,将新增 10 万吨铜产量
国内第二大铅精矿、第二大锌精矿和第五大铜精矿生产商,矿山资源都在国内。其中青海 锡铁山铅锌矿是中国年选矿量*的铅锌矿之一、西藏玉龙铜矿是国内少有的 600 万吨以上铜 矿山,铜金属储量居中国第二位。玉龙铜矿 10 万吨铜矿改扩建工程已启动,达产后年处理能 力达 1989 万吨,年产铜 13 万吨,产钼 8,000 吨。铜产量较 2019 年提升 10 万吨。
3.2. 铝:电解铝利润相对丰厚
电解铝现货价格接近 16,000 元/吨,价格回到最近 3 年*水位。
电解铝成本或继续维持低位。 国内氧化铝产能总体过剩,价格表现低迷。2020 年全球氧 化铝产能继续扩大,其中国内增加约 850 万吨,海外增约 300 万吨,国内氧化铝价格低位运行, 不构成对电解铝利润的挤压。目前电解铝现货价格超过 15,000 元/吨,行业整体盈利状况较好, 对于成本较低的企业,利润相对丰厚。
产能存在天花板,同时库存处于较低水平。 根据阿拉丁统计,我国电解铝行业合规产能的 总天花板约为 4500 万吨。截至今年 8 月底,电解铝总产能 4215.6 万吨,2021 年预计新增产 能 316.3 万吨,未来基本不再有新增产能。2020 年下半年库存去化较快,目前电解铝库存处于 历史 较低的水位,为价格坚挺提供了条件。
需求持续改善, 汽车 轻量化成为新增长点。 10 月底,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转正,房地产 投资增速达到 6.3%,房地产销售面积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 汽车 销售降幅大幅收窄,2020 年 5 月份以来,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速都保持在 10%以上。随着对节能减排要求的提高,以及新能 源 汽车 的快速发展, 汽车 轻量化的步伐加快, 汽车 用铝量将进一步提升,成为铝消费的新增长 点。同时,国内新基建的加快也对铝的需求有所提升。
3.2.1. 神火股份:云南神火电解铝产量倍增
神火股份形成电解铝和煤炭双主业。电解铝合规产能指标 170 万吨,位居全国第六,其中 新疆神火 80 万吨和云南神火 45 万吨已经投产,云南神火将继续扩产 45 万吨。公司是我国无 烟煤主要生产企业之一,公司共控制的煤炭保有储量 18.60 亿吨,可采储量 8.96 亿吨,目前年 产量达 600 万吨,公司拟通过定增募资扩产 200 万吨煤炭产量。公司经过数年大量资产减值, 资产质量大幅提升。
3.2.2. 天山铝业:低成本优势明显
天山铝业拥有 140 万吨电解铝合规产能,位居全国第十,目前运行产能 120 万;同时布局 广西 250 万吨氧化铝项目,实现氧化铝自给,目前投产 80 万吨,拟通过定增募集资金进行扩 产;公司规划 6 万吨高纯铝项目,已经投产 2 万吨。公司电解铝产能全部位于新疆石河子市, 配置有自备电厂,能满足自身 90%的电力需求,电费成本低廉,电解铝综合成本较低,市场竞 争力较强。
3.3. 新能源金属:政策和基本面推动复苏
政策将继续推动新能源新一轮发展。 国内《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 明确提出“鼓励企业提高锂、镍、钴、铂等关键资源保障能力”,新能源金属的战略定位进一步加强。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 科技 部、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正式下发《关于开展燃 料电池 汽车 示范应用的通知》,对符合条件的城市群开展燃料电池 汽车 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攻 关和示范应用给予奖励,形成布局合理、各有侧重、协同推进的燃料电池 汽车 发展新模式。政 策将进一步促进氢能源 汽车 产业的良性发展。
新能源 汽车 行业复苏加快 。一季度受疫情导致国内新能源 汽车 销售出现大幅下降,但随着 疫情得到控制,国内新能源 汽车 销量快速发反弹,动力电池装机量恢复高增长。同时,受益于 补贴政策加大,欧洲新能源 汽车 销量异军突起,欧洲 汽车 制造业联盟(AECA)数据显示,9 月,德国、英国、法国等九国新能源 汽车 销量持续走高,注册量合计约为 13.3 万辆,同比上升 195%。今年前 9 个月,欧洲新能源 汽车 累计销量约为 77.7 万辆,同比增长 105%。欧洲 汽车 制造业联盟预测称,今年全年,欧洲新能源车销量有望突破 110 万辆,成为全球新能源 汽车 销 量增长的主要支撑。
3.4. 钴:供给下降促钴价企稳
钴价处于低位震荡态势。估价经过 2018-2019 年大幅下跌后,目前价格处于低位震荡。
供给量下降幅度较大。 2020 年,第一大钴矿供应商嘉能可关停 Mutanda 矿山,减少了 2.5 吨钴产出,2020 前三季度钴产量仅为 2.16 万吨,同比下滑 37%;第二大钴供应商洛阳钼业前三 季度产量 1.05 吨,同比下降 16.7%。虽然有部分矿业公司增产,但无法抵消供应巨头的产量 下降。由于钴价依然处于底部运行,主要供应商扩产的动力不大,预计 2021 年供给依然处于 低位运行。
消费电子产品需求回升,新能源电池需求高增长。 受疫情影响,2020 年消费电子需求较 弱,据 IDC 统计数据,2020 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机出货量为 3.536 亿部,同比下降 1.3%,降 幅较上半年大幅收窄。预计 2021 年随着 5G 手机的渗透率提升,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回归正增 长。受疫情居家办公影响 2020 年 PC 出货量表现较好,预计在 2021 年将有一定持续性。新能 源 汽车 电池依然是钴用量的重要增量来源,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统计数据,2020 年前 三季度全球新能源 汽车 销售约 175.1 万辆,同比增长 11.9%;动力电池装机量约 77.78GWh, 同比下降 1.7%,降幅较上半年也是大幅收窄。预计 2021 年新能源 汽车 领域的消费将保持较高 速度。
3.4.1. 华友钴业:布局钴镍,产能继续释放
公司形成了资源、有色、新能源三大业务板块,打造了从钴镍资源开发、冶炼,到锂电正 极材料深加工,再到资源循环回收利用的新能源锂电产业生态。公司 2020 年上半年实现钴产 量 2.8 吨(+16.2%),三元前驱体 1.3 吨(2.6%),铜产品 7.1 吨(83.7%),产能进一步释放。 公司拟通过定增募集 60 亿元,建设年产 4.5 万吨镍金属量高冰镍项目和年产 5 万吨高镍型动 力电池用三元前驱体材料项目,公司将拓展至镍金属业务,三元前驱体产能将进步一放大。
3.4.2. 寒锐钴业:从钴产品切入三元前驱体延伸产业链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电解铜、电解钴、粗制氢氧化钴,钴粉等。公司正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向新能源领域延申,将产品拓展至钴中间品及三元电池材料。公司刚果(金)科卢韦齐年产 2 万吨电积铜生产线于 2020 年 4 月份底正式投产,现已达产。公司 2020 年通过定增募集资金 19 亿,将赣州寒锐作为公司进入新能源领域的起点,规划建设 1 万吨/年金属量钴新材料及 2.6万吨/年三元前驱体项目。
3.5. 铂: 汽车 行业复苏和氢能源商业化推动需求上升
受疫情影响,2020 年一季度铂金价格出现大幅下跌,目前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铂金主要应用在 汽车 催化剂领域,氢能源电池领域则是未来重要的增长点。 汽车 行业复苏 态势明显,同时中国、欧盟、印度等地都在提供排放标准,对铂金的需求正在提升。由于钯金 价格高企,2020 年初,铂金主要供应商斯班一-静水(Sibanye-Stillwater)、英英帕拉铂业(Implats) 和巴斯夫合作开发出一种三元铂族金属催化剂,将大幅提升催化剂中铂金的用量。中国出台氢能源发展鼓励政策,氢能源商业化的道路正在加快,作为燃料电池电堆中不可或缺的催化剂, 铂金的需求有望继续增加。
供给集中在南非,预计 2021 年存在短缺 。南非铂金供给占全球的 75%,产区集中易受到 罢工、天灾等风险事件冲击。世界铂金业协会的报告声称,尽管矿山和回收供应量的季度环比 强势回升,但 汽车 需求的大幅反弹和对包括铂金在内贵金属的持续强劲投资需求,提升了 2020 年第三季度的铂金需求,远超供应,造成本季度出现了 22 吨的短缺。目前预计 2020 年的供应 短缺稍大于 37 吨,*预测 2021 年出现 7 吨的短缺。
3.5.1. 贵研铂业:国内领先的铂族金属供应商
昆明贵金属研究所开创了我国铂族金属研究事业,是我国在该领域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 主要力量,被誉为“铂族摇篮”。公司拥有完整的贵金属产业链体系,即贵金属新材料制造、贵 金属资源循环利用、贵金属供给服务三大核心业务板块,能够在贵金属产业链条上为客户提供 从贵金属原料供给到新材料制造和资源回收的闭环式解决方案,在市场竞争中具有明显综合优 势。随着 汽车 行业的复苏以及催化剂的国产替代进程加快,公司销售收入及经营业绩实现稳步 增长。2020 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13.66%,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长 95.26%。
截止 2020 年 10 月底,有色板块 PE 为 38.1 倍,贵金属 PE 为 39.1 倍,基本金属 29.8 倍, 稀有金属 52.3 倍,有色板块估值略高于 历史 中位数 35.4 倍。受冠状病毒冲击,全球经济在 2020 年一季度陷入停滞,有色金属特别是工业金属价格受到打击,价格陷入冰点,但随着防控措施 到位,复工复产进程加快,在积极的财政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下,工业金属价格迅速反弹到 数年来的高位,有色金属已经度过了至暗时刻,在矿业数年资本开支放缓的情景下,产能释放 速度或慢于经济复苏的步伐,有色金属价格将在 2021 年维持向好的态势。
(1) 各国刺激政策不达预期或过早退出。
(2) 全球疫情反复,导致金属需求疲弱。
……
(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报告来源/作者:中原证券)
如需完整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官网】。
格林美:城市矿山开拓者,多轨驱动局面已成
格林美 002340
研究机构:长城国瑞证券 分析师:潘永乐 撰写日期:2016-10-17
主要观点:
2015年以来公司业绩平稳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电子废弃物板块、钴镍钨板块和电池材料板块产能进一步释放,未来我们看好营收占比*的电池材料(四氧化三钴、三元材料等)未来持续快速增长。我们认为,随着骗补处罚靴子的落地,新能源汽车政策短期面临的不确定性将逐步消除,第四季度三元锂电出货量有望回升,有利于公司正极材料业务重新恢复高速增长。
动力电池出货量的增长带动原材料需求的爆发。2015年乘用车市场三元动力电池出货量占到总出货量的70%以上。根据我们的测算,2016年客车、乘用车和专用车对三元电池需求量分别达到0.5GWh、6.3GWh和3.15GWh,合计三元电池需求量达9.95GWh。
公司目前是三元材料全产业链布局的龙头企业,稀有金属回收领域经验和技术优势明显,钴镍精细加工技术和市场份额国内领先。公司在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与报废汽车循环利用等核心循环产业链的布局已逐渐完成,公司全产业链的协同效将有助于未来业绩的释放。
公司与东风襄阳及三星环新签署新能源汽车绿色供应链战略合作协议,打造“材料、电池、新能源整车制造、供应链金融及动力电池回收”全产业链闭路循环系统。布局智慧城市,在扬州构建“互联网+分类回收+环卫清运”互联网新模式。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在三元电池材料产能逐渐释放的前提假设下,公司2016-2017年的EPS分别为0.105元、0.175元,对应P/E分别为68.09倍、40.85倍。以目前有色金属行业的P/E中位数58.01倍来看,公司目前的估值已较为均衡,但考虑到公司在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全产业链的布局前景,我们继续维持其“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锂电闭环生态链进展低于预期;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不及预期;三元动力电池材料潜在政策风险等。
华友钴业:一家拥有钴资源的前驱体公司
华友钴业 603799
研究机构:中泰证券 分析师:邵晶鑫 撰写日期:2017-02-21
事件:华友钴业发布2016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16年归母净利5000-700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2.46亿元,实现扭亏。
主营产品价格回升改善业绩。2016年公司业绩上涨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钴产品实现量价齐升。公司是全球钴产品的领先企业,不仅具备高产能,还与国内外客户建立长远合作关系,根据安泰科测算,2015年公司钴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约为25%,全球市场占有率约为14%。2016年下半年,钴MB价格上涨超过30%,带动国内钴产品价格上涨近45%(以四氧化三钴为例),公司钴产品在报告期内实现量价齐升,大幅拉动业绩上涨。
钴价格有望迎来上涨周期,高库存与高市占率助力公司大幅受益。本次钴产品价格上涨逻辑为新增需求预期,叠加供给端刚性及产业端情绪提振。需求方面,根据我们预测,2017-2020年全球钴需求将以10%的平均增速增长,动力电池需求贡献主要增量。供给方面,伴生矿特质及近两年无明显新矿开采计划导致供给端刚性。产业情绪上,CATL直接参与2016年底钴矿长单谈判并拿到长单合同大幅提振市场对钴供给不足预期,目前产业端涨价情绪浓厚。全球钴精矿正处于供需拐点,长周期来看钴价格无上涨压力,在这三个因素的催化下,我们判断钴价格有望迎来新一轮上涨周期。目前公司钴库存高位,具备良好的下游客户基础与高市占率,未来将大幅受益钴产品价格上涨,业绩高增可期。
前驱体项目将是公司战略发展方向。公司三元材料前驱体规划产能2万吨,目前已投产6000吨,预期今年将全部投产。正极材料前驱体技术壁垒高,公司产品定位高端,且拥有上游钴产品产能,成本优势明显。目前公司产品型号以523为主,具备快速切入622型号产品的技术实力,产能全部释放后有望成为另一利润增长点。
投资建议:预计2016-2018年分别实现净利润0.61、5.12和6.4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5%、742%,25%,对应EPS分别为0.10、0.86、1.08元,当前股价对应三年PE分别为425、50、40倍,给予目标价50元(以2月17日收盘价计,对应2017年58倍PE),“买入”评级。
洛阳钼业:钴涨价预期兑现,公司抄底资源品战略获市场认可
洛阳钼业 603993
研究机构:长城证券 分析师:杨超 撰写日期:2017-02-21
投资建议。
预计2016-2018年公司EPS分别为0.05元/股,0.18元/股,0.23元/股。当前股价对应的PE为86倍、26倍和20倍
投资要点。
钴涨价预期不断落地 今年大概率供不应求:三元电池无论是532,还是622型号,对钴的需求是无法替代的,16年底的新能源车补贴计划,已经变向将补贴从磷酸铁锂向三元电池倾斜(按照能量密度划分补贴等级)。同时2017年客车用三元电池将放开,由于去年的“三元客车禁令”,导致中国动力电池三元渗透率不达预期,随着新版补贴政策的出台和客车三元解禁,今年我国动力电池三元渗透率增速有望同比大幅提升。随着库存担忧逐步缓解,加上短期内刚果政局的影响,钴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年初至今电解钴从27.5万/吨上涨至34万/吨,涨幅23.6%,16年至今电解钴从*点反弹了79.4%。随着中国17年三元电池渗透率的提升,今年钴供应大概率需求大于供给。钴涨价趋势有望持续。
收购完成后公司成为全球第一钴供应商 :公司通过增发收购TFM56%股权,未来有望增持到80%,有望获得约 377.4 万吨铜和 45.5 万吨钴储量,年产量增加 16.3 万吨铜和 1.3 万吨钴。目前华友钴业年自产钴在收购 PE527 采矿权后为1000吨+3100吨,公司自产钴大幅领先华友钴业,全球第一钴生产商地位确立。
公司抄底资源品战略已获成功 市场逐步认知战略价值:公司原有业务以钨 钼 铜为主,其中2015年钼产品收入13.1亿,钼精矿(45%市场均价) 从16年*点695元/吨,上涨到1045元/吨,涨幅50%。钨产品收入11.14吨。 钨精矿 从16年*点60000元/吨,上涨到74000元/吨,涨幅23.3%。原有业务大幅收益于资源品价格回升。同时公司增发收购的时间点,是钴、铜的年度低点,甚至是历史低点。自公司收购后,钴和铜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公司通过增发加自有资金及银行借款的方式共计275亿,抄底资源品,相当于对原有业务的杠杆性扩张,公司相对于其他资源品公司更具业绩弹性。
风险提示:三元电池增速不达预期。
中色股份:重估时刻到了
中色股份 000758
研究机构:中信建投证券 分析师:陈炳辉,谢鸿鹤 撰写日期:2016-11-16
近期,铅锌价格大涨,稀土行业也有回暖之势,公司订单不断,中色股份因业绩同比下降,股价接连下滑。我们认为,市场对于公司的业绩过于担心,重估时机已经来到。
锌价走高,锌资源开发业务面临重估:大矿关停,新矿增长乏力,锌矿供给收缩,并逐步影响精炼锌供应;而锌需求受房地产、基建、汽车拉动,仍非常旺盛,年增速在3%以上。在Trump当选美国总统后,全球基建投资回升预期渐起,需求有望再获动力。锌的供应短缺局面将维持到2018年。锌价仍将上扬。
目前,公司控制铅锌金属储量约233万吨,年产铅锌金属量约10万吨,并与澳大利亚TZN、俄罗斯MBC、印尼BRMS等企业有合作,资源扩张的潜力非常大。按公司当前铅锌资源与储量,参考同行业估值水平,我们对公司铅锌资源业务的估值为64-74亿。
稀土触底,价格回暖,收储打黑预期渐起。公司南方稀土基地是全国重要的中重稀土冶炼基地,并在缅甸、格菱兰等地有稀土业务布局。我们对公司稀土业务的估值为104亿。
受益一带一路,工程承包业务持续发力,估值116亿。公司工程承包业务核心区域都被一带一路所覆盖,受益于一带一路战略,自2014年以来,公司快速在中亚等地拿下了数百亿订单。预计,未来公司工程承包的营业收入将持续增长,同时受益于中国相关政策银行的支持及公司的组织与管理能力,项目的毛利率也在改善。公司工程承包业务的盈利能力提升。依托我国政府实施“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合作的战略的历史良机,积极探索海外项目的合作模式,推动形成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对于前景较好的资源型工程项目,在工程总包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入股、包销产品和参与生产运营。公司承包的RTR开发项目备受关注,该项目合同金额达6.54亿美元,拥有钴储量36万吨,铜168万吨,是未来2-3年全球*的钴矿开发项目,一期达产后,钴产能达1.4万吨。参考同行,我们给公司工程业务的估值为116亿。
投资建议:公司2016年、2017年的业绩分别为0.23和0.31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水平分别为42和31。当前公司业务已被低估(合理价值约290亿),而在一带一路战略及产能合作的推动下,公司有色工程承包与资源开发业务则具有了对外扩张的期权价值,随着锌价的上涨和稀土政策的发酵,对公司进行“重估”的时刻到了。
钴涨价的原因是因为它的资源在不断的减少。
这次涨价的主要原因是钴产品供不应求
这才导致人们疯狂抢购,钴产品的市场价格也持续上涨。同时,在钴产品价格上涨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人们对钴产品的需求非常大。而且,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钴资源不断减少,所以钴资源也在减少,相应的钴产品也在不断减少,这也是为什么市场上钴产品的供应少于人们的需求。
钴资源在不断的减少
但是人们对钴的需求并没有减少,所以钴资源的价格也在不断的上涨,而且因为钴资源的成本在不断的上涨,商家也会提高钴产品的价格,主要是因为它的成本在不断的上涨,而商家也需要盈利。最近国家在大力保护稀有资源,钴资源在慢慢减少,所以国家也在减少这类资源的开发。因此,开发钴的资源也在不断减少,这也是钴产品价格不断上涨的重要原因。
数据显示,中国探明的钴资源量仅占世界总量的1%。
这证明中国古代资源的来源几乎都依赖进口,进口商品的价格自然会远高于国内产品。而且,近年来由于疫情的影响,世界各国的经济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各行各业都出现了明显的物价上涨的情况。目前,中国正在全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池的制造离不开钴,这导致中国对钴资源的需求比过去更多。
此外,钴是全世界的稀缺资源。
许多国家至今还没有发现钴资源的存在。钴资源如此稀缺,但现在很多行业都离不开它。除了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就连航空航天、陶瓷等领域都离不开钴。随着钴资源的逐渐开发,其存量也在逐渐减少。钴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价格上涨是铁定的事实。
2020年以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钴的价格也一路走高,因此被业内戏称为“钴奶奶”。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8日, 国内现货钴的价格已从去年四月不到24万元/吨的低位,上涨至超38万元/吨,涨幅近60%。
当前“能耗双控”背景下,“钴”供应远远满足不了中下游企业长期旺盛需求,“钴”价有望持续走高,以下上市公司值得关注:
寒锐钴业(300618)
公司主要从事金属钴粉及其他钴产品、铜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具有较强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并具有自主国际品牌。公司以钴产品为核心,铜产品为补充,形成了从原材料钴矿石的开发、收购,到钴矿石的加工、冶炼,直至钴中间产品和钴粉的完整产业流程,是国内少数拥有有色金属钴完整产业链的企业之一。
公司主要产品为钴粉、氢氧化钴、电解铜。钴粉是高温合金、硬质合金、金刚石工具、防腐材料、磁性材料等的重要原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电器、机械制造、汽车、陶瓷等领域,公司钴粉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信誉良好,公司已经成为中国和世界钴粉产品的主要供应商之一;氢氧化钴是生产钴盐、钴粉的原料,也是含钴新能源动力电池等的基础原材料,公司的氢氧化钴产品因品质优异而在市场上独树一帜,赢得了广泛认可。
华友钴业(603799)
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锂电材料和钴新材料产品的研发制造业务,是一家拥有从钴镍资源开发到锂电材料制造一体化产业链,致力于发展低碳环保新能源锂电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主要生产四氧化三钴、氢氧化钴、硫酸钴等各类钴产品及电积铜、粗铜等铜产品。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积淀,公司完成了总部在桐乡、资源保障在境外、制造基地在中国、市场在全球的空间布局,形成了资源、有色、新能源三大业务板块一体化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三大业务板块在公司内部构成了纵向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同时公司还在布局循环回收板块业务,全力打造从钴镍资源开发、绿色冶炼加工、三元前驱体和正极材料制造到资源循环回收利用的新能源锂电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