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小伙伴们!还记得2020年1月那个惊心动魄的油价舞台吗?怪不得大家都说,原油行情就像过山车,坐一次就想再来一次,刺激得让人有点晕!这波操作,简直比“甄嬛传”还跌宕起伏。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个时候油价的真面目,让你看完不虚此行。
说到这里,咱们不得不提一个关键词: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这个神秘团体可是油价的一大“操盘手”。2020年1月,OPEC的会议像是好莱坞大片预告片,大家都在猜:“会不会增产?还是继续减产?是不是又在搞‘油价保卫战’?”最终的结果是,OPEC与俄罗斯等非OPEC国家达成了一项协议,试图稳定市场,防止油价“跪地求饶”。这也给了油市一点“动作片”式的动力。
但是,别以为油价会一路涨到天上。一股名叫“新冠病毒”的神秘病毒开始偷偷摸摸蹭进了全球的舞台。你能想象吗?病毒像个不速之客,把人的生活打乱了一大片。油价瞬间跌得比曲线题还要复杂。由于全球经济活动骤减,飞机、卡车、工业用油都跑去“隐身”了,油价的“天花板”一下跌到“地板”上去了。
说到这里,咱们得看个具体数字:2020年1月,纽约商业交易所的原油价格(西德州中质原油,WTI)大约在每桶以上,*曾冲到63美元左右。当时,很多人还在幻想“金油两旺”,殊不知,接下来的一切都像被塞了火箭:油价像喝了蜂蜜一样难以下咽,直线下滑。到月末,*到每桶55美元左右,瘫瘫的场面,真是让人看得心惊肉跳。
还有一个角色不得不提,那就是美国页岩油企业。2020年1月,油价虽有波动,但仍让这些“油猴子”继续挖掘“黄金矿”。谁知道,好景不长,病毒来袭,价格随即像落山的日头,逐渐死掉一大半。部分企业不得不宣布“放弃”,一些更弱的“煤体”直接宣布“跑路”。油价的起伏,也就像在说:“兄弟们,油价涨了!快快快,快点买!不然就亏大了!”然后,又突然“崩盘”,让人怀疑人生。
当然,不能忘记,除了国际局势和疫情这个“调味剂”外,政策调控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比如,各国不断调整的油税、进口关税、环保法规……这些“调味料”往往能让油价火得更加炙手可热,又或压得油市“喘不过气”。
如果你喜欢数字,那我们就来点硬核的:截止2020年1月底,WTI原油价格大约在每桶52美元左右,比前年同期上涨了不少(当然比起今年的“瘫痪”行情,真是小巫见大巫)。不过,整体市场并不平静,价格像走钢丝,随时可能“翻车”。
别忘了,欧洲和亚洲市场也都在这个“油价大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比如,沙特阿拉伯、俄罗斯这些“老牌“油商”的动静,常常能引发整个市场的“地震”。而中国作为“用油大户”,也在这个月发生了不少“操蛋”的事:进口需求的变化、储油罐的调度……整个油价链条就像一条“看不见的手”在操控一切。
说到底,1月份的油价是个大杂烩,是一锅“多料香”,炒得火热又反反复复。就是这么个怪蜀黍:激情澎湃,瞬间又沉寂。有时候你会发现,油价的行情就像追女朋友一样:一会对你笑得灿烂,一会又冷场无比。你说,这玩意儿是不是跟个“情感机器人”似的,一点点都不靠谱。
不过,最逗的是,2020年1月原油价格的变动,居然还成了“朋友圈段子手”的灵感源泉。有人发:“油价一涨,我愿打工资的主意;一跌,我愿意当‘油价猎人’。”这种“一涨一跌”真是“甜到忧伤”。
最后,想想这场油价大戏,是不是就像一档“吃瓜群众的夏日狂欢”一样精彩呢?谁说油价不吃人?看完这个月的行情,恐怕没人还能像以前那样“油盐不进”了吧。话说回来,要不要去猜猜,下一次油价会不会又来点“不按套路出牌”的快闪?毕竟,油价的“魔法秀”还在继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