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实货币基金怎么样(中信证卷)嘉实货币基金靠谱吗

2022-09-08 5:45:23 证券 xcsgjz

嘉实货币基金怎么样



本文目录一览:



近年来,随着无风险收益率的持续下滑,不管是银行理财产品,还是公募的货币基金,收益率都在不断走低。与此同时,投资者的产品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经济的发展阶段来看,当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后,普通大众的理财需求也会越来越强,资管行业也将迎来新的春天。

作为嘉实基金货币+战队策略总监的李曈,自2014年12月加入嘉实基金以来,目前在管基金规模近2600亿元,任职期间*基金回报为22.30%。十多年的投资经验,让李瞳对宏观基本面有着深入的研究,这也很好的反映在他出色且稳健的基金产品收益当中,“ ‘货币+’这种策略的产品,可能它更能替代货币的类型,包括货币类型的理财需求,非常适合稳健型的客户,未来这种‘货币+’产品将是一片新的蓝海”,李曈表示。本期“21世纪*分析师评选·理财plus”系列对话活动,我们将与嘉实基金李曈一起展望“货币+”产品的价值成长。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共有111个,除去一只混合型基金产品,其它均为货币基金。你管理的产品以较高的7日年化收益率和业绩比较基准在互联网金融产品中名列前茅,背后的投资逻辑有哪些不同?

嘉实基金 李曈 :首先第一点是关于整个市场基本面的研究,包括了宏观基本面、市场资金面以及政策面等一些研究的深入。第二方面是市场主体资产配置行为的研究,包括商业银行、央行以及整个非银的市场主体,他们在资产负债配置策略上的一些变化,比如行为的一些转变,节奏的变化都会对整个市场有所扰动。第三方面是根据整个资产和负债的一些结构去把控,通过结合整个市场的一个波段来进行择时择类的操作,通过久期策略杠杆策略和适度进入下行策略来实现整个组合的收益的贡献。

:你是如何控制风险和预期收益的?

嘉实基金 李曈 :主要因素还是在于不断深入的市场研究,因为对市场的研究要跟着市场及时变化。第二点是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投资框架,因为投资框架在每个历史时期遇到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所以要结合历史总结的规律然后把握当前市场一些新的特点去充实自己的投资框架。

而对于整个收益和流动性的平衡上,其实货币基金的管理它不同于股票基金,股票基金可能更多的关注整个资产的策略,它的资产逐利性更强,但是货币基金的策略一方面要兼顾整个资产负债的平衡,因为负债会左右资产的策略,同时资产策略能带动负债的稳定性,要实现两者的一个有机的配合,就需要有机的协调资产负债的平衡发展。

:你管理的“货币+”,这个“+”还包含哪些其他的产品?我们也看到,今年货币产品的市场有一些不同的变化,这个变化背后透着什么样的信息?如果帮投资者挑选货币类的产品,你有哪些建议或者有哪些是比较重要的参考的指标?

嘉实基金 李曈 :“货币+”产品其实是“货币+”策略,当时提出来的初衷是,在整个大监管背景下,货币基金的规模可能难以出现一个快速的发展,而在整个居民理财的需求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可能这种“货币+”产品的需求会提前出来。

为什么发展这种策略?是因为我们目前国内居民的理财需求还是以稳健性为主的状态。在这样的背景下,想实现一个策略保持跟货币基金一样的稳定性,同时收益又优于货币基金,实现一个既能保证本金安全性,同时整个组合的收益贡献可能比货币基金更高的投资组合,以满足稳健型理财客户的需求。

在这种情形下,其实货币基金未来快速发展的可能性也是降低的,可能未来整个规模是出现一个平稳下滑的趋势。因此,“货币+”这种策略的产品,可能会丰富货币类型的理财需求,它可能更适合稳健型的客户,未来这种“货币+”产品将是一片新的蓝海。

:货币产品作为现金管理*,总是在不显山不露水的时候给投资者提供稳健的回报。结合当下的市场形势,下半年我们的货币产品还有哪些基本面方面的机会?

嘉实基金 李曈 :因为下半年整体宏观政策还是保持一个连续稳定性,在这种背景下,整体的市场流动性应该还是维持一个中性偏松的状态。我们可以看到,整个上半年宽信用效果偏弱,下半年可能更加突出财政的作用,包括整个宽信用的结构的变化,可能需要有更多的政策去触动,包括总量的政策、结构性政策。整体来看,货币基金的收益应该维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水平上,但是可能波动性会比上半年更大。

:对95后或者是00后更年轻的基金投资者,给他们一些投资小贴士的话,有哪些是比较重要的提示点?另外未来在广阔的财富管理市场,对自己的赛道做一些优势方面的介绍,你觉得有哪几点是比较重要的?

嘉实基金 李曈 :对于比我年轻的一代人,我个人建议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根据自己的资金用途,决定投放在什么类型的理财产品上。比如说我中长期的资金可以放在一些稳定性比较高或者权益类的基金产品上,而对于一些日常生活所用的开支,包括就是短期不用的闲散资金,可以放在一些“货币+”类型的产品上,来实现一个资金成本的降低以及整个资金收益的一个提高。

另外对于我的赛道而言,“货币+”策略是强调,我们如何去提高客户的体验感,尽可能的控制整个组合的波动,同时把组合收益回报提高,这也有助于扩大我们这个赛道的客户的群体。




中信证卷

稳坐券业头把交椅的中信证券2020年财务数据出炉。

3月18日晚间,中信证券正式发布2020年年报,当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543.83亿元,同比增长26.06%;归母净利润149.02亿元,同比增长21.86%,两项指标均达到五年来*水平。

如无意外,中信证券业绩将在2020年继续霸榜行业第一。

当晚,中信证券还发布了利润分配方案,合计派发现金红利51.7亿元,可谓诚意满满。

2020年底,中信证券资产总额达到1.05万亿,较2019年末增加33%,成为国内首家资产规模过万亿元的证券公司。

但在资产规模向前“疾驰”的同时,发展路上的中信证券近来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从数据来看,中信证券全年计提65亿巨额信用减值、流动性风险指标逼近预警线、280亿配股触发股价下跌均引来市场争议。

280亿配股遭遇非议始末

一手高额分红,一手却抛出更大规模的配股融资计划,这两项都针对“老股东”的资本手笔,却并未因“分红诚意”收获正向反响。

配股融资计划早在2月26日就发布了预案。中信证券公告拟以A股配股股权登记日收市后的股份总数为基数,按照每10股配售不超过1.5股的比例向全体A股股东配售,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280亿元。

配股是向老股东进行融资的行为,指向原股东按其持股比例、以低于市价的某一特定价格配售一定数量新股。

因此,对于持股中信证券的投资者而言,配股无异于强迫自己掏出真金白银,因为不参与配股就意味着手中所持有的权益将会被摊薄。

数据显示,2020年共有国元证券、东吴证券、山西证券、天风证券、招商证券、国海证券等6家上市券商实施配股,配股价的平均折价比例为44.42%。上述券商中募集资金*的招商证券也仅公布了150亿配股计划,其余券商配股募集规模均保持在60亿元以下。

有鉴于此,中信证券280亿的天量配股在市场激起了极大的反响。

3月1日,在宣布配股计划后的首个交易日,前期已受市场波动影响出现“12连跌”的中信证券股价出现跳水,当日大跌5.98%,并在此后的十个交易日内累计下跌近10%。

对于中信为何选择配股这种国内资本市场颇为诟病的手段进行融资,有*投行人士解释称,通过定增融资很难实现280亿的天量规模,另一方面也将稀释现有大股东持股比例。

其背景是,目前中信证券大股东中信股份仅持有公司15.47%的股份,不易再通过定增进行稀释。

中信证券财务负责人李囧表示,发布配股计划旨在补充公司净资本,“相比定增配股不会摊薄现有股东持股比例与股东权益,对公司各项收益指标摊薄影响有限”。

目前对于中信证券配股的行为,市场多解读为释缓公司流动性风险。

但采访中,券业人士则表示应与补充公司短期流动性无关。

“和流动性关系不大,更多是考虑股权融资发行的便利。”华东地区某券商高管表示,中信证券年初刚刚获批800亿公司债额度,完全可以通过发债补充流动性。“只有超短债、短融这类一年以下的债券,才会影响到公司的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率,正常的公司债发行只会加杠杆,不会增加流动性风险”。

“另外监管对配股的审核期限也比较长,一般会长于对定增的审核,普遍需要一年才能获批,‘远水’也无法解救‘近渴’。”

因此在上述券商高管看来,中信证券公布配股计划更像是充分利用各类融资工具,增加净资产。

“券商有了净资产才能加杠杆借债,弥补各类重资本业务带来的消耗,强化资产负债表使用能力,向国际*投行看齐。”

当这场梦想,遭遇到二级市场的低迷应对,其路向何方,背后又发生了什么故事?

多项“第一”的正反面

一个最重要的背景是,中信证券,总被冠以过多的中国投行业务做大做强的期许。 期许不仅来自市场,还包括许多身居高位的监管者。

既有市场对国内金融机构竞争优势走出去的期许,也有对中国资本在全球资产定价权上发挥更大作用的期许。

中国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许多责任,确实在头部机构肩上。

根据刚刚出炉的财报,虽然净利润增速刚刚超过20%,但在业绩端中信证券行业头部的地位依然稳固。

据中证协数据显示,证券行业2020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484.8亿元,同比增长24.41%;实现净利润1575.3亿元,同比增长27.98%。而中信证券2020年归母净利润则占到全行业总利润的9.5%。

依据合并利润表,中信证券全年实现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112.57亿元,同比增幅51.61%;实现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68.82亿元,同比增幅54.11%;实现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80.06亿元,同比增幅40.29%;实现利息净收入25.88亿元,同比增幅26.53%;实现自营收入179.07亿元,同比增幅12.68%。

2020年,在国内资本市场向好,及注册制稳步推进的背景下,中信证券经纪业务与投行业务营收增速最为突出,经纪业务与自营业务则成为了公司的支柱业务。

根据

投行业务上,去年,中信证券境内主承销规模3135.99亿元,市场份额18.94%,排名市场第一;债券融资业务承销规模1.3万亿,市场份额12.93%,同样排名行业第一。

除此以外,截至2020年底,中信证券资产管理规模也达到1.37万一,公司私募资管业务市场份额为13.5%,排名行业第一。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业绩依然亮眼,但中信证券65亿元的天量计提依然不容忽视。

这项数据,或同样在国内券商独占鳌头。

早在2020年10月30日,中信证券就发布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拟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合计人民币50.27亿元,同比增长593.84%,超过公司2019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的10%,减少净利润人民币37.72亿元。

仅当年第三季度中信证券就计提了29.93亿元。

而截至2020年底,中信证券计提信用减值再增15亿,至65.81亿元,同比增247.89%。

中信证券对此官方坦言,主要因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和融出资金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增加。

典型案例即康得新踩雷。按康得新停牌时股价为3.52元/股,中信手中的5687.49万股ST康得股票价值近2亿元。

除变相踩雷“康得新”,2020年中信证券还身体陷萍乡英顺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上市公司东方园林董事长何巧女、董事唐凯的股权质押风波。新成立的中信证券(华南)也触及三起股票质押回购交易纠纷案。

“头部券商中,有一定共性风险,与券商行业整体遭遇一些趋势性市场风险转向有关,”北京某机构人士坦言,这同样也反应出国内券商业务趋同,独特性竞争优势较弱。

中信证券副财务总监史本良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公司信用减值基于比较稳健、相对谨慎的风格,“减值准备和实际损失并不可同日而语,居安思危、夯实基础对公司长远发展有利”。

但,中信证券65.81亿元信用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也实打实的减少了公司净利润49.32亿元,占到2020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的三成。

扩张向左,风控向右?

仅在2020年,中信证券就发行了各类公司债、短融债券合计1432.97亿元。

2021年1月6日,中信证券又再次从证监会获批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面值总额不超过800亿元公司债券的资格。

其中,首期发行自同意注册之日起12个月内完成。其余各期债券发行,自同意注册之日起24个月内完成。也就是说未来两年内,800亿天量债融资额度将全部被中信证券收入囊中。

伴随着中信证券的各类融资行为,公司杠杆倍数近年来也有显著提升。

据信达证券统计,中信证券剔除客户保证金的杠杆倍数已从2019年的4.07提升至4.59。

根据梳理,中信证券近年来资产扩张迅速,与其资本中介业务迅猛发展对资本的消耗不无关系。

对于资本中介业务,中信证券财务负责人李囧解释为利用公司自有资产负债表,通过产品设计满足客户投融资需求的业务,具体包括融资融券、收益互换、股权衍生品、大宗商品衍生品等细分业务。

“资本中介业务依赖公司资本实力,交易定价实力和产品设计能力。同时也是资本消耗型业务,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依赖较为稳定的长期资本供给。”中信证券财务负责人李囧表示。

在2月刚刚抛出的280亿天量配股计划中,中信证券也拟投入不超过190亿元发展资本中介业务,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截至2020年底,中信证券与场外衍生品业务直接相关的衍生金融资产规模达到201.57亿元,同比大增174.22%。

通过资本的支持,中信证券在相关业务上也取得了明显的规模优势。

据中证协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底,证券公司场外衍生品存续名义本金合计1.33万亿,其中中信证券存续名义本金就达到了3039.65亿元,占总规模的近23%,位列行业第一。两融业务方面,中信证券2020年底两融规模相较2019年增长108%至1455亿元,占据了全市场8.98%的市场份额。

而中信证券在上述资本中介业务上的大力发展,也为公司流动性风险埋下了伏笔。

截至2020年底,中信证券流动性覆盖率141.83%,较2019年底又下降了近8个百分点;净稳定资金率124.15%,同比下降7个百分点,逼近监管规定的120%预警线。

另外,中信证券2020年底境内外长短期借款、应付债券、应付短期融资款余额合计也达到1898亿元。

“公司流动性覆盖率已降至近五年来*水平,净稳定资金率也仅略高于2017年。”国内中小券商非银分析师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5日,央行对修订后的《证券公司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新规拟新增近1年内流动性覆盖率持续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发行要求。而据万和证券测算,以2020年半年报数据为准,剔除极值后,A股40家上市券商流动性覆盖率的平均值为282.2%,中信证券流动性覆盖率则为 135.33%,显著低于行业平均。这也意味着由于相关资本中介业务的快速发展,中信证券流动性正限于尴尬境地,未来或短期与短融券发行无缘。

对于公司风险指标预警的情况,中信证券财务负责人李囧举例称,如场外期权、收益互换等资本中介业务,证券公司收取客户保证金,将导致公司负债端的增长,而在业务开展中必要的对冲操作又会形成的金融资产,导致资产端的规模增加。这就会导致流动性覆盖率的变化,“但流行性风险没变”。

“(流动性覆盖率)指标过大也有可能不经济。保持在预警线之上是比较健康的状态,(中信证券)流行性资产能比较充分的应对市场变化。”李囧称。至于净稳定资金率,李囧指出只有长期债券或权益资金才能对该风险指标进行补充,未来随着中信证券资本中介业务发展,“指标会有压力”,这也是公司为何通过配股进行再融资的原因。

“只要公司的发展需要,我们可能会采取一切能够有利公司的融资手段和扩张计划。”中信证券董事长张佑君3月19日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嘉实货币基金靠谱吗

有没有发现银行理财产品不香了?以前可能闭着眼都能买到预期年化收益5%的产品,但这几年利率走低,如今连4%的都很难找到。话说截至今年7月份,1年期银行理财预期年收益率已跌至3.00%,创10年新低。

手里有闲钱的小伙伴怎么办呢?

买理财?不保本保收益,还跑不赢通胀!

存银行?利息太低!

纯债基?收益太低,“攻势”略显不足!

偏股基?攻势犀利防守、波动太大!

固收打底+权益增强的“固收+”基金恰好可以取长补短,达到攻守兼备。因此,为了满足闲钱理财的需求,很多基金公司推出了攻守兼备的“固收+”品种。小编发现,有只“理财方舟”近期很火,正成为理财新宠,受到很多投资者关注。这就是嘉实方舟6个月滚动持有债券基金(A类013411,C类013412)。为啥这艘“方舟”能吸引小伙伴青睐呢?私以为可能是不论是在策略、体验还是团队方面都略胜一筹。

传统稳健理财策略防守有余进攻不足?进击的TR策略来了!

提到今年来的理财感受,很多人可能会有一大堆话要吐槽,本来想理财给早餐加个茶叶蛋,但没想到理来理去理了个寂寞。像银行活期这样的可能风险很低,但0.3%的年利息只相当于CPI的零头,存在里面根本跑不赢通胀。

总的来说,传统的稳健理财防守有余进攻不足,那该怎么办呢?震荡的“组合拳”—— TR策略了解一下!

何为TR策略?简单说,TR策略就是一揽子资产和策略的统称,包括利率套利交易、信用策略、可转债策略、ABS策略和股票策略等。TR策略*的优点,就是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解决单一资产、单一策略无法应对多变市场环境问题,这属于是不仅“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甚至不同的篮子还要放在不同的地方,投资范围更广,解决单一资产、单一策略无法应对多变市场环境问题。

嘉实方舟属于二级债基,相较于纯债和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加强了进攻性,是债基中的“战斗基”,也是典型的“固收+”品种,通常至少有80%的资金投资债券,剩余最多20%的资金,可以考虑权益类等其他投资。此外还采用国际先进的TR策略(Total Return),包括利率套利、信用策略、可转债策略、ABS策略和股票策略等,主打的是力争通过“战略配置资产、战术调整和策略类属”,来增厚组合收益的小目标。

没空理财或管不住手?6个月滚动持有,高效省心

经常有投资者吐槽基金赚钱自己不赚钱,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在于投资者受市场涨跌、净值起伏等影响导致持有时间较短,没有享受到基金长期投资的正能量。而采用持有期设定就淡化了短期市场波动影响,规避追涨杀跌的人性弱点,提升投资体验。每个交易日都可申购。

此外,个别习惯银行理财的亲可能会有这种感受,就是总是不小心忘记理财到期的时间,造成资金空档,白白损失了收益。

像嘉实方舟就属于6个月持有期基金,每笔买入锁定6个月,到期后可根据资金计划选择滚存或赎回。如果不赎回将自动进入下一个运作期。滚动设计很适合因为工作繁忙没空理财的小伙伴,,有助于提升投资效率。而且在投资运作上,滚动持有也利于基金经理操作,在相对宽裕可控的运作空间中,减少日常申赎冲击,更好地进行资产布局和流动性管理。

“固收+”,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某种程度上来说,选基金就是在选基金经理。尤其是“固收+”投资,绝非将股债简单相加,更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基金经理既要懂股,也要懂债,还要懂资产配置。

嘉实方舟这次派出了嘉实固收全明星团队*联手出基,由资产配置女神顾晶菁+嘉实固收策略总监王亚洲+嘉实“货币+”投资总监李曈强强联合。

其中资产配置女神顾晶菁拥有11年从业经验,8年投资经验,对资产配置有丰富投资经验,强调研究系统化、专业化和收益确定性,追求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化;2013-2014年还曾任美国贝莱德配置组基金经理,负责1000亿美元目标日期基金投资,在资产配置方面能做出更加多样化的选择。

曾获金牛嘉奖的嘉实固收策略总监王亚洲拥有近10年证券从业年限,任职基金经理年限超过6年,对利率债波段操作、国债期货等有丰富的经验,善于通过对基本面和政策研究调节久期,是市场上少有且*的擅长国债期货投资的基金经理之一,注重控制回撤,并力求实现*的风险调整后收益。

海通证券截至今年上半年末的基金评级报告显示,王亚洲目前管理的嘉实稳祥纯债、嘉实稳华纯债、嘉实稳元纯债均获得三年期五星级评价,成立超过5年的嘉实稳祥纯债A同时获得五年期五星级评价。嘉实稳祥纯债A曾获得“2018年度开放式债券型金牛基金”奖项。

第三位基金经理李曈拥有11年投资经验。现任嘉实基金货币+投资总监,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管理规模超2500亿元,是货币投资领域的老司基。

三位*基金经理各司其职、各擅其长坐镇嘉实方舟,这样的大手笔是不是很惊喜?所以如果小伙伴有半年以上的闲钱不知道放哪儿,建议可以关注下这艘“理财方舟”。想要了解和购买这只产品的小伙伴们,可以在腾讯理财通、嘉实基金理财嘉app上搜索嘉实方舟。

【风险提示】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及承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嘉实基金货币基金

2022年8月3日,嘉实活期宝货币(000464)发布公告,李曈不再担任该基金基金经理,离任日期为2022年8月3日,变更后嘉实活期宝货币(000464)的基金经理为张文玥。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嘉实货币基金怎么样》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嘉实货币基金怎么样、中信证卷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