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投摩根基金公司,上投摩根基金公司怎样

2022-08-19 9:48:17 基金 xcsgjz

上投摩根基金公司



本文目录一览:



编者按:

一些长期业绩差、让投资者亏钱的产品仍然向投资者收取巨额管理费,费率甚至显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是否合理?

本“投资者亏钱,基金公司赚钱”系列,将重点研究类似问题。本篇是上投摩根基金旗下产品2022年二季报财报研究的首篇。后续研究将透视更多产品的核心数据。

上投摩根旗下产品二季报已经披露完毕,本文结合财报数据,透视“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这只产品。

牛市高位火爆限购发行 15年累计亏损超百亿元

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是一只QDII普通股票型基金,成立于2007年10月。

作为首只提出以亚太市场为投资目标区域的股票型投资基金,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曾创下首日认购规模突破千亿元的历史记录。基金最终配售比为25.8%,有效净认购金额约295.69亿元。但截至2022年6月末,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以101.51亿元的累计亏损成为四只首批出海的基金系QDII中的“垫底”产品。

根据该产品历史走势图,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净值自发行起就一路震荡下跌。2008年末,基金跌破0.4元关口,以0.383元的单位净值进入“三毛”基金行列。此后,基金表现虽有所回暖,但受创立时高位建仓因素的影响,该基金净值多年在0.6元附近徘徊。

*二季报显示,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2022年第二季度亏损约1.51亿元,上半年合计亏损约3.45亿元。

截至2022年8月3日,基金单位净值仅为0.8398元。此外,过去的近十五年间,基金从未分过红,这意味着成立时认购的投资者,若期间没有申赎持有至今,亏损仍超过一成。

投资者“割肉”离场

基金亏损的情况下,大部分投资者选择“割肉”离场。

数据显示,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从2008年开始持续遭遇净赎回。其中,2010年、2014年、2015年为赎回高峰期,分别净赎回30.46亿份、38.57亿份以及52.51亿份。

观察该产品成立以来的日均单位净值,大部分年份均低于1元,这意味着最初申购该产品的投资者无论持有至今还是在期间赎回,大概率面临亏损。

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基金的规模,已经从最初的近300亿元,跌落至25.43亿元左右,规模缩水超九成。

成立15年,累计收取管理费超23亿元

尽管产品长期业绩表现不佳,上投摩根基金每年仍然能够收到相当金额的管理费。年报显示,2021年上投摩根基金作为基金管理人从该产品获得的报酬约6462.44万元。根据费率计算,2022年也仍获得数千万元管理费。

统计显示,2007年至2021年的15年间,上投摩根基金公司获取管理费合计约23.44亿元。

管理年费高达1.80%,是否合理?

作为2007年第一批出海QDII之一,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管理费率达1.80%,。该产品的管理费率不仅在上投摩根旗下产品中*,在整个公募QDII基金市场(初始基金口径)也位居前列。

除管理费外,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的托管费率为0.35%,申购费率在0.40%-1.80%之间,赎回费率在0.00%-1.50%之间。于投资者而言,持有该基金首年总费率约为2.55%-5.45%。

在外方股东摩根资产管理的支持下,上投摩根是国内最早布局海外投资的基金公司之一。相比之下,公司长期业绩则显得不尽人意,截至8月3日,其旗下管理的QDII产品中,除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外,上投摩根全球天然资源、上投摩根恒生科技ETF自成立以来总回报仍为负。

在公司官网上,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的介绍语是“26年投资老将掌舵,专注挖掘亚太明星企业”。面对上投摩根亚太优势混合(QDII)的长期业绩,该基金是否真正做到择优选股?累计超百亿元的的亏损之下,基金公司是否应该降低管理费费率?

2022年5月,证监会发布的《优化公募基金注册机制 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机构监管情况通报提到,对存在管理能力弱,产品中长期业绩持续表现差,投资运作风险事件时有发生的基金管理人可能采取审慎性措施。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本作品版权归面包财经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作品。




富国天瑞

07月10日讯 富国天瑞强势地区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富国天瑞强势混合,代码100022)07月09日净值上涨2.60%,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0.8757元,累计净值为5.2887元。

富国天瑞强势混合基金成立以来收益1,414.09%,今年以来收益50.31%,近一月收益23.30%,近一年收益76.92%,近三年收益92.12%。

富国天瑞强势混合基金成立以来分红14次,累计分红金额37.56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厉叶淼,自2016年02月02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152.70%。

*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智飞生物(持仓比例7.50%)、海大集团(持仓比例6.44%)、贵州茅台(持仓比例6.05%)、普洛药业(持仓比例6.03%)、丽珠集团(持仓比例5.82%)、立讯精密(持仓比例4.53%)、金科股份(持仓比例4.46%)、三七互娱(持仓比例4.21%)、乐普医疗(持仓比例3.96%)、吉比特(持仓比例2.96%)。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席卷全球,中国因政府对疫情控制得当,对国内经济活动的影响从3月份开始逐渐弱化;但海外疫情愈发严峻,短期内对外需与外贸行业产生极大影响,也给二季度全球与中国经济带来较大压力。疫情发生后,各国政府纷纷推出救助措施,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全球流动性较为充裕,对资本市场带来一定的支撑。受疫情影响,全球股市在第一季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A股因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而表现*,其中部分国内医药公司因其在全球抗击疫情中做出极大贡献而表现较好。本基金在2020年第一季度继续聚焦基本面,适当加大了医药板块的配置,表现中规中矩。




上投摩根基金公司怎么样


内部自治能否完善、外资控股能否顺利交接,都是上投摩根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作为国内首家有望成为外资控股的公募基金公司,上投摩根在境外投资的基金表现却十分不尽人意。

随着新冠疫情在海内外的蔓延,国外资本市场也在不断经历震荡起伏。根据《每日财报》的统计,截至6月3日,该公司年内15只QDII基金中,11只QDII基金亏损,占比约73%。

与此同时,原旗下基金经理“因为爱情”为他人建老鼠仓一案也被查出。在此次案件曝光之前,上投摩根还有两次“前科”。这种事情的屡次发生也不禁让人质疑上投摩根的内控及管理用人水平。

或即将易主摩根大通

上投摩根,全称为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2004年5月成立,由上海信托和摩根资产管理共同组建,2016年加入浦发集团。是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内领先的中外合资企业之一。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上海信托占股51%,摩根资产占股49%。

去年8月,摩根资管成功竞拍到上海信托出售的上投摩根基金2%股权,以期通过51%的股权控股上投摩根基金,使上投摩根有望成为国内首家外资控股的公募基金公司,上述股权目前暂未交接完全。

同时,随着我国我国正式取消对证券公司、公募基金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这一政策的出台,摩根资管于4月3日在其官网宣布,拟收购取得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股权至***。

摩根系管理人员王大智已于2019年5月成为上投摩根新任总经理。资料显示,王大智自2017年起出任摩根投信董事长及台湾区负责人,负责台湾区业务及营运策略发展和管理。对上投摩根来说,外资控股能否顺利交接以及交接成功后公司的运作方向如何目前都是未知之数。

4只QDII基金净值仅剩一毛

根据《每日财报》的统计,截至2020年6月3日,上投摩根共管理基金102只,总资产规模为1287.86亿元。其中包括股票型基金12只、指数型基金4只、混合型基金40只、债券型基金24只、货币型基金7只、QDII基金15只。

根据好买基金网公布的数据显示,这六种不同类型基金近一年平均收益率如下图。

其中股票型收益率为50.74%,成为该公司平均收益率*的基金类型。QDII基金在所有基金类型中与同类平均值相比*,为14.83%。但是对QDII来说,看似光芒万丈的背后却是巨大的两极分化。

受疫情影响,疫情爆发以来,医药、医疗概念板块备受资本市场关注。而上投摩根中国生物医药也因这些板块的崛起成为上投摩根基金旗下净值表现*的基金,截至6月3日,该基金年内涨幅高达49.92%。

与亮眼的成绩相比更醒目的是三只富时发达市场REITs年内收益率均跌破20%。同时上投全球配置QDII-FOF现汇和现钞、富时发达市场REITs美汇和美钞等四只基金单位净值均为1毛钱左右。投资者几近本金全赔。

而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是这些基金所跟踪的指数进行的投资受疫情影响不断下滑。以施虓文管理的上投富时发达市场REITs(005613)、上投富时发达市场REITs美钞(005614)、上投富时发达市场REITs美汇(005615)为例,这3只基金的跟踪标的都是富时EPRA/NAREIT发达市场指数。

其中前十大重仓股分别是安博、数字房地产、大众仓储信托、公平住屋、艾芙隆海湾、Wellt、领展房产基金、西蒙地产、亚历山大房、Realt。主要投资方向为美股房地产公司。

而在今年一季度,由于新冠疫情蔓延,资本市场流动性危机加剧。各类资产均出现抛售潮。REITs短期下降幅度大于股票,全球REITs资产均大幅下跌。

截止目前,美欧疫情尚未完全好转,经济回稳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对这类资产的投资仍需保持谨慎。

原基金经理自建老鼠仓

基金收益表现不佳,或许与其公司内部治理也有一定关系。1月8日,原上投摩根基金经理吴文哲建老鼠仓获利一案终于有明确的消息。

经审查,2015年1月9日至2017年1月15日,吴文哲为保持并发展与侯宇洁的恋爱关系,利用公职身份获取上投摩根成长先锋、上投摩根卓越制造等两只基金交易股票的非公开信息,并向侯透露。

同时由侯使用实际控制的“王某”证券账户(系侯母亲账户),先于、同期于或晚于吴文哲管理的上述基金买入或卖出相同股票52只,交易金额人民币4,377.73万元,合计亏损157.19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吴文哲于2015年1月9日至2017年1月16日期间管理上投摩根成长先锋。2015年4月14日至2017年1月6日期间,与许俊哲共同管理上投摩根卓越制造。这两只基金的任职期间收益率分别为-23.28%和-34.00%。

事实上,这并不是上投摩根第一次被爆员工建老鼠仓。2017年,上投摩根基金经理桂志强利用内部消息非法获利,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2007年,上投摩根基金经理唐建因为涉嫌内幕交易被证监会调查。唐建最终被辞退,上投摩根也一度被暂停业务审批。

内部自治能否完善、外资控股能否顺利交接,都是上投摩根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帐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上投摩根基金公司怎样

《金证研》沪深金融组 杨冰/研究员 苏果 洪力/编审

年初以来,新冠肺炎席卷海内外,导致全球资本市场笼罩在阴暗下,美国、欧洲及日本等海外主要资本市场均剧烈震荡,使得诸多出海的QDII基金也不幸“翻船”。上投摩根基金公司旗下QDII基金年内业绩也难以与大行情抗争,除去2只无法查询净值的产品外,该公司13只QDII基金中,年内11只QDII基金亏损,占比约85%。

今年,上投摩根基金公司旗下原基金经理还卷入“老鼠仓”丑闻,徒增“外来和尚也难念经”的烦恼。而近期上投摩根基金正面临控股权易主变数,摩根大通欲通过旗下资管公司摩根资管全资控股上投摩根基金,对于规模发展似乎陷入瓶颈的上投摩根基金来说,未来仍是未知之数。

一、上投摩根年内11只QDII基金亏损,4只QDII化身“1毛基”

春节过后,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市场迅速扩散,全球资本市场笼罩在阴暗下,尤其是权益资产更是打开了加速下跌通道,无论是欧美市场还是亚洲市场都迎来大幅调整,美股今年以来已先后发生4次熔断事件,*跌幅接近40%。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诸多出海的QDII基金也不幸“翻船”。尤其是主要投资美股的QDII基金更是遭遇重创,不少投资于标普500指数成份股的QDII基金以及投资于美股房地产指数的QDII基金年内亏损均超过20%。

作为老牌基金公司的上投摩根基金,近年来也较为注重QDII基金的发行运作。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31日,上投摩根基金共有15只QDII基金,规模合计56.75亿元。但在海外市场的剧烈震荡下,该公司的QDII基金年内业绩也难以与大行情抗争,年内11只录得亏损。

总体来看,上投摩根基金出海的QDII基金表现出明显两极分化。

一方面,在疫情爆发下,口罩、药品、呼吸机等“抗疫战疫”用品成为稀缺物资,医药板块顺势而起,成为为数不多股价上涨的板块之一。受益于医药板块的崛起,上投摩根中国生物医药成为上投摩根基金旗下净值表现*的基金,截至5月25日,其年内涨幅高达45.36%。

另一方面,除去2只无法查询净值数据的产品后,上投摩根基金13只QDII基金中,年内11只QDII基金亏损,占比约85%。截至*日期,施虓文管理的3只QDII基金跌幅超过26%,张军管理的多只基金中有2只跌幅也超过17%。

并且,在业绩频频下跌之下,上述基金的净值也遭遇重创。截至*日期,11只亏损QDII基金中仅1只基金累计单位净值仍在1元以上,其中4只基金已变身“1毛基”,累计单位净值不足2毛钱,分别是上投摩根富时REITS美元现钞、上投摩根富时REITS美元现汇、上投摩根全球多元配置(美元现钞)、上投摩根全球多元配置(美元现汇)。

一季报揭开了这些基金业绩亏损的原因,以施虓文管理的上投富时发达市场REITs(005613)、上投富时发达市场REITs美钞(005614)、上投富时发达市场REITs美汇(005615)为例,这3只基金的跟踪标的都是富时EPRA/NAREIT发达市场指数,截至*的净值截止日,3只基金跌幅分别为26.12%、27.33%、27.33%。

一季报显示,这3只基金的重仓股主要集中投资于美股房地产,前十大重仓股分别是安博、数字房地产、大众仓储信托、公平住屋、艾芙隆海湾、Wellt、领展房产基金、西蒙地产、亚历山大房、Realt。

一季度全球REITs资产大幅波动,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2月下旬,新冠疫情开始在全球蔓延,市场避险情绪升温,欧美股市波动加大,此时资金从高Beta板块流出,进入价值类资产,REITs回撤尚小于股票。进入3月后,疫情逐步呈现失控状态,市场出现流动性危机,各类资产均出现抛售潮,REITs的下跌幅度也超过股票资产,其中酒店、零售板块跌幅尤甚。本次疫情导致的市场危机与以往的危机有所不同,防疫隔离及停工导致商业、工业、办公类REITs的盈利预期快速下调,可以说短期内REITs资产遭受了情绪面和基本面的双杀,使其短期波动大于股票。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目前美欧疫情尚未见到拐点,经济回稳的预期时点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虽然施虓文在一季报中表示短期内仍需对欧美的风险资产保持谨慎,但这3只基金接下来的业绩表现仍令人担忧。

施虓文2012年7月起加入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从助理研究员做起,可以说是上投摩根基金“嫡系”,在研究部担任研究员期间,施虓文主要承担量化支持方面的工作。

自2017年1月起,施虓文开始担任基金经理,至今管理过的基金超过15只,任职期间*基金回报23.08%。

二、上投摩根即将易主?摩根大通欲全资控股上投摩根

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5月,由上海信托和摩根资管合资组建,是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内领先的中外合资企业之一。

不过,坊间一直有关于外资行摩根大通欲通过旗下资管公司摩根资管全资持有上投摩根基金的传闻。而自4月1日起,我国正式取消对证券公司、公募基金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这一政策的出台,使得这一传闻落地。

4月3日,摩根资管在其官网宣布,与上海信托初步达成共识,拟收购取得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股权至***。

上海信托是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旗下控股公司(简称:浦发银行)的控股子公司,浦发银行也于4月3日发布公告称,上海信托已收到摩根资管的通知,拟收购上海信托持有的上投摩根剩余股份。

对于本次收购上投摩根计划,摩根资管方面在其官方微信号中透露,目前公司已就拟收购取得上投摩根股权至***一事与上海信托初步达成一项商业共识。摩根资管表示,期望与上海信托紧密协作,推进完成***股权收购所需流程,包括寻求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管批准。摩根资管需要在交易结束前完成尽职调查工作。

5月9日,上海信托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预披露,转让上投摩根基金公司49%股权。

此前,摩根大通就已对上投摩根基金的股份与话语权展露出兴趣。去年8月,摩根资管已成功竞拍了上海信托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的上投摩根基金2%股权,以期以51%的股权控股上投摩根基金,目前这2%的股权交易尚未完成。

并且,在股权竞拍前夕,上投摩根基金已提前迎来了“摩根系”总经理王大智,上任日期为2019年5月31日。资料显示,王大智自2017年起出任摩根投信董事长及台湾区负责人,负责台湾区业务及营运策略发展和管理。

如今,摩根资管与上海信托已就拟收购取得上投摩根股权至***一事达成共识,上投摩根基金或成为首家外资独资公募。

但对于上投摩根基金来说,这一股权转让事项是否能顺利推进还是未知数,而外资控股是否会导致公司的运作方向发生较大变化就更无法预料了。

三、规模发展陷入瓶颈期,旗下基金经理因“老鼠仓”案件获刑

近年来,上投摩根基金的规模发展似乎陷入瓶颈。

2014年,上投摩根基金总管理规模*突破千亿元,2017年受益于蓝筹行情带动其规模曾一度发展至1,500亿元左右,成为上投摩根基金成立以来的*时段。但此后至今,上投摩根基金的规模发展不再顺利,隐有退步迹象,2018年在股市普跌影响下,该公司规模甚至未能站稳千亿宝座,好在到年底时规模再次回升。2019年继续攀升至1,294.85亿元。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上投摩根基金资产合计1,233.20亿元,在公募基金公司中排名第36位。并且,该公司的规模过多地依赖货币型基金,货基规模高达756.03亿元,占比超六成。若剔除货币型基金后,上投摩根基金的非货基规模仅有477.17亿元,在公募基金公司中排名第47位。

今年初,上投摩根基金旗下原基金经理还卷入“老鼠仓”丑闻。1月8日,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了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份刑事判决书——“吴文哲等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一审案件一审刑事判决书”。

根据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指控:2015年1月9日至2017年1月15日,吴文哲先后担任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XX成长先锋基金”、“XX卓越制造基金”基金经理。期间,吴文哲为保持并发展与侯宇洁的恋爱关系,向侯宇洁透露其职务获取的上述基金交易股票的未公开信息,由侯宇洁使用实际控制的“王某”证券账户(系侯宇洁母亲账户),先于、同期于或晚于吴文哲管理的上述基金买入或卖出相同股票52只,交易金额人民币4,377.73万元,合计亏损157.19万元。

而据吴文哲供述:他在XX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基金经理期间,XX成长先锋基金由他个人决策下单,XX卓越制造基金由他和另一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他有下单决策权,能实时看到基金下单持仓情况。吴文哲称他有意追求侯宇洁,在和侯宇洁的交往过程中,他有谈过自己对股市板块及大盘的分析,并操作过侯宇洁的股票账户。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认为,吴文哲作为基金管理公司的从业人员,利用因职务便利获取的未公开交易信息,违反规定,帮助侯宇洁从事与该信息相关的股票交易活动,情节严重,其行为均已构成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被告人吴文哲、侯宇洁犯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

通过查询资料不难确定,上述“老鼠仓”所涉及的基金公司正是上投摩根基金,吴文哲于2015年1月9日至2017年1月16日期间管理上投摩根成长先锋,任职回报-23.28%;2015年4月14日至2017年1月6日期间,吴文哲、许俊哲共同管理上投摩根卓越制造,吴文哲任职回报-34.00%。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上投摩根基金公司》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富国天瑞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