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提到邵逸夫,大概不少人立刻就会想起一所所学校里的“邵逸夫楼”。
作为香港*的慈善家、娱乐业的超级大亨,邵逸夫凭借着大量的对于慈善事业的投入,活在了无数人的心中。
2014年,邵逸夫逝世。在生前,邵逸夫所创造的邵氏公司基本上可以说是香港娱乐业的“掌舵人”。
而在邵逸夫先生去世后,家人们几乎婉拒了大多数名人名流们的吊唁请求,仅仅有两名女星获准出席葬礼,除此之外便都是邵逸夫先生的亲属,鲜有外人在场。
而和大部分豪门不同的是,尽管邵逸夫在年轻时曾经先后拥有两位妻子、四个子女。
然而,在邵逸夫死后,妻子儿女们却无人争夺、甚至无人接受他那200多个亿的遗产,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葬礼前后
2014年1月7日,已经107岁高龄的邵逸夫先生在家中安详离世。
其实,在过完百岁大寿后,邵逸夫就和家人约定好,要在家中“度过最后岁月”。而在邵逸夫去世后,根据这位香港娱乐大亨在生前留下的遗嘱,他的葬礼及追悼会一切从简,也不需要多少人送行。
正是因此,在1月10号的葬礼上,仅仅有邵逸夫的部分亲属以及十分亲近的几个密友到场,送了他最后一程。
在媒体的记录中,邵逸夫先生的出殡仪式从早晨8点一直持续到了中午11点半,其中有不少邵氏亲属往来迎送。
而在上午9点左右,香港前任特首董建华和曾荫权也先后抵达了葬礼现场进行吊唁。
由于邵逸夫先生在香港举足轻重的地位,闻听邵逸夫先生去世后,有不少香港明星都希望能够前往吊唁。
不过,最终获得许可的明星寥寥无几,其中仅仅只有两位女明星:曹众和甄珍。
作为被邵逸夫先生一手捧红的女明星,曹众曾经跟随邵逸夫出席过不少活动,两人偶尔还会被香港的狗仔拍到牵手并肩、神态亲密的照片。
也因此,曹众曾经被香港媒体冠以邵逸夫“绯闻女友之一”的名号。
不过其实,曹众对邵逸夫的第二任夫人方逸华非常尊敬,在邵逸夫还在世的时候,曹众还曾时常陪同夫妻两人一起出行,言语举止格外“有分寸”。
所以,在邵逸夫先生的葬礼上,曹众可以被方逸华点名同意获准参加,这份非同一般的认可和亲密由此可见一斑。
同样被获准参加葬礼的甄珍则是和邵逸夫夫妇相交四十余年的好友。
在得知噩耗时,甄珍正在台湾,收到消息后的她立刻结束行程返回香港。
由于计划匆忙,在抵达葬礼现场时,媒体镜头拍下的甄珍妆容清减,泪流满面,足可见她和邵逸夫先生关系的亲厚。
在葬礼结束后,邵逸夫先生的遗体随即火葬。
在七日后的1月17号,邵氏又举行了一场面对公众好友开放的“邵逸夫追思会”,其中曾志伟、黄秋生、吴孟达、惠英红、刘德华等一众香港明星悉数到场,对邵逸夫先生进行了追思及悼念。
不过,除了葬礼,让香港媒体们最关心的还是邵逸夫死后的遗产分配问题。
然而,和那些豪门之间的“尔虞我诈”不同的是,在邵逸夫身后,他那将近200亿的资产却出现了无人想要继承的情况……
二,风流往事
其实,说到遗产继承,就不得不提一提邵逸夫的“风流往事”。
在邵逸夫年轻的时候,他曾经跟随自己的大哥到新加坡发展娱乐和影业。
也是在这个时候,邵氏兄弟结识了当地的富商余东璇,并且被热情的余东璇邀请到家中做客。
在那里,邵逸夫第一次见到了另一名富商的女儿,黄美珍。
在新加坡当地,余东璇和黄美珍时常出双入对,恋情早已经是公开的事情。
然而,爱好相似、性情相投的邵逸夫和黄美珍在第一次见面后,顿时对对方一见钟情,很快坠入了爱河。
为了能够和黄美珍“长相厮守”,邵逸夫主动向余东璇坦白了这段恋情。
而余东璇其实对此早有所察觉,在确定事实后,余东璇哈哈一笑,大度地成全了两人的爱情,并且还送上了自己的祝福。
因为好友的成全,邵逸夫和黄美珍在1937年正式结婚,这之后,两人陆续生下了两男两女。
可是仅仅十几年后,这段婚姻就发生了变故。
1952年,邵逸夫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前往新加坡邵氏戏院楼上的一家歌厅里休息,在那里,他邂逅了歌女方逸华。
当时,方逸华在南洋一带早已经小有名气,人美声甜的她被人叫做“出谷黄莺”。
而就在邵逸夫抵达的那天晚上,方逸华的一曲《花月佳期》,也成功地吸引了邵逸夫的目光。
在歌曲结束后,邵逸夫派人专门为她献上了一大束鲜花,收到花的方逸华则前往邵逸夫的包间道谢。
一个是愈发成熟稳重的中年男人,一个是年轻活泼、落落大方的少女,两人又曾经同为上海人,在一场推心置腹般的倾谈中,这对男女之间逐渐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
在此之后,邵逸夫不断前去歌厅里找方逸华,谈天说地、畅聊古今,两人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近。
1957年,邵逸夫准备返回香港发展。
在离开前,邵逸夫将正妻黄美珍和四个孩子都安顿在了新加坡,却力邀“红颜知己”方逸华跟随他一起前往香港,到邵氏电影公司中任职。
而方逸华也当真和他来到了香港,开始从邵氏公司的一名小小文员做起,一步一步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努力,踏进了邵氏电影公司的高层,最终成为了邵逸夫身边的“军师”;
而邵氏电影公司也在她的经营之下,逐步从一个小小的电影公司,成为了香港的“电影帝国“,甚至被西方媒体称为是”东方的好莱坞”。
尽管邵逸夫和妻子在1957年后便“两地分居”,婚姻名存实亡。
不过,在黄美珍还活着的时候,邵逸夫无论多么依仗、信赖方逸华,却始终对外宣称自己“没有结婚的打算”,两个人也未曾同居过;
直到黄美珍过世十年后的1997年,邵逸夫才在拉斯维加斯正式和方逸华注册结婚——只是,这个时候的邵逸夫,已经90岁高龄了。
三,拒绝继承
早在最一开始,邵逸夫将四个子女全数丢在新加坡时,就注定了后来他和子女之间“情缘淡薄”的结局。
而方逸华的出现,更是让邵逸夫和子女们之间产生了一道深深的感情裂痕:
在方逸华登上邵氏电影公司的高位后,邵逸夫便将大部分权力交给了方逸华,甚至将他的全数产业都交给了这个“红颜知己”来打理。
在儿女们的眼中,邵逸夫的如此行为无疑是对母亲的一种“背叛”。
因此,邵逸夫的两个儿子先后离开了邵氏电影公司,另谋他去,女儿们更是和邵逸夫几近断绝来往。
这样的“冷战”转瞬便持续了将近20年。
直到2004年前后,或许是年岁渐长,邵逸夫和儿女之间的关系逐渐缓和,彼此之间偶尔也会通信、见面。
直到2014年,邵逸夫去世,子女才全数返回香港,送了自己父亲的最后一程。
其实,作为首富,邵逸夫必然没少听过豪门子弟之间勾心斗角,争夺遗产的故事。因此,无论父子、父女之间的感情裂痕多么难以弥补,邵逸夫还是早早地拟好了专门的遗嘱。
并且为子女设立了家庭信托基金,确保他们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可以衣食无忧。
在邵逸夫去世后,曾经有有心人粗粗估算过,这笔基金起码有百亿的规模。
而这样一大笔基金,则由邵逸夫委托通过一个注册在百慕大的基金管理公司专门完成增值及保值工作,完全不需要邵氏子孙亲自过问;
同样,有了家庭基金,也避免了子孙们一旦拿到遗产,就马上“挥霍一空”的问题;
而最重要的是,根据家庭信托基金的规定,如果想要解散基金,需要家里全部受益者的同意。
因此,这一条也极大避免了家人为了遗产而互相争斗乃至于“分家”的情况出现。
就这样,一方面拥有了庞大的基金收入,另一方面又因为父亲数年前对他们的“背叛”和“抛弃”。
因此,在邵逸夫去世后,邵氏四兄妹纷纷拒绝了继承父亲庞大的邵氏“帝国”的机会,转而选择各自喜爱的领域,并且在其中小有建树。
尤其是邵家大儿子邵维铭,在选择离开父亲和邵氏公司后,邵维铭转而前往新加坡发展百货和房地产业,并且凭借着自己的才能,逐步成为了当地首屈一指的富豪之一。
而作为陪伴邵逸夫走完后半生的“六嫂”方逸华,在邵逸夫的遗嘱中同样拿到了邵氏电影公司0.26%的股权,以及她早些年购买的、位于香港清水湾的一块地块。
不过,在邵逸夫离世三年后,方逸华也随之而去。
按照法律,一生未有生育的方逸华的遗产,还是全数“归还”给了长子邵维铭。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样一段发生在邵氏之间、恩怨交杂的故事,最终纷纷扬扬地落下了尘埃……
四,慈善大家
如今,在提到邵逸夫时,除了他那庞大的“电影帝国”以外,人们记得更多的还是邵逸夫的慈善事业。
作为坐拥百亿资产的香港娱乐大亨,晚年的邵逸夫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慈善事业当中。
在邵逸夫的眼中,医疗和教育作为民生的重要性之首,应该做到**的发展。
因此,从1985年开始,邵逸夫便通过邵氏信托基金和教育部展开了合作,在内地建设各类教育机构和医疗机构。
据不完全统计,在邵逸夫离世前,仅仅教育一项,邵逸夫就捐款了将近50亿港元,兴建了6000多所教育机构,“邵逸夫楼”遍布全国各地的中高等院校当中;
除此之外,邵逸夫还不断资助内地的各种公益和慈善事务,总额高达数亿港元。
由于多年来大力支持慈善事业,为内地的教育、医疗、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2008年,邵逸夫被民政部正式授予了“中国慈善奖终身荣誉奖”。
这个奖项,不仅仅是对他在慈善事业上的付出的回报,更是一种对他巨额贡献的一种肯定和感谢。
或许如今,在提到他的名字时,你无法第一时间想起他那庞大的邵氏影业,然而你一定走进过他所资助的“邵逸夫楼”,或者路过过他所兴建的“邵逸夫图书馆”。这位在全国各地留下了自己姓名的慈善大家,同时又是一手缔造了香港“电影帝国”、将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娱乐业大亨。
而除此之外,他还曾像个普通人一样,有着一波三折的爱情,以及难以处理的棘手子女关系……
而正是这些或传奇或“无情”的故事,才真正造就了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邵逸夫先生”。
现在再回看,尽管拥有着人人艳羡的家产,然而在晚年,邵逸夫却无法享受儿女绕膝的欢乐。
或许,再伟大传奇的人物,也终究有他心底的不完美和终身憾事吧……
12月10日丨国风塑业(000859.SZ)公布,公司与安徽丰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丰原生物”)于近日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聚乳酸可降解材料、双向拉伸薄膜材料领域的优势,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加强可降解薄膜材料、高端化工等技术研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化应用水平,共同探索商业发展新模式,促进可降解材料推广使用和产业发展。
合作内容: (1)双方基于各自优势和需求,对聚乳酸及其他生物基材料在双向拉伸领域生产应用、可降解薄膜材料加工成本管控以及高端生物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开展技术研发、产业共建等方面的全面合作。
(2)双方联合设立课题组,负责双方的全面合作,围绕可降解薄膜材料产业发展和技术需求选择相关项目,共同投资和开展研发、中试和产业化工作。
(3)双方根据本合作协议签订的内容,在开展具体项目时签订具体业务合作协议。双方也可通过其控股子公司具体开展本协议相关合作事项。
该协议的签署,有利于公司加强可降解包装薄膜材料、高端化工等技术研发,以及对聚乳酸及其他生物基材料在双向拉伸领域生产应用、可降解薄膜材料加工成本管控以及高端生物化工新材料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化应用水平。协议的签署不影响公司经营业务的独立性,有利于公司加快推动环保型功能膜材料产业发展,符合公司的发展战略规划,不存在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的情形。
(排名不分先后)
任达华
任达华最强大的背景就是其哥哥是香港总警司处长,据说是*能跳动飞虎队的人。而任达华在80年代末演艺圈黑暗势力最严重的时候,也依然能安稳演戏,甚至出道至今也零是非,可见在警司哥哥的庇佑下,确实避免了许多麻烦事。据说当年刘德华在东北拍戏被扣留就是任达华亲自去东北把他捞回来的,小编必须给他点赞。
陈惠敏
14K大佬,真功夫与李小龙论资
他是狱警出身,出来后做了真正的警察,在监狱里认识的很多老大帮了他的忙,加入14K后,陈惠敏混的风生水起,如鱼得水,很快在14K 中站稳脚跟,他曾帮助刘嘉玲要回裸照,在江湖中人称“敏哥”,他曾多次参加擂台比赛,两次击败日本拳师,如今洗白做商人可谓是真正的人生赢家。
向华强,1948年12月16日出生于广东汕尾,制片人、演员,监制。
1973年,向华强参演其首部电影《龙虎地头蛇》。1989年,因在电影《du神》中饰演龙五而获得关注。向华强父亲向前曾是国民党少将,1940年代在香港建立帮会新义安。
1976年向华强与丁佩结婚,1978年生下一女。
离婚后与陈岚再婚并于1984年7月20日生下长子向佐,后再育有一子向佑。
江湖传闻,罚成龙下跪一个多小时,扇王晶耳光,跟李小龙也有点关系,*的大佬级。
邓光荣
(1946年1月24日—2011年3月29日),出生在广东省顺德,香港演员、制片人及导演。
1962年演出首部影片《学生王子》,和秦汉、秦祥林并称“台湾三大文艺片小生”的“学生王子”。1977年,他创立大荣影片公司,后又创立影之杰影片公司,其投入4000万巨资拍摄的《阿飞正传》获得了第十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电影、*导演及*男主角三个奖项。1988年,邓光荣为王家卫导演的第一部电影《旺角卡门》投资,并获选1989年戛纳国际电影节“影评人周”单元参展。2011年3月29日晚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享年65岁。
当年在肥肥葬礼怒骂郑少秋也看出了他的霸气。
邵逸夫,黑白两道通吃,90岁再娶媳妇
邵逸夫,原名邵仁楞,在浙江宁波出生,在香港发展壮大,为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荣誉主席和邵氏电影创始人,早年邵逸夫的资金流入有些不干不净,与黑道有接触,但邵氏电影怎么也算得上大公司,邵逸夫后来出钱资助修建很多学校,小学中学还有大学,2014年107岁的邵逸夫死时,有两位“神秘”人前来参加葬礼,更加证实了邵逸夫是真正的“深水巨鳄”。
霍英东 14K龙头大哥,死时棺材盖上的旗子说明一切
霍英东,生长在香港,祖籍是广东番禺,霍英东家族在香港的知名度响当当,他出门从来不带保镖,有人戏言江洋大盗张子强在牛也不敢动霍英东或许是真的,当然,霍英东真正的身份是14K老大,至于陈惠敏*都是小弟而已,霍英东活了107岁在北京去世,对于这位大神级人物,网友这样评价:大多数富豪创业初期都有不为人知和并不光彩的一面。
善良之人,安享百年
2014年1月7日,邵逸夫在香港去世,享年107岁。
这位一生致力于慈善发展的企业家,离开时有亲友在侧,也不算孤单。
邵逸夫追思会
1月9日,邵逸夫的葬礼在香港殡仪馆中设灵堂举行。虽有
邵逸夫的现任妻子方逸华,也未安排亲友来瞻仰逝者遗容。亲属们都表情平静,听着湛山寺的高僧念经祈福,送邵逸夫最后一程。
邵逸夫追思会
10日,邵逸夫在香港出殡,因为办的是家祭,邵家人婉拒了很多想来送葬的人,基本上就是亲属和几位好友。
出殡前后不过4个半小时,遗体就被运到了歌连臣角火化。
但众人却在送葬行列中,赫然发现了有两位女明星被邀请在列,那便是曹众与甄珍,她们凭什么呢?
其实这两位被邀请的女星,和邵氏夫妇都有着不解之缘。
曹众、邵逸夫与甄珍
谈起曹众,她当年可是邵逸夫、方逸华的爱将,1993年还未正式加入TVB之前,就已经常伴在邵逸夫身边了。
当时她随着邵逸夫出席了各种重大的活动,虽然有传言说她和邵逸夫短暂交往过,但是并没有证据,基本上是子虚乌有的事。
曹众
而她能去参加葬礼,也是邵逸夫的妻子方逸华钦点的,足以见得他们的清白关系。曹众对邵氏夫妇一直怀着尊重之情,所以在葬礼那日帮着方逸华处理了很多琐事。
至于甄珍呢,她与邵逸夫、方逸华夫妇相识相交了约45年,可以说是多年老友了。因为事发突然,出殡当日她直接从台湾乘坐飞机来到香港,一下机就直奔殡仪馆。
甄珍年轻时候
当时甄珍全程面容憔悴,双眼红肿,路上被拍到更是止不住落泪,可见她与邵逸夫的感情亲厚。
邵逸夫先生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无论是前半生的娱乐事业,还是后来人人称道的慈善事业,都足以让他的名字响彻全国。
但他所拥有的这一切,都不是凭空捡到的,而是他跟兄弟们一步一步咬牙走出来的。
邵逸夫
事业爱情双丰收
邵逸夫出生于上海,父亲经营着一个规模中等的染坊“锦泰昌”。
虽然出生在一个富贵人家,但邵逸夫念中学时便已家道中落了。家中只在上海留有一栋老房子,与一家名为“笑舞台”的剧院。
邵逸夫年轻时候
因为父亲的染料生意已经没落,邵逸夫只能与哥哥一起投入娱乐行业,1925年他和哥哥在上海成立了“天一影片公司”。次年又和三哥邵仁枚一起南下新加坡,打算拓展影院的发展。
经历了无数磨难后,他们终于在南洋拓展了事业规模,也是在那两年,天一影片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
邵逸夫年轻时候
这个时候邵逸夫也遇见了他的发妻黄美珍。
黄美珍是新加坡一位富豪的女儿,他们两人第一次见面时,就是在新加坡的英华剧院,当时邵逸夫对她一见钟情。
黄美珍年轻时候
但那时的黄美珍已有男友,对方是新加坡富豪余东璇。邵逸夫与黄美珍也是因为他的关系相识,再到相爱的。令人惊讶的是,余东璇最后竟为他们送上了祝福。
他们在一起后,黄美珍一直扶持着邵逸夫,并十分支持他的事业。
黄美珍与邵逸夫
但后来天一影片因为遭到同行的记恨,被联合围剿了,导致剧院不再播放天一影片的电影。
无奈之下,邵逸夫只能将事业重心迁到新加坡,在新加坡成立了“邵氏兄弟公司”。
邵逸夫与黄美珍
也是在那个时候,他心中有了一个想法,那就是制作有声电影。
这个想法非常大胆,但黄美珍还是很支持他,于是邵逸夫经历了轮船触礁,依靠着一块小木舢板在海上漂泊一夜后,终于成功从好莱坞买回了有声电影需要的“讲话机器”。
最终他在1932年推出了中国首部有声电影《白金龙》,将中国观众也带入了“有声时代”。
但那时因为上海局势不稳,“天一影业”最后不得不迁至香港发展,在香港建立了“天一港厂”。
电影海报
而邵氏兄弟不仅在新加坡与香港有影业,他们还将事业拓展到了东南亚各地,并且拥有上百家电影院,以及9个游乐场,打造了邵氏的娱乐王国。
但因为当时时局动荡,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及到了香港、南洋等地,邵氏影业在那时也受到了重创。
邵氏影业logo
好在娱乐行业东山再起并不难,1948年二战结束后,邵逸夫与其兄的“邵氏影业”重新步入正轨。
并且在1957年,邵逸夫从新加坡回到香港兴建了邵氏影城,还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打算自立拍摄电影,并担任总裁。
邵逸夫早年
四年后邵氏影城启用,邵氏电影的辉煌时代也从那时候开启了。
而邵逸夫不仅商业嗅觉敏锐,眼光更是长远。
邵逸夫与黄美珍
1967年他与一些股东创建了无线电视台,开始着手培养演员,拍摄电视剧。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1980年他已经成为了无线电视的*股东。
邵逸夫
那个时期香港影视圈前景发展良好,也产出了不少*的影视节目与演员,比如当年影视唱跳全面发展的四大天王,就是辉煌的见证。
直到现在他们在娱乐圈,也有着令人尊敬的地位。那时的邵逸夫不仅成为了香港娱乐圈*的赢家,也是香港影视行业的领头羊。
而邵逸夫为人夸赞的,却远远不止他的娱乐帝国,还有他全力支持的慈善行业。
早在1985年,邵逸夫便心系祖国的文物发掘与修缮,他更是在那一年向浙江大学、中国敦煌保护工程分别捐助1000万港币,用于保护发展文物。
邵逸夫
不仅如此,邵逸夫每年都会拿出一笔钱来做公益。
在教育方面他也从来不会心疼钱,从来都是鼎力支持,因为他见过了国家的兴亡时刻,而少年强则国强。
邵逸夫奖
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国家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培养人才是民族根本利益的要求。”
现在全中国随处可见的“逸夫中学”、“逸夫小学”、“逸夫楼”等,都是为了纪念邵逸夫先生对祖国教育事业的支持。
逸夫楼
在赈灾方面邵逸夫也丝毫不含糊,2008年他向汶川大地震灾区捐款1亿港元;又在2013年向四川雅安地震灾区捐款1亿港元。
据不完全统计,邵逸夫生前拥有的200多亿资产中,有一半都捐赠用于教育、扶贫建设、医疗发展等方面。
邵逸夫捐款
香港*的慈善家,却和儿女断绝来往近20年
邵逸夫是一个人人称赞的慈善家,但他却与儿女断绝来往了20年,去世之后留下的资产更是无人愿意继承,这是为何呢?
其实跟他的感情生活有关。
邵逸夫
邵逸夫与发妻黄美珍相识9年后,在1937年结婚了,婚后育有两子两女。
邵逸夫在二战时被日寇关押,是黄美珍一个人去奔走游说,才让邵逸夫安全回来的。
邵逸夫一家
按道理说,经历了这些事后,他们应该会更加珍惜彼此。但邵逸夫45岁时,却邂逅了他的“红颜知己”方逸华。
方逸华知道进退,黄美珍还在世时,从未有过越矩的行为,但她一直陪伴在邵逸夫身侧。
方逸华年轻时候
邵逸夫更是在1981年带她进入了邵氏掌权,最后惹得两个儿子不满,一同退出了董事局并移居新加坡,与父亲断绝了来往。
而后在发妻离世的第十年,邵逸夫娶了方逸华,之后他的两个女儿也与父亲生了嫌隙,最后淡出邵氏,去发展自己的事业。
邵逸夫与方逸华
也许是因为言传身教受到父亲的感染,邵逸夫的几个孩子在各自发展的领域也极其*,甚至不需要父亲的遗产,也是富甲一方的富豪。
但邵逸夫也并不是没留一手,他将自己的资产放入了一家信托机构,子女可以通过信托来获取资金,用来保证他们一生富足。
邵逸夫
而这个办法,也解决了几个儿女不愿意继承财产的问题。
不得不说,他实在是一个非常睿智的人,早就为儿女布置好了一切。
如今邵逸夫已经故去7年了,妻子方逸华也在三年之后随他而去。
青山依旧,现在到处都还矗立着威严的逸夫楼。每每看到时,大家就会想起他无私的馈赠。
他或许不是一个忠诚的丈夫、合格的父亲;但一定是一个*的商人,是民族的发展者和一名伟大的慈善家。
相关推荐:
牛爱芳的小春花:乡村夫妇靠土气涨粉千万,是真穷还是团队运作?
邵雨轩:被说又土又秃又丑,却现身时尚芭莎,真是“邵氏千金”?
亚洲女首富龚如心:丈夫失踪后,被风水师骗32亿,到底着了什么魔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邵逸夫出殡》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邵逸夫出殡、000859股票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