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保本理财产品,银行保本理财产品监管规定

2022-08-18 1:40:44 证券 xcsgjz

银行保本理财产品



本文目录一览:




2022年的股票基金一开门就绿到发光,


打工人跨年时还许愿今年要发大财,


到现在一心只想回本


连知名基金经理都EMO了,


一把子亏掉了丈母娘一年的退休金...



没办法,高风险投资,跌穿底裤咱也得认,


但买了银行理财的朋友,也要注意,


很多产品都是拿了钱去投资基金、股票的,


风险同样不小~


而且今年1月1日起,资管新规正式实施,


最受瞩目的一点就是不再保本!


多家银行也已经清退了保本型理财



那这对我们理财有什么影响呢?


已经买了的银行理财要退吗?


今天就来聊聊~


N1

资管新规,到底是什么?


其实早在2018年,


央行、银保监会、 *** 、外汇局,


四部门就联合发布了《资管新规》,


用来规范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


只是受到疫情的影响,


监管把新规过渡期延长到2021年底,


2022年元旦过渡期完结,才正式实施。


资管新规掀起了金融业大变革,


对咱们消费者,有3点影响重大!


1、打破刚性兑付



以前咱们买的30天、90天或一年的理财产品,


图的就是它比存款利息高,还承诺保本,


但新规后不给保证了,亏了你自己负责!


如果还有人敢说刚兑的,那八成是骗子,


大家选择时要擦亮眼睛~



2、净值化管理



通俗地讲就是,


以后的理财产品不设定也不承诺预期收益率,


而且必须把实际涨跌波动公开出来,


赚了就赚了,亏了就亏了,


让投资者清楚其中的风险。



3、规范资金池,杜绝期限错配



啥意思呢?


以前银行会把保本的、高收益的,


长期的、短期的产品都放一个资金池里运作,


兑付时经常东挪西借,暴雷风险高,


新规就给禁了,以后啥类型的都得单独核算。



这一点,直接导致多家银行提前终止理财产品,


据报道,仅2020年一年,


就有785款产品提前终止合约,涉及多家银行。



那么国家为什么要实施资管新规呢?


N2

为什么要实施资管新规?


国家实施资管新规,其实完全是无奈之举!


主要原因有2个:


1、让银行甩掉刚性兑付的包袱


银行理财说白了就是银行拿着你的钱去投资,


它赢了你也赢,它亏了你也亏,


但现在银行间的竞争越来越大,


有些银行为了拉业务,会给你承诺保本,


有收益了多给你,亏了由它自己担。



可如果遇上行情不好,或实力太差,


投资回报一直不行,就容易暴雷。


而且一个银行这么干了,


其他银行自然也都会卷起来,


最后整个行业的风险就增大了!


所以新规才让投资者自己来承担风险。



2、市场利率持续走低


这几年全球利率下行,


理财产品收益率也随之下降,


加上疫情下投资环境多变,


导致出现本金亏损的产品,越来越多。


***曾报道:300多款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亏损!



在亏损将成为市场常态时,


还承诺收益率,承诺保本保息,


银行不乐意,监管更担心它们集体翻车!


所以新规实施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而对于咱普通投资者,


虽说银行理财相比股票基金风险低点,


但没有了刚兑,看到收益高的还是悠着点好!


如果你极度畏惧风险,


来看下现在还有哪些0风险理财产品



N3

保本保息的理财产品,只有3种!



现在能保本保息的理财产品有3种:


1、50万以内的银行存款


50万内存款其实是没有风险的,


因为有《存款保险条例》保障,


如果银行破产,更高能偿付50万。




2、国债


国家发行的国债,有中央 *** 背书,0风险。



3、年金险和增额终身寿


理财险的收益情况直接写进合同,


保单有《保险法》兜底,


又有《保险保障基金法》帮赔,


就算保险公司不幸破产倒闭,


也会指定人接管,保单利益不受影响。


而三者相比较,


1年期银行定期存款,现已跌至1.5%!


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盘中也跌破2.8%!


而理财险却能锁定3.5%的长期利率,


复利增长,并且白纸黑字写进合同,


不受任何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


在打破刚兑和利率下行的环境下,


理财险可以说优势明显!




远凯股票网

8月11日,港股科技板块大幅反弹。截10:40,权重股药明生物(2269.HK)涨2.44%,生物科技ETF港股(159615)、香港科技ETF(159747)分别涨1.95%、1.44%。交投明显活跃。

券商分析师此前称,近期是港股中期业绩的发布高峰期,即使基本面验证或导致部分行业出现盈利下修压力,但是前期估值回调已给予一定的缓冲,而且企业在业绩后可重启股份回购及股东增持计划,将提升港股的承接力。当前港股市场估值已处于绝对低位,其继续向下的空间已极为有限,反弹一触即发。




银行保本理财产品可靠吗

如今去银行买理财产品,可以说绝大多数都是非保本理财产品。银行系的保本理财,恐怕也就只剩下结构性存款了,由银行代售的银行系之外的保本理财倒是还有一些。那么,如果是买银行的非保本理财,是否安全呢?

银行的非保本理财安全吗

既然是非保本理财,就表示了它不可能是绝对安全的,只能看安全程度有多高。而一款银行的非保本理财安全程度的高低,主要跟以下两个因素有关。

首先,就是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在银行售卖的非保本理财中,有的是银行自己发行的,有的是本银行或其他银行的理财子公司发行的,还有的是其他非银行机构发行的。

由银行或其子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按风险等级划分一般可分为R1—R5五个等级,如果是其他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一般就可以分为低风险、中低风险、中风险、中高风险和高风险五个等级。

二者也就是在表述上不一样而已,实际上是相对应的,即R1对应的是低风险,R5对应的是高风险。

很显然,低风险的理财产品,安全性是比较高的。一般低风险的理财产品虽然不承诺保本,但真正会亏钱的可能性非常小。风险等级越高,安全性自然越差。当一款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达到R5或高风险时,已经不能用安全来形容它了。

所以,要看一款银行理财的安全性高低,首先就得看它的风险等级。R1级的很安全,R2、R3级的相对安全,R4、R5级的就不怎么安全了。

其次,就是要看发行理财产品的机构是谁。理财产品并不是只要风险等级相同,安全性高低就相同。

因为同样安全等级的理财产品,有的能给投资者带来正收益,有的却会让投资者的本金受损。之所以有这样的区别,很大程度上就是跟理财产品的发行机构有关。

理财产品的发行机构,通常也是理财产品的管理者。他们需要利用发行理财产品募集起来的钱去做投资,以便为投资者创造收益,不然投资者没有理由把钱交给他们管理。

因此,理财产品发行者或管理者的投资能力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理财产品的收益高低。投资能力较强的机构,更容易为投资者带来更好的收益,其发行的理财产品也相对更安全。

另外,理财产品的发行者或管理者能否做好看门人的角色,也关系到理财产品的安全性高低。因为投资者把钱用于买了理财产品后,就会进入理财机构设立的资金池中,如果理财机构不能守好这个池子,让不法份子入侵,也会让理财产品变得不安全。

所以,在银行买非理财产品时,就更好是买那些风评较高或比较值得信赖的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这样相对来说也要更安全一些。

总而言之,银行的非保本理财是否安全,不能一概而论,而是需要进行区分才行。




银行保本理财产品监管规定

2018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 *** 、外汇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根据监管要求,从2022年开始,资管新规结束了3年的过渡期正式落地,随着资管新规的落地,保本型理财产品将不复存在。这种变化会对普通投资者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银行工作人员:2021年底资管新规过渡期以后,就都清退了。之前做的也有一些在存续中,像一些期限比较长的会终止,把本金按时间算给客户。

深圳市民:之前也是配置了一些银行方面的理财,就是保本保收益的。但是去年到今年已经没有这种理财产品了,所以自己也会在配置上多选择。

据了解,银行保本理财产品的消失来源于资管新规的落地。资管新规的核心在于打破“刚性兑付”,自2018年资管新规发布以来,经过三年的过渡期,过去银行理财产品承诺的类似于“保本保息”“零风险”等都成了过去式。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余凌曲 :这样的刚性兑付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代表着整个行业和金融市场潜伏的风险就越来越大,最终导致整体的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业内人士表示,在资管新规新格局下,银行理财业务发生着深刻变化。不少银行专门成立了理财子公司,逐步将理财业务转移到理财子公司进行专业化运营。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余凌曲:未来通过银行理财子公司,它的牌照实际上和现在的一些公募基金是大致等同的,可以发行更多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可以投入到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等,它覆盖的客户范围实际上是更广的。

在资管新规落地之后,资管行业朝着净值化的方向发展。银行理财、信托资金、保险资金等正通过直接或与基金公司合作等方式,越来越多参与到证券市场中去,与此同时,我国基金发行市场规模也创下新高。

据了解,2022年1月将有102只新基金开始发行。Wind数据显示, 2021年新成立公募基金1898只,超过2020年的1376只,创下历史新高;总发行份额近3万亿份。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数据,截至2021年11月底,我国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合计25.32万亿,再创历史新高并首度突破25万亿。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 杨德龙:资管新规之后,公募基金获得比较大的发展,在与机构合作方面也取得比较大的进步。在新基金大量发行的情况之下,代销方面的合作更多。另外机构委外业务也是稳步发展,很多银行成立了理财子公司,这些理财子公司在权益投资方面,多数是采取申购公募基金的方式来实现,这就增加了机构业务的合作。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如何抓住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大转移的机会,对很多券商而言迫在眉睫。而公募基金的火热,也让越来越多的券商盯上了公募牌照,券商机构申请公募牌照成为一大趋势。

对个人投资者而言,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业内人士建议,个人投资者要明确投资有门槛,在进军高风险投资领域的同时,一定要掌握必备的金融知识,根据自身的风险承担能力,进行相应的投资。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余凌曲:自身在金融知识方面风险识别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可能更好的方式还是进入到常规的存款领域,或者一些相对低风险的保险产品。

华林证券资管部总裁 张大威:最简单的就是把钱交给专业机构去打理,过往的很多数据已经证明了投资者自己去做交易,显然不如交给专业机构。

***财经广州日报·新花城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银行保本理财产品》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银行保本理财产品、远凯股票网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更大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 *** :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