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利差倒挂(基金鸿飞)中美利差倒挂原因

2022-08-26 1:06:05 股票 xcsgjz

中美利差倒挂



本文目录一览:



见习

4月22日晚间,在岸、离岸人民币双双跌破6.5大关。离岸人民币一度跌破6.54,创一年来新低,在岸人民币跌破6.50,为去年8月以来*。美元指数则升破101,创一年新高。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人民币连续四个交易日大跌,在岸、离岸本周贬值幅度双双超过1000点。

人民币为什么跌逾千点?

消息面上,4月22日凌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小组讨论会上表示,美联储致力于迅速加息以控制通胀,明确表示5月利率决议会讨论加息50个基点,且不排除在接下来的会议上继续大幅加息的可能。鲍威尔的鹰派表态引发了美国国债市场的大幅抛售,作为全球资产定价之锚的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站上2.9%,美国股市也随之走低。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影响跨境资本流动至关重要的指标——中美利差持续收窄,甚至出现倒挂。有担忧认为,中美利差收窄限制了中国宽松货币政策的执行空间,货币当局在制定政策时不得不考虑到利差收窄造成的资本流出压力。

考虑到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仍然处于早期阶段,后续除了激进加息之外还将缩减资产负债表,人民币会因此持续承压吗?

人民币是否会大幅贬值?

中金固收团队认为,中美利差倒挂并不一定会导致人民币大幅贬值。理由是本币资产吸引力的强弱取决于本国实际利率水平以及与其他国家的实际利差,而非名义利差。对于两个通胀水平相差不大的国家而言,名义利差与实际利差基本相近,因此名义利差可以替代实际利差,用来衡量两国资产吸引力的相对强弱。但当两个国家通胀压力完全背离,通胀对跨国资金的流动影响边际会走强。投资者在衡量两国资产性价比的时候,需要计入通胀差异带来的影响。

通胀方面,美国民众已经开始承受美联储天量放水带来的后遗症。统计数据显示,美国3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8.5%,创下40年新高,这也是美国CPI连续6个月超过6%。美国*经济学家彼得·希夫更是预测,美国通胀势头难以缓解,仍处在加速上行通道。

我国情况则不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2022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5%,环比持平,不仅远低于美国,也远低于欧洲。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3月CPI同比上升7.5%,连续第5个月创历史新高,意味着消费者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大。

中金固收团队表示,当前中美名义利差虽然倒挂,但实际利差的差距并没有那么大,因此人民币的贬值压力并没有很大。另外,即使中美实际利差也开始走弱,也不意味着人民币一定会大幅贬值,因为人民币强弱不单单取决于资本和金融项目下的资金流动,也要综合考虑经常项目的影响,尤其是对于中国这种目前比较依赖外需、金融市场开放仍在建设期的国家而言,经常账户的影响往往要高于资本与金融账户。

通俗而言,经常账户(即“经常项目”)主要包括商品贸易收支和服务贸易收支,前者是指有形货物的进出口,后者是指诸如旅游、银行及保险等各种服务的往来。资本与金融账户(即“资本与金融项目”)反映的是国际资本流动,包括长期或短期的资本流出和资本流入。

2022年3月25日外汇局发布的《2021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表示,2022年,如果全球疫情缓和、经济活动逐步恢复,我国经常账户收支状况将随之向常态回归,但经常账户顺差格局不会改变,并且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

历史数据显示,贸易顺差同比走强往往会对人民币形成支撑,而当贸易顺差同比走弱时,人民币汇率表现也会跟随走弱。依此逻辑,判断后续人民币汇率是否会持续大幅贬值,更多需要判断未来经常账户、尤其是贸易项下资金净流入的变动趋势。 在这个意义上,即使中美实际利差也开始走弱,我国资本与金融账户出现逆差,经常账户的盈余也将有力支撑人民币币值稳定。

外汇局统计数据显示,按美元计值,2021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3173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5627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999亿美元,初次收入逆差1620亿美元,二次收入顺差165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1499亿美元,其中,资本账户顺差1亿美元,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顺差382亿美元,储备资产增加1882亿美元。

另外一个观察经常账户状态的指标是银行结售汇数据,我国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的主力部分由经常账户贡献。外汇局昨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3月,银行结汇16374亿元人民币,售汇14676亿元人民币,结售汇顺差1699亿元人民币。2022年1-3月,银行累计结汇41933亿元人民币,累计售汇38202亿元人民币,累计结售汇顺差3731亿元人民币。

同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在一季度外汇收支数据新闻发布会上发言提振市场信心:“我国经济韧性比较强,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没有改变,国际收支结构稳健,经常账户保持合理规模顺差,人民币资产具有长期投资价值,这些因素都会为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提供根本支撑。对于一个经济体的国际收支和跨境资本流动来说,美联储加息的确是一个重要的外部影响变量,但是根本因素还是自身宏观基本面和市场基础。就中国来讲,近年来中国外汇市场韧性不断增强,有基础和有条件适应本轮美联储政策调整。”

中国货币政策将继续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

尽管一季度经济数据反映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央行货币政策的宽松力度仍然表现出了高度的审慎与克制。这是否也与美联储加快加息步伐的外部宏观环境有关?

上周五,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2年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部分市场人士认为本次降准不及预期。从力度上看,本次降准并未达到央行2018年以来每次0.5%的降准规模,同时也是央行历史上第一次调降25bp的幅度。从资金规模上看,5300亿的长期资金也没有达到过去普遍7000亿的资金规模。

本周二备受关注的LPR报价调降预期也落空。2022年4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公布,1年期LPR报价为3.7%,5年期LPR报价为4.6%,均与上月持平。这已经是LPR报价连续三个月按兵不动。

央行此举是出于何种考量?

就这一问题,央行有关负责人在《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答

招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丁安华解读称,我国货币政策放松节奏表现克制原因可能有三方面:一是从金融体系内部看,资金面处于合理充裕状态,信贷需求不足并非完全由货币政策所引致;二是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主要来自防疫导致的生产停顿及供应链受损,货币宽松无能为力;第三,不容否认,我们的货币政策受到美联储激进加息的外部制约。

中信明明债券研究团队也指出,中美经济周期背离下,美联储紧缩货币政策操作对国内宽松货币政策操作存在一定约束,LPR报价下调存在一定阻力。但在局部地区疫情拖累稳增长宽信用进程的背景下,预计货币政策宽松取向不会扭转,但后续货币政策或将逐渐转向结构性支持为主。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披露,央行今年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截至4月中旬已上缴6000亿元,相当于投放基础货币6000亿元,实际上和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基本相当。




基金鸿飞



来源 | 独角金融


又是一年女神节,拼搏在资产管理一线的女性基金经理们,再次成为投资者眼中的焦点。在女性不占主导的金融圈里,女神们与男性同台竞技,用不俗的业绩撑起了基金管理行业的“半边天”。



1

女性基金经理成长史


首位女性基金经理


历史的记忆往往很短暂,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们也不能免俗。他们能够如数家珍地说起当红的明星基金经理,也许只有在女神节开盘时才会突兀地问出一句:第一位女性基金经理是谁?


国内规范的基金运作始于1998年3月。但在行业初期,并没有出现女性基金经理的身影。直到2001年5月18日,一位名叫方晔的女神被任命为宝盈基金经理,并于同年11月开始独立管理名为“基金鸿飞”、规模为2亿元的封闭式基金,成为国内首位女性基金经理。至此,也宣告了女神基金经理正式登上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舞台。


那么,方晔的基金管理水平究竟如何呢?


wind数据


在方晔任职期间,基金虽然跑赢了大盘,可收益率却是负数。从收益率的角度看,这份成绩单无疑是惨不忍睹的。但是如果我们横向比较一下同类基金的情况,就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


wind数据


上图显示,基金鸿飞的管理期业绩为-12.84%;而期间同类基金平均收益率为-18.45%。这说明在大盘持续低迷的一年半中,方晔的基金管理水平在同类中位居中上。


女神撑起投资“半边天”


2001年,当首位女性基金经理出现时,她的前面已有43位男性基金经理,女性在基金行业中的占比仅为2%。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和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共同发布的报告显示,2004年,男性公募基金经理所占比例高达93.8%,而女性仅占6.2%。即便如此,女性基金经理的占比仍有了显著提高。


截至2022年2月,中国公募女性基金经理共有771位,占比26.6%,高于全球女性基金经理占比(25%);参与管理的资产却多达13.18万亿元(含共同管理的基金),超过现有公募基金规模(25.58万亿元)的一半。


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女性基金经理的平均管理规模第一次超过男性基金经理;2012年,女性基金经理正式超越男性基金经理的平均管理规模,该记录一直保持至今。


wind数据



2

公募私募大比拼

谁是“女神”中的*


近3年*钱的女性基金经理


根据wind数据显示,近三年,公募基金几何平均年化收益率超过30%的有3人,分别是交银施罗德基金的楼慧源,前海开源基金的魏淳和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的狄星华。其中楼慧源任职3年多以来的总回报率达到了150.65%,其他两位的收益率均接近***。


编者注:几何平均收益率使用了复利的思想,即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从而克服了算术平均收益率有时会出现的上偏倾向。


而私募基金方面,根据私募排排网的数据显示,近三年业绩居前的女性私募基金经理包括赛亚资本黎红静、半夏投资李蓓、纯原资本李伶俐、福睿德投资彭渝、银石投资丘海云。他们的收益率均超过30%。


近5年*钱的女性基金经理


当周期拉长至5年,公募基金方面,被投资者称为“兰兰”的网红基金经理中欧基金葛兰位居榜首。


wind数据


她也成为*一位任职5年以上,几何平均年化收益率超过20%的女性基金经理。工银瑞信基金的袁芳,圆信永丰基金的范妍也以接近20%的收益率紧随其后。


私募基金方面,根据私募排排网的数据显示,景林资产蒋彤、万利富达投资叶红、三度星和刘向弘、银石投资丘海云等七位女性基金经理的五年期收益均超***。


谁是*?


当然,基金投资不仅仅看回报率,回撤大小是判断一只基金稳定与否乃至好坏的重要指标。以葛兰为例,尽管其平均年化收益率高达22.73%,但回撤却接近40%。仅从这点来说,葛兰并不能算是“*”。


郭德纲曾经在相声里说过,只要你能熬死别人,你就是艺术家了!


但对于基金经理来说,通过“熬”,是成为不了*的。要成为当之无愧的*,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足够长的从业时间,足够好的收益率。


wind数据


公募基金方面,嘉实基金王茜从业年限最长,做基金经理已有18年。在主动权益型基金中,华夏基金郑煜在15年多的基金经理生涯中,平均年化收益率达到了13.55%。此外,广发基金陈少平,中银基金严菲,建信基金姚锦,工银瑞信基金王筱苓,都属于10年以上平均年化收益率超过10%的基金经理。


在私募基金方面,景林资产蒋彤与万利富达投资叶红也是十年期年化基金经理榜单的“常客”,更是为数不多的十年年化收益超过10%的私募基金经理。蒋彤的十年年化收益更是超过20%,仅次于林园与韩广斌,在百亿私募中排名第三。



3

基金经理并非事业的尽头


在人们眼中,基金经理是处在风口浪尖上的职业,更被视为金字塔尖上的职业。在这个男多女少的行业中,女性基金经理更是女神一般的存在。女性基金经理是否还有更进一步的空间呢?基金经理是否就是他们的天花板呢?


答案是否定的。有不少女性基金经理逐步走向了管理者的岗位,向他们的事业*更近了一步。比如,上文提到的基金经理叶红,已是万利富达董事总经理;再比如,身为中国基金业元老级人物的秦红,曾先后供职于博时、易方达、工银瑞信、摩根士丹利华鑫等多家基金公司,最终成为了中科汇泽资产管理公司总裁。在闲暇之余,著书并出版。


基金行业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女性基金经理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诚如巴菲特所言,女性的天然特质非常有利于投资:他们会用更多的时间研究市场;他们交易频数更少,减少了交易中的损失;他们的风险偏好更低。在中国基金业,女性基金经理早已成为美貌与智慧的化身!




中美利差倒挂原因

罕见!中美的银行利率出现倒挂

也就是中国可以以比美债收益率更低的成本发行国债!

这意味着人们认为中国的国债更安全,甚至比美国的国债还安全。

美国国债长期以来不仅能低成本向全世界融资,世界各国还疯狂抢购美国的国债。同时,比美国实力稍差的国家,要发行国债就只能比美国国债收益率高才会有人购买。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其银行利率居然低于发达国家的美国,确实让很多人没有想到。

从直接因素看,这次中美国债利差倒挂是因为美联储终于在3月中旬进入加息周期。但中国近期却几次放松银根,下调各种准备金率,在市场上放出了更多的钱,制造了类似于降息的效果。

经过美联储四次加息后,6月美国的按揭房贷利率接近6%。部分其他发达国家的房贷也不低,澳洲的房贷利率5.5%左右、韩国的房贷利率在5%-6%之间。

2022年4月初,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达到2.78%左右,超过了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两国之间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正式发生倒挂。

在3月底的时候中美的2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发生倒挂。

中美之间的利差倒挂是比较罕见的,最近的一次都要追溯到2010年。

中美利率倒挂的背后,反映的是二者经济周期的不同步,中国处在信贷宽松周期、而美国正处在信贷收缩周期内。

利差一直被视为影响汇率的极其重要因素,而一国的国债收益率则是衡量该国利率水平的最重要参考指标,比如A国的国债收益率是3%,B国的国债收益率是5%,那么资本出于逐利的目的肯定会流向收益率更高的B国,结果就是A国的货币贬值,B国的货币升值。

按理说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经济应同频共振、同松同紧,为什么全球前两大经济体却似乎背道而驰呢?

因为二者都是全球经济的自变量,自成体系、可自我循环,因经济结构或对外政策的不同、会造成周期的错位。

美国之所以不断地加息、信贷紧缩,是因为其恶性通胀…*的CPI涨幅是9.1%,已连续4个四月超8%、连续14个月超5%。

支撑美国经济的是服务业,而实物商品却需要大量进口…因为俄乌冲突和中美摩擦,造成物价飙升。

中国则相反,受俄乌冲突影响较小、且自身就是全球*的实物商品生产基地,因此物价较为稳定、也就为信贷宽松留下了空间。

所以当前两国长债利率的倒挂本质上只说明了一件事:中美经济周期背离了。

最近10年全球都面临低增长低通胀时期,2018-2022年的中美贸易、全球疫情爆发,再到俄乌战争,逐步改变了全球供应链,供给侧的不均衡导致全球通胀大幅上升。

欧美等国西方国家的资产泡沫、如股价和房价等或已触顶,很难再创新高,只会每况愈下、甚至可能走向崩溃。

贷款就是印钱、贷款的过程就是印钱的过程,信贷宽松会让贷款容易、让市场充斥较多的钱,这是物价上涨和资产泡沫的基础。而信贷紧缩则是从市场中收缩过多的钱,当钱变少,物价、股价、楼价又怎么会涨呢?

市场中钱变少、借贷成本高企,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和居民消费的积极性就下降,而这就会冲击经济进一步下行。

全球经济萧条已不可避免!




中美利差倒挂对我国什么影响

中新财经4月11日电

11日亚市交易时段,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5.5bp至2.764%,中国10年期国债活跃券220003收益率小涨1.25bp,报2.7525%,两者出现倒挂,利差为1.15bp。

国金证券认为,近期中美利差快速收窄的主因是中美两国货币周期的错位。去年12月至今,美联储加速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而我国央行则进行了一次全面降准、两次 LPR调降,中美货币周期显著分化。此外,美国通胀高企,我国 CPI仍维持低位,通胀形势的分化也影响了中美利差的波动。

本轮中美利差倒挂,跨境资本对汇率影响如何?国金证券认为,短期,中美利差倒挂对利率债与北上资金有扰动,但预计人民币汇率受冲击程度有限。历史上来看,人民币汇率会受证券市场外资流出的扰动,但随着外资净流出结束,汇率将再度企稳。本轮中美利差倒挂或会对外资交易型资金造成冲击,进而扰动汇率。当前北上资金中交易型资金占比13.7%,外资持有的3.4万亿元国债、政金债中,交易型占比同样较低,外资冲击或相对有限。

国金证券强调,无论中美利差还是人民币汇率,均是中美经济基本面的映射,基本面分化叠加高位实际利率,将对人民币汇率提供支撑。两国基本面是驱动中美利差、资产价格、人民币汇率的共同因素。从 PMI来看,美国经济修复最快的阶段已然看到,而中国 PMI正由去年11月底部回升。回归基本面后,汇率仍有支撑。此外,剔除通胀后当前实际利差仍居高位,也将对人民币形成支持。(完)

中国新闻网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美利差倒挂》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美利差倒挂、基金鸿飞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