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文 | 刘振涛
2021年是新能源概念板块的春天,中证新能源指数(399808.SCI)在2021年曾从2700多点一路涨至5100多点,涨幅高达70%。押注新能源赛道的公募基金经理各个面带春风,管理的基金赚的盆满钵满。
2021年上半年,中小基金公司金鹰基金的基金经理韩广哲一战成名,因为押注新能源赛道,韩广哲管理的金鹰民族新兴混合净值涨幅达53.15%。领跑整个主动权益基金板块,成为了2021年上半年基金*。
金鹰基金看到了基金规模的扩张的曙光,于是在2022年,金鹰基金让韩广哲接管了2只基金,并且还给韩广哲发行了2只新基金。
金鹰时代领航一年持有混合是近期韩广哲在发行的第二只新基金,目前该基金处于募集期,募集日期是8月10日-9月2日。
作为一名曾经获得过半年度*的基金经理,凭借名气,基金应该不难卖。不过,我们在基金社区却看到了基民一片吐槽声。
有基民吐槽表示,“别发了,看看最近半年,不能再坑基民了”。还有基民吐槽,“这经理不择时,逮住就啃,啃对了是肉,啃不对就凉凉。”
基民们如此般吐槽,与韩广哲管理的基金2022年来业绩表现糟糕有关。
2022年以来,韩广哲管理的基金数量增多了,不包括真正发行的金鹰时代领航一年持有混合,他管理着7只基金(A/C份额合并计算)。管理基金数量增多,规模也在扩大。
二季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末,韩广哲管理的规模达98.50亿元,比2021年末增长了14亿。如果新基金成功发行,韩广哲也将成为“百亿级”基金经理。
虽然2022年以来,韩广哲的管理规模增长了,但是管理的基金业绩却表现糟糕。
据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韩广哲管理的7只基金中,仅一只基金2022年以来上涨,涨幅*的C份额仅1.93%,其他的6只基金年内跌幅均比较大。
金鹰时代先锋混合是韩广哲2022年发的第一只基金,曾一度大跌30%,后期有所反弹。截至8月11日,该基金年内仍跌9%。
韩广哲管理的金鹰医疗健康产业基金跌幅*,2022年以来,该基金净值跌幅达30%,近1年跌幅达42%。
韩广哲一个押注新能源赛道的基金经理,却管着一只医疗基金,这就好比一个长期做中餐的厨师,然后去做西餐,那能是一个味吗?
抛开医疗基金外,韩广哲管理的其他几只基金年内跌幅也比较大,金鹰民族新兴混合2022年以来跌幅也超过了15%。
这些基金净值大跌,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市场整体风格的转变。2022年以来,新能源不再像2021年那样火爆,虽然近3个月以来反弹吗,但是整体表现较低迷。
那些押注新能源赛道的基金经理都表现得较一般,基金净值下跌较大。比如2021年全年*,前海开源基金经理崔宸龙,因为押中了新能源,其管理的前海开源公用事业股票在2021年大涨119%,获得*。
2022年以来,受到新能源板块整体波动低迷影响,该基金年内跌幅超过15%。
另一方面,韩广哲管理的基金年内大幅下跌,还与其“***式”的投资风格有关。
市场上这种“***、du徒式”的投资风格基金经理有不少,比如诺安基金的蔡嵩松,就是满仓豪du半导体,不管所管理的基金是赛道型主题基金,还是宽主题的基金,蔡嵩松的基金都重仓在半导体。
这种风格,也导致了蔡嵩松的基金在半导体芯片行情好时,整体涨幅很猛,在行情差时,所有的基金都表现较差。这也就是为啥蔡嵩松一段时间被叫“蔡经理”,而一段时间被吐槽“经理菜”的原因。
韩广哲的管理的基金,除了医疗基金外,无论是新能源主题基金,还是宽主题基金,都重仓新能源个股。
二季报数据显示,韩广哲二季度持仓的前十大重仓股,都是新能源个股,包括华友钴业、宁德时代、阳光电源等。
这种所有基金持仓几乎趋同一致的投资风格,也注定管理的基金在持仓个股低迷时候,出现“一损俱损”的局面。
结合韩广哲以往管理基金持仓风格来看,其新发售的基金大概率还是会重仓新能源,并且持仓个股很可能趋同。
这种产品高度同质化情况下,基金经理长期投资能力仍有待验证。
对于金鹰基金韩广哲再次发新基金,你怎么看呢?
来源/视觉中国
昨天, A 股市场再度大跌,而今年以来,市场已连续调整十月有余,上证综指也从* 3587 点回落至*时的 2500 点附近并持续震荡。对此,上投摩根核心精选基金拟任基金经理李博认为,中国拥有一个庞大的内需市场,消费升级、创新升级和制造升级将是未来长期的发展动力,因此无论从整体市场的估值,还是从*标的的情况来看,此时都应该更加贪婪而非恐惧。
李博表示,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未来新的经济增长动能必然来自于需求提升和产业升级,而中国恰好拥有一个14亿人口的庞大内需市场,伴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升,消费升级、创新升级和制造升级将是未来长期的发展动力。
正在发行的上投摩根核心精选基金作为一只价值成长选股基金,其将从自上而下的角度去挖掘优质品种,因而对所属行业有着更为明确的要求。目前来看,在行业上更为偏向格局较大、盈利能力较强的新兴行业,如消费升级、制造升级、创新板块等方向的投资机会。李博表示,将通过企业业绩增速、估值和PEG三个指标完成初步筛选,而后再从行业发展潜力、企业产品的可复制性和行业中企业的竞争地位这三个维度来考察企业的长期发展质量。
从长期维度来看,李博认为,当前A股市场有两方面值得关注。第一,A股企业整体盈利情况较为稳定。从已披露的财报数据来看,今年一季度A股上市公司盈利同比增长14%,二季度数据更是优于一季度,即使后续有所回落,预计今年上市公司的整理盈利同比增长率仍将维持在14%左右,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A股的整体盈利增长都呈现出较为健康的状态。
第二,目前A股市场处于估值洼地。Wind数据显示,10月19日中证500的市盈率仅为17.01倍,处于历史底部;此外,从横向比较的角度来看,整体A股的估值水平在全球其他主要市场的主流指数中同样具有优势,性价比极为凸显。
新民晚报
据金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金鹰基金”)3月4日晚间发布的公告,总经理姚文强升任董事长,常务副总经理周蔚升任总经理,任职日期均为3月5日。
业内人士表示,公司通过原有*管理人员升任的形式,既有利于保持公司平稳运行,延续公司战略方向与目标,也有助于金鹰基金进一步加强战略管理,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及综合管理能力,实现公司积极稳健发展的目标。两人的升任,显然也是基于股东方对该公司原有管理层过往经营管理工作业绩的认可。
非货管理规模2021年同比增逾***
公开资料显示,姚文强,1997年9月至2002年3月任上海中央登记结算公司深圳代办处主管,2002年4月至2003年5月任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2003年6月至2004年5月任汉唐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市场总监,2004年6月至2008年3月任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营销管理部总经理助理,2008年4月至2016年7月任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华南总部总经理,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任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南方总部总经理,2017年3月加入金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副总经理、总经理兼首席信息官。
周蔚,2002年11月至2009年12月任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总行办公室、客户二部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业务主管,2010年1月至2018年4月任中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团队负责人、投资管理部总经理助理,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任中泽香山(天津)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2019年8月至2020年11月任西藏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业务八中心主任、拟任副总裁,2020年12月加入金鹰基金,2021年5月起担任常务副总经理。
从过去两年的展业数据上来看,金鹰基金的投资业绩、规模增长均达到历史*水平。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金鹰基金公募资管规模为649.77亿元,管理规模位列全行业149家持牌机构的第67位截至2021年底;其中非货规模为428.11亿元,非货规模较2020年底213亿元,猛增100.99%。
规模的稳步提升来自于持续出色的业绩表现,据海通证券数据显示,2021年金鹰基金权益类产品以30.42%的平均收益率,跻身149家基金公司权益类基金业绩榜单前十强;最近两年排名行业第9位。从单只基金维度看,2021年在沪深300指数震荡下跌5.20%的市场背景下,金鹰基金旗下年度收益率超过40%的权益类基金多达10只(不同份额合并计算,下同);此外,以金鹰民族新兴、金鹰改革红利等基金为领衔,最近两年实现收益率翻倍的基金达9只;其中,金鹰民族新兴混合基金近两年收益率为238.42%,金鹰改革红利近两年收益率为200.72%,两只基金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均为16.97%。
下一步聚焦四大核心能力的提升
官网资料显示,金鹰基金2002年成立,总部设在广州,注册资本5.102亿元人民币。股东包括东旭集团有限公司、广州越秀金融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持有66.19%、24.01%和9.8%的股份。
对于金鹰基金接下来的发展战略规划,姚文强表示,2022年是金鹰基金成立的第20年,也是自己加盟金鹰基金的第6个年头。金鹰基金将延续发展战略,根据市场实际需求,重点聚焦四大核心能力的提升。
具体来看,据姚文强透露:一是提升投资管理能力,强化深度价值研究导向,密切投研互动,提高投研转化;做好组合构建和精细管理、加强风险防范,努力为投资者创造出色的回报。二是进一步完善产品线,提升产品创新能力,着力布局于均衡型及工具型、固收+类、FOF等领域;推动产品的系列化、特色化发展。三是销售体系的聚焦化、专业化升级,通过券结模式,加强核心券商业务合作;与此同时,积极开拓多样化客户。四是,提升客户服务能力,探索陪伴服务新模式,实现差异化、*化对接投资者需求,为营销服务赋能。
周蔚也表示,资管行业属于智力密集型企业,必须尊重人才、发现人才、激励人才,公司将积极构筑高效赋能的人才成长平台。与此同时,金鹰基金继续坚持投研立司,通过深度研究以把握优质资产,通过长效评估引导科学投资、价值投资,秉持为持有人创造回报的初心,不断强化投研能力建设,扎实耕耘,争取为持有人的财富管理交出满意答卷。
8月首周周中,台海形势紧张导致市场避险情绪升温,大盘一度跌至两个月以来新低,在下半周局势稳定后,三大指数企稳修复,上证重新收在3200点以上。上周上证指数下跌0.81%、创业板指上涨0.49%、国证2000指数下跌1.70%。分板块看,成长>消费>金融>周期。地缘政治因素成为市场焦点,国产替代化概念受到资金追捧,半导体芯片产业链拉动电子行业领涨两市,计算机、通信以及国防军工也有较好表现;消费板块显著分化,必选消费中的食品饮料与医药生物均涨逾1%,而可选消费下的家用电器、汽车分别下跌5.1%、4.4%;周期与大金融板块整体表现不佳,其中房地产下跌4.5%,而建筑装饰、钢铁、煤炭、建材均跌近4%。
金鹰基金认为,近期的台海事件仅是情绪阶段扰动,加之货币更加宽松,或不改变市场震荡修复的中期格局。前期政治局会议定调偏稳,政策面更多关注前期政策落实,经济复苏斜率有所下修,后续市场对经济信心的恢复有待基本面提振,市场或更多体现为自下而上的机会。与此同时,当前正值上市公司进入中报业绩披露窗口,A股对盈利端预期差将更敏锐。总体而言,短期关注地产等防风险处置是否有所变化,重点围绕中报业绩支撑品种。
行业配置上,建议维持“消费+科技+稳增长”均衡配置,应对好市场经济强弱预期变化。短期经济预期或难有较大变化,加之外围衰退式宽松预期升温,国内货币更加宽松,自身不受经济周期影响的成长领域或更占优;若后续经济预期能有所修复,短期阶段性回调后的稳增长主线或仍可逢低布局。此外,可关注低估值的受益“复苏”主线的中期布局品种,包括消费和有需求支撑的成长细分领域。
具体来看,消费方面,虽然动态清零方针不变,但现有常态化/*化防疫优化仍是大方向,疫后复苏主线(酒店/餐饮/免税/航空机场)仍向好,此外可关注受益于经济复苏的可选消费方向(白酒/汽车)。科技方面,在估值合理前提下,结合中报业绩,继续优先布局景气度靠前的科技行业(新能源/军工),此外可关注科技赛道中同样受益于下游需求恢复的细分品种(汽车电子/互联网平台/广告/IT软件)。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金鹰基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金鹰基金、上投内需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