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8月2日消息,天弘基金旗下货币理财产品天弘余额宝近7日年化已跌至1.442%,每万份收益为0.3893元,即存入10万,一天只能赚3.9元。
天弘余额宝刚上线时,2013年上线之初曾达到万份收益超1.7的高点,存10万一天可以赚17元,上线不到10年,如今收益相差13.1元。
截至2022年6月30日,天弘余额宝的基金规模为7749.11亿元。基金规模持续缩水。较于2020年末的1.19万亿,该基金规模萎缩逾4158亿元。
目前,天弘余额宝的钱共分为三大部分,其中65.77%投入了“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23.33%投入了“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债券”买入了10.9%。天弘余额宝表示,目前债券市场下行趋势明显,收益率曲线呈现陡峭化趋势。(文 |《财经天下》周刊 天宇)
01月21日讯 银华核心价值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银华价值优选混合,代码519001)01月18日净值上涨1.50%,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1.6151元,累计净值为5.4410元。
银华价值优选混合基金成立以来收益520.57%,今年以来收益3.61%,近一月收益1.18%,近一年收益-34.06%,近三年收益-17.43%。
银华价值优选混合基金成立以来分红2次,累计分红金额0.51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倪明,自2011年09月26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24.84%。
苏静然,自2017年10月30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30.30%。
*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中国平安(持仓比例6.22%)、五粮液(持仓比例5.09%)、洋河股份(持仓比例4.30%)、贵州茅台(持仓比例4.25%)、中国太保(持仓比例3.26%)、农业银行(持仓比例3.04%)、比亚迪(持仓比例2.64%)、中国石油(持仓比例2.58%)、宁德时代(持仓比例2.21%)、中国铁建(持仓比例2.14%)。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三季度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和创业板指分别下跌0.9%、2.1%和12.2%,上证指数和创业板走势出现明显分化,三季度的A股市场受到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双重压力,市场风险偏好迅速下降导致中小创为代表的额风险偏好的权益资产表现较差。三季度我们对基金持仓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优化调整,按照宏观加中观行业自上而下的选股思路,首先基于对宏观经济的判断确定受益和受损的行业,其次综合考虑行业景气度、季度业绩的环比变化情况以及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选择投资标的。在三季度,我们重点增持的行业包括银行、保险、基建、食品饮料、石油等行业,重点减持的行业包括新能源、医药、家电、家居等行业。展望四季度,从宏观和中观数据结合草根调研的微观数据来看,中国经济虽然面临外部的贸易战压力但是还是具有相当的韧性,政府对经济加大了预调微调和逆周期调控的精细化程度,在较为宽松的流动性环境和政府稳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节奏的双重托底举措之下,经济没有失速的风险,市场对于中国经济过于悲观的预期可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我们战略上看好大金融、基建相关的公司,并关注周期股的投资机会,同时我们也在等待成长股跌到合理估值的机会。
报告期内基金的业绩表现
截至本报告期末本基金份额净值为1.7484元;本报告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0.72%,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35%。
今日,一则微博冲上热搜:余额宝第一大持有人买了2.2亿份(即2.2亿元)!中证君计算,该持有人每日可实现1.24万元的收益。
大手笔投资余额宝
日前,天弘余额宝基金发布半年报。截至6月底,余额宝第一大持有人,是一位持有2.2亿份的个人投资者。若按最近收益率估算,2.2亿份余额宝一年收益约454万元,平均每日收益约1.24万元,妥妥地实现了“睡后收入”过万。
有网友调侃:“眼睛一闭一睁,一万块钱到手了。”还有网友问:“这个我知道,请问2.2亿哪里可以领?”
微博
有网友出主意:“每天的收益可以再定投一只权益类基金,反正投的也是零花钱……”
在成立之初,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一度超过6%,但在去年跌破1%。因此,有投资者质疑:“货币基金近年来收益太低,还不如存银行定期。”
支付宝
梳理余额宝过往公告可以看出,从2019年半年报开始,余额宝的第一大持有人就是一位持有2.2亿元的个人投资者。中证君据此计算,如果将2.2亿元存入银行,按照工商银行2年期大额存单2.7%的年利率,到期收益约1188万元;而按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2.064%计算,2年到期收益约908万元,二者相差280万。
“国民基金”用户数超7亿
作为名副其实的“国民基金”,天弘余额宝用户数已经超过7亿,个人投资者持有了99.99%的基金份额。这也是市场上体量最庞大的一只公募基金。
不过,与前几年相比,余额宝规模有所下降。2018年初,余额宝净资产达到1.6万亿元,2019年末降至1万亿元,今年二季度末继续降至7808亿元。
为何有如此多用户选择货币基金?基民小曾告诉中证君:“其实买货币基金就是图安心和方便,而且余额宝可以随取随用。我一般把短期需要用的钱放到货币基金里,剩余的钱投入股票、权益基金等,根据自己的风险收益偏好做资产配置。”
在今年震荡的股市行情下,一部分网友选择回到货币基金的怀抱。近日,有网友在余额宝评论区感叹:“只有这里能给我一丝丝安慰,啥也不求,稳就行了。”
还有人在微博上调侃:“满仓余额宝,就打败了78.63%的网友”。
微博
去年被网友吐槽收益太低的“宝宝”类基金,今年普遍回暖,许多“宝宝类”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重回2%,有的甚至超过3%。
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截至9月1日,522只有数据显示的货币基金中,367只7日年化收益率超过2%;还有两只超过3%,*7日年化收益率3.556%。
天天基金网
展望下半年,平安财富宝货币基金经理周琛在半年报里表示,宏观经济恢复动能有边际走弱的迹象。政治局会议要求财政政策提升效能,推动形成实物工作量,预计将提振基建投资。货币政策依然保持合理充裕,同时强调跨周期调节。整体上看,下半年的政策思路依然是“宽货币+结构性紧信用”的基调,对债券市场较为友好。
天弘余额宝基金经理王登峰、刘莹表示,预计下半年政策更侧重稳增长,财政政策继续发力,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基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平抑资金季节性波动,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流动性环境和必要支持。债券市场或将保持震荡格局,收益率向上和向下的弹性和空间均较为有限,货币市场整体保持平稳,利率水平围绕政策利率波动。
阿苏有个习惯,每天早晨起床,会打开零钱包等各种放钱的地方,看看*的收益,虽然只有块儿八毛钱,但这钱不一样:
这是“睡后收入”,是躺着就能赚到的钱,看看就开心。
但是万万没想到,新冠疫情这么一闹,不仅美股跌了个底朝天,就连余额宝收益都跌破2%了。
要知道余额宝2013年刚上线时,收益率*能达到7%,是现在的3倍多,但是这才没几年,已经跌得不到2%了。
为什么余额宝会一路“跌跌跌”?面对余额宝利率下行,我们的钱该往哪里放?哪里才有可以让我们放心的“稳定利率”?
今天阿苏就来揭秘余额宝收益下跌背后的“罪魁祸首”。
1
余额宝为什么“跌跌不休”?
我们都知道,余额宝的本质是货币基金,货币基金中一篮子资产的收益决定了货币基金的收益率。
打个比方,余额宝就像是个“菜篮子”,里面装着土豆、白菜、胡萝卜等蔬菜,如果这些菜涨价了,那整个菜篮子也会涨价,反之亦然。
那余额宝中的“一篮子资产”都有什么呢?主要是债券(国债、金融债等)、银行存款(存款、存单)和其他一些资产。
所以,余额宝收益率下跌,其背后原因是其封装的一系列债券、存款收益率下跌。
搞懂了这个原理,就好理解多了,因为债券、存款收益率下跌是咱们肉眼可见、肉身可感的。
以大家最熟悉的存款为例,从1993年开始,我国的一年期存款利率已经连续下行了20多年,如下图:
而如今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是多少呢?1.5%,和高峰时期的10.98%比,已经差了十万八千里。
利率下行,就是这么地赤裸裸。
肯定有朋友要问:那未来中国的利率会怎么走呢?
阿苏判断:大概率会继续下行。
原因也很好理解:
首先,中国当下的经济发展速度肯定没法和20年前比,经济发展慢了,利率下行是必然的。
为啥?20年前发展势头好时,贷款利率20%都有人借,因为能赚回来;而经济发展不好时,5%都不见得有人借,因为不划算。
所以,贷款利率必然下行,与之对应的,存款利率也必然下行。
这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不过,即使不看长远只看眼前,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影响这么大,要想稳经济保就业,国家势必会降准乃至降息。
事实是,国家已经出手了。
所以,无论从长远看还是从眼前看,降准降息都是大势所趋。
并且,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得足够长远,等到降无可降时,中国也会像欧洲、日本等国家一样,进入“负利率时代”。
不要觉得阿苏危言耸听,事实上,“中国负利率”的说法可不是我提的,而是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在去年的一场经济论坛上提的。
敲黑板:注意周行长的话,中国可以“尽量避免快速进入”,潜台词是什么?还是会进入负利率。
阿苏的话你们可以不信,但是要知道周小川号称“人民币先生”,执掌央行十几年,一步步看着利率下行,他的话,我们得信!
所以窥一斑而知全豹,余额宝跌破2%,影响的不只是教主的块儿八毛钱,它背后折射的是中国利率下行的大趋势。
而面对利率下行,我们该怎么办?
2
利率下行,钱该往何处去?
面对利率下行和威力不减的新冠病毒,我们的钱该往哪里放?我们应该追求一种怎样的理财方式?结合自己的所见所感,教主提两点“理财建议”:
(1)有一份稳定的现金流
因为新冠疫情,很多人宅在家一两个月没法上班,甚至宅着宅着发现公司没了……
平时说着有多么多么讨厌上班,但是真两个月不上班,才发现工作是多么可爱,现金流是多么可贵。
一个月没有工资,房贷花呗信用卡就要逾期;两个月没有工资,恰饭都成问题……
有人预测疫情结束后会有报复性消费,但是从“海底捞涨价被人骂成筛子”的新闻看,大家是真“差钱”了,报复性消费估计没了,报复性攒钱倒很有可能。
一场疫情,让大家认识到了囤粮囤口罩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了拥有“稳定现金流”的重要性。
(2)有一份提前锁定利率的资产
关于利率下行,前面教主已经分析得很多了,这是全世界的趋势,很难再掉头向上。
而要想对抗利率下行,*的方式就是拥有一份提前锁定利率的资产,无论将来利率降成啥样子,这份资产都按固定的利率走。
举个例子,还是上面这张图,假如阿苏在1993年利率*点的时候买入一份资产,以后利率每年按照10.98%进行升值,岂不是躺赚?
那肯定有朋友等不及要问了:真有这种提前锁定利率的产品吗?真的能按固定的利率一直升值?
有的,阿苏第一个想到的是年金,还有最近受到越来越多人追捧的增额终身寿。
3
为什么是年金和增额终身寿?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两类产品,可以很好地满足上面的“两点需求”。
具体说,购买年金险或增额终身寿险,可以让我们长期持有一份无风险资产。
这份资产不仅可以按照一个固定的利率长期复利增值,防范利率下行风险,还能提供一份稳定的现金流,让我们的生活更有安全感。
这两类产品情报局之前就有写文章介绍,这里教主再来简单介绍下:
(1)年金
年金,简单说就是先按约定交钱,再按约定领钱,交多少领多少都是明确写在保险合同里的,保险公司到期就要如约给付,所以它的安全性非常高,堪比国债。
并且年金提供的是持续现金流,例如阿苏的朋友买过*养老年金,约定从50岁开始,每年可领10万,一直领到身故。
这种持续稳定的现金流,可以帮我们有效防范各种突发情况,例如因为肺炎疫情导致收入锐减。
当下市面上的年金产品,复利收益率(官方叫法:IRR),长期可以达到4%左右,即你的钱交给保险公司,刨去附加费用,资金会以4%左右的年化收益率持续复利增值(按月计息,利息变成本金滚存),直至合同结束。(注意!银行理财可是单例收益率)
所以买了年金,就不再担心利率下行的风险。
只要合同在有效期内,无论其他资产的利率下降到什么地步,你的年金都会按照4%的利率持续复利增值。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现在市面上IRR达到4%左右的年金所剩无几,大部分年金的IRR已经降到了3.5%,4%的年金下架*少*,所以想买年金真得要尽快下手。
(2)增额终身寿
增额终身寿,简单说就是,既具有身故保障功能、又具有复利增值功能的终身寿险。
和普通的终身寿险相比,增额终身寿的保障功能偏弱,但增值功能很强。
例如阿苏拿10万买*增额终身寿险,身故保障占用的保费不多,大部分钱会进入现金价值账户进行增值,增值的速率一般是每年3.5%。
也就是说,只要我不退保,这笔钱会按照每年3.5%的利率持续增值。
那我如果现金流吃紧要用钱怎么办呢?
我可以采取“减保”的方式,提取部分现金价值补充现金流,没提取的部分依然按照每年3.5%的利率复利增值。
需要强调的是,增额终身寿险和普通终身寿险一样,是确定给付的,由于它的现金价值每年3.5%持续复利的特点,它又具有很强的储蓄性和投资性,并且这种投资因其必然给付,所以非常安全,可以看作是无风险资产。
总结来说,无论是年金还是增额终身寿,都是非常安全的资产,这类资产能够按照约定的利率在几十年的跨度内(甚至是一辈子),持续复利增值,可以帮助我们有效防范利率下行的风险。
并且,无论是年金按约定定期领钱,还是增额终身寿通过减保获取现金流,二者都能给我们提供持续稳定的现金流,这在黑天鹅频出、经济低迷的当下,显得弥足珍贵。
4
学会慢慢变富
记得当年余额宝刚出来时,罗振宇在其自媒体节目《罗辑思维》上说:自己把房子卖了,钱放在余额宝里,一年6%的利息足够自己吃喝不愁了。
不知道罗振宇这话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看到现在余额宝不到2%的收益,罗胖会不会掉下两行老泪……
你以为6%是永远,yo~yo~
没想到它刚过几年就变脸,
利率下行就是这么危险,
拿什么拯救我的钱?
一句话:产品你要好好选!
请大家记住阿苏的这段rap,以这次疫情为教训,好好规划自己未来的现金流,收益低一点不可怕,关键是要安全、稳定、持久。
就像巴菲特老爷子给我们的建议:慢慢变富。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余额宝历史收益》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余额宝历史收益、519001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