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证券投资
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关于旗下部分开放式基金在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开通定期定额申购业务的公告
根据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与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建投证券”)签署的代销协议,自2018年9月10日起,本公司旗下部分开放式基金在中信建投证券开通定期定额申购业务。具体情况
一、基金明细
■
如上述基金暂停办理定期定额申购业务或对其进行限制的,请遵照相关公告执行。当基金恢复办理定期定额申购业务时,投资者可在中信建投证券办理该业务。投资者办理相关业务的数额限制、流程规则等请遵循上述基金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其更新、本公司发布的相关公告及中信建投证券的有关规定,中信建投证券的业务办理状况请遵循其相关规定。
二、咨询渠道
(一)中信建投证券客户服务电话:95587;
中信建投证券网站:www.csc108.com;
(二)本公司客户服务电话:400-818-6666;
本公司网站:www.ChinaAMC.com。
截至2018年9月10日,销售机构办理本公司旗下开放式基金定期定额申购业务情况的信息可通过本公司网站刊登的《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开放式基金定期定额开通状况一览表》进行查询。
特此公告
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二〇一八年九月十日
(报告出品方/
1.回顾2021:板块业绩与估值背离
1.1 全年业绩预增 30%,ROE 同比提升近 10%
有万得一致预期的券商中,近 1/3 公司 2021 年全年净利润预超 2015 年,样本券商 ROE 均值近 9.6%。共 27 家券商有 21E 万得一致预测净利润值,其中 9 家 21E 预测净利 润值超越 2015 年,包括中信证券、华泰证券、招商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东方财 富、长城证券、浙商证券等。2021E 27 家券商(含东财)ROE 均值约 9.6%,近十年中仅 次于 14、15 年。券商板块业绩及盈利能力正处于 2011 年以来高位。
券商板块 21E ROE 继续提升,且中信证券等龙头提升更快,但板块 PB 估值较 20 年 回落。样本券商 2020、21YTD 日度 PB 均值为 2.20 倍、1.82 倍,板块估值中枢回落 17%; 同时 2021E 一致预测 ROE 均值为 9.2%,板块 ROE 同比提升 10%。中信证券、华泰证券 2021E 一致预测 ROE 为 10.7%、10.4%,ROE 均同比提升超过 20%。中信证券 21YTD 日均 PB 为 1.77 倍,同比 2020(1.99 倍)回落 11%;华泰证券 21YTD 日均 PB 为 1.15 倍,同比 2020(1.43 倍)回落 19%。
1.2 PB 估值在近 10 年 35%分位,机构持仓仍处底部
券商板块估值仍整体处于历史中枢之下。申万二级券商指数当前整体 PE 估值约 20.5 倍,整体 PB 估值约 1.74 倍,分别位于近 10 年 33%分位数、35%分位数,与券商板块业 绩连续增长的基本面相背。
今年绝大多数有万得一致预期的券商个股 ROE 提升而估值中枢下降。27 家券商中 20 家(占比 74%)2021E ROE 提升,仅 3 家(占比 11%)估值同比提升,包括广发证券、 东方证券等,其余 17 家 ROE 提升的样本券商出现了 ROE 提升而 PB 估值下降的背离现象, 券商重点个股投资价值凸显。
公募重仓券商占比仅 1.8%显著低配,其中传统券商(不含东财)占比不到 0.7%。3Q21 共 26 家 A 股券商获主动偏股公募重仓,重仓市值总计 445 亿元,其中东财重仓市值 282 亿元;主动偏股公募重仓传统券商占比 0.65%,东财占比 1.15%,环比分别提升 0.53pct、 0.37pct。
2Q21-3Q21,广发证券、、东方证券等权益公募产业链利润占比高的券商获 增配。券商从权益公募产业链中获取的利润来源包括三部分:一是代销基金利润贡献、二 是控参股基金公司并表利润贡献、三是公募交易佣金利润贡献。2020 年券商行业参与权益 公募产业链利润总量为 260 亿元(测算值),其中广发证券、、东方证券为 21.9 亿元、21.6 亿元、21.0 亿元,市占率分别为 8.4%、8.3%、8.1%。
2.券商权益公募产业链利润空间十年10倍
2.1 预计中性情景下券商 2030E 权益公募产业链利润增 10 倍至 2.6 千亿
坚定看好权益公募产业链,核心逻辑在于中国股票及混合基金渗透率的持续提升。股 票+混合公募基金市场规模空间在中性情景假设下未来十年可增十倍。2020 年底中国股票 和混合型公募规模 6.8 万亿元,偏股基金深度(基金规模/GDP)为 7%,与 1991 年美国 偏股基金深度相近,而 1990-2000 年,美国共同基金行业规模十年 C*R21%。假设 2030E 中国偏股基金深度较 2020 年提升 20pct、25pct、30pct 至 26%、31%、36%(美国 1990-2000 年提升了 37pct),对应保守、中性、乐观情景,并假设名义 GDP 未来十年 C*R 为 5%、6%、7%,则到 2030 年中国偏股公募基金将达到 44 万亿、57 万亿、73 万亿,十年 C*R 分别为 21%、24%、27%。
根据券商主要受益权益公募产业链的三大业务,分部测算远期利润贡献。对权益公募 产业链三大利润贡献来源(代销基金、参控股基金公司、公募基金交易佣金)分别测算, 保守、中性、乐观情景下,1)考虑到券商在投顾专业性方面相比银行及互联网平台具有优 势,假设券商代销非货基保有量市占率提升 6%、8%、10%;2)考虑头部基金公司多为 券商系,且基金公司头部集中、规模效应趋势明显,假设券商系公募基金公司非货基市占 率提升 0、3%、6%,利润率提升至 32%、35%、38%;3)伴随市场机构化、长期化, 公募基金平均年换手率降至 130%、140%、150%。
保守、中性、乐观情景下,券商权益公募产业链利润 2030E 分别增至 1.6 千亿元、2.6 千亿元、4.2 千亿元,约为 2020 年(260 亿元)6 倍、10 倍、16 倍。中性情景下,2030E 券商代销公募基金利润 879 亿元(十年 cagr29%)、控参股公募并表利润 1378 亿元(十 年 cagr26%)、公募交易佣金利润 347 亿元(十年 cagr20%),合计约 2.6 千亿元,为 行业 2020 年经纪佣金利润的 6.5 倍(2020 年行业实现经纪交易佣金收入 1161 亿元,交 易佣金净利润约 400 亿元)。乐观情景下,2030E 券商代销公募基金利润 1425 亿元(十 年 cagr35%)、控参股公募并表利润 2286 亿元(十年 cagr33%)、公募交易佣金利润 483 亿元(十年 cagr24%),合计约 4.2 千亿元,为行业 2020 年经纪佣金利润的 10.5 倍。
广发证券中性情景下 2030E 权益公募产业链利润为 331 亿元,十年 C*R31%,市 场份额 12.7%。中性情景下,假设:1)广发系控参股公募利润贡献市占率从 2020 年底的 12.0%提升至 2030E 为 20.0%(十年累计提升 8.0pct);2)代销基金和公募基金交易佣 金利润 2030E 市场份额保持与 2020 年一致(4.5%)。测算结果1)广发证券 2030E 控参股公募利润可实现利润贡献约 276 亿元,十年 C*R 为 33%;2)广发证券 2030E 代销基金和公募佣金交易利润为 55.7 亿元;3)合计权益公募产业链利润体量为 331.4 亿 元,市占率为 12.7%,较 2020 年的 8.4%提升 4.3pct。
中性情景下 2030E 权益公募产业链利润为 359 亿元,十年 C*R 32%,市 场份额 13.8%。中性情景下,假设:1)非货基代销保有量市占率从 2020 年底的 3.4%提升至 2030E 为 7.2%(十年累计提升 3.8pct);2)代销综合费率从 2020 年约 1.0%下降至 2030E 为 0.8%;3)代销净利润率从 68%提升至约 75%;4)公募佣金交 易利润占比 2030E 保持与 2020 年一致(2.4%)。测算结果1) 2030E 基 金代销业务可实现利润约 351 亿元,十年 C*R 为 33%,占券商行业基金代销利润的 40%, 而 2020 年代销利润约 20 亿元,占券商行业基金代销利润的 29%;2) 2030E 公募佣金交易利润为 8.3 亿元;3)合计权益公募产业链利润体量为 359 亿元,市占率为 13.8%,较 2020 年的 8.3%提升 5.5pct。
东方证券中性情景下 2030E 权益公募产业链利润为 244 亿元,十年 C*R28%,市 场份额 9.4%。中性情景下,假设:1)东方系控参股公募利润贡献市占率从 2020 年底的 12.0%提升至 2030E 为 15.0%(十年累计提升 3.0pct);2)代销基金和公募基金交易佣 金利润 2030E 市场份额保持与 2020 年一致(3.0%)。测算结果1)东方证券 2030E 控参股公募利润可实现利润贡献约 207 亿元,十年 C*R 为 28%;2)东方证券 2030E 代销基金和公募佣金交易利润为 37.3 亿元;3)合计权益公募产业链利润体量为 244 亿元, 市占率为 9.4%,较 2020 年的 8.1%提升 1.3pct。(报告未来智库)
2.2 券商系公募 AUM 市占率约 6 成,2021 核心券商始获市 场重估
券商系公募在公募市场中占据 6 成市场份额,且呈现提升趋势。纵向比较,2017 年至 今券商系公募 AUM 市占率持续提升。券商系公募总计 AUM 市场份额近年来持续提升, 从2017年42.6%提升13.7pct至21YTD约为56.2%。2020年、2021年至今别提升3.9pct、 3.1pct。银行系公募总计 AUM 市场份额从 24.4%下降 4.2pct 至 20.2%。横向比较,券商 系公募当前在偏股类基金合计规模市占率超 6 成。
头部基金公司中券商系公募集中度更高,中国现股+混基 AUM 前 5 名均为券商系公 募,CR5 约 29%。其中,广发证券旗下公募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股+混基 AUM 分列行 业第 1 名、第 2 名;东方证券旗下公募汇添富基金、东证资管股+混基 AUM 分列行业第 4 名、第 15 名。股票+混合公募基金规模前二十大基金公司中 14 家为券商系,占比 70%显 著高于其他派系基金公司。
自 2021 下半年以来,市场对公募产业链业绩贡献度高的券商给予一定程度价值重估。 2021 年权益公募产业链成长性持续验证:市场股+混基连续 11 个季度扩容,截至 2021 年 10 月末,市场股票及混合基金规模 8.2 万亿元,比年初增 28%,比 2018 年底增 275%。 股票+混合公募基金渗透率仍然较低:2020 年底中国股票及混合基金占 GDP 的比重为 6.3%,3Q21 约为 7.2%,远低于美国同期约 68%。同时,基金公司商业模式是基于存量 AUM 收取管理费,且支出相对刚性(人员费用的相对刚性),其中头部公司 ROE 显著好 于非头部公司,规模效应显著,因此头部基金公司相关券商受到市场特别关注。如广发证 券 1H21 权益公募产业链利润 15.1 亿,同比增 53%,占公司利润比重 26%;东方证券 1H21 权益公募产业链利润 14.8 亿,同比增 110%,占公司利润比重 55%。
2.3 对标美国,配置型持基、基金公司头部集中为长期趋势
美国基金市场呈现长期集中趋势,而我国基金市场仍相对分散,预计未来将呈现集中 度提升趋势。目前我国公募基金数量超过 9000 支,其中货基 332 支,非货基约 8700 支。 同时美国则近五年基金数量下降,2020 年末非货币共同基金数约 7300 支。美国公募管理 人规模 CR5 从 2005 年的 35%提升至 2020 年的 53%。目前我国非货公募管理人 CR5 约 24%。预计未来我国基金市场同样将呈现头部集中趋势。
居民持基逐步向配置型转变是长期趋势。2020 年末美国私人养老金持有股+混共同基 规模 9.0 万亿美元,占比 62%。2020 年末美国股+混共同基金规模 14.3 万亿美元,其中 主动管理类 10.4 万亿美元;此外美国股+混 ETF 规模 4.2 万亿美元。主动类、ETF 类、指数类分别占美国股+混基总规模的 56%、23%、21%。美国股票基金换手率中枢下降:85-02 年中枢为 65%,03-20 年中枢为 43%。
3.分部估值思路重估优质券商2022目标市值
3.1 券商机构业务增量确定,且延续头部集中趋势
公私募基金规模持续高增的进程同时也是 A 股机构化与产品化提速的进程。至 2021 年 11 月末,市场私募证券基金规模 6.1 万亿元,同比增长 63%,比年初增长 62%。至 2021 年 10 月末,市场非货币公募基金规模 14.7 万亿元,同比增长 37%,比年初增长 24%。 2021 年 1-11 月市场新发偏股基金规模 2.04 万亿份,同比增长 11%。随着市场逐步机构化,且注册制改革不断推进,投行业务市场空间日益提升,同时专业投资者对融券、衍生 品及跨境业务需求高增,融券余额、场外衍生品市场持续扩容。
机构业务头部集中趋势显著。投行业务方面,2021 年年初至今 IPO 承销募资规模前十 名券商合计市占率 70%,其中前三名市占率 41%,再融资前三名市占率则达 57%;融券 业务方面,1H21 前三名合计市占率达 53%;场外衍生品业务方面,截至 2020 年 11 月底 中信证券市占率超 20%、中金公司市占率超 16%。
头部券商具有业务牌照壁垒,部分创新业务资质仅限于少数头部券商。券商开展收 益互换业务及场外期权业务均需交易商资质,现场外期权一级交易商资格仅中信证券等 8 家券商拥有;截至目前,共有累计 7 家券商取得试点结售汇业务资格;10 家券商获得试点 开展跨境业务资格,可从事自有及代客做境外证券交易、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且上述牌 照及试点资格均门槛较高较少批准新进者。
3.2 头部券商收入结构改善,盈利稳定性提升
头部券商整体利润率相较 2018 年均有所提升。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全面发展,1H21 整体营业利润率分别为 43%、55%,所有业务分部营业利润率较 2018 年均提升;中信建 投、中金公司逐步补齐业务短板,1H21 整体营业利润率分别为 46%、42%,其中财富管 理业务分部营业利润率持续提升;广发证券、海通证券 1H21 整体营业利润率分别为 46%、 46%,其中海通融资租赁业务分部营业利润率下滑。
以中信为例,中信 1H21 归母利润 122 亿元,接近 1H15 水平;但是收入结构大幅改 善,盈利稳定性提升。1)零售佣金及方向性自营收入占比 1H21 合计较 1H15 下降 29pct。 其中零售佣金占比从 29.6%降至 13.4%,方向性自营占比从 30.4%降至 17.1%。2)非方 向性投资收入占比提升,场外衍生品及一级投资收入 1H21 占 21%,合计较 1H15 提升 10pct。2015 年后中信证券主动压降权益方向性投资敞口、更注重客需产品业务发展。3) 资管与投行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资管业务包含华夏基金、券商资管,1H21 华夏基金收入占 12.3%,券商资管收入占 6.2%,合计较 1H15 提升 8pct。投行收入 1H21 占 11.0%,提 升 5pct。4)机构佣金及代销收入占比提升,1H21 收入占 7.5%,较 1H15 提升约 4pct。
以中信证券为例,所有业务分部营业利润率近两年呈现企稳向上趋势。经纪业务营业 利润率回升至 1H21 约 38%。资管业务具有轻资本特性,具备规模效应,营业利润率波动 小,近两年稳中有升至 1H21 为 53%。重资本业务营业利润率明显下降年份均因计提大额 减值,随资产质量改善 1H21 营业利润率回升至 63%。除 2016、2020 年大额减值外, 2012-1H21 营业利润率中枢约 50%。投行业务为机构客户流量入口,营业利润基本稳定 在 45%~50%之间,1H21 为 48%。
3.3 分部估值下给予轻资本业务 PE 估值、给予资本金业务 PB 估值
现行业周期向上,头部券商营业利润率趋势向上。我们尝试对中信、华泰、中金等头 部券商用全面分部估值法进行目标市值测算。不同业务线盈利成长性不同,将轻资本业务 利润拆解为四部分:1)权益公募产业链利润(参考前述定义)、2)投行利润、3)券商资 管利润、4)其他轻资本利润(包括零售客户佣金、期货经纪等),分别给予 30 倍、20 倍、 25 倍、15 倍 PE,理由
1)权益公募产业链利润给予 30 倍 PE:海外财富管理券商嘉信理财 2010-2020 净利 润十年 cagr 约 22%,近一年静态 PE 中枢超过 30 倍;前文我们测算券商行业权益公募产 业链利润十年 cagr22%~32%,故可给予 30 倍 PE。
2)券商资管给予 25 倍 PE:海外资管公司贝莱德 2010-2020 净利润十年 cagr 约 9%, 近一年静态 PE 中枢接近 25 倍;资管新规过渡期至 2021 年底结束,现券商行业资管规模 企稳回升且费率提升,故可给予 25 倍 PE。
3)投行业务给予 20 倍 PE,其他经纪业务给予 15 倍 PE:在放开券商重资本业务和 资管业务之前,1Q12-1Q13 板块静态 PE 估值中枢为 20 倍,彼时行业收入结构以经纪和投行为主。考虑到注册制改革以来投行 IPO 费率上升,且业务仍保持成长性,故可给予 20 倍 PE。考虑到市场成交量提升但佣金率下滑,故可给予经纪业务 15 倍 PE。
为比较券商间资本金业务回报率,定义券商资本金业务净资产、金融资产 ROE 两概念。 定义金融资产 ROE=(净投资收入+净利息收入)/金融资产均值,其中金融资产=投资资 产+信用资产;定义资本金业务净资产=金融资产-有息负债。
上市券商 9M21 金融资产 ROE 均值为 10.3%,其中中金(18.8%)、中信(13.7%) 位列前 2 名。中金公司遥遥领先,主要得益于其产品创设能力较强,资本金业务大部分运 用于回报率较高的衍生品和跨境业务;中信证券次之,资本金业务中场外衍生品占比也较 高。此外,广发、建投、华泰金融资产 ROE 均在 11%~13%之间。(报告未来智库)
4.展望2022:全面注册制改革,行业盈利进一步向上,头部公司延续更优
2021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表述“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2022 年全 面注册制改革可期,预计行业 IPO 业务 2022 年仍将保持增量,中性预计 2022E 行业 IPO 规模同比增长 10%;同时表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预计 2022 年市场流动性仍保持 相对充裕。
预计 2022 年市场成交额维持稳定,投行、代销及非货公募基金双位数增长。经纪业 务方面,预计 22E 日均股基成交 1.1 万亿与 2021 年持平,佣金率下降 0.1bp 至 2.3bp, 代销金融产品收入仍保持超 40%增速。投行业务方面,22E IPO 规模达 5700 亿元,同比 增 10%。两融业务方面,22E 两融余额达 1.94 万亿,同比增 6%。资管业务方面,预计 2022E 券商资管规模 8.6 万亿;非货币公募基金规模增速超 20%。
预计券商行业 2022-2023 年营收、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预计券商行业(含非上市 券商)21、22E 实现营收分别为 5235 亿、5768 亿,同比分别+17%、+10%;预计 21、 22E ROE 为 8.0%、8.3%,净利润分别为 1937、2192 亿,同比分别+23%、+13%。同 时预计上市券商 21、22E ROE 均值分别为 9.8%、10.1%,显著高于券商行业整体。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未来智库】。未来智库 - 官方网站
近日,多家银行及其理财子公司对理财产品相关费率予以不同程度的下调,下调种类以固定管理费、销售服务费等为主,也涉及托管费、赎回费等,部分费率甚至调整至0。
接受《经济参考报》
银行理财费率战打响
固定管理费方面,南京银行子公司南银理财公告称,自2022年以来,对部分理财产品的费率进行了优惠。以“南银理财珠联璧合致远平衡ESG主题(*持有364天)”为例,2月7日至6月30日期间,固定管理费由0.8%/年降低至0.4%/年。
销售服务费方面,中银理财发布公告称,于2022年3月2日至2023年3月28日对“中银理财‘稳富’固收增强(封闭式)2022年009期”产品费率实行优惠,A类份额销售服务费由0.30%(年化)下调至0.15%(年化);C类份额销售服务费由0.40%(年化)下调至0.10%(年化)。
除了固定管理费、销售服务费等,产品费率下调还涉及赎回费等。光大银行所属子公司光大理财于2月14日(含)至12月20日(含)期间开展阳光金2号(EB1888)理财产品赎回费优惠活动,非活动期间,持有期小于360天,赎回费率为0.50%;活动期间,持有期小于360天,赎回费率打五折,降为0.25%。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产品费率还被调至0。招商银行日前公告下调了其代销的部分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产品费率,涉及招银理财、兴银理财、光大理财等多家公司的十余种产品的固定管理费、销售服务费以及托管费,有的固定管理费费率下降至0。
华夏银行发布公告称,自1月25日起,对华夏理财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3号A份、B份额销售手续费率进行调整,将A份额销售手续费、B份额销售手续费由此前的0.3%/年调整为0。
日照银行也发布消息称,该行计划对指定的3只理财产品第二投资周期的销售费、管理费给予阶段性优惠,优惠后的销售费率、管理费率均为0%。
减费让利 抢占市场
银行理财产品各项费率纷纷下调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近期银行理财产品费率调整有多方面原因。去年银行理财市场存续余额29万亿元,增速12%左右,规模比较大,盈利能力增强,为投资者创造收益近万亿元,已经具备降低费率的基础。“在加大对实体经济和对客户减费让利的背景下,降低产品费率也是减费让利的一种方式,银行理财市场对比股市相对比较稳健,是老百姓投资理财的重要选择,降费之后更能体现普惠金融方向。”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分析师苏筱芮也表示,随着银行理财子公司陆续成立,资管新规的影响不断深化,理财市场供给侧竞争不断加剧。在产品发行层面,伴随理财产品向净值化转型,净值产品的发行量、存续规模持续上升,规模效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费率下行。
业内人士也认为,银行下调费率也属于机构间竞争的方式之一。普益标准研究员黄诗慧表示,今年1月份以来,A股市场持续震荡,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整体小幅下行,部分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受到影响。由于产品发行量的减缓和收益欠佳,多家理财公司下调了理财产品管理费费率和销售费率。相关费率的下调属于机构间的一种竞争手段。
董希淼说,从银行和理财公司的角度看,降低费率能够吸引更多的客户,薄利多销,从而进一步做大银行理财规模。预计2022年理财产品规模将超过30万亿元,投资者有望突破1亿个。如果减费带来投资者增加和业务规模扩大,那么理财业务收入可能不降反增。
投资者应理性做好投资规划
长期来看理财产品费率的趋势将如何?黄诗慧表示,理财公司通过调整费率来吸引或者留住投资者,抢占市场规模,属于正常现象,预计这种现象短时间内还会继续扩容,但常态化来看,低费率产品并不会长期持续。
苏筱芮也认为,费率下调目前看来是一个短期趋势,长期来看伴随着宏观环境的稳定以及净值型产品市场格局的逐步成形,预计费率将会企稳。
董希淼认为,一段时间来,公募基金等产品费率不同程度进行下调,预计银行理财产品相关费率还有进一步调整的空间,增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但不同银行、理财公司和理财产品将采取不同的收费策略,收费方式、费率等差异化将进一步显现。
黄诗慧表示,于投资者而言,中短期的费率调整有利于降低投资者投资成本,但投资者也需理性做好投资规划。
董希淼提醒投资者,银行理财产品收费种类较多,除了管理费还有认购费、申购费、赎回费等,要认识到单项费用下调并不等于不收费;部分银行理财产品费率调整带有一些前提条件,比如持有期限等。而且,投资理财产品应综合考虑产品整体情况和个人实际需求,不建议将费率高低作为选择的关键因素。(
经济参考报
2月8日,小编了解到,昨日晚间,中信证券发布的《关于华夏基金2021年度业绩快报的公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华夏基金总资产162.95亿元,总负债50.07亿元。
业绩方面,2021年华夏基金实现营业收入80.15亿元,同比大增44.7%;实现净利润23.12亿元,同比增长44.68%。综合收益总额22.87亿元。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华夏基金母公司管理资产规模为人民币16616.07亿元,增幅为13.72%。
另据Choice数据显示,目前华夏基金管理有488只基金产品(份额分开计算),其中华夏行业景气混合于2021年度的业绩表现*,年度净值增长率达84.11%,年度收益率在50%的产品合共有5只。
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称,“2021年虽然不是公募基金业绩最‘出挑’的年份,但在公募基金发展史上,这一年必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展望2022年,李一梅对公募发展前景依然乐观,认为通过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公募基金一方面可以优化资源促进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能以优质的投资回报和服务,从而促进共同富裕。
在李一梅看来,2022年资管新规正式实施,将对资管市场释放更大的重塑与再造能量。公募基金具备净值化管理优势,随着制度红利的进一步释放,有望成为大资管各细分领域中增长最快的子行业。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网站》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网站、证券投资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