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各位油迷们!是不是觉得油价就像那些摇摆不定的恋爱关系,忽高忽低,让人心惊胆战又欲罢不能?今天咱们就用一碗泡面一样简单明了的方式,带你们穿越2017年油价那波澜壮阔的“走钢丝”之旅。准备好了吗?油票准备好,油管要塞好,咱们开搞!
一、年初:油价像刚睡醒的熊猫,慢悠悠爬出窝——
2017年伊始,国际油价表现得颇为温吞,布伦特原油价格大概在50美元左右晃悠。站在一片平静池塘的水面上,难免会让人怀疑“油价是不是准备睡个好觉”。不过,“不怕慢,就怕站”,早期市场其实暗藏玄机。比如说,一些欧洲国家升级环保标准,减少了依赖进口油的动力,硬是让油价默默松了一口气。
二、2月到4月:油价开始“发飙”,好似打了鸡血——
没想到,一众“看戏群众”迎来了油价的首轮“爆炸”。原因一: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开始表演“减产秀”。从去年底的协议签订到2017年初,沙特阿拉伯、伊朗等大佬纷纷表态,油市将迎来“瘦身”+“涨价”的双重奇迹。结果怎样?油价果断“飙升”,逼得油价涨到55美元左右,简直是小长假暴走。
同时,美国产的页岩油产业也逐渐“吃冷饭”,油要涨,页岩油也得跟上节奏。市场情绪被点燃,油价像打了鸡血一样,一下子就冲到了60美元大关。油价的“火箭”发射了。
三、5月到7月:油价“高空跳水”,像喝了气喘吁吁的“弹簧”——
不过,偏偏天有不测风云。到了夏季,油价开始“跳水”。是什么原因?一方面,美国页岩油持续释放,供给端“狂欢”不止。另一方面,全球原油库存逐渐累积,市场气氛变得“扑朔迷离”。
特别是欧洲和亚洲市场的经济数据不太“给力”,需求拉动减弱,油价就像受了惊的小兔子,突然从60美元跌到了50美元左右。一时间油市“春意盎然”,但其实早已风云变幻。
四、8月到九月:油价“奋起直追”,犹如“打妈咪的娃”——
进入中秋阶段,油价再度“回暖”。这时候,几个国家宣布部分限产措施,市场信心逐渐回升。OPEC的“减产协议”似乎真的动了真格!油价一鼓作气地冲破了55美元,甚至逼近60美元,犹如“打了鸡血”的油价,敢和“牛市”比拼了。
这段时间,原油市场“风云突变”,投资者的“心跳”也随着油价起伏,纷纷开启“纸上跳水”或“旋转跳跃”模式。
五、10月到12月:油价“坠入谷底”,像掉进了“黑洞”——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又到了“卸磨杀驴”的季节。年底前,油市遭遇几大“黑天鹅”击中:美元走强、原油库存增加、OPEC减产“效果存疑”。
结果油价从60美元一度跌回到50美元以下,好像刚刚腐败的“泡泡”一下子被戳破了。这个期间,油市的“笑话”也不少:有人调侃说,“油价就像个失控的弹簧,蹦蹦跳跳你追我赶。”市场上的“幕后推手”似乎都忙着表演一幕“油价大起大落”的大戏,值不值得你拿出爆米花?
六、整年的“走向”——一场“油价过山车”终点站在哪儿?
2017年,油价的*点大概在每桶55到60美元左右,*点则跌回到45美元左右。在这波“折腾”中,油市的波动范围其实不算特别巨大,但足够让投资者、分析师们每天提心吊胆、追着打“十版”。所谓“风云变幻,油市难测”,这句话在2017年,简直就是实打实的写照!
总结一下,油价在这一整年里,像极了一部精彩的动作大片——有高潮有低谷,有惊喜也有“炸裂时刻”。从年初平淡无奇,到“炸裂狂飙”,再到“跌入谷底”,你说这是不是像极了“过山车”的真实写照?不过不管怎样,油价这哥们,永远都在演绎一出“跌宕起伏”的好戏。
嘿,要不要猜猜,2018年会不会迎来“油价新起点”呢?这剧情,还真是不好预料得像个*的“超级玛利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