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偏债类基金过去三年平均回报率为19.38%,98.46%的产品获得了正收益,更有21只产品的累计收益超过***
标点财经研究员 邓秀枝
权益类基金的高收益固然令人向往,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高收益往往也意味着高风险。对于风险偏好较低且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而言,固收类基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相较于股市的大起大落,债券自身的波动性比较小,且与股票的相关性较低,所以偏债类基金在资产配置中至关重要,通常用来降低资产组合收益的波动性。
即使自带低风险属性,可经过时间的锤炼,各基金产生的收益亦有较明显的不同,甚至有些基金会出现亏损。如何在数量繁多的产品中挑选有实力的基金?各家基金公司的业绩又有怎样的差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标点财经研究院联合《投资时报》根据Wind数据对公募基金过去一年、三年(截至2021年末,下同)的业绩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制作出《2022基金资产配置全样本报告》。
研究结果显示,市场上能获取近一年业绩的偏债类基金共计4189只(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下同),平均回报率为4.86%;能获取近三年业绩数据的偏债类基金共计2209只,平均回报率为19.38%。
需要提醒的是,在研究过程中,对一年、三年业绩进行统计时分别剔除了成立不满一年、三年的基金。此外,标点财经研究员对各基金管理机构旗下偏债类基金的一年期、三年期业绩分别进行了平均计算。在对基金管理机构平均收益率进行排名时,剔除了相关样本中产品数量不足5只的公司。
1年期:逾95%的产品获正收益
2021年,我国货币政策稳健,央行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10年期国债和国开债收益率分别下行约39BP和46BP,债市全年走出“小牛市”。
在此背景下,进入样本的4189只偏债类基金2021年平均收益为4.86%。其中有4010只产品取得正收益,占比为95.72%;178只产品复权单位净值下跌,占比为4.25%。
具体来看,前海开源可转债以48.63%的收益率领先。紧随其后的是华商丰利增强定开A,收益率为45.23%。排在第三位的是天弘添利E,收益率为44.87%。另有华商丰利增强定开C、天弘添利C、广发可转债A、广发可转债E、广发可转债C收益率均超过40%,依次位列第四至第八名。
除此之外,排在前十的基金还有天弘弘丰增强回报A、天弘弘丰增强回报C。
并非所有的产品都能有较好的表现。有24只偏债类产品2021年收益率低于-10%。领跌者为鹏华全球中短债人民币C,回报率为-49.11%。鹏华全球高收益债美元现汇、鹏华全球中短债美元现汇A、鹏华全球中短债美元现汇C、鹏华全球高收益债人民币、鹏华全球中短债人民币A紧随其后,净值跌幅均超过46%。以上产品清一色是债券型QDII基金。
此外,排名后十的基金还有民生加银添鑫纯债C、民生加银鑫享A、民生加银鑫享D、民生加银鑫享C,净值跌幅均超过20%。
3年期:平均收益率近20%
如果将时间轴拉长至3年,偏债类基金的业绩要更为好看。进入样本的2209只基金过去三年平均回报率为19.38%, 98.46%的产品获得了正收益,更有21只产品的累计收益超过***。
其中,易方达旗下的易方达安盈回报以168.54%的收益率荣获*,掌管该产品的是在固收行业深耕多年的张清华;紧随其后的是国富中国收益,近三年累计收益率为152.27%;位居第三至五名的依次为鹏华可转债A、南方希元可转债、汇丰晋信2026,近三年收益率均超过130%。
除此之外,排在前十的偏债基金还有易方达鑫转增利A、易方达鑫转增利C、华宝可转债A、前海开源可转债、广发可转债C。
另一方面,有29只产品在过去的三年里录得了负收益,期中更有4只产品的净值跌幅超过20%。排名后十的基金包括鹏华全球高收益债人民币、华商双债丰利A、民生加银鑫享A、招商定期宝六个月、富荣富乾C、国泰境外高收益等。
其中,民生加银旗下的民生加银鑫享C、民生加银鑫享A三年累计收益率分别为-18.39%、-17.43%,分列倒数第六、第七位。
基金公司:富荣基金表现逊色
选择一只产品,其所在公司的实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而一家基金公司的实力,很大程度体现在旗下产品的业绩水平上。
将基金管理机构旗下的偏债类产品过去一年收益率进行平均计算,千亿以上规模(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下同)的基金公司中,表现*的是天弘基金,63只产品2021年平均收益率达到9.13%。其后为兴证全球基金,17只产品录取得平均收益率为8.41%。而整体表现最差的是民生加银基金,53只产品平均收益率为1.12%。
而在千亿管理规模以下的基金公司中,表现*的是华商基金,24只产品的平均收益率达到15.36%。紧随其后的是信达澳银基金、红土创新基金,平均收益分别为10.61%、10.26%。整体表现最为逊色的是富荣基金,10只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1.78%。排名倒数第二的为东海基金,6只产品录得平均收益率为-1.04%。
从三年期业绩来看,各家基金的表现情况又不尽相同。千亿以上规模基金公司中易方达基金表现*,52只偏债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33.41%。其次为华宝基金,6只偏债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2.93%。而整体表现最差的是中加基金,31只产品平均收益率为11.22%;排名倒数第二的为华富通基金,23只产品平均收益率为11.58%。
在千亿规模以下基金公司中,偏债类近三年整体表现*的是华商基金,平均收益率为48.15%。其后是申万菱信基金和国联安基金,平均收益率分别为36.85%、31.42%。整体表现最不理想的同样是富荣基金,7只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3.97%。排名倒数第二、第三的分别为中金基金、中国人保资管,录得9.61%、9.81%的平均收益率。
值得注意的是,统计样本中,仅有富荣基金、中金基金、中国人保资管这三家公司的偏债类基金三年平均收益率低于10%。
华力创通(300045.SZ)发布公告,公司于2010年1月在创业板挂牌上市,原所属行业分类为专用设备制造业(C35)。经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行业分类专家委员会确定,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日前核准并发布的《2021年1季度上市公司行业分类结果》,公司所属行业已变更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C39)”
Wind数据显示,全市场有1530只债券型基金上半年收益率飘绿,其中有203只产品净值跌幅超过5%
《投资时报》研究员 齐文健
2022年上半年已经收官,公募基金业绩因市场风云变幻再现波澜。权益类基金晒出 “惨淡”成绩单的同时,债券型基金的业绩角逐也堪称激烈。今年上半年究竟哪些债券型基金获得好业绩?哪些公司业绩领先?
近日,标点财经研究院联合《投资时报》根据银河证券、海通证券、Wind等多方数据对全部公募基金进行详尽统计和研究,全景扫描中国基金行业半年度变化。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市场上能够获取上半年业绩的债券型基金共计5425只(包括债券型QDII、债券型FOF;各类份额分开计算,下同),平均回报率为0.37%,其中有1530只债券型基金上半年收益率告负。
需要提醒的是,在研究过程中,对今年上半年业绩进行统计时剔除了2022年成立的债券型基金。此外,《投资时报》研究员根据海通证券数据对各公募基金公司旗下纯债类基金、偏债类基金上半年业绩分别进行了统计,并将无法统计上述两类产品收益率的公司进行剔除。
海通证券数据显示,统计了130家基金公司旗下纯债类基金今年上半年业绩情况,全部取得正收益;而可统计今年上半年旗下偏债类基金业绩表现的基金公司有143家,有61家公司获得负收益,占比为42.66%。
逾28%的产品录得负收益
今年上半年,权益市场出现普遍下跌,债券市场也出现一定程度调整。在此背景下,纳入样本的5425只债券型基金2022年上半年平均收益率为0.37%。其中有3895只取得正收益,占比为71.8%。
具体来看,表现*的是国联汇富债C,以38.11%的收益率独占鳌头。紧随其后的是安信民稳增长A,收益率为12.42%。排名第三的是安信民稳增长C,收益率为12.19%。安信平衡增利A、C的收益率均超过9%,分别为9.97%、9.69%,分列第四位、第五位。
排名前十的债券型基金还包括安信稳健聚申一年持有A、C、宝盈融源可转债A、C、交银稳固收益,收益率均在6%以上。
另有招商睿逸、华商恒益稳健、永赢合享A、广发资管全球精选一年持有A人民币、泓德裕泰A等9只基金上半年收益率超过5%。
《投资时报》研究员观察发现,收益率排名前30的债券型基金中,有19只偏债型混合型基金,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及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共有6只。
管理规模方面,有安信稳健增利A、浙商丰利增强、安信稳健增利C等3只基金规模超过50亿元,分别为107.44亿元、64.17亿元、74.19亿元。
与之相比,安信平衡增利C、国联汇富债C、宝盈融源可转债A/C、交银稳固收益、金元顺安桉盛C、中银证券聚瑞A/C等多只产品规模不足1亿元。
此外,2022年上半年,全市场有1530只债券型基金收益率飘绿,占比为28.2%。其中203只基金年内净值跌超5%。
在今年上半年债券型基金业绩尾部名单中,嘉合磐石A/C、鹏华全球高收益债美元现汇、南方昌元可转债A/C等产品净值跌幅均超过16%,居后十名。其中,吴向军管理的国泰境外高收益,以-40.39%回报排名倒数第一。
《投资时报》研究员进一步统计发现,在跌幅超过10%的38只债券型基金中,名称中包含“转债”的基金多达15只,还有17只国际(QDII)债券型基金。
上半年跌幅超过10%的债券型基金中,规模超过10亿元的仅有华夏可转债增强A、金鹰元丰A、广发可转债A、南方希元可转债4只。
三家公司旗下偏债业绩跌超5%
一家基金公司的投资能力,或许并不是单只基金表现可以概括,而需观察整体实力。
将基金公司旗下纯债类基金今年上半年*收益进行统计,千亿以上规模的基金公司中表现*的是兴证全球基金,*收益为1.99%;华泰柏瑞基金以1.87%的*收益位居第二。而整体表现最差的是中银基金,旗下纯债类基金年内*收益为1.25%,落后首位0.74个百分点(管理规模统计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下同)。
在千亿至百亿规模之间的基金公司,东兴基金旗下纯债类基金以3.85%的*收益拔得头筹;其次是华泰证券资管,录得*收益为2.8%。而排名垫底的泰信基金旗下纯债类基金*收益为0.14%。
规模不足百亿的基金公司中,北信瑞丰基金以2.64%的*收益拿下首位,而新沃基金则排名倒数第一,*收益为0.27%。
从偏债类基金来看,各家基金公司表现又是另一番景象。千亿以上规模基金公司中华泰柏瑞基金表现*,旗下偏债类基金上半年*收益为2.84%;财通证券资管以2.03%的*收益紧随其后。而整体表现最差的是前海开源基金,旗下偏债类基金*收益为-4.69%;排在倒数第二名的是长城基金,偏债类基金录得-3.2%的*收益。
管理规模在千亿至百亿之间的基金公司中,旗下偏债类基金年内*收益表现*的为浙商基金,*收益为4.61%。其次是格林基金、泰达宏利基金,旗下偏债类基金上半年*收益分别为3.37%、2.88%。整体表现最不理想的是诺德基金,旗下偏债类基金年内仅取得-4.47%*收益。另有方正富邦基金、上银基金、中海基金等三家公司旗下偏债类基金上半年*收益跌幅均超过4%,分别为4.39%、4.27%、4.08%。
百亿以下规模的基金公司中业绩分化更为明显。兴华基金旗下偏债类基金上半年*收益为2.49%,在所统计的百亿以下规模的公司中排名居首。而富安达基金则表现最差,*收益为-9.82%。
值得注意的是,在偏债类基金统计样本中,天治基金、广发证券资管旗下偏债类基金年内*收益跌幅也均超过5%,分别跌6.37%、5.53%。
接着上一次的货币基金,我们来聊一聊债券基金。
债券基金
债券基金,又称为债券型基金,是指专门投资于债券的基金,它通过集中众多投资者的资金,对债券进行组合投资,寻求较为稳定的收益。(摘自 百度 百科)
债券基金不同于货币基金,总体来说它的收益要高于货币基金,但是持有期限要高于货币基金;
货币基金T+1就能交易,而债券基金起码需要持有7天,否则,需要支付1.5%的赎回费;
根据中国证监会对基金类别的分类标准,基金资产80%以上投资于债券的为债券基金。
债券基金分为:纯债基金、可转债基金、混合债券基金和指数债券基金;
纯债基金:就是不投资股票,只投资债券的基金,区分方式也很简单,它的收益波动(回撤)很小,如果波动大的那么说明它肯定不是纯债基金;
可转债基金:有的基金名字就会声明它主要投资于可转债,比如: 华宝可转债债券C ;
混合债券基金:市场上没有这个名字,是我自己起的,统称它为债券基金,如上面所说80%投资债券,剩下的20%用于投资可转债或者股票,这类基金的收益波动会很大,虽然,20%看似占比不高,其实不然,我们能从它的收益波动看出来,比如: 华商信用增强债券C ;
指数债券基金:这个就很好理解了,跟踪的就是债券指数,比如:跟踪国开行债券指数的 泰达宏利中债1-5年国开行债券指数C 。
我自己曾经有一段时间沉迷于债券基金,收集了大量的7天债券基金(也就是7天卖出无赎回费的债券型基金),关于债券知识的整理也有很多,不在这里过多展开;
接着这个机会,我来分享一下我对于债券的看法:
2019年年初,当时 民生银行 旗下的民生加银基金在搞活动,我就买了一年期的 民生加银汇鑫一年定期开放债券A (可能是这个,现在已经查不到购买记录了);
本来,前期挺顺的,但是,临近开放期的时候,它持有的债券暴雷了,结果眼看即将到手的5%的收益,缩水到了2%。
这是我第一次投资债券基金,从此对民生加银基金再无好感可言;2020年和2021年债券基金暴雷比较多,让我对于债券基金失去了信心,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如果真要投资债券基金的话,可以选择那些7天就可以跑路的基金,这样随时可以撤退;
另外的话就是:也可以选择那些指数债,指数债的收益在3%~5%,整体来说收益相较于货币基金来说,还是不错的,也不用担心暴雷的问题。
理财心得:债券基金赚收益靠谱吗?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债卷型基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债卷型基金、华力创通300045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