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022年的前8个月结束了,按照*的惯例,我们正式发布4个“*钱系列”基金排行榜,分别是:
8月*钱主动基金排行榜
8月*钱ETF排行榜
今年*钱主动基金排行榜
今年*钱ETF排行榜
8月*钱主动基金排行榜TOP10
本月*钱基金主动基金TOP10榜单中,重仓煤炭和石化相关板块的基金较多。
8月主动基金涨幅第一的是张媛、汤戈共同管理的英大国企改革,单月回报15.88%。该基金前十大重仓占股票市值比近86.45%,清一色的能源煤炭石化,堪称能源基金中“最锋利的茅”,风格十分*,且基金规模不足1亿。
8月主动基金涨幅第二、第三、第四均为万家基金黄海所管理的万家新利、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万家精选A,8月单月回报分别为12.35%、11.72%、11.70%。黄海管理的这三只基金和第一名类似,前十大股票市值占比在80%上下,重仓股大部分为煤炭企业,其他则属于房地产和交运行业。
值得一提的是,万家基金除了黄海之外,还有叶勇、章恒等两位基金经理上榜,相比黄海的持仓,其余基金经理的持仓虽然相对分散,但主要持股也集中在煤炭领域。
其余上榜选手中,包括易方达*消费基金经理代表萧楠,他的前十大持股中同样有4只煤炭股,同时包括白酒、互联网、服装、化工等多个行业的龙头企业,行业分布相对均衡。
8月确实是煤炭板块的天下。
8月*钱ETF排行榜TOP10
8月上榜ETF前十中,主要是与煤炭、能源、互联网三大板块相关的ETF。
榜单*的是汇添富中证能源ETF,8月涨幅为9.28%。成分股目前为20只,主要是石油炼化、煤炭相关企业,是一只成分股非常集中的能源ETF。
排名第二的是广发中证全指能源ETF,涨幅为8.74%。和中证能源ETF相比,这只ETF的成分股更多,有51只,整体更分散一点,成分股上除了煤炭采掘、石油开采炼化之外,还包括一些电力企业。
排名第三的是国泰中证煤炭ETF,涨幅为7.75%。这只ETF是全网*的煤炭主题ETF,包括30只煤炭行业相关成分股。
其余上榜基金中包括博时的教育ETF,互联网30、50相关ETF,这类ETF因为前期的监管原因,净值均有较大跌幅,在8月的上涨属于超跌反弹;豆粕ETF属于商品类ETF,一定程度上与通胀关联较大,所以在8月涨幅可观;另外一只上榜的港股红利ETF,集结了一批港股能源企业,因此涨幅较为客观,跻身ETF涨幅TOP10最后一位。
今年*钱主动基金排行榜TOP10
如上图所示:
年内涨幅*、亚军、季军均被万家黄海包揽,今年以来回报分别为59.35%、53.98%、45.85%。作为持仓集中在煤炭和房地产行业的基金经理,黄海抓住了今年两波煤炭周期,使得基金业绩达到了一个惊人的高度。
不过,从过去的业绩来看,黄海业绩的波动性比较大,不建议大家轻易追高。
第四名英大国企改革上榜的原因刚刚说过,就是在煤炭和石油相关的传统行业中下重注,在风口上一波上涨,业绩持续性有待观察。
“橱窗基金”的典型代表——金元顺安元启灵活配置混合继续上榜。这只基金近一年排名位居第三,限购金额经历了100元到50元,再到彻底暂停的历程,规模控制在了12.44亿,但业绩曲线非常亮眼。从基金经理对于规模的把控可以看出,还是比较爱惜羽毛的。
其余上榜基金包括年内成立的基金,考虑到这些基金反弹能力的优势,因此并未剔除,比如招商基金朱红裕在家电领域的布局,使得他的基金在4月发行后业绩一路走高。
今年*钱ETF排行榜TOP10
具体来看,年内ETF涨幅TOP10榜单与上月相比变化不大。
年内ETF涨幅*是国证中证煤炭ETF,涨幅为35.04%,煤炭在8月的大涨助力了这只基金超越光伏登顶。
年内ETF涨幅亚军为华安中证光伏ETF,涨幅为34.99%。这只基金成立时间比较有优势,2022年4月22日上市,彼时正值A股的阶段性底部,叠加光伏景气周期,使得本只基金登顶亚军。
年内ETF涨幅季军是华夏豆粕ETF,年内涨幅为34.23%。豆粕作为一个期货指数类ETF品种,具有一定程度的升贴水损耗,但由于今年农业板块出色,通胀和外部粮食短缺叠加的状态下,这只基金的一直处于排行榜前列。
其余上榜的包括家电、港股消费相关ETF,特别适合对于喜欢概念板块的投资者,从涨幅来看,排名前十的ETF业绩相比去年其实都不高,这也是今年行情整体不好的一个缩影。
至此,8月基金涨幅榜单全部公布完毕,因为榜单会每月持续更新,有兴趣的朋友欢迎关注,转发、点赞、留言,一键四连。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仅供参考,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
05月08日讯 广发稳健增长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广发稳健增长混合,代码270002)05月07日净值上涨1.94%,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1.2500元,累计净值为4.1472元。
广发稳健增长混合基金成立以来收益782.50%,今年以来收益10.31%,近一月收益-2.42%,近一年收益-0.65%,近三年收益27.14%。
广发稳健增长混合基金成立以来分红20次,累计分红金额71.41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傅友兴,自2014年12月06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81.87%。
*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金风科技(持仓比例5.13%)、我武生物(持仓比例4.84%)、洽洽食品(持仓比例3.94%)、山东药玻(持仓比例3.90%)、重庆啤酒(持仓比例3.80%)、三一重工(持仓比例3.68%)、益丰药房(持仓比例2.38%)、温氏股份(持仓比例2.33%)、晨光文具(持仓比例2.33%)、凯莱英(持仓比例1.99%)。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一季度,尽管经济指标呈下行态势;但逆周期的宏观刺激政策陆续出台,中美谈判进展顺利,且MSCI扩大A股权重,利好政策不断,A股市场实现逆转:沪深300涨28.62%,中证500涨33.1%,中小板指涨35.66%,创业板指涨35.43%。行业方面,农业、计算机、非银、食品饮料等涨幅靠前,银行、电力、建筑等涨幅相对较小。本基金于一季度适当增加股票仓位,主要增持了机械、食品、医疗、农业等行业股票,减持了非银、酒店、纺织服装等行业股票。年初,管理人对市场存在误判,组合的股票仓位偏低,导致组合净值表现不甚理想。管理人将继续以审慎、严谨的态度,深入地研究行业和公司基本面,在此基础上结合市场变化,保持对组合的动态调整,努力为持有人实现资产净值的稳健增值。
本报告期内,本基金净值增长率为12.54%,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9.10%。
中国基金报
哪些基金在二季度获得基民用“真金白银”投票?随着全部基金二季报披露完毕,二季度基金份额净申购榜单也刚刚揭晓。
数据显示,基金行业内包括积极股票、指数在内的10大类基金二季度合计获得5766.01亿份净申购,相比一季度申购比例为2.54%,最受基民关注的股票型、指数型两类基金二季度也整体获得净申购。
基金公司方面,广发基金是二季度*一家净申购份额超过千亿的基金公司,鹏华、华夏基金、博时三家基金公司也均获得500亿份以上的净申购。
管理规模超300亿的基金经理中,蔡嵩松、冯明远旗下基金二季度净申购份额均超过10亿份,两位基金经理擅长的半导体、新能源领域今年以来波动较大,部分基民或选择“逢低”补仓。
公募基金二季度获5766.01亿份净申购
二季度市场波动起伏,天相投顾数据显示,公募基金在二季度整体仍获得净申购,10大类基金合计净申购5766.01亿份,相比一季度申购比例为2.54%。其中,货币基金获得4669.53亿份净申购,位居各类型基金榜首,债券基金二季度也获得超2500亿份净申购,权益基金方面,股票型及指数型基金二季度均获得200-300亿份净申购,积极股票型、混合型基金份额则出现小幅净赎回。
基金公司方面,天相投顾统计的149家基金公司中,有85家基金公司二季度整体份额出现正增长,其余64家份额则出现下滑。其中,广发基金是二季度*一家份额增长超过千亿份的基金公司,鹏华、华夏基金、博时三家基金公司份额增长也在500亿份以上。
蔡嵩松、冯明远位居知名基金经理净申购前列
明星基金经理二季度的规模及份额变动,也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Wind数据显示,二季度共有25位主动权益基金经理管理规模超过300亿元,葛兰是*一位管理规模超千亿的基金经理,易方达张坤管理规模也逼近千亿元。
但从基金份额变动上看,蔡嵩松、冯明远是二季度份额增长最多的顶流基金经理,考虑到上述两人管理的基金二季度净值波动较大,基民逢低补仓“抄底”的趋势明显。受创新未来基金打开赎回的影响,周蔚文、陈皓两位基金经理二季度所管基金份额出现小幅下滑。
单只基金方面,冯明远管理的信澳核心科技、蔡嵩松管理的诺安成长是也是顶流基金经理中二季度份额增长较多的基金。
偏股型、灵活配置混合等各类型基金净申购榜单揭晓
各类型基金二季度净申购榜单也同步出炉。
灵活配置型混合基金中,华夏新锦顺、金信量化精选、华安安进灵活配置份额增长位居前三。
偏股混合型基金中,份额增长前三的依次是国富深化价值、中庚价值领航、长信金利趋势。
偏债混合基金二季度份额增长最多的则是易方达磐泰一年持有、长信先锐、安信民安回报一年持有期基金。
平衡型基金本身数量较少,招商安泰平衡、招商稳健平衡、南方均衡优选一年持有3只基金均在二季度实现净申购。
普通股票型基金二季度净申购较多的均为医药、消费类基金,这两类基金最近一年净值回调不少,基民或也是在逢低加仓。
基金公司2021年业绩揭开面纱。据《国际金融报》
随着基金公司年报和持股基金公司的上市公司2021年年报披露,基金公司的营收成绩单也逐个“揭开面纱”。
在已经披露的年报中,易方达基金以45.35亿元的净利润成为了2021年最能赚钱的基金公司。此外,汇添富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2021年净利润超过了20亿元。
几家欢喜几家愁,一边有基金公司赚得盆满钵满,另一边还有多家中小型基金公司陷入亏损的泥沼。
易方达基金稳居首位
易方达基金以45.35亿元的净利润成为了2021年最能赚钱的基金公司。2021年易方达基金净利润创出新高,同比增长64.9%
3月31日,持有易方达基金 22.65%股权的广发证券发布了2021年年度报告,易方达基金的业绩也随之浮出水面。
广发证券年报中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易方达基金总资产230.69亿元,净资产124.95亿元,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45.57亿元,净利润45.35亿元。
广发证券年报中指出,截至2021年末,易方达基金管理的公募基金规模合计17064.29亿元,较2020年末上升39.28%;剔除货币市场型基金后的规模合计12289.04亿元,行业排名第1。(数据公司统计、WIND,2022)
作为管理规模*的公募基金公司,易方达基金的管理费用让其赚得盆满钵满。Wind数据显示,2021年易方达基金管理费用合计106.06亿元。
截至2021年末,易方达基金共有张坤和萧楠2位权益类基金经理管理规模超过500亿元。
“千亿顶流”张坤在2021年末管理规模1103.39亿元,基金经理年限9.34年,几何平均年化收益率达17.42%。2021年末,其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规模达676.23亿元。
2021年汇添富基金以32.63亿元的净利润,进入了“30亿元俱乐部”,位居净利润排行榜第二位。
持股汇添富基金35.412%的东方证券在2021年年报中指出,截至报告期末,汇添富基金总体资产管理规模突破 1.2 万亿元,非货币理财公募基金规模超 6100 亿元,排名行业前列。
截至2021 年12 月31日,汇添富基金总资产134.59亿元,净资产87.99亿元;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93.79亿元,主营业务利润43.51亿元,净利润32.63亿元。
8家基金公司净利润超20亿元
在已经披露的年报中,易方达基金、汇添富基金2021年净利润超过了30亿元。此外,工银瑞信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华夏基金、兴证全球基金、南方基金六家基金公司2021年净利润超过了20亿元。
3月30日,持有工银瑞信基金55%股份的工商银行发布的2021年年度报告显示,2021年工银瑞信净利润27.94亿元。
2021年末,工银瑞信管理公募基金207只,管理年金、专户、专项组合逾690个,管理资产总规模1.72万亿元。
持有广发基金54.53%股权的广发证券2021年年报中显示,广发基金净利润26.07亿元,同比增加42.95%,主要是基金管理费收入增加。
截至2021年末,广发基金管理的公募基金规模合计11296.25亿元,较2020年末上升47.97%;剔除货币市场型基金后的规模合计6919.52亿元,行业排名第3。(数据公司统计、WIND,2022)
申万宏源证券2021年年度报告中显示,富国基金报告期内营业收入83.06亿元,净利润25.64亿元。
申万宏源证券年报中指出,报告期内,富国基金整体管理规模和净利润等多项重要经营指标均创历史新高。截至报告期末,富国基金资产管理总规模超1.3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规模8897亿元;富国首创水务REITs、富国同业存单指数、富国科创创业50ETF等多只创新产品跻身行业首批。
2021年,华夏基金、兴证全球基金、南方基金分别实现净利润23.12亿元、22.35亿元和21.63亿元。
此外,交银施罗德基金、博时基金、招商基金、建信基金和中银基金在2021年净利润均超过10亿元。
多家中小型基金亏损
一边有基金公司赚得盆满钵满,另一边还有多家中小型基金公司陷入亏损的泥沼。
南华基金自2016年11月成立以来,一直处于净利润亏损状态。
期货系基金公司南华基金被南华期货100%持股,2021年净利润-2846.85万元。
南华期货2021年年报中显示,2021年12月31日,南华基金总资产12061.17万元,净资产10821.11万元;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585.46万元,净利润-2846.85万元。
瑞达期货年报中显示,瑞达基金在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554.23万元,净利润-987.03万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瑞达基金共管理2只混合型基金,规模为2.90亿元。
瑞达基金2020年3月刚刚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第一只基金产品瑞达鑫红量化6个月持有于2021年7月14日成立。
3月31日,持有方正富邦基金66.7%股份的方正证券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
年报中显示,2021年方正富邦基金实现营业收入1.81亿元,同比增长36.63%;实现净利润-0.20亿元。公募基金管理方面,方正富邦基金新发公募基金7只募集规模68.96亿元,比2020年增加12.82亿元,增长22.84%,管理的非货币基金资产规模突破200亿元。
近年来公募基金规模创新高,也使得整个行业竞争加剧。大型基金公司拥有强大的吸金能力,让中小型基金公司的发展越来越难。
“头部基金公司或者明星基金经理有着强大的号召力,并会对小基金公司产生挤压分流。目前基金产品同质化严重,小基金公司在细分领域突围来实现弯道超车也越来越难。中小型基金公司想要在基金市场上立足,还是要找到自身优势,打造自己的特色和品牌。”某公募人士对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钱的基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钱的基金、基金270002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