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又要上市了吗(蚂蚁金服又要上市了吗)

2022-08-31 0:06:06 股票 xcsgjz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蚂蚁金服又要上市了吗,以及蚂蚁金服又要上市了吗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蚂蚁金服又要上市了吗





改名字了叫蚂蚁集团了,这次有了央企的加入,央企增大了控股。保证安全还是求稳的。

蚂蚁集团的持股和以前一样,还是50%继续拥有控股权,马云还是实际控股人。

变化比较大的就是国资,在之前通过南洋商业银行持股15.01%,通过华融持股4.99%一共是20%,而这次增资之后。

信达直接持股20%,再加上南洋商业银行和华融的持股,一共持股25.334%,再加上重庆guoziwei间接持股2.6%,综合来看,guozi背景持股上涨了7.934%。

从现在的形势来看,央企的加入可以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并且央企就像一座泰山一样压在这个蚂蚁的头上,想要在搞一些什么小动作完全就是痴心妄想了。从这次整改来看,对蚂蚁金服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我们知道蚂蚁金服曾经在前年准备上市前被紧急“叫停”,记得让当时在沪市二级市场IP0发行16.7亿股,发行价68.8元已交款的中签者们空喜一场,而目大老板及高管还被有关部门“约谈”,结果是退款并暂停蚂蚁金服上市,等合规合法后再去上市。

至于为何“叫停”,最主要原因是:蚂蚁金服估值太高,如果上市其网络消费贷款规模由当前的2.1万亿,融资额将达到千亿级别,那么蚂蚁金服将会把网络消费贷款扩大到一个敌可富国的规模,如果将来业绩一旦爆雷,将会使中国的金融业发生重大的变化,将会给数万亿用户带来重大损失。这不一年多来,蚂蚁金服经过学习和整顿,在国家职能部门的帮助下进行了混改,混改后蚂蚁金服注冊资金由原先的80亿变更为300亿,资本金足足扩充了220亿,很显然企业抗风险,降杠杆,降负债作用得到了大大的增强。股权更为分散,行业也呈多元化。形成了以金融,互联网,新能源,医疗,银行等行业共同发展道路,这其中国资比例由先前的4.99%提升到近28%,而蚂蚁金服本家增加出资110亿,占股比例依然是50%。

蚂蚁金服公司现在已由原先互联网高科技企业变更为传统金融企业,放贷规模也明显收缩,资本无序扩张得到抑制,正确的消费观念更加人心,而国家也适当降低了企业的杠杆利率,这都有利于公司的持续经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重新招股上市也就成了必然。

估计新的蚂蚁金服会在年后不久进行IP0招股发行,最晚不会到下半年。

准备上市是肯定的,最近蚂蚁金服动作很多,都是为了上市扫清障碍。

1.增加了注册资本,股权结构已经变更,财政部追加投资,国有资本所占的持股比例大幅度提升。

2.监管制度已经建立好了,对广大消费者的贷款额度也压缩了。11月,借呗更名“信用贷”,花呗更名“信用购”,花呗接入国家征信体系。

3.相互宝关停,给蚂蚁金服上市让道。

预计今年年底前,蚂蚁金服会完成在内地和香港同时上市的计划。

嗯,是啊,最近风向变了,之前阿里一直喝西北风,现在有点儿暖风过来了。

首先国家队入局蚂蚁集团分公司,其次支付宝花呗、借呗,有了更加安全的系统保障,把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不在像以前那样,风险不可控,一切数据净掌握在阿里自己手中,如今超过一定范围金额就需要数据导入银行系统,来审核考察和登记,相对麻烦了一些,同时也更加安全了一些,毕竟接下来通货膨胀要来,事儿肯定不少的。

其次最近阿里犯了一个小错误就是阿里云发现高危漏洞没及时通知合作伙伴,反而先让国外媒体知道,然后被工信部一顿“批”。但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至少没有夸大它的影响力,对阿里来说就是好的结局,之后又有一个科技展览会阿里再次惊爆大众眼球,大出风头一次。

马云低调很多,也很配合,没有再发牢骚,互联网金融整治也离不开这几个互联网巨头的,当蚂蚁金融一切都可控的话那它离上市就不远了,肯定不会像第一次那样,让人一眼看出就是上市摘桃子的。

蚂蚁金融非常吉利的股票代码依然给它保留着呢,就代表蚂蚁迟早会上市的,如今就等风吹起啊!

按照原来计划,蚂蚁金服将在2020年11月在科创板上市,但是当时蚂蚁金服在上市的时候,并不是以金融企业上市,而是以科技企业上市,当时上市主体是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但蚂蚁金服集团真的是一家科技公司吗 其实也不排除这种性质,毕竟它是通过互联网来提供服务的,但是从蚂蚁金服务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来看,它实际上是一家以科技为基础来提供金融服务的一家金融企业。

蚂蚁金服集团的主要业务来源,其实就是靠借呗、花呗、理财产品等等,这明显是一家金融企业,但是蚂蚁金服却以科技公司名义在科创板上市,这明显不符合要求的。

大家不要看科技和金融两个字差距不大,但实际上两者相差十万八千里。

一方面是科技公司和金融公司的估值方法完全不一样,科技公司的估值市盈率要远远高过金融公司的市盈率,这也是为什么蚂蚁科技准备上市的时候,其估值一度达到18000亿元以上。

假如它以金融公司的名义上市,估值肯定不会这么高,保守估计不会超过1.2万亿。

另一方面,蚂蚁金服以科技公司名义上市就规避了监管的要求,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凡是从事金融业务的必须纳入到监管部门的监管系统当中。

然而之前蚂蚁的借呗、花呗这两个拳头产品其实都游离监管之外,这两个拳头产品的规模非常庞大,两者的余额一度达到1.7万亿以上,比很多大银行的信贷余额还有多,但是监管却远远不如一些持牌金融机构,一旦出现风险那将是不可估量的。

要知道当时蚂蚁借呗和花呗的杠杆率非常高,两者的公司主体注册资本只有30亿左右,但是蚂蚁金服通过跟银行合作,再通过发行ABS把资金不断吹大,结果借呗、花呗做到了几千亿的规模,杠杆率一度达到几十倍,而开展同样业务的消费金融机构,杠杆率最多也只不过是10倍左右,大多都是在5、6倍之间。

也正因为出于各种问题考虑,在蚂蚁科技临近上市之前,监管部门突然要求暂停上市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在蚂蚁暂停上市之后,监管部门也多次约谈蚂蚁金服,并要求蚂蚁金服做出整改。

监管部门要求整改主要包含几个方面,一是纠正支付行业不正当竞争行为;二是打破信息垄断,严格落实《征信业管理条例》要求;三是整体申请为金融控股公司;四是严格落实审慎监管要求;五是管控重要基金产品流动性风险,主动压缩余额宝余额。

为此蚂蚁金服也做出了很大的改变。

第一、成立消费金融公司。

以前蚂蚁借呗和花呗的放贷主体分别是重庆蚂蚁小微小额贷款公司以及重庆蚂蚁商诚小额贷款公司。

小额贷款公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并不算持牌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的主管部门是各地的金融办,并不是银保监会。

从银保监会公布的持牌金融机构来看,它只包括银行、信托公司,财务管理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专业理财公司等等。

这些持牌金融机构都受到银保监会的严格控制,他们的一举一动监管都非常严格。

所以为了达到监管部门的要求,蚂蚁金服成立了蚂蚁消费金融公司,主要负责蚂蚁借呗、花呗自有资金的运营情况。

第二、引入国资。

之前蚂蚁金融基本上都是由蚂蚁众多高管和员工自己持股,在进行整改之后,蚂蚁金服引入了 一条的都在整改和解决,基本都符合了要求了。

我觉得支付创新是我们一张金名片,因此这张金名片上市是必要的。

而且我认为如果上市那么蚂蚁金服,未来可以增强对于普通老百姓的服务壮大及资本力量,对于我们整个社会的进步是帮助很大的。

更重要的是,一旦这个公司上市以后,那么整个资本市场就会更加活跃起来。而且推动新型的金融变革。

作者为*#策划##经济师#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师 。#在头条看世界##新媒体##自媒体##我要上头条##微头条日签##写作##正能量##诚信经营破万粉#

蚂蚁金服是要准备重新上市了,原来因为监管新规,业务风险大等问题,蚂蚁金服暂停上市,暂停上市后,蚂蚁做了不少的改变:

首先就是降低花呗额度,尤其是未成年人额度,提倡合理消费,同时减少风险。

二是将“借呗”由小额贷款调整为银行的“信用贷”。借呗转型成为借款方与银行的中间桥梁。

三是进行增资扩股,引入国有资本和部分社会资本,实行资本多元化。增发注册资本220亿元,其中蚂蚁集团出资110亿元;中国信达出资60亿元;鱼跃医疗出资10.98亿元;舜宇光学、博冠科技、渝富资本分别出资18亿元、13.22亿元和7.8亿元。增资完成后的蚂蚁国资力量明显增强。除中国信达这个中央国资外,国有资本代表还有重庆国资委失控的渝富资本,主要从事资产收购和处置。再加上一批科技企业,宁德时代、千方科技、鱼跃医疗、舜宇光学、博冠科技,资本多元化也有利于蚂蚁内部风控降低风险。

经过以上改变,蚂蚁金服上市应该不远了,让我们拭目以待。

如果从2021年整个年度中,蚂蚁金服的各方面工作开展来看,有可能蚂蚁金服的工作调整基本到位,在2022年有可能重启上市工作。原来2020年上市,就是准备在A股和H股同时上市,未来推算很有可能仍然会在两地市场同时上市,但是这两次上市的意义已经完全不同了。

尤其是在2021年最后12月份的战略股东引进中,彻底改变了蚂蚁金服的股东结构,让他们真正改组成为了一家社会化的股份制企业,而不是单单由阿里控制的一家金融科技公司(实质上是一家金融公司)。中国信达认缴资本60亿占股20%,此外通过控制的南洋银行还应该也有4%左右,再加上中国华融持有的股份,以及重庆国资委控制的渝富资本持有股份,可以说央企国资和地方国资稳稳地成为第二大股东,当然蚂蚁集团还是第一大股东,后续还引进了一些阿里系体系之外的大公司,股东结构丰富多元化了。

这种股东结构上的重大变化,也就意味着蚂蚁金服公司治理结构的重大变化。一些蚂蚁金服是完全听命于蚂蚁集团的,他们在内部形式上是同一管理结构,并没有体现出公司法人的独立治理结构。而现在企业中要求既然是独立公司,那么必须要建立自主运作的法人治理结构。也就是说有独立运作的股东会,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而不是依附在蚂蚁集团内部。所以这个结构调整完毕之后,蚂蚁金服才有了上市的基础和可能性。

另外一点,当年2020年时,蚂蚁金服谋取上市的时候,虽然其业务收入都是在金融业务的利差收入上面,也就是自己放贷款以及帮助金融机构放贷款而形成的利息差收入,但是奇怪的是,在招股书中,他是以科技企业来去定位的。所以当时上市招股的市盈率非常之高,高达88倍。这是完全不合理的一种现象。

那么随着蚂蚁金服的业务整改,在2021年的11月,借呗更名“信用贷”,花呗更名“信用购”,花呗接入国家征信体系。同时蚂蚁金服下面成立了蚂蚁消费金融公司,正式取得了国家金融放款牌照。也就是说他的业务终于正名了 不能像过去含糊不清的定义为金融科技服务费。赚的是利差就是利差,做的是金融业务就是金融业务,科技仅仅是金融放贷业务其中的一部分。

在整改之后蚂蚁金服真正是属于金融板块了,所以也为其未来上市扫平了最后的障碍。未来他不可能再以金融科技企业去制定招股市盈率了,而是比照金融板块的平均市盈率来进行制定上市价格。

合理的定价,合适的定位、独立的法人结构、有着管控的业务资格,现在蚂蚁金服都具备了,剩下就是过一段时间开始再次筹备上市。因为像这种巨型的业务体量公司,只有把它变成一个透明运作的上市公司,金融监管部门、上市证监监管部门以及相关主管机构,才能及时监督其运作,发现其风险,规范其运行。

蚂蚁金服肯定会上市,有多少资本股份注入就有多少只手推动它上市。股份结构优化,整改资金信贷体质,监管制度及风险预估完善,逐步符合上市要求。上市后,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的竞争会非常激烈,花呗、借呗会像房贷一样永远的枷锁。

现在蚂蚁金服已经改名字了叫蚂蚁集团,这次有了央企的加入,央企增大了控股。保证资金安全还是求稳的。蚂蚁集团的持股和以前一样,还是50%继续拥有控股权,马云还是实际控股人。


今天关于《蚂蚁金服又要上市了吗》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查看更多关于蚂蚁金服又要上市了吗的详细内容...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