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任泽平表示,中国和欧洲、美国复苏周期的阶段不一样,中国率先复苏,正在迎来广义流动性周期的拐点,随着通胀预期的上升,经济回归潜在增长率水平,中国已在进行货币政策正常化操作,地方债、房地产也在进行结构性信用政策的收紧。
1、任泽平已离职方正证券,其*股市观点未直接提及。离职情况:离职时间:任泽平已从方正证券离职,具体离职时间为2022年11月29日左右,这一消息得到了方正证券方面的证实。离职原因:据任泽平在方正证券研讨所内部邮件中的表述,他因个人职业规划原因选择离职,并计划转型从事智库和实业研讨及相关管理工作。
2、任泽平因个人职业规划原因,于11月29日离任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的职位。他在个人微信*“泽平微观”中透露,未来他将转型从事智库和实业研讨及相关管理工作。
3、个人职业规划的调整:任泽平在方正证券研究所内部邮件中表示,因个人职业规划原因选择离职。这表明他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有着明确的规划和追求,希望能够在新的领域和平台上实现更大的价值。转型从事智库和实业研究:任泽平离职后计划转型从事智库和实业研究及相关管理工作。
4、任泽平曾经是方正集团的高管,担任过公司副总裁、董事长等职务。他在2009年离开了方正集团。据报道,任泽平当时离开方正集团的原因是与公司管理层发生分歧。具体来说,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方正集团遭受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而任泽平则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和措施以应对这种情况。
而任泽平提出的三种硬通货其实还是优质资产。首先是房产,虽然国内房地产市场横盘已经很久了,但仔细看就会发现,部分城市楼市依然火热,尤其是人口不断涌入的城市,房产增值潜力依然存在,而且即便在同一座城市,不同区域房价也不一样,靠近市区,有学区资源的房产,依然具备保值潜力。然后就是稀有金属了。
抵御通胀,经济学家任泽平建议持有三大“硬通货”。这三大“硬通货”分别是:人口流入城市房产、龙头公司股票和稀有金属。任泽平认为,购买人口流入城市尤其是都市圈和城市群的房产是抵御通胀的有效手段。城镇化率持续增长,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
抵御通胀,经济学家任泽平的三大硬通货策略,无疑为我们揭示了投资未来的智慧选择:首先,锁定人口磁力城市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使人口潮涌向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这三大都市圈和城市群。
1、但任泽平认为,巴菲特已是“英雄迟暮”。任泽平称,巴菲特未来在投资方面将会变得越来越保守,而不是进取,业绩也大不如前,如果不能培养好接班人,存在“晚节不保”的风险。 任泽平在文中表示:巴菲特被曝出投资和衍生品出现巨亏,导致其二季度净亏损3000亿元,亏损额相当于在比亚迪身上赚的5倍以上。
2、任泽平批评巴菲特的减持行为。在巴菲特少量减持比亚迪的股票之后,任泽平公开批评巴菲特的减持行为,并且表示巴菲特的行为并不意味着新能源行业不被看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巴菲特已经通过投资比亚迪赚到了30倍以上的投资回报,但任泽平却是一个只会动嘴巴的经济学家,所以很多人并不认可任泽平的言论。
3、任泽平不建议巴菲特的减持行为。当巴菲特开始减持比亚迪的股票之后,任泽平公开不支持巴菲特的行为,并且认为巴菲特不应该看空整个新能源行业的前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巴菲特根本就没有看空新能源行业的前景,对于比亚迪来讲,巴菲特也没有理由相信比亚迪的股票继续上涨,毕竟比亚迪的市盈率已经严重过高。
4、另外,其针对巴菲特此前减持比亚迪一事,也曾表示其眼光不行了。“巴菲特减持不知出于何种目的,如果是看空新能源行业前景的话,巴菲特这次错了。”“他毕竟年事已高,对新能源也未必了解,否则不至于错过特斯拉等美国近年*秀的公司。”另外,今年1月9日,任泽平在微博发文“炮轰”宁德时代。
5、巴菲特的减持行为会带来短期的利空和长期的利好。你可以尝试这样理解:对于巴菲特来说,因为巴菲特本身已经获利了结,所以巴菲特不仅会选择减持比亚迪的股票,我会选择全面清仓。如果我们从短期的眼光来看的话,很多人预测比亚迪的股票可能会跌到150元钱以内,这个行为会对很多投资人造成不同程度的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