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015年,新华社旗下机构发布看一篇名为《别让李嘉诚跑了》的文章,一时间火遍网络。超人从2011年开始不动声色的抛售国内的资产。在大量抛售国内物业的同时,把资金投向英国市场。
2013年出售广州西城都荟广场、上海东方汇金中心。2017年出售重庆大都会项目2016年出售上海陆家嘴的“世纪汇”综合体2019年出售大连西岗项目2021年出售四川成都的南城都汇商住项目部分股权,9月出售上海的世纪盛荟广场抛售英国资产由于国际市场复杂的经济环境,今年3月开始,李嘉诚开始慢慢抛售英国资产,重新布局东南亚和内地市场,7月14日,李嘉诚旗下的长和系集团发布公告称:将出售英国水务公司25%的股权给美国的私募股权基金KKR。如果顺利交易将在8月底完成,这是李嘉诚今年第二笔大额出售计划,今年3月份,李嘉诚就想将英国*的配电公司英国电力网络公司进行出售。但根据*的消息,这笔交易最终没有完成。原因是李嘉诚出售的价格提高了。
“超人”要回来了时隔10年,悄然现身广州拿地,根据报道,2022年5月,位于白云新城空港大道东侧AB2904003地块,吸引了保利、越秀、中海、和记黄埔等知名房企。出价记录显示,和记黄埔便率先出价23.6亿元。随后在5月5日,中海以27.2亿元+住宅自持比例9%拿下该地块。这是继2012年在武汉公开拍地后再次现身内地土地拍卖市场。
态度转变?有人认为,此次参与土地拍卖,也许是一次试探,也可能是对内地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态度发生了转变。对此,你觉得超人会回归内地市场吗?
08月12日讯 南方积极配置混合(LOF)基金08月11日上涨0.87%,现价1.153元,成交0.01万元。当前本基金场外净值为1.1843元,环比上个交易日上涨1.08%,场内价格溢价率为-1.80%。
本基金为上市可交易型混合型基金,数据显示,近1月本基金净值上涨3.94%,近3个月本基金净值上涨10.01%,近6月本基金净值上涨2.44%,近1年本基金净值下跌5.23%,成立以来本基金累计净值为3.5649元。
本基金成立以来分红13次,累计分红金额28.88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张延闽,自2020年05月29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48.82%。
*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持仓比例8.45%)、山西汾酒(持仓比例8.25%)、紫光国微(持仓比例6.98%)、上机数控(持仓比例5.60%)、泸州老窖(持仓比例5.56%)、皇马科技(持仓比例4.41%)、招商蛇口(持仓比例4.15%)、振华科技(持仓比例4.08%)、开立医疗(持仓比例3.38%)、中科软(持仓比例3.07%)。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2年第二季度,本基金收益率为+4.88%,同期万得全A,沪深300,创业板指数收益率分别为+5.1%,+6.21%,+5.68%。本基金在当期没有获得季度超额收益,主要原因是5,6月的反弹表现乏力。本轮市场见底后的反弹呈现出结构性上涨的特征,创业板表现超预期,特别是新能源相关的行业录得较多涨幅。虽然本基金仓位不低,但在反弹之初价值股的占比更多,因此弹性不够。对于组合短期的相对滞涨历史上也出现过,季度之间的波动我并不是特别担心,并且非常有信心实现全年的相对收益目标。
市场环境在二季度发生了一些变化,根据这种变化我对组合做了一定的战术调整。一方面政府在4月份推出一系列稳经济大盘的政策措施,迅速恢复了市场信心。更重要的是房地产和基建等实体经济复苏缓慢,而资金面持续宽松,边际流动性向权益市场溢出,提高了市场的风险偏好。由于下半年大多数行业没有明显的盈利趋势,市场博弈严重,风格轮动加快,主题投资盛行。盲目追随题材不是我所擅长的风格,因此本基金在二季度均衡了行业配置,并且加大了持仓的离散度,目标尽量能够跟住市场。在资产配置上,本基金目前偏向“硬科技”和“消费”。我们认为这轮“硬科技”的行情或许可类比当年的“互联网+”,具有较强的持续性。而随着疫情好转,居民消费场景和消费意愿的回暖,一些消费品赛道的压力测试接近结束。本基金一直在跟踪新的产业趋势和新的消费需求,并努力从中挖掘一些性价比合适的机会。
展望下半年,我认为系统性估值扩张最甜美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了,接下来大概率是一个“轻指数重结构”的演绎。随着二季度主要的扩张性政策应出尽出,三季度将是观察效果的时候,边际上政策扩张对股票估值的积极影响开始减弱。不揣测外部冲击,市场内生存在两个风险,第一,部分超前交易而基本面迟迟难以兑现的品种下半年大概率将回归。第二,泛新能源行业泡沫化正在加速,体现在个体市值和行业容量的极度不匹配。我们不知道这轮音乐会什么时候结束,但本基金会规避目前非常热门的一致审美,坚持逆向投资。这种稳中求进的投资策略注定了这只基金做不了当下最锋利的矛,但是我相信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市场千变万化,本基金更愿意“结硬寨,打呆仗“,努力获得多元的阿尔法,争取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都能实现净值的稳定输出。
报告期内基金的业绩表现
文/乐居财经 严明会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商人,哪里赚钱我就去哪里,投资是不存在国界的。”李嘉诚曾这样说过。
追逐利益,是商人的首要思考,作为中国最杰出的商人之一,李嘉诚更是深知这一点。2010年之后,由于国内房地产业务疲软,他将投资的目光放到了英国,开始大举套现内地,投资英国的电力、天然气、港口、贸易等等生意。据不完全统计,李嘉诚在英国的投资是4000亿左右,还有人戏称,其要买下整个英国。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英国面临百年来的大变局,李嘉诚的4000亿资产则面临被收归国有的风险。之后,市场便频频传出李嘉诚转移财产回国内,重启对华投资的消息。
事实上,今年以来,李嘉诚确实有在内地现身。从5月初的现身广州土拍,到后来在东莞高频看地,投资内地的意图已然明晰。近日,其又参与了国内一栋大厦的买卖。
7月28日,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恒大集团正标售位于香港湾仔中国恒大中心全幢商厦,市场估值约90亿港元,李嘉诚家族旗下的长实集团确认已经入标。
这已经恒大第二次试图出售集团总部大楼,第一次发生在去年8月。彼时,恒大提出超20亿美元的意向价格。后传恒大曾就该项目与两家广州国资企业进行洽谈,其一或为越秀地产,但并无官方口径证实。
“抄底”国内
“能拯救许家印的,可能只有李嘉诚了”。
去年,恒大债务危机爆发,披露出来的负债总额接近2万亿,市场便有人如此调侃到。没想到时至今日,李嘉诚真对恒大出手了,不过用“捡漏”或许比拯救更恰当。
公开资料显示,香港中国恒大中心是一栋甲级写字楼,楼高94.85米,总计26层,占地面积为2138.8平方米,总楼面面积为3.21万平方米,另有地下车位55个。临近香港金钟及湾仔地铁站、香港警察总部、香港会展中心,毗邻维多利亚港湾,是*镭射灯光音乐汇演幻彩咏香江的参与大厦之一。
中国恒大购入大厦的时间,是2015年11月,以125亿港元的代价从华人置业手中购得。若再往前追溯,华人置业创世人刘銮雄购得大楼得时间,是上世纪80年代末,作价4.6亿港元,名为爱美高大厦。不到30年的时间,大楼的价格翻了27倍。
之后,该大厦大部分位置租给了美国万通保险,在2000年更名为美国万通大厦。后来被恒大收购后,改名“中国恒大中心”。
恒大当初购买湾仔恒大中心的时候,使用的是分期付款的方式,在交易完成日期前支付40%(50亿港元),其余价款分6年支付,每年支付10%(12.5亿港元),换言之,恒大真正付完买楼款还是在去年。
若李嘉诚最后真能以90亿港元的价格拍得此大楼,可算是捡了大便宜。按照恒大购入时的价格来看,折让了28%。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李嘉诚第一次试图抄底国内资产了。5月5日,广州今年第一轮集中土拍落幕,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罕见现身。尽管和记黄埔仅参与了一次竞价,随后便未有进一步动作,但这却是李嘉诚时隔近十年再次参与内地公开市场土地拍卖。
土拍市场整体低迷,从广州本次土拍来看,18宗地块中,15宗底价成交,2宗溢价成交,1宗流拍。在此背景下,李嘉诚的介入颇有抄底之意。一个月后,和记黄埔又现身东莞。有消息称,在东莞第二批集中供地入市前,其东莞团队前去看地。
逃离英国
作为一名香港的顶 级富豪,李嘉诚的动向总能引起市场的强烈关注。
10年间,李嘉诚频频抛售国内资产,将资金转向英国。出售的项目包括广州西城都荟广场、上海东方汇金中心、重庆大都会项目、海陆家嘴的“世纪汇”综合体、上海的世纪盛荟广场等等。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3年至今李嘉诚家族数次出售内地及香港物业,套现金额逾1170亿港元。
在套现内地的同时,李嘉诚也再不断加码英国。2005年-2019年,李嘉诚家族陆续收购了英国北方天然气80%股份、英格兰北部自来水公司、英国天然气公司Wales and West Utilities、英国铁路车辆租赁公司、英国客运列车公司Eversholt Rail Group、英国国家电网天然气管线业务、英国*的酒吧运营商Greene King等。据不完全统计,李嘉诚在英国的投资是4000亿左右。
不过在近年来,李嘉诚的动作发生改变,英国资产被频频摆上货架甩卖。今年3月,长实集团以约74.67亿港元的价格,出售了位于英国伦敦的“5 Broadgate”写字楼。
7月14日,李嘉诚旗下的长和、长实集团以及长江基建集团联合发布公告称,将英国水务公司Northumbrian Water项目25%股权以8.67亿英镑(约81亿港元)的作价卖给美国的私募股权基金巨头KKR。
此外,据彭博报道,李嘉诚还将英国的配电公司UK Power Networks、电信运营商Three UK摆上货架。其中配电公司估值高达15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260亿元)。
除国际局势原因外,李嘉诚大举撤离英国还被业内分析为对英国市场投资风险的规避,今年5月5日,英国央行再度加息25个基点至1%,自去年12月以来,英国央行已连续加息四次,这对大量不动产投资是一个利空。
在英国套现后,李嘉诚将目光瞄向亚洲市场,除了国内,李嘉诚还对越南市场进行过探索。据越南媒体报道,李嘉诚旗下长江实业集团通过越南本土龙头企业万盛发集团,和日本的欧力士集团一同和胡志明市市长潘文迈进行会面,商讨投资事宜。
出售英国千亿资产之后,商业嗅觉敏锐的李嘉诚将投资目光转向越南。
日前,越南媒体《The Saigon Times》报道,李嘉诚旗下地产旗舰长实集团与日本欧力士集团,通过越南当地合作伙伴万盛发集团,会见了越南胡志明市市长潘文迈,共同商讨在胡志明市的投资事宜。
长实集团总裁赵国雄在会上表示,公司将胡志明市定位为金融和技术的战略中心,并承诺引进高端房地产项目,涵盖住宅、办公室、商业中心、娱乐等业务。“公司将与万盛发一起在最短的时间内,向这些领域注入大量资金。”
此次,长实集团选择的合作伙伴,“来头”都不小。当地有价值的合作伙伴,长实选择的是万盛发集团。万盛发集团是越南地产界的头部企业,由越南籍华人张美兰创立于1992年。
另一个合作伙伴来自日本,为日本欧力士集团,它是日本*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这三方的合作可谓“强强联合”,欧力士集团东亚事业总部中国室室长李浩也在会上表示,背靠合作伙伴万盛发在胡志明市的项目和商业中心,欧力士的投资将很快实现。
陆续抛售英国资产 李嘉诚锁定越南
一直以来,李嘉诚的投资都被视作风向标。自2020年起,李嘉诚家族就已经开始陆续抛售英国乃至欧洲的部分资产,涉及能源、通讯、房地产、电力、飞机租赁等板块,涉及交易金额逾千亿元,其中包括被李嘉诚称为“一生最成功的投资之一”的赫斯基能源。
比如今年3月3日,长和于2020年出售的“欧洲电讯发射塔6项交易”最后一项获批,总交易套现约100亿欧元。3月11日,长实集团以7.29亿英镑出售旗下公司持有的英国伦敦办公楼5 Broadgate,预期收益约1.08亿英镑。
现任“*”李泽钜在*业绩发布会上回应了关于“撤离英国”质疑,李泽钜表示,长实作为跨国企业,公司的投资从不局限于某个区域,有买就有卖。
他还指出,在作出投资决定时,公司更看重的是回报率和资产质量。根据长实集团公布的2021年年报,其去年实现总收入832.41亿港元,同比增长16.70%。
此外,数据显示,长江基建来自欧洲大陆业务的溢利贡献为6.94亿港元,较去年下降55%,英国业务的溢利贡献为23.7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跌9%。
做生意,没有钟情的地方,只有能赚钱的地方。那么,从欧洲套现近千亿资产的李嘉诚,下一个寻找利润的地方在哪里?
今年4月初,李嘉诚的次子、素有“小超人”之称的李泽楷凭借东南亚科技独角兽GoTo的成功上市身家涨破300亿,彼时,就有媒体猜测,李嘉诚家族的下一站,是否可能就是东南亚?
而随着此次李嘉诚携手欧力士和万盛发集团投资越南,似乎更加佐证了这一猜想。
隐秘布局东南亚
事实上,除了英国和加拿大等国的基础设施等投资项目,东南亚也一直在长实的布局之下,不过此前集中于最为发达的新加坡市场。
公开资料显示,长实目前在新加坡已经开发了6个项目,包括新加坡*的滨海湾金融中心、位于新加坡商业中心的商业发展项目One Raffles Quay,豪华住宅The Vision等。此外,还有两个地产项目正在开发中,包括位于新加坡第10邮区 (District 10) 的核心中央武吉知马黄金地段的公寓项目Perfect Ten。
近几年,李嘉诚家族也已经通过旗下其他平台隐秘布局东南亚市场。2020年,由李嘉诚的“红颜知己”周凯旋所掌舵的维港投资(Horizons Ventures)就联合东南亚创投基金Alpha JWC投资了3间印度尼西亚初创公司——印尼快速增长的投资平台Ajaib、咖啡连锁店Kopi Kenangan和胶囊旅馆运营商Bo被黑ox。据悉,这三间公司总共拿到了超2.1亿美元(约13亿元人民币)的融资。
此前,维港投资主要聚焦美国、欧洲、以色列等区域的投资机会,但自2020年起,周凯旋便调转船头,驶向东南亚。她在接受采访时透露,鉴于东南亚各国数字经济的爆发式增长,维港投资将把东南亚市场作为投资重点。
而相比李嘉诚,“小超人”李泽楷似乎一直更看好东南亚市场,在这里频频出手。今年4月12日,印尼*互联网科技公司GoTo成功上市,成为今年全球规模第五大的IPO。
GoTo背后不仅有腾讯、京东、Google、红杉,亦有李泽楷的身影,他持有的GoTo股权价值已达9亿美元。李泽楷借此净资产将增至50亿美元(约390亿港元)。
除了投资之外,李泽楷旗下重要业务板块——富卫保险,同样“瞄准”东南亚。经过多年的并购整合,截至2021年底,富卫保险资产规模已达636亿美元,位居香港第九大人寿险企业和泰国第二大寿险企业。
富卫保险的业务集中在亚洲,尤其是东南亚,2021年,东南亚市场为富卫保险贡献超过一半的新业务价值,是公司最主要的动力来源。泰国、柬埔寨、菲律宾、印尼、新加坡、越南,这些经济快速发展、人口不断增加,但保险覆盖不足的市场是李泽楷“掘金”的重点区域。
2020年,富卫又完成三次收购,其中就包括以4.14亿美元收购越南保险公司Vietcombank-Cardif Life Insurance。
在李氏家族最擅长的房地产领域,李泽楷也没有闲着。3月份,号称东南亚贝壳的PropertyGuru与Bridgetown 2 Holdings合并后,正式登陆纽交所。而Bridgetown 2 Holdings正是由李泽楷与Paypal联合创始人皮特蒂尔联合创立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
PropertyGuru 的业务覆盖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和泰国,商业模式类似贝壳,将买卖双方以及租户房东的信息进行线上匹配,提供数字营销等服务。
进军东南亚,李嘉诚双箭齐发,长实集团在地产等实业领域对东南亚加码,周凯旋和李泽楷则更多通过VC方式,寻觅东南亚的投资商机。
李嘉诚正授意旗下庞大的资产帝国,向以越南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进行资产大迁徙。
巨头集体入场
虽然褒贬不一,但李超人的投资抄底向来稳准狠。这些年来,李嘉诚几乎踩准了全球经济的每一次跳动。
那么,信奉“哪里赚钱就去哪”的李嘉诚,为何看上了以越南为代表的东南亚?
事实上,不仅仅是李嘉诚,过去两年,全球互联网巨头和主流基金纷纷进入东南亚。
2020年,东南亚市场的初创公司募集资金金额高达82亿美元。
根据Google与贝恩咨询、新加坡淡马锡一项的研究,去年全球六大经济体(中国、美国、日本、德国、印度及法国)因疫情新增互联网用户达4000万,按年增长3倍,令其用户占比升至人口70%。其中,东南亚市场被认为是具有很大潜力的市场之一,最近该区域内的*租车平台Grab就以SPAC形式上市,估值高达400亿美元。印度尼西亚旅游独角兽Traveloka亦借壳SPAC上市,估值约50亿美元。
而有着“东南亚经济明珠”之称的越南,近年来在“革新开放”后逆势崛起,经受疫情考验后,拥有3200多公里海岸线、大量廉价劳动力的越南,成为世界经济格局中的“潜力股”。
数据显示,2021年四季度开始,越南经济强劲复苏,GDP增长回升至5.22%;今年第一季度,越南GDP同比增长5.03%,为近三年*。
2021年,越南在疫情影响下,贸易总额仍突破6000亿美元,创造历史新高。今年3月,越南进出口总额673.7亿美元,环比增长38.1%;出口额347.1亿美元,环比增长48.2%。
今年1月,越南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达53.7,2月份上升至54.3并创2021年4月以来新高。
对于依赖外贸的越南经济来说,进出口贸易快速回暖,直接提振越南经济快速复苏。甚至有投行预计2022年越南经济增速可能达到8.8%,引领东南亚。
早在2000年开始,越南便凭借其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以及积极的招商引进策略,逐渐替代中国成为新的“世界工厂”,众多*品牌将代工厂迁往越南。
2007年,35%的耐克鞋由中国工厂制造,时间来到2010年,越南就制造了37%的耐克鞋,一跃成为全球*。当前,阿迪、耐克一半的产品都交由越南代工。越南甚至还悄悄抢夺了许多电子产品代工订单,三星、苹果都计划加大在越南的工厂建设投资。
作为最关键资产价值指标,越南房价也持续高涨。首都河内的房价创5年新高,第一大城市胡志明市自2015年以来,房价每年都要经历20%以上的涨幅。
世邦魏理仕发布的《2021年亚太投资者意向调查》显示,胡志明市*跻身亚太地区跨境房产投资*目的地榜单,排名亚太区第五,屈居东京、新加坡、首尔、上海之后。
可以看出,在目前全球经济遭遇新冠疫情重创,俄乌冲突又令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风险陡增的形势下,全球范围内,越南属于难得的经济“潜力股”,精明的李嘉诚自然不会错过这一良机。
中国基金报、阿尔法工场、 易简财经、巨潮WAVE、志象网等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李嘉诚抛售》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李嘉诚抛售、南方积极配置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