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临近年终,大家都在关心2021年的基金收益排名,基金经理在关心,基民们也在股关心,前者是为了个人业绩,后者在为2022年寻找下一只能赚钱的基金做准备,虽然距离全年结束还有近一个月时间,但是当前进入震荡市,今年的基金收益排名如果不出太大偏差的话,基本也就这样了,我们不妨来看看,今年*钱的基金都有哪些?
1、今年*钱的基金名单
1)有哪些?
下图是整理了到12月1日为止业绩*的前20支基金(这里面把排名靠前的一些场内ETF和一些重复的给筛出去了)
2、这些基金有什么特点?
买中了风口
截至目前今年收益率超过***的只有两支基金,而且比较巧的的是,这两只基金都是同一位基金经理崔宸龙,大家之所以没听过是因为这位基金经理任职才1年多,任职年限较短看不出什么,但我们通过他的两只基金的持仓会发现,两只收益*的基金都是以A股或者港股的新能源行业为主。
而排名第3的宝盈优势产业混合A 今年收益达到99%,主要以制造业各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为主,取得非常*的成绩。
排名第8的大成国企改革灵活配置混合全年收益率86%,虽然是以国企改革为主题,但是通过三季报来看,基金经理认为依旧是受益于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的不断推进,持仓相关的传统能源及高耗能行业、新能源行业、电力行业等领域出现了大幅上涨。
排名第12的广发多因子混合截至目前收益率80%,这支基金的风格主要是配置了新能源运营方面、非银行金融及部分可选消费品等低估值成长股。
今年这20支基金中,除了个别一两支有着独特的行业趋势外,剩下的十多支基金今年踩中了什么风口呢?
没错,剩下的基金都是以新能源主题为主,从最上游的材料、资源到制造最后再到下游的整车,全都包括进去了。
可能有人认为这其中有不少基金因为规模过小,所以净值很容易走起来,规模大的基金反而更有说服力。
那我们不妨以规模*的基金来观察,下图是选出今年收益率前200支基金中规模*的前五支基金,看看他们的收益率:
其中业绩前200名中规模*的是赵诣的农银新能源主题基金,规模达到259亿,持仓以新能源产业上下游的龙头公司为主,今年以来业绩67.9%。
华夏能源革新股票基金的规模在226亿,今年以来业绩56%,基金持仓表现依旧是新能源核心票。
东方新能源混合规模201亿,说起来也是今年富有传奇色彩的一只基金,从2020年末的47亿到今年二季度破百亿,如今已过200亿规模,收益率在今年达到了70%,算是今年权益类“黑马”之一。
3)为何新能源如此火爆?
从宏观角度来讲,人类文明的进步离不开能源,但能源是重度消耗品,用一点少一点,石油、煤炭、天然气,总有烧完的一天。
中国是工业大国,但石油贫瘠,早早尝到了能源不可控的危机,煤炭虽富裕,但没有新能源,迟早也会卡脖子。
汽车这个烧油大户,一直是心头大患,电动车缓解了能源焦虑的同时还能促进科技创新。
而政策方面又是明确支持,从产业来看,今年新能源车销量数据表现都十分亮眼,而根据那些车企或电池厂的规划来看,未来景气度大概率还是比较高。
这也是为何今年业绩居前的基金都是和新能源相关的原因。
02
去年的人气基金为什么熄火了?
我们选出一些过去长期绩优的基金从下至上排列,会发现今年全市场主动权益基金的首尾业绩差距已经达到了130%左右。
而很巧的是,今年表现最差的行业,恰好是去年最强的行业,整个排名榜单中,榜单前列的新能源阵营和榜单尾部的大消费阵营两两相对,算是对今年市场*的风格的一种诠释
我们来看看去年比较火爆的消费基金,*代表也是大家耳熟能知的两只
作为号称消费*的萧楠,他的易方达消费行业基金在2019和2020年表现可谓是亮眼,收益率分别为71.36%和72.52%,但是今年来收益却是-13.23%
同样是因为白酒成为了第一位“千亿顶流”的张坤,他的易方达优质精选
2019年收益率为65%,2020年收益率为84%,但是今年的业绩同样不是正收益,截至12月1日只有-12.71%
到底是何原因导致去年大火的消费主题基金会在今年熄火呢?
一来是估值过高,以消费中军白酒为例,在年初*点估值一度高达70倍。
在今年行业的业绩披露中,因为水井坊业绩为负的净利润不及预期从而引发市场对其他酒企业绩是否会不及预期的担忧;以及即使业绩超预期,下半年业绩是否能保证高增的担忧,毕竟之前的白酒业绩基数太高,大家都担忧目前的业绩撑不起来这么高的估值,从而引发回撤。
二来是政策方面关于消费税的传闻,按白酒不同度数设定不同比例税率或取消从量定额或者迎来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
这种事情本来只是短期因素,但由于前期的“双减”政策落地和互联网反垄断措施的影响,导致市场对政策敏感性很强,从而担忧白酒行业存在政策风险,所以不少机构开始纷纷降低白酒仓位。
而去年同样比较火的医药,比如葛兰的中欧医疗和赵蓓的工银医疗保健,前者今年收益为-1.97%,后者收益为14.98%。
因为持仓布局略有差别,但全年最差的也只是略亏不到2%,收益高的能达到15%,整体情况要比白酒强上不少。不过年年初时和白酒同样估值过高导致前期回撤较大。
03
2022该如何布局?
(1)*基金要小心
首先从估值角度来看,今年踩在风口上的主题基金一定要小心,无论是规模*的代表基金农银新能源主题还是收益*的前海开源新经济基金,通过他们的估值来看,都已经到了高位,因为是新成长产业,所以从估值来看,要比去年的白酒医药估值还要高出一些。
所以今年新能源走到这个位置,不免让人想起去年的白酒和医药,
新能源当前的景气度就很高,短期之内估值上又下不去手,而且最近整个板块确实有盛极的现象,未来如果高位横盘,可能会花一段时间去消化估值,不管怎么看,今年的这些收益爆表的股基都不适合再追进去了。
(2)建议均衡配置
今年行情从年初的白酒消费、医药到新能源和一些科技行业,行业不断轮动,未来空间大的有想象力的,该炒都炒过了,所以我们需要去思考,接下来还会炒什么? 接下来难道还是这几个板块接着不断轮动,股价轮流直冲天际? 如果没有想到答案,我不得不谨慎一些,毕竟好行业估值都在高位,风险收益比已经很低了,所以现在大盘未来的走势是很重要的,如果大盘好,可能会带动板块继续向上,反之,就要注意风险了。
这个时候如果去配置的话,*的建议是不要重仓一种基金,*多配一些估值便宜,安全边际较高,或者是前期跌下来不少的基金,比如说白酒或者医药如果再跌下来一些,那可能会出现合适的投资机会,估值越低,安全性就相应的更高一些。当然,也可以选择可以关注有*收益型的那种,比如说像股债平衡类的等等,如果明年继续是结构性震荡市,那均衡配置或许是较为不错的选择。
8月10日丨侨银股份(002973.SZ)公布,公司近日接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郭倍华、刘少云通知,获悉其所持有公司的部分股份解除质押,本次合计解除质押1195万股。
杨皖玉 中国证券报·
广发基金旗下基金为基民赚了334.45亿元,*,天弘基金旗下基金赚得327.58亿元,位列亚军。富国基金、博时基金、国泰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南方基金、华安基金6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为基民均赚超200亿元。
具体到基金来看,天弘余额宝货币2021年最能为基民赚钱,实现181.01亿元的利润。农银新能源主题、南方500ETF、华夏能源革新A、诺安成长、芯片ETF、前海公用事业6只基金为基民赚超50亿元。
20只新能源主题基金名单
今年,一波潮起潮落后,新能源再次回到了它的宝座。
新能源是长期确定性最强的赛道之一,也聚集了不少基金和基金经理。
根据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规模10亿以上的新能源主题基金有36只,平均规模93.30亿(A、C份额分开统计)。
按*规模排序,前20只名单如下,也是新能源基金之中的标杆。其中,规模100亿以上有7只,比如华夏能源革新股票A、信澳新能源产业股票、汇添富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ETF。
成立时间上,前20只新能源主题基金中,有12只成立时间在5年以上,平均成立年限为5.48年。
截至2022年6月30日,这20只头部基金成立以来中位数收益率300%左右,平均收益率247.47%。
每只基金的基金经理都是谁,任职时间、年化回报又分布如何?
Bo姐同样跟大家做了张数据图,截图如下。其中,任职管理时间较长、任职年化回报较高的基金经理,主要有冯明远、郑泽鸿、李瑞、过蓓蓓。
备注:时间过短的话,年化回报有失偏颇。
在综合衡量上述20只新能源赛道基金之后,bo姐从中选出了两位“最能打”的:分别是信达澳亚(基金公司3月份改名了)的冯明远和华夏基金的郑泽鸿。
他们的代表作基金,分别是信澳新能源产业股票和华夏能源革新股票A。
两只“最能打”的基金业绩PK
下面,我们细分对比、测评下两只基金。
第一,基金规模PK。
截至今年6月30日,华夏能源革新股票A*规模205亿,信澳新能源产业股票*规模148亿。规模方面,两者所处段位一致,是同一级别的选手。
规模变动上,信澳新能源产业股票前期规模就较高。之后在2020年年初,更是快速上升到140亿。
华夏能源革新股票A则前期要落后一些,直到2020年三季度才异军突起,并后来居上。
第二,业绩表现PK。
在业绩表现上,以近5年净值走势为例。
从下图可以明显看出,截至今年8月10日,冯明远管理的信澳新能源产业股票以及郑泽鸿管理的华夏能源革新股票A,两人的业绩均大幅跑赢同期中证新能源指数,超额收益达160%。
甚至两者的业绩终点,也高度相似。
区别在于,信澳新能源产业股票更稳一些,而且业绩是持续发力。华夏能源革新股票A则经历了一些“孤身走暗巷”,之后才迎头赶上。
事实上,不管是上图中,还是下图中,都可以明显感受到这点。
年度业绩PK如下。
不知道大家怎么想,bo姐觉得,两只新能源赛道基金和中证新能源指数的单一赛道波动都非常大。
第三,*回撤PK。
当然了,在两只基金的内部对比中,相对来说冯明远波动小一些,郑泽鸿波动大一些。
*回撤方面,华夏能源革新股票A成立以来,回撤一直较大,数次突破-30%,甚至突破了-40%。
信澳新能源产业股票则前期表现优异,*回撤-30%左右,之后*回撤逐渐变小。但今年也被整“破防”了,*回撤高达-41.05%。
不过,随着新能源赛道的强力反弹,两只基金的修复都很快。
第四,收益拆分PK。
从风险属性来看,华夏能源革新股票A近5年中基金下行风险为20.7276%,大于同类平均。
值得注意的是,基金斩获的阿尔法收益极高,也就是基金经理的主动选股能力极为突出。
再看下信澳新能源产业股票的,近5年中基金的下行风险为16.3131%,相对小于前者。
在斩获收益方面,两者则高度相似。
信澳新能源产业股票的阿尔法收益同样很高,基金经理冯明远的主动选股能力同样突出,所依赖的行业方面的贝塔收益相对小一些。
第五,资产配置PK。
在资产配置上,两只基金均是股票型基金。因此权益仓位始终较高,长期处于90%以上。
不过,两者并非没有差异。
以今年二季报为例,在十大重仓股中,华夏能源革新股票A明显偏向积极型,属于高持股集中度。
信澳新能源产业股票则注重防守,属于非常明显的低持股集中度。虽然今年上半年也“画崩了”,但“画线派”风格仍在,也就是低持股集中度、均衡配置等特质。
此外,在两只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中,除了宁德时代、赣锋锂业等少数相同持股外,两位基金经理前十大重仓股大相迥异,差异很大。
但是相比于之前已经火热、估值高企的抱团新能源个股,两位基金经理挖掘了不少衍生投资方向,持有一些股价处于相对低位的非抱团潜力公司,近三月普遍涨幅不俗。
郑泽鸿PK冯明远
第3部分,我们看下基金经理层面的PK。
在证券从业经验方面,郑泽鸿目前拥有10年证券从业经验,冯明远目前拥有11年证券从业经验。
从管理时间来看,郑泽鸿和冯明远,两位基金经理管理各自的新能源主题基金,均长达5年以上。任职年化回报也很相似,均在年化30%段位。
当然了,冯明远任职稍长一些,任职以来累计回报明显高出不少。
与此同时,两位基金经理的收益明显高于同期中证新能源指数,而标准差所代表的波动率,也就是风险、回撤等,明显低于中证新能源指数。
备注:横坐标的标准差指标,类似于波动率。
下面,再看下两位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
第一,郑泽鸿。
2014年任新能源、电力设备等行业研究员;2016年担任新能源和环保组组长,在新能源领域也拥有着丰富且扎实的投研经验。
从基金的长期资产配置来看,郑泽鸿长期聚焦于新能源汽车板块。部分细分行业分布上,长期聚焦新能源车上中游材料、零部件等。
事实上,这些细分领域的竞争格局也相对较好。
在投资之中,郑泽鸿擅长利用“阿尔法+制胜投资”策略做投资,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起来。
对比同类基金,郑泽鸿的进攻能力较强,防守弱一些。
备注:上行捕获率越大,进攻能力越强;下行捕获率越小,防守越强
第二,冯明远。
冯明远的一个最鲜明的投资特征在于持股集中度,信澳新能源产业股票持股集中度很少超过25%。
很明显,冯明远管理基金,并非靠重仓少数个股致胜,而是自己挖掘行业赛道、挖掘潜力性公司。
冯明远跟踪新兴产业已经近十年了,对这个行业中大部分公司的质地,竞争力、管理层、各种产品的价格是否存在周期性波动已经掌握的比较透彻,同时,也注重估值。
对比同类基金,冯明远的进攻能力较强,防守能力也不弱,更稳一点。
最后我们看下估值,以中证新能源指数(930771)为例,新能源赛道在强力反弹后,估值有所修复。
Bo姐觉得,当下新能源赛道可上可下,处于一个“中间且稍高”位置。不过,在操作上宁可少赚,不能大亏。因此不妨谨慎一些,控制仓位,轻仓定投。
大家对郑泽鸿和冯明远这两位新能源赛道“最能打”的基金经理怎么看?文末留言说说你的看法~
【风险提示】观点会随市场环境动态变化,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基金收益排行》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基金收益排行、002973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