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创业公司股权激励,需要避开哪些坑 〖One〗我们建议, *** 核心合伙人团队的股权分为资金股与人力股,资金股占小头,人力股要占大头。人力股要和创...
〖One〗我们建议, *** 核心合伙人团队的股权分为资金股与人力股,资金股占小头,人力股要占大头。人力股要和创业团队四年 *** 的服务期限挂钩,分期成熟。对于创业团队出资合计不超过100万的,我们建议,资金股合计不超过20%。
股权架构设计中常见的六大陷阱如下: 搭建家族公司导致多交巨额税款: 一些企业实际控制人可能选择将持股架构调整至家族公司,再转移至境外持股。这种方式虽然在某些环节可能避开了部分税负,但最终分红至个人时仍需缴纳高额的个人所得税。若企业市值波动,高额税款可能成为企业的巨大负担。
股权架构设计中常见的六种坑包括:高额税负陷阱:如通过建立家族公司却面临高达5亿元的额外税负,这通常是由于直接持股触发个人所得税,或复杂的股权架构操作不当导致股权 *** 的税务问题。
设计股权架构时需警惕潜在的税务陷阱。例如,建立家族公司可能会导致高达5亿元的额外税负,因为直接持股可能触发个人所得税。 看似可以节税的复杂股权架构,如防火墙公司,实际操作中可能涉及股权 *** 的税务问题,可能导致巨额的税务支出。 企业家在调整股权架构时,可能面临25亿元的税款。
陷阱一:搭建家族公司,多交巨额税款。某上市企业实际控制人将持股架构从防火墙公司调整至家族公司,最后转移至境外持股,这一调整涉及高额税务。虽然在调整过程中可能避开了部分税负,但最终分红至个人时,仍需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若上市企业市值大幅缩水,大量税款的支出无疑是一笔巨大负担。
〖One〗合理分配方案应该是70%:20%:5%:5%,67%(创始人):18%(合伙人一共):15%(员工持股),或34%(创始人):51%(合伙人30%:16%:15%):15%(员工持股)。这些模式旨在确保创始人拥有足够的决策权,同时给予合伙人和员工一定的激励,以促进公司的稳定发展。
〖Two〗合伙之后,公司的大小事情,合伙人之间都得商量着来,重大事件,甚至还得合伙人同意。公司赚的每一分钱,不管是否和合伙人直接相关,大家都按照事先约定好的股权比例进行分配。 (一).合伙人股权进入的坑 请神容易送神难。
〖Three〗三人合伙,股权均分,仍然是大忌中的大忌。比两人合伙,股权均分更让人头疼的是:除了决策效率极为低下,更容易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
〖Four〗首先,合伙开公司,不管是几个人,股权肯定是不能平分,股权平分是大忌,这一点就不用多说了。其次,因为你们是初创企业,只有三个人,建议1大于2+3的原则,也就是你的股权份额一定要大于他们俩股权之和,这个时期一定要有一个说话的老大,你的份额更好占到67以上,至少也要占到51。
〖Five〗你俩单独签的协议只对你俩有效,对其他人无效,对公司也无效!这是个大坑,建议在当地找律师问问,付点咨询费能得到认真、靠谱的解
公司发展到第3年,合伙人团队发现,一方面,当初的股权分配极其不合理;另一方面,公司想引进外部财务投资人。多个投资人做完初步尽调后,表示不敢投他们这类股权架构。创业投资的逻辑是:(i)投资人投大钱,占小股,用真金白银买股权;(ii)创业合伙人投小钱,占大股,通过长期 *** 服务公司赚取股权。简言之,投资人只出钱,不出力。
例如,一家企业可能通过挖角的方式引入技术人才,但这些新加入的技术人员可能会因为股权分配问题而感到不满。原有的技术团队可能会因为没有股份而心生不满,而新加入的技术人员则可能会因为股权分配不公平而感到不满。
在股权分配中,过于平等的50%:50%模式可能导致决策权模糊,没有明确的决策人,这种模式往往导致公司决策效率低下。而65%:35%或98%:2%模式虽然看似各有优劣,但前者可能导致决策权过于集中,后者则可能导致小股东积极性不高,这些模式都可能导致公司决策困难,甚至决策无法执行。
未签署协议:可能导致后期股权纠纷,影响公司稳定。退出机制缺乏:离职合伙人股权问题:离职后不愿退出,影响新股东加入。外部投资人影响:过多控制:外部投资人过多干预,影响团队自主性和动力。资源承诺者股权问题:过度承诺:对资源承诺者给予过多股权,可能导致资源不到位时的股权浪费。
第二种“提前设计规则”的机制涉及公司与投资人的股权分配。在四川另一家公司中,持股90%的大股东试图踢走持有10%股权的投资人,但未能如愿。这表明,股权结构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是否在股东协议中预先设定了明确的退出规则。
〖One〗一).合伙人股权进入的坑请神容易送神难。下述人员均可以是公司的合作者,但建议创业者慎重将下述人员当成合伙人,并按照合伙人的标准发放大量股权。(1)短期资源承诺者之前有创业朋友提到,他刚开始创业时,有朋友提出,可以为他创业对接上下游的资源。作为回报,朋友要求公司给20%股权作为回报。创业者把股权出让给朋友后,朋友承诺的资源却迟迟没到位。
〖Two〗另一个常见的陷阱是合伙人出资未到位便盲目启动项目,这可能会导致资金链断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创业者需要设定一个明确的资金到位截止日期,并按照出资比例管理前期启动资金。此外,设立一个统一账户来管理前期的启动资金,并对资金的划拨、批准、发放建立完整的制度,也是非常必要的。
〖Three〗假冒投资机构,骗取创业者介绍费 用搜索引擎搜索投资机构,会发现很多代写创业者项目计划书的,这些人号称有很多人脉或资金可以帮忙引荐,并且各种保证融资成功的几率,还要收取几万元的服务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