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金融投资报
历时三年,曾经备受关注的6只战略配售基金即将结束运作迎来转型。7月5日起,易方达、招商、南方、汇添富、华夏、嘉实旗下的战略配置基金将进入转型过渡期,并开放赎回,但不可申购,8月3日起将转型为新的LOF基金,并可正常申赎。
在过去的三年运作中,意欲分享独角兽企业收益的6只战略配售基金,平均累计收益率17.96%,单只基金年化回报*不超过8%,*约3.4%,不少投资者对于这一收益水平并不满意。
6只基金转型前后差异明显
根据基金发布的转型相关安排,6只战略配售基金封闭运作期届满后将进入转型过渡期,转型过渡期自2021年7月5日起至2021年8月2日止。转型过渡期内,场内、场外基金份额均可赎回,但不能申购,转托管业务及场内基金份额的二级市场交易正常办理。过渡期结束后,持有人如果未选择赎回,则将自8月3日起转为转型后的基金份额。
从具体的转型方案看,易方达3年封闭运作战略配售(LOF)将更名为易方达科润混合(LOF);招商3年封闭运作战略配售(LOF)将转为招商瑞智优选灵活配置混合(LOF),嘉实3年封闭运作战略配配售(LOF)将转为嘉实产业优选灵活配置混合(LOF),南方3年封闭运作战略配售(LOF)将转为南方优势产业灵活配置混合(LOF),汇添富3年封闭运作战略配售(LOF)将转为汇添富核心精选灵活配置混合(LOF),华夏3年封闭运作战略配售(LOF)将转为华夏兴融灵活配置混合(LOF)。
转型之后,基金在运作方式、费率、投资、申购与赎回安排等方面均与转型前具有显著差异。
以南方3年封闭运作战略配售为例,该基金将更名为“南方优势产业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LOF),场内简称由“南方配售”变更为“优势产业”。
从投资组合来看,转型后,基金可以投资于股票(含存托凭证)资产投资比例为30%-95%,港股通股票*投资比例不得超过股票资产的50%,而转型前在封闭运作期内股票投资占基金资产的0-***。
费率方面,转型后管理费按前一日基金资产净值的1.5%年费率计提,托管费按0.25%的年费率计提,而转型前6只战略配售基金的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均为0.1%和0.03%。
又如,易方达3年封闭运作战略配售,在封闭运作期内股票投资占基金资产的0-***;而转型之后,投资的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60%-95%,与南方的转型方案又有明显的不同。因此,是否继续持有,投资者还要具体察看基金转型方案以及相关管理人的能力。
收益率较低投资者不满意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过去三年的运作管理,部分投资者并不满意。有投资者公开晒出赎回申请,也有投资者表示,“三年下来,还不如银行存款呀?!”这也显示投资者对战略配售基金收益率水平不认可。事实上,战略配售基金成立之初的目标在于分享独角兽企业的收益,但从结果来看,并没有达到投资者预期。此外,6只战略配售基金大幅跑输同期权益类基金的表现。
Wind数据显示,自2018年7月5日成立,至2021年7月2日,汇添富3年战略配售、嘉实3年战略配售、南方3年战略配售、招商3年战略配售、易方达3年战略配售和华夏3年战略配售成立以来的回报分别为24.53%、22.22%、17.14%、16.71%、16.61%和10.55%,年化回报率分别为7.59%、6.92%、5.42%、5.29%、5.26%、3.4%,同期银行三年定期基准利率为2.75%。
虽说跑赢了银行存款利率,但战略配售基金在发行之初是瞄准了一批优质企业的IPO项目,既可以买像BAT这样海外上市企业发行的CDR,还可以投资宁德时代、药明康德这些在A股上市的独角兽IPO,其中签率达***,远高于个人打新的中签率,其代价就是要锁定三年。
那为何战略配售基金表现不尽如人意呢?有基金官方客服给予投资者的回复是, “产品成立之初,大家对战略配售都很期待,但CDR被叫停后,在投资上确实不占优势了,封闭运作期内,股票投资部分以战略配售方式进行投资。”,“在股票投资方面,主要通过战略配售的形式投资重点公司IPO项目,在前期的大涨行情中跟其他普通的混合基金比较起来,确实不占优势。”
回顾战略配售基金成立的当年,A股市场持续调整,赚钱效应惨淡,不少权益类基金亏损明显,瞄准独角兽打新的战略配售基金一出,投资者充满期待也在情理之中。然而随后CDR发行被叫停,战略配售基金的投资标的减少,再加上2019、2020年A股市场出现明显牛市行情,权益类基金连续两年平均收益率超40%,在这样的好成绩下,战略配售基金的表现就不值一提了,有基民感概,“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从现存规模看,截止去年年末,合计还有280万户持有人持有战略配售基金,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招商战略配售、易方达战略配售、南方战略配售、汇添富战略配售、嘉实战略配售、华夏战略配售的规模分别290.50亿元、283.99亿元、209.67亿元、178.23亿元、146.49亿元和127.27亿元。
距离本周末银行从业考试仅5天时间,一些小伙伴担心会因不会使用理财计算器影响当天的考试。基于此,小希为大家准备了这篇文章,一起来看看吧。
银行从业《个人贷款》和《个人理财》科目中,系统都嵌入了“理财计算器”,虽然考试系统中增加了对理财计算器的使用说明,但是考试时间只有2个小时,考试时间紧张,大家很少能静下心来仔细阅读。
与其等到考场上再详细了解,不如趁平时彻底掌握“理财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下面针对考试的常见计算题型,小希通过一个经典例题,给大家讲解一下“理财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例题
王女士有30万元的储蓄存款,她打算投资*五年期的理财产品可以累积到120万元,现有*年收益率为10%的理财产品,按月计息,为了满足王女士120万的需求,王女士每月还应定期投资()元?
分析:
这道题求的是每月投资额,也就是年金。计算时候需将年利率和期数换算成以月为单位,也就是用10%除以12,5年乘以12。30万存款为现值,现金流流出为负。120万为终值,对应将这些数字填入理财计算器中,勾选期末,最后计算得出答案-0.9123。
总结:
1、利率(%):输入“10/12”,计算得出0.8333,最终填入的的数字为0.8333。
2、期数:输入数字时点击前面“□”,出现“√”即为选中,这时输入“5/12”,计算得出60,最终填入的数字为60。
3、现值:填入数字-30。
4、终值:填入数字120。
5、勾选期末,最后计算出结果为-0.9123。
通过以上步骤,考生考《个人理财》科目时,就可以用理财计算器,快速算出答案啦!
点击右上角“关注”,可以通过后台菜单查看更多投资经验分享
支付宝的母公司蚂蚁上市,一下引来5只参与战略配售的基金,进而引起全民狂欢。
财说得明白这几天已经多次提醒大家,注意这批战略配售基金的风险,也要注意未来收益率与预期之间的差距。
我们暂且不管通过这些基金可以获得多高的收益,今天来聊一聊:蚂蚁IPO,普通投资者怎样可以参与其中?
01,买股票
既然是IPO,就是新股上市,跟所有的其他股票一样,我们可以通过打新和上市之后二级市场买入两种方式,直接投资于这支股票。
当然*是打新股,万一打中了,就跟买彩票买中了一样道理,只不过打中的概率很低,就算打中了份额也很少。
所以如果长期看好这支股票的走势,也可以考虑在新股上市之后,在二级市场买入。不过可以想象这支股票上市之后有可能大幅度上涨,随后又大幅度下跌,那就要注意在高位买入套牢的风险。
不过这一种方式,不适应大部分的人,首先你得有一个股票账户,其次你还必须符合资格可以开科创板。
02,买战略配售基金
注意,财说得明白不太赞成买这一批的新基金,这一批新基金全部冠名为"创新未来",需要18个月的封闭期。
同样可以获得配售份额,还不如买2018年那一批当时的独角兽基金。这一次蚂蚁新股上市,当时的6只战略配售基金同样可以获得配售机会。
而且最重要的是,当时的这一批基金,如果通过场内购买的方式都有大约2%以上的折价,而且买入之后没有封闭要求,你想卖的时候可以随时在场内卖出。
03,买其他基金
很多人都希望买战略配售基金可以获得提前配售,以发行价买入,当新股一上市就已经赚钱了。
但其实这跟个人打新股一样道理,能买到的太少了,对于整体资金的贡献并不大。
比如这一批的创新未来基金,配售比例不超过10%,即使新股上市马上涨百分之三五百,关键也还是要看18个月之后涨幅还剩下多少。如果18个月之后涨幅只剩下50%,因为获得的配售比例不超过10%,所以对于整支基金的贡献回报率不超过5%。这样算来意义并不大。
关于这一类科创板股票的未来走势,真的很难说。哪怕蚂蚁集团带着无限的光环诞生,但是泡沫吹得越大,未来破裂的风险就越大。
就在不久前,某芯国际上市,同样被资本市场寄予无限厚望,但是现在已经出现了明显下跌,看现在的趋势,还有可能不断的创下新低。目前的*跌幅达到了45%。
类似的例子也出现在某国通号上,作为第1批上市的科创板企业,*时股价超过15元,目前股价只有6.3元左右,这还没到18个月呢,如果上市满18个月,会不会套得更深呢?
当然,如果真的长期看好蚂蚁上市之后的表现,可以买其他科技创新类的基金,让基金经理在二级市场配置该股票。如果基金经理的眼光好说不定还可以在低位买入,那岂不是更好?
财说得明白,带你看懂财经现象背后的真相。
关注财说得明白后,后台的菜单,可以更方便看到近期的精华文章与理财干货。
与传统基金不同,这批战略基金可以说是全新产品,很多人都不熟悉,下面先来简单介绍下这批基金的特点。支付宝战略基金,又称“独角兽”基金,主要投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股票,也会适配一些*别的债券,单从投资方向来看,风险性还是很高的。
1、基金偏向购买境外科技股,拥有特殊渠道能中签
投资的股票包含A股和CDR,A股大家都明白,CDR主要是在境外上市(美股、港股)的国内公司,通过一些中介机构把股票放到国内A股市场来卖,这样国内用户就不需要注册境外股票市场账户也能完成境外股票的购买。
在境内上市的BATJ、网易等等,届时这些战略基金完成筹资就可能会去A股上投资这些公司。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新上市的科技企业,战略基金称“能够获取打新的绿色通道,中签率高,中签数量大”,如果照这么说,刚开始的收益应该还行。
2、封闭期过长,收益风险不确定性过大
尽管这是它的优势,但同时也是劣势,战略基金能以较低的“成本价”获配独角兽企业CDR,不过基金会被限制在一段时间内无法卖出这些CDR,限售期往往是1年、2年和3年,这也是为什么6支战略基金均采取3年封闭期的原因。
投资的是股票和债券市场,在3年的时间里,会有很多变数,这样预期风险可以说很大。如果非要把战略基金卖掉套现,并非没有办法。战略基金成立6个月后,会在场内上市,就可以通过转托管业务将场外基金份额转至场内交易,这样投资者需要承担折价的风险,显然有些吃亏。
比如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成立的2只爆款基金兴全合宜和中欧恒利,前者有2年封闭期,后者有3年的封闭期,但场内的价格持续处于折价状态。截至昨天收盘,2只基金场内已分别折价7.02%、3.56%。
3、“独角兽”企业股价居于高位,恐难继续上涨
再来说说基金投资对象——独角兽科技企业,虽然这类企业在自己所在的行业内具备竞争优势和实力,但是如果公司盈利不达预期,仍然会有股价下跌的风险,再加上这类优质企业在境外上市,也深受国外经济环境的影响,股价不确定性较大。在某种层面来看,基金运作的好不好取决于基金团队的投资研究能力。
有一个现实情况不容忽视,随着港股美股的持续走牛,科技股和独角兽企业的估值普遍过高,很可能有回落风险,目前美股估值正处于历史次高水平,仅次于2000年互联网泡沫高峰期,这次战略基金也可以说是新的尝试、摸着石头过河。
总的来说,投资周期长,不适合大部分追求稳定收益、想赚快钱的投资者,适合偏好风险、有耐心的投资者。想尝试的投资者,可以静静观察净值收益一段时间再下手,因为不止这一次购买机会,封闭期开始后,每6个月可以开放一次申购。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独角兽基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独角兽基金、理财产品计算器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