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编者按:
一些长期业绩差、让投资者亏钱的产品仍然向投资者收取巨额管理费,费率甚至显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是否合理?
本“投资者亏钱,基金公司赚钱”系列,将重点研究类似问题。本篇是上投摩根基金旗下产品2022年二季报财报研究的首篇。后续研究将透视更多产品的核心数据。
上投摩根旗下产品二季报已经披露完毕,本文结合财报数据,透视“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这只产品。
牛市高位火爆限购发行 15年累计亏损超百亿元
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是一只QDII普通股票型基金,成立于2007年10月。
作为首只提出以亚太市场为投资目标区域的股票型投资基金,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曾创下首日认购规模突破千亿元的历史记录。基金最终配售比为25.8%,有效净认购金额约295.69亿元。但截至2022年6月末,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以101.51亿元的累计亏损成为四只首批出海的基金系QDII中的“垫底”产品。
根据该产品历史走势图,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净值自发行起就一路震荡下跌。2008年末,基金跌破0.4元关口,以0.383元的单位净值进入“三毛”基金行列。此后,基金表现虽有所回暖,但受创立时高位建仓因素的影响,该基金净值多年在0.6元附近徘徊。
*二季报显示,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2022年第二季度亏损约1.51亿元,上半年合计亏损约3.45亿元。
截至2022年8月3日,基金单位净值仅为0.8398元。此外,过去的近十五年间,基金从未分过红,这意味着成立时认购的投资者,若期间没有申赎持有至今,亏损仍超过一成。
投资者“割肉”离场
基金亏损的情况下,大部分投资者选择“割肉”离场。
数据显示,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从2008年开始持续遭遇净赎回。其中,2010年、2014年、2015年为赎回高峰期,分别净赎回30.46亿份、38.57亿份以及52.51亿份。
观察该产品成立以来的日均单位净值,大部分年份均低于1元,这意味着最初申购该产品的投资者无论持有至今还是在期间赎回,大概率面临亏损。
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基金的规模,已经从最初的近300亿元,跌落至25.43亿元左右,规模缩水超九成。
成立15年,累计收取管理费超23亿元
尽管产品长期业绩表现不佳,上投摩根基金每年仍然能够收到相当金额的管理费。年报显示,2021年上投摩根基金作为基金管理人从该产品获得的报酬约6462.44万元。根据费率计算,2022年也仍获得数千万元管理费。
统计显示,2007年至2021年的15年间,上投摩根基金公司获取管理费合计约23.44亿元。
管理年费高达1.80%,是否合理?
作为2007年第一批出海QDII之一,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管理费率达1.80%,。该产品的管理费率不仅在上投摩根旗下产品中*,在整个公募QDII基金市场(初始基金口径)也位居前列。
除管理费外,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的托管费率为0.35%,申购费率在0.40%-1.80%之间,赎回费率在0.00%-1.50%之间。于投资者而言,持有该基金首年总费率约为2.55%-5.45%。
在外方股东摩根资产管理的支持下,上投摩根是国内最早布局海外投资的基金公司之一。相比之下,公司长期业绩则显得不尽人意,截至8月3日,其旗下管理的QDII产品中,除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外,上投摩根全球天然资源、上投摩根恒生科技ETF自成立以来总回报仍为负。
在公司官网上,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的介绍语是“26年投资老将掌舵,专注挖掘亚太明星企业”。面对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的长期业绩,该基金是否真正做到择优选股?累计超百亿元的的亏损之下,基金公司是否应该降低管理费费率?
2022年5月,证监会发布的《优化公募基金注册机制 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机构监管情况通报提到,对存在管理能力弱,产品中长期业绩持续表现差,投资运作风险事件时有发生的基金管理人可能采取审慎性措施。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本作品版权归面包财经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作品。
把钱放在余额宝是一种既安全又灵活的理财方式。因为放在余额宝里的钱,其实是用来买了一只货币基金,而货币基金属于安全性和流动性都比较高的理财产品。
虽然货币基金的收益不是很高,但不知大家是否有发现,余额宝里其实是有多只货币基金的,收益有高有低。那么,如果自己在余额宝里买的货币基金收益较低,要怎么换成收益高的呢?
余额宝里的基金怎么更换?
很多人在把钱存入余额宝时,可能并没有仔细去看余额宝里每只货币基金的收益情况,甚至可能都不知道里面的基金还能自己选择,所以就会错过里面收益相对较高的基金。
另外,余额宝里的货币基金收益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一只原本收益率较高的基金,可能过一段时间后收益率又降下来了。所以如果想要一直都保持余额宝里的基金收益是*的,就得经常关注余额宝里各只基金的收益变化,并及时做出调整。那么,如果要更换余额宝里的基金,要怎么换呢?
一个方法就是在余额宝里直接换成其他基金。具体做法是,先打开余额宝,进入“我的余额宝”后,查看基金详情,在基金详情中可以看到自己买的是什么基金,同时也有一个更换产品的选项,进去之后,找到自己想要更换的基金,选中之后在确认更换就行了。
另一个方法,就是把余额宝里面的钱全部取出来,转回至银行卡,然后再把钱转至余额宝。在把钱转入余额宝时,重新选择自己想要的那款产品,相当于再存一遍。
以上的两种更换余额宝里面的基金的方法,第一种相对方便一些,因为只需要一步搞定,第二种需要分两步走。当然,二者也差不到哪去,也有可能有人就觉得第二种方法更简单,因为只要取出和存入即可。
不过,如果是里面的钱比较多的话,那还是用第一种比较好。因为余额宝里面钱如果要取到银行卡里,当天能到账的金额被限定在1万元以内。
如果取出的金额超过了1万元,就只能用普通取出,而普通取出的资金到账时间为下一个交易日的24:00之前。即便是资金到账后立马存入,也会损失至少两天的收益,如果刚好遇到周末或节假日,损失的收益还会更多。
而如果用第一种方法,就不存在限额的问题,虽然也会损失收益,但只会损失一天的收益。
更换余额宝里的基金有哪些需要注意?
首先,就是不能仅根据各基金显示出来的收益率来换基金,还要看过去一段时间的平均收益率水平。
余额宝里的基金显示的收益为7日年化收益率,如果过去7日有一天的收益率突然大涨,就会使得7日年化收益率显得较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它的收益就比较高。而过去一段时间的平均收益率水平,才更能反映该基金的真实收益情况。
其次,就是不要太过频繁地更换基金。因为更换基金必然会损失收益,而余额宝里的各只基金收益本就相差不是很大,如果太过频繁地更换基金,就算可以换到一只收益较高的基金,也未必能弥补换基金造成的损失。
标点财经研究院联袂《投资时报》日前通过对中国基金业7年、5年以及3年的海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重磅推出《中国基金业马拉松大师榜·2018》。榜单显示,上投摩根旗下权益类产品业绩优异,上投摩根核心成长、上投摩根新兴动力A、上投摩根核心优选、上投摩根行业轮动A、上投摩根亚太优势等多只产品,在7年期、5年期、3年期基金排名中均排在前列
《投资时报》
成立14年的上投摩根传承中外股东精粹,致力于设立和管理证券投资基金,为不同类型的投资者提供多元化、国际领先的资产管理服务,成为值得信赖的长期合作伙伴。
14年来,上投摩根凭借完善的投研体系和敏锐的市场洞悉能力,为客户创造长期稳定回报,彰显其出众的投资长跑能力。
标点财经研究院联袂《投资时报》日前通过对中国基金业7年、5年以及3年的海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重磅推出《中国基金业马拉松大师榜·2018》。榜单显示,上投摩根旗下权益类产品业绩优异,上投摩根核心成长、上投摩根新兴动力A、上投摩根核心优选、上投摩根行业轮动A、上投摩根亚太优势等多只产品,在7年期、5年期、3年期基金排名中均排在前列。
其中,在《普通股票型基金3年大师榜》中,上投摩根核心成长凭借98.36%的净值增长率在同类可比59只基金中排名第7位;上投摩根新兴动力A和上投摩根核心优选分别以85.99%和184.52%的回报率,在《偏股混合型基金3年大师榜》和《偏股混合型基金5年大师榜》分别排名50/448和51/528。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A股估值一再接近历史底部,上投摩根再次重磅出击—上投摩根动力精选混合型基金(006250)已于12月17日起发行。据悉,该基金将重点挖掘成长板块投资机会,投资者可通过中国银行、上投摩根基金直销平台等渠道认购。
《投资时报》
上投摩根医疗健康基金一枝独秀
2018年,无论A股市场还是港股市场,“滑铁卢”、“黑天鹅”、“闪崩”等突发事件频出,极大考验着投资机构的权益投资能力。
截至11月30日,今年以来上证综指和恒生指数分别回调了21.74%和11.41%。在权益类基金中,股票型基金的年内平均收益率为-21.04%,而混合型基金的年内平均收益是-13.31%。
收益率哀鸿遍野的大环境下,上投摩根旗下从A股到港股均有产品业绩表现优异,并在同类基金产品排名中高居榜首。
其中,上投摩根医疗健康股票基金截至11月30日年内斩获5.25%正收益,并在银河证券218只股票型基金中夺得业绩魁首。
据了解,上投摩根医疗健康主要采取自下而上、精选个股的投资理念,关注上市公司的核心盈利能力以及所处行业的长期发展潜力,寻找具有持续竞争优势和创新能力的公司作为投资标的,同时兼顾宏观走势和经济发展周期,进行组合构建,力争实现组合的长期资本增值。
该产品基金经理张一甫在接受《投资时报》
在股市波动抬升不确定因素叠加之际,拉长时间尺度来看,具有后发之力的高股息、低波动的防御性股票策略的性价比其实也很高,而且不会因为过度避险而错失股市的反弹机会。
而上投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基金则是近年来备受青睐的防御性股票策略之一。在海通证券追踪的12只被动港股型基金排名中,截至11月30日该产品的年内业绩高居第一。
据悉,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指数长期追踪标普港股通指数中50只波动最小、股息率高的投资标的价格走势。数据显示,在2012年至2017年的6个完成业绩年度中,其收益率仅在2014年和2016年是小幅落后于利率债,而在其他年份均大幅跑赢。
海外投资延续靓丽业绩
全球股市从去年的普涨变为大分化,海内外债券市场表现翻转,凸显了资产全球化、多元化配置的重要性。得益于领先行业的全球化视野与产品布局,上投摩根海外产品在今年国内弱势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延续了去年以来的亮眼业绩。
事实上,上投摩根结合自身和外方股东摩根资产管理的丰富海外投资经验,打造了独具一格的“中西合璧”投资思维,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上投摩根全球多元配置基金人民币和美元份额过去一年收益率分别达到12.9%和8.6%;上投摩根全球天然资源基金同期业绩也达到12.1%,该产品过去两年、过去三年的回报更是高达24.9%、65.1%。此外,上投摩根中国世纪基金、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上投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基金等海外投资产品过去一年也均获得了正收益。
2018年,凭借为投资者创造的长期稳定收益,上投摩根获得《中国证券报》颁发的“海外投资金牛基金公司”、《证券时报》颁发的“海外投资明星团队”,以及《上海证券报》颁发的“海外投资回报公司奖”,成为业内*包揽三项海外投资权威奖项基金公司。
上投摩根依托齐备的多元化产品线,旗下基金在产品类型和投资风格上均有不同,从A股到港股,再到海外资本市场多点开花,以全球化的配置视角协助广大投资人有效分散风险,追求资产增值。
这一切与上投摩根整个投研体系有着不可复制的独特性密不可分。
《投资时报》
数据显示,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的*净值达到0.997元,距离发行时的1元面值,仅有一步之遥。这意味着,继南方全球精选基金、华夏全球股票基金、嘉实海外中国股票基金净值陆续超越1元后,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净值若能一鼓作气突破1元,首批出海的4只公募QDII基金将全部实现“回本”。
业内人士指出,在历经13年的打磨后,公募基金的海外市场投资水平明显提升,这使得QDII基金净值在跌落低谷后得以逐步回升。目前来看,基金经理们对于海外市场投资的信心较足,首批4只公募QDII基金全部“回本”是大概率事件。但需要指出的是,“回本”后,或存在部分持有人落袋为安的赎回可能。
净值漫漫回归路
伴随今年海外股市的强势表现,多只QDII基金净值近期持续走高。回看首批出海的4只公募QDII基金,华夏全球精选基金、嘉实海外中国股票基金,南方全球精选基金净值相继突破1元后,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依旧在努力中。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0日,华夏全球精选基金、嘉实海外中国股票基金、南方全球精选基金的净值今年分别增长25.72%、24.86%和15.57%,分别为1.3490元、1.1300元和1.2224元。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的净值今年增长16.20%至0.997元,距离面值只差不到0.003元。
此时,距离首批4只公募QDII基金出海,已时隔13年。当时,在狂热的市场情绪下,首批4只基金在募集阶段受到资金追捧,许多投资者梦想通过认购QDII基金,充分享受海外市场的高收益率,甚至一度出现单只基金引来千亿资金抢购的盛况。
在业内人士看来,首批出海的4只公募QDII基金时运不佳,刚一成立就遭遇“次贷危机”以及“金融海啸”,全球市场骤然跌进熊市,过快的建仓导致基金净值迅速缩水,*甚至跌到0.3元附近,导致此后的回本之路漫长。虽然因长期亏损严重导致这批基金均出现大幅度赎回,但其剩余规模仍不容小觑。一度的新基金发行认购纪录保持者——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在三季报披露时仍有41.20亿元的规模。
需要关注的是,一旦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净值突破1元,那些持有了13年之久的投资人,会不会选择离开?这将是该基金近期面临的*考验。
基金经理乐观看待海外市场
一些QDII基金经理在三季报中对海外权益市场谨慎乐观,并表示将重点关注科技、消费、顺周期行业的投资机会。
南方全球精选基金经理黄亮表示,对于第四季度全球权益市场持谨慎乐观的判断。他认为,全球主要经济体推动复工复产的政策效果明显,全球经济将继续企稳并好转。同时,一些主要经济体的宽松政策未来将进一步推升市场流动性,提升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在市场风格方面,接下来要重点关注经济持续复苏带来的顺周期行业投资机会。
嘉实海外中国股票基金经理蒋一茜、陈叶雁南表示,基金组合坚持聚焦高质量成长股、聚焦行业龙头的策略,重点投资大消费、行业升级等板块,坚信在市场波动中,确定性高的成长股将最终胜出。
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的三季报称,仍然看好整个东北亚市场,尤其是该区域的科技板块将会受益于未来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崛起。另外,也看好印度经济将在疫情高峰之后逐渐恢复正常。
华夏全球精选基金经理李湘杰称,仍重点配置长期趋势向好、业绩增长确定性强的科技板块,精选细分板块里全球领先的优质龙头公司,将继续选择具有成长性、国际竞争力、性价比高的平台型领导厂商进行中长期投资。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上投亚太》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上投亚太、余额宝基金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