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近日,邮储银行是否是六大行的消息刷屏。根据银保监3月28日*公布的银行业机构名单情况,邮储依然位列六大行。
在这里,不得不想到,难道3月23日所发的银行业机构名单,是临时工搞错了?
其实,我觉得,现在市场经济时代,再去强调几大行,已经没有意义了。股份制的招商银行,在市值、盈利能力、市场知名度美誉度等方面,岂不是比六大行中很多要高?
那么,我们经常听说,四大行、五大行、六大行,从四到六,又都经历了什么?
(1)四大行是最早期的说法,人民银行从大一统时代,到80年代分家时,就有了工农中建,四家专业银行。
(2)五大行,是指在四大行的基础上,增加了交通银行。
这里要介绍下交通银行百年历史。1987年,交通银行获批重新组建。注意,是重新组建。大家知道,交通银行最早可以追溯到1908年,也就是清朝末年。
但后来随着解放战争等因素,交通银行搬到了台湾,现在台湾还有交通银行,前几年还和我们大陆的交通银行打官司。因为87年大陆重新组建交通银行后,两个交通银行的英文名称、中文名称都一样,均为"BANK OF COMMUNICATIONS",而且中文行名招牌共同使用郑孝胥题写的行名。
最后,台湾的交通银行将其英文名称的前半截改为了拼音,全称就成了"Chiao Tung Bank Co.",大陆的交通银行则使用BANK OF COMMUNICATIONS。
2006年8月21日,台湾交通银行与同样在台复业的中国国际商业银行整并为兆丰国际商业银行,总行设于台北市忠孝东路。
那么,交通银行是怎么和四大行并列,成为五大行呢?是靠资历吗?
这个还真不好说。其实,交通银行最初是位列13家股份制银行之首,注意,我们现在讲的12家股份制银行,其实过去是讲13家股份制。因为包括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很多都是成立于1987年,也就是老九家。
2006年时,银监会正式发布了《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及相关监管指引》,其下发对象除了四大国有银行之外,还包括交通银行。这意味着,交行已经完成了从股份制银行的“龙头老大”向“第五大”国有控股银行的转变。当时,交行上下乐开了花,尽管是市场经济浪潮下,但交行刻不容缓的比照四大行的规格,把一级分行提升为了省分行,瞬间,各个分行行长成了厅局级干部,赫然把行政级别摆上了。
只是,现在来看,交通银行与五大行的身份地位,很难匹配,论规模,不及四大行中最小的中行的一半,论盈利,2015年就被股份制的招商银行超越,现在盈利能力(不论营收还是净利润),都已经被招行远远甩在后面了。
当然,交通银行的*管理层(董监高),是达到了副部长级,与四大行基本一致。
(3)然后就到了邮储银行。我们感觉邮储银行很耳熟能详,其实原来邮储不叫银行,是叫邮政储蓄,从事的业务是只存不贷的储蓄业务。根据198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邮政储蓄成为邮政系统的法定业务。人民银行付给邮政远高于储户存款利息的转存利率。
直到2007年,邮储银行才正式成立,最初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自成立以来,邮储银行一直被“单列”。2012年1月21日,邮储银行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2018年,银监保监合并时,新成立的银保监会进行了内部机构改革,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调整到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监管部监管,邮储银行已经在大型银行部的统计口径之中。
这也就是开篇提到的,银保监会3月23日发的银行业机构名单,又将邮储单列,是不是临时工复制粘贴时候,用错了模板,才导致失误,最终3月28日版本更新?具体是啥情况,咱就不知道了,欢迎大家爆料哈。
今日早盘,截至10:00,多元金融板块下挫。民生控股(000416.CN)跌9.38%报4.25元,海德股份(000567.CN)跌5.67%报14.98元,*ST绿庭(600695.CN)跌4.96%报6.52元,ST西源(600139.CN)跌2.26%报2.16元,吉艾科技(300309.CN)跌2.18%报3.14元,九鼎投资(600053.CN)跌2.01%报16.56元,华铁应急(603300.CN)跌2.01%报10.23元,泛海控股(000046.CN)跌1.69%报1.74元。
列表 | 股票代码 | 股票名称 | 涨跌幅(%) | *价 |
---|---|---|---|---|
1 | 000416.CN | 民生控股 | -9.38 | 4.25 |
2 | 000567.CN | 海德股份 | -5.67 | 14.98 |
3 | 600695.CN | *ST绿庭 | -4.96 | 6.52 |
4 | 600139.CN | ST西源 | -2.26 | 2.16 |
5 | 300309.CN | 吉艾科技 | -2.18 | 3.14 |
6 | 600053.CN | 九鼎投资 | -2.01 | 16.56 |
7 | 603300.CN | 华铁应急 | -2.01 | 10.23 |
8 | 000046.CN | 泛海控股 | -1.69 | 1.74 |
近日,《银行家》杂志公布了全球*1000强银行排名情况,随着交行排名的上升,国有大行*占据前十的一半。
五年蝉稳居前四位
据榜单信息显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稳居前四位,其核心一级资本净额均超过万亿元。
其中,工商银行连续十年位居榜首,其一级资本于2021年增加了15.7%达到5088.5亿美元,是第五名美国*银行摩根大通(2461.6亿美元)的两倍,是首家一级资本超过5000亿美元的银行。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今年中国交通银行的排名有所提升,由全球第11位上升至第10位,至此,中国的五大行*占据榜单前10名的“半壁江山”。
国内部分银行表现不俗
除了五大行,其他国有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表现也不俗。在前20强中,招商银行、邮储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也名列其中。
排名显示,2022年招商银行位居全球第11位,较去年上升3位;邮储银行排在第13位;兴业银行排名第16位,较去年上升3位;浦发银行排名与去年相同,为第18位;中信银行入选20强,名列榜单第19位。
除上述银行外,江苏银行、南京银行、上海农商行等也入选2022年全球银行1000强,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正持续提升。
英国《银行家》杂志报道认为,2022年度世界银行1000强排行榜中,中资银行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表现更强大、坚韧,其一级资本和资产增长速度超越美国同行。英国《银行家》杂志评论说:“中国排名靠前的银行比其他国家的同行增长更快。”
延伸阅读
《银行家》杂志隶属于英国金融时报集团,创立于1926年,致力于为全球银行界和企业界财务决策者提供金融信息。
自1970年以来,《银行家》杂志综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银行资本实力、经营规模、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率等情况,连续发布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被视为衡量全球银行综合实力的权威标尺,是透视全球银行业发展变化趋势的重要窗口。
*的榜单中,全球*的1000家银行的一级资本总额同比增长4.7%,达到10.38万亿美元,这是该榜单公布以来一级资本总额*突破10万亿美元。与此同时,总资产*突破150万亿美元的关口,达到154.21万亿美元。
同时该榜单显示,2022年,中资银行一级资本总额增加了14.4%,达到3.38万亿美元;总资产增加了10.9%,达到41.53万亿美元。总体而言,中资银行占全球一级资本的32.5%、资产的26.9%和税前利润的28.7%。
英国《银行家》杂志表示:“我们的分析表明,2021年全球银行业表现优异,在一级资本、资产和盈利能力方面均取得了破纪录的业绩。与2020年底的预期相反,在不良贷款水平上也实现了大幅下降。”
综合自、财联社等
银行年报季正如火如荼。3月29日晚间,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浙商银行、民生银行、厦门银行等多家银行发布了2021年年报。
建设银行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8242.46亿元
建设银行披露的2021年年报显示,2021年,建设银行实现营业收入8242.46亿元,同比增长9.05%;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3025.13亿元,同比增长11.61%。
截至2021年末,建设银行资产总额30.2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54%。
资产质量方面,2021年该行不良贷款率1.42%,较2020年末下降0.14个百分点;房地产贷款金额为7300.87亿元,占比3.89%。
资本充足率方面,截至2021年末,建设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7.85%,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4.14%,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3.59%。
中国银行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6057.17亿元
中国银行公布公布的2021年业绩报告显示,2021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57.17亿元,同比增加6.71%;实现股东应享税后利润2165.59亿元,比上年增长12.28%。
财报显示,公司不良贷款率为1.33%,比上年末下降0.13个百分点;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187.05%,比上年末提高9.21个百分点。
中国银行董事会建议派发2021年普通股股息每10股2.21元,派息率30%。
收入方面,2021年,中国银行集团实现净利息收入4,251.42亿元,同比增加92.24亿元,增长2.22%。实现非利息收入1,805.75亿元,同比增加288.46亿元,增长19.01%。非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为29.81%。
同日晚间,厦门银行、浙商银行、民生银行等也公布了2021年业绩数据。
厦门银行去年实现净利润21.69亿元
厦门银行发布2021年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厦门银行实现营业收入53.16亿元,主要来源于利息收入;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69亿元,同比增长18.99%。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厦门银行不良贷款率较2021年初下降0.07个百分点至0.91%;拨备覆盖率达到370.64%,较2021年初上升2.61个百分点。
浙商银行去年实现净利润126.48亿元
浙商银行发布的2021年年报数据显示,2021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544.71亿元,同比增长14.19%。其中,实现利息净收入419.52亿元,较上年增长13.09%;实现非利息净收入125.19亿元,较上年增长18.01%。归属银行股东净利润126.48亿元,同比增长2.75%。
资产规模方面,2021年末,浙商银行的资产总额达2.2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64%;其中,该行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3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49%。负债总额2.1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66%。其中:吸收存款14,157.0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00.69亿元,增长5.99%。
民生银行去年实现归属于银行股东净利润343.81亿元
民生银行2021年业绩数据显示,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688亿元,同比下降8.73%;实现归属于银行股东净利润343.81亿元,同比微增0.21%。
民生银行称,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主要是因为,一是大幅压降信托及资管计划、理财产品等非标投资,导致营收下降120亿元;二是加大重点项目及优质客户的贷款投放,加大对中小、小微、普惠金融的支持力度,导致贷款利息收入同比减少31亿元。
资产质量方面,该行各项指标均有小幅提升,不良贷款生成率显著降低,呈现出稳中向好态势。截至2021年末,集团不良贷款率1.79%,下降0.0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45.30%,上升5.92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2.60%,上升0.07个百分点。2021年不良贷款生成率2.26%,同比下降1.37个百分点。拨备计提依然保持较大力度,全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774亿元。
民生银行年报指出,该行转型围绕回归业务本源推进,2021年存、贷款在资产负债中占比双升,对制造业、绿色信贷、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加大。受益于大中小微零售一体化的营销模式改革,公司、零售、小微客群规模和质量出现一定程度提升。
综合公开资料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五大银行》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五大银行、000416股票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