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性绩效工资是不是教师的30%呢?可以说是又不是。30%绩效其实是一个核拨的比例。比如说,某个学校有100个在编教师,*6人,中级40人,初级54人。财政部门就根据这个人数的基础绩效,拨付给学校相应的款项。具体的计算方式是:基础绩效÷70%×30%=奖励性绩效。
分配办法 特殊岗位津贴:班主任津贴:按照每月80元的标准,根据量化积分排名分为三个档次,每月上下浮动,计算5个月。领导岗位津贴:按副校级80元、主任70元、副主任50元的标准,分为三个档次,每月上下浮动10元,计算5个月。人平总数工资计算:人平绩效工资=/参与人数。
方案目的 旨在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与分配机制,以绩效工资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推动学校持续健康发展。指导思想 深化管理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职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学校与教职工的共同发展。考核对象 执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本校正式在编教职工。
在这次增加的教师津补贴工资中,分为基础性津补贴和奖励性津补贴,对履行了岗位职责、完成了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教师,全额发放基础性工资,奖励性津补贴(每人每月400元)作为教师绩效工资,由学校统一管理支配,以体现岗位责任和工作业绩。
聘请人员:公司聘请人员除不享受超课时津贴外,可以参加学校其他绩效分配,并免除伙食费,发放校龄津贴。责任追究 责任追究罚款会从本人所得绩效工资中扣除,若超过应得部分,会从福利中扣除。附则 所有与本方案不符的以前相关制度,将按照此方案执行。
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绩效工资的分配以责任和业绩为依据,强调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同时适当拉开分配差距,重点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岗位及成绩突出的教师倾斜,同时兼顾学校以往的分配制度和各类人员之间的绩效工资分配关系。
绩效工资分为两部分,基础性和奖励性。基础性绩效工资占总量的70%,体现地区经济发展、物价和岗位职责等因素,按月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则根据工作量和贡献,通过考核确定分配方式和办法。意见中特别设立班主任津贴、岗位津贴、农村学校教师补贴、超课时津贴和教育教学成果奖励等项目,以激励教师。
法律分析:教师绩效工资是经国务院同意,自2009年1月1日起,首先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分配政策。实施教师绩效工资,对于依法保障教师收入水平,激发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书育人事业,吸引和鼓励*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具有重大意义。
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在此基础上,中小学教师有10%的比例提高作为奖励。
奖励性绩效工资则侧重于工作量和贡献,学校在县教育部门的指导下,可以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班主任工作、农村教师补贴、超课时工作以及教育教学成果等多方面因素,制定灵活的分配方案。学校需在秋季开学后的两个月内提交方案审批,每学期可进行一次或两次分配,体现了对*工作的激励。
也就是实行绩效考核方法,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考核,根据教师的表现发工资,而将教师每月基本工资的30%扣除下来,到年底再按劳分配。这样一来,就会引发两个问题:一个是,每个教师的基本岗位工资和级别工资都是不一样的,如果扣除的30%的话,这样就会形成一种高低分明的情况。
教师的年终奖计算方法较为复杂,主要依据六个因素:基础薪酬:教师的待遇根据资格不同划分,小学教师为3000元,初中3500元,高中3800元,大专4100元,本科教师则为4500元。 教龄薪酬:按照工龄计算,每年增加60元,随着教龄的增长,这部分奖金也随之提升。
年终奖28000元一年的设定,反映了教育部门对教师辛勤工作的认可,同时也体现了对教师工作成果的肯定。这28000元年终奖,不仅是对教师一年辛勤工作的物质奖励,更是对教师职业价值的一种肯定,有助于激励教师更好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 基本奖金按月发放,标准为每人每月300元。- 节日补贴在元旦、春节、劳动节、教师节、国庆节五个节日一次性发放,具体金额根据个人岗位和考核结果确定。- 绩效奖金的发放系数根据考核结果确定,考核为*和合格的人员将根据个人岗位和考核系数发放年终考核奖。
对于专任教师而言,他们的年终奖金是按照其他职工奖金的80%发放的。这一规定旨在确保各类教职工之间奖金的合理分配。此外,对于达到一定年龄的教职工,如专任教师中男性的年龄达到55岁,女性达到50岁;职工中男性的年龄达到55岁,女性达到45岁及以上,即便工作量不足,也依然能够全额获得年终奖。
小学新在编教师绩效工资标准为1200元。绩效工资被细分为基础性和奖励性两大部分。其中,基础性绩效工资标准占绩效工资中规范后的津补贴的70%。这部分工资为教师的基本收入保障,确保了教师的正常生活需求。奖励性绩效工资则为绩效工资的30%,与上年12月所有教职工基本工资总额之和共同构成。
主任月绩效工资=本人所提取的绩效工资金额+校平均绩效工资的18%;副主任月绩效工资=本人所提取的绩效工资金额+校平均绩效工资的.10%;(说明:校平均绩效工资=全校绩效工资总额/校参加改革人数。
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分配标准 根据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在实施规范公务员津补贴的同时,统筹解决中小学教师待遇问题,提高中小学教师工资津贴补贴。在这次增加的教师津补贴工资中,分为基础性津补贴和奖励性津补贴,对履行了岗位职责、完成了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教师,全额发放基础性工资。
教师绩效薪资的分配通常基于多个因素,包括教学成绩、工作量、岗位职责和专业发展等。教学成绩:这是衡量教师绩效的重要标准之一。学校可能会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进步幅度或其他评估指标来确定教师的教学效果,并据此分配相应的绩效奖金。工作量:除了教学质量,教师的工作量也是考虑绩效薪资的一个方面。
绩效工资分为两部分,基础性和奖励性。基础性绩效工资占总量的70%,体现地区经济发展、物价和岗位职责等因素,按月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则根据工作量和贡献,通过考核确定分配方式和办法。意见中特别设立班主任津贴、岗位津贴、农村学校教师补贴、超课时津贴和教育教学成果奖励等项目,以激励教师。
新的教师绩效薪资分配方案确实可能导致收入差距拉大,但这也可能意味着部分*教师能够享受到更高的薪资待遇。在新的绩效薪资分配方案下,教师的收入可能会因为教学表现、学生评价、科研成果等多方面因素而有所差异。
分配依据:教师的绩效工资将根据其教学能力的卓越程度、科研成果的影响力以及学术界的认可度等关键因素进行动态调整。这种差异化分配有助于将*教育资源导向亟需提升的地区,实现教育水平的均衡提升。挑战与争议:虽然新方案有其积极意义,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
一)绩效工资分配依据以下三个因素。课时工作量:即职员实际上课的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