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08月18日讯 易方达中证银行ETF基金08月17日上涨0.96%,现价0.832元,成交1755.83万元。当前本基金场外净值为0.8408元,环比上个交易日上涨1.09%,场内价格溢价率为-0.10%。
本基金跟踪指数为中证银行指数,*报告期内,本基金收益率为-9.41%,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银行指数。
数据显示,近1月本基金净值下跌0.49%,近3个月本基金净值下跌3.45%,近6月本基金净值下跌11.69%,近1年本基金净值下跌6.38%,成立以来本基金累计净值为0.8408元。
本基金成立以来分红0次,累计分红金额0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刘树荣,自2021年05月20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16.83%。
“受制于新冠疫情反弹、宏观经济承压等诸多因素叠加造成的资本市场波动、房地产市场下行等影响,2022年公司中期业绩未及预期。”8月17日,中国华融针对今年上半年业绩变动的原因进行了阐述。
根据中国华融8月16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告显示,经初步测算,该集团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归属于该公司股东的净亏损预计约为人民币188.78亿元。
中国华融表示,受上半年资本市场持续波动的影响,公司持有的部分权益类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发生变动,出现了较大浮亏。同时,受宏观经济承压及房地产行业下行的影响,相关客户履约能力下降,资产质量下迁,出于审慎考虑,公司本期确认信用减值损失,同比明显增加。信用风险增加叠加资产规模压降的影响,收购重组类不良债权资产收入同比减少。
今年以来,中国华融经历了多重震动,并已在引战增资的基础上深化了改革重组,而未来几年是中国华融转型发展的关键期。中国华融表示,将落实“回归本源、聚焦主业”的监管要求,努力实现公司业绩稳步向好。
引入中信集团为战投 加大资产盘活和现金回收力度
2022年是中国华融完成引战增资后的第一年。今年年初,中国华融已成功引入中信集团等五大机构为其战略增资,这被业内人士看作是缓解其资本紧缺难题、填补资本缺口及满足监管要求的重要举措。
“公司上半年实现改革重组后的平稳过渡,各项工作均稳步推进。”中国华融表示,经营管理工作扎实推进。实现控资产、降负债,合理压缩资产负债规模;完成促清收、保偿付,加大资产盘活和现金回收力度,母公司主业实现年度净回收目标;确保稳融资、降支出,母公司新增融资平均利率较上年下降明显,为2018年以来*水平,融资加权平均期限较年初进一步增加。风险攻坚全面展开,主业转型更加聚焦,瘦身健体持续深化,基础管理不断夯实。
此外,中国华融加入了中信集团协同委员会,借助中信集团产融并举优势和专业优势,主动对接中信集团产业链、供应链、区域链,建立月度定期业务协同机制、重大项目对接机制,深入推动业务协同。
5家金融牌照类子公司股权转让 交易对价合计约304.8亿元
在监管要求AMC(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回归主业之下,中国华融今年不断瘦身。中国华融表示,截至目前,华融交易中心、华融消费金融、华融证券、华融湘江银行已完成股权转让,华融信托股权转让已完成摘牌并提交董事会审议通过,上述5家子公司股权交易对价合计约304.8亿元。
“根据监管要求,公司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严格遵守国资管理部门关于国有金融股权转让相关制度规定,有序推进金融牌照类子公司股权转让工作。”中国华融表示,公司金融牌照类子公司股权转让将有效释放资本,有助于将更多资源和精力集中于不良资产主业发展,有利于公司做强做精主业,对公司未来发展及股东长远利益更有益处。后续相关工作如有进一步进展,公司将及时公告,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实际上,今年上半年中国华融更加注重聚焦主业和结构优化。
据悉,该公司处置类业务收购和市场成交规模继续保持领先,主动采取定向组包、资产重组、资源整合等手段提升处置效益。重组类业务稳健投放,落地项目均符合主业拓展方向。市场化债转股业务围绕国家战略迈出新步伐,助力中海油成功回归A股。在结构优化方面,中国华融指出,上半年该公司积极运用重组盘活手段,加大问题企业重组业务投放,问题企业重组业务占比持续提升,新增投放占比63%,余额占比26%。紧跟国家战略,重点区域新增投放同比增长10个百分点。
此外,中国华融表示,公司转型进一步加快。围绕破产重整、国企改革、上市公司纾困、“大不良”特殊机遇权益类投资等业务新蓝海积极探索,挖掘市场机会,加大项目储备。同时大力拓展中间业务等轻资本业务,发挥专业优势,在金融机构风险资产受托管理、国企“两非两资两金”资产受托处置、围绕“大不良”的顾问咨询以及资产管理等方面拓客户、闯市场。
参与化解风险纾困 已与多家房企签署协议
今年以来,房地产纾困成了AMC公司争相进入的领域,中国华融亦积极化解房企风险,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中国华融表示,今年以来,中国华融运用“债权+股权”“金融+产业”等特色工具箱,积极开展“保交楼”、烂尾楼盘活、问题资产并购重组等项目。
“公司已与阳光集团、新华联集团签订重组框架服务协议,全面参与推动重组纾困。”中国华融表示,各经营单位立足属地,服务区域涉房风险化解。通过“法律隔离、实质管控、封闭运行、重组盘活”等模式,助力受困房企盘活存量、重组资产、优化布局。
此外,针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化解,中国华融表示,2022上半年,公司收购中小银行不良资产规模逾130亿元。
“中国华融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制度和监管规定,在压实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主体责任、股东责任、地方属地责任和监管责任的基础上,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依法合规参与改革化险,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中国华融表示,用好增量支持政策,积极对接商业银行业务需求,加大不良资产收购处置力度、提高处置效率。
编辑 徐超 校对 柳宝庆
08月19日讯 鹏华中证银行ETF基金08月18日下跌0.93%,现价1.074元,成交1068.47万元。当前本基金场外净值为1.0645元,环比上个交易日下跌1.04%,场内价格溢价率为-0.05%。
本基金跟踪指数为中证银行指数,*报告期内,本基金收益率为15.44%,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银行指数。
数据显示,近1月本基金净值下跌2.63%,近3个月本基金净值下跌3.49%,近6月本基金净值下跌13.38%,近1年本基金净值下跌10.24%,成立以来本基金累计净值为1.0645元。
本基金成立以来分红0次,累计分红金额0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张羽翔,自2019年12月19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7.57%。
财联社7月14日
投资需要坚持长期主义,努力做难而正确的事。那么,拉长周期看,哪些基金公司和产品是行业里的长跑健将呢?
据济安金信基金评级中心统计,截至今年6月30日,过去5年业绩超过150%的股票型基金一共有34只(按A份额统计),为持有人带来稳稳的幸福。其中,在长跑中,银行系银行系基金公司表现抢眼,工银瑞信基金、建信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三家共计15只产品上榜,占总名单的44%。
银行系基金公司成牛基大本营,15只产品霸榜
股票型基金表现最能体现出基金公司主动管理能力水平,据济安金信基金评级中心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过去5年业绩超过150%的股票型基金一共有34只(只取A份额)。纵观全市场截至6月30日成立期限满5年的股票型基金共有198只,在仓位保持80%的限制下, 34只股票基金能取得150%的收益率难能可贵。
其中最为亮眼的是,三家银行系基金公司揽入15只,成为大赢家。具体来看,工银瑞信基金一家独占8只产品,总数第一,上榜数量占到总量的24%,可谓长期投资实力超群。此外,建信基金也有5只产品上榜,交银施罗德斩获2只。
背靠银行大树,在渠道上占据优势,而专业能力则是业绩长虹的根本。工银瑞信相关负责人向财联社
“此外,公司不断强化‘投资为民’的理念和受托责任,构建了全流程、全覆盖的强大的风控体系,从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各个方面全面把握市场动态变化,监测组合变动,形成了风控与投研互相促进和良性互动的文化。”工银瑞信上述相关人士表示,对于公司基金经理来说,资产管理就是风险管理已经植入公司的投资决策流程和文化基因。
在整体业绩表现上,5年收益率超过200%达到11只,分别是信澳新能源产业股票(294.6%)、工银瑞信战略转型主题股票(287%)、华夏能源革新股票(280.54%)、汇丰晋信制造先锋股票(266.35%)、泰达宏利转型机遇股票(263.95%)、嘉实新能源新材料股票(238.28%)、鹏华环保产业股票(231.84%)、嘉实智能汽车股票(233.82%)、工银瑞信新金融股票(214.71%)和国泰智能装备股票(207.38%)。
从5年牛基主题上来看,新能源汽车、先进制造、医药、环保上榜者居多,这与近几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光伏等行业高景气相关。
尽管每一位基金经理都有不一样的成长经历,但是能够穿越牛熊,获得长期高回报的基金经理大多是在市场上不断尝试、不断反思,并不断提升的过程。
鹏华环保产业股票基金经理孟昊向财联社
“要把握产业的中长期发展趋势,基于需求与供给两个维度综合考量。在需求维度,要着重把握产业长期发展趋势方向,在供给维度,应重点把握供给的格局,以及在这样的状态下各企业的产品是否具备一定的差异性,以及新进入者的难易程度等问题。”孟昊解释。
34强今年表现依旧不俗
今年上半年A股走出“V”字行情,对于不少高仓位的股票型基金来说,仍未爬出回撤的泥淖。银河证券研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参与统计的1778只股票型基金平均回报率为-9.6%。
值得的关注的是,上述34只“长跑健将”产品在中短期维度考量依然经得起考验。在今年上半年,有22只跑赢股票型基金平均回报率,有5只产品取得正收益。其中,建信潜力新蓝筹股票表现*,上半年回报率为5.87%,创金合信资源主题精选股票和建信中小盘先锋股票位列二、三名,收益率分别为4.69%、2.79%。
创金合信资源主题股票基金经理李游向财联社
展望下半年,李游表示,将重点看好煤炭和能源金属。低估值、高股息的煤炭龙头公司具备很强的长期配置价值。尤其是美联储连续大幅加息下,海外市场从交易通胀到交易衰退,海外定价的金属行业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今年5、6月电动车销量超预期,原材料涨价向下传导顺畅,锂价维持高位的时间有望超预期。
侧重长期业绩考核成为行业共识
日前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督促基金管理人建立健全覆盖经营管理层和基金经理等核心员工的长期考核机制,将合规风控水平、三年以上长期投资业绩、投资者实际盈利等纳入绩效考核范畴,弱化规模排名、短期业绩、收入利润等指标的考核比重。以及加强多资产配置和投研能力建设,切实提高中长期资金服务水平。
注重长期考核的本质是希望基金投资回归价值本源,这既是监管要求,也获得行业共识。此前,包括前海开源基金、银华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平安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公开表示提高三年、五年中长期考核权重。当基金基金绩效考核指标出现波动时,给予一定的调整期。
从股票型基金的长期业绩表现不难看出,除了银行系公募较为突出之外,博时、华夏、嘉实、景顺长城等老牌公募同样有产品上榜,在基金数量破万的竞争时代,构建强大的主动管理水平将是公募基金的护城河。
在提升专业能力上,工银瑞信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公司将持续丰富投资策略和产品种类,全面服务投资者多元化的需求,积极升级客户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全流程、陪伴式的服务体系。在营销方面,着力提升营销专业能力,通过强化“投研-产品-营销”联动,提升对市场机会的把握和应变能力,提升对客户需求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提高营销反应敏锐度。
此外,工银瑞信方面还表示,将大力推动基金投顾业务发展,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互联网营销新模式,为客户提供全流程陪伴服务,全面升级营销服务体系,加快向财富管理转型。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银行系基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银行系基金、华融公司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