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石油和中海油上半年业绩惨淡,股票行情受油价暴跌影响显著。中石油业绩情况 营业额下降:2016年上半年,中石油完成营业额为7390.67亿元,同比下降18%。这主要是由于原油、天然气、成品油等主要产品价格下降所致。净利润大幅下滑: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亿元,同比下降99%。
1、受供需基本面影响,国际市场波动对市场的影响较小。民用气均价为2029元/吨,醚后碳四均价为5235元/吨。在需求方面,虽然燃烧消费能力下降,但化工需求坚挺。华北地区深加工发展成熟,化工需求强于民用,成为推动总消费量增长的重要引擎。上半年,华北地区丙烷消费量约为50万吨,同比增长57%。
2、开设家用液化气灌装站,按照国家规定,注册资金需达到150万元。 设备投资大约在50万至80万元之间,其他费用包括土地和土建等。 预计利润率应超过30%,目前液化气的价格大约为每千克3000元,每瓶15公斤的液化气售价约70元,据此可以计算出利润。
3、计算依据:通常液化石油气的密度约为 5 千克/立方米 。根据公式体积 = 质量÷密度,15 公斤即 15 千克,15÷5 = 6 立方米 。但实际罐装煤气不会是纯气态,而是经过压缩液化,所以实际气化后的体积约 0.5 立方米 。
4、家用一罐煤气(液化石油气)通常以15公斤为例,折合成立方米大约是5立方米。具体换算依据:液化石油气的密度通常在0.5 - 0.6 千克/立方米 ,我们按0.6千克/立方米来计算。15公斤即15千克,根据体积计算公式:体积 = 质量÷密度 ,将15千克除以0.6千克/立方米,得出体积约为5立方米 。
个人觉得随着俄乌战争的结束以后。如果欧美国家和俄罗斯能够谈判成功的话,不对俄罗斯采取制裁的话。原油价格可能会有所下降。这个就要看他们国家和国家之间的谈判了。有色、油脂高位跳水,下半年怎么走? 有色金属和油脂,其实在四月底之前都是上涨的。只是到了五月份到现在七月底,有色金属一直在下跌的。
中石油上半年巨亏300亿,从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中石油基本上年年处于亏损的状态。在上个月27日的时候,中石油发布了2020年半年度的报告,根据报告显示,中石油上半年实现营收9290.45亿元,同比下滑23%,亏损高达2983亿元,再创下最差半年报的新纪录。
中石油在2020年上半年遭遇了300亿的巨亏,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亏损主要出现在其中下游业务领域,而公司的其他业务线依然保持盈利。尽管如此,这一亏损数字仍然不容小觑。社会责任方面,疫情的大流行无疑是主要因素。石油需求的急剧下降,直接导致了油价的断崖式下跌,从而严重影响了石油行业的中下游业务。
人为原因石油亏损也有人为的原因,当疫情出现的时候,石油的相关工作就应该减缓。如果不减缓的话,肯定会导致产品过剩。好在影响的只是中下游板块,中石油在其他版块的业务,还是赚了几百亿的。而且亏损也是相对性的,实际上并没有说的那么严重。
根据中国石油的内部相关人士表示,之所以在2020年上年的亏损如此严重其主要的原因是新冠病毒导致。在今年这个特殊的鼠年里,全国的人们都在自己的家里对抗这个新冠肺炎疫,社会的需求量严重缩水,油价也就大幅度的下跌导致亏损的情况。
导致中石油上半年亏损的原因主要还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上半年疫情肆虐,人们出行受到阻碍,国内成品油消费明显下降,而国内炼油能力却在不断增长。原油加工量增速基本稳定,成品油产量有所下滑。另一个是,上半年全球油气需求出现下降,加上欧佩克等产油国前期减产谈判失败,国际油价经历了断崖式下跌。
可是这两家公司经常被曝光出亏损的消息,前段时间,中石油发布了自己的上半年的业绩报告,报告中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其归属母公司股东净亏损2993亿元,同比下降205%。其中,炼油业务亏损1040亿元,销售业务亏损1292亿元。
1、社会责任方面,疫情的大流行无疑是主要因素。石油需求的急剧下降,直接导致了油价的断崖式下跌,从而严重影响了石油行业的中下游业务。疫情期间,公众出行受限,私家车使用频率大幅减少,加之工业活动放缓,都对石油产品的销售造成了巨大冲击。在人为因素方面,公司管理层决策的不足也是亏损的原因之一。
2、根据新闻报道,中石油在2020年上半年,亏损达到了300亿。当然这只是中石油的中下游业务,其他业务都有盈利。不过这个亏损,也是不可忽视的。从社会形势来看的话,主要责任应该是疫情蔓延导致石油需求减少,而需求减少则直接导致油价大幅下跌,让石油产业的中下游出现了问题。
3、中石油上半年巨亏300亿,从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中石油基本上年年处于亏损的状态。在上个月27日的时候,中石油发布了2020年半年度的报告,根据报告显示,中石油上半年实现营收9290.45亿元,同比下滑23%,亏损高达2983亿元,再创下最差半年报的新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