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转债价值分析,科伦转债127058价值分析

2022-08-13 19:25:24 证券 xcsgjz

兴业转债价值分析



本文目录一览:



兴业转债评级AAA,发行规模500.000亿元,目前转股价值74.75元,转股溢价率33.77%,纯债价93.361元。

转债条款和申购信息

债底保护性较高。兴业转债发行规模500亿元,期限6年,主体信用评级为AAA,债项信用评级为AAA。票面利率:第一年为0.20%、第二年为0.40%、第三年为1.00%、第四年为1.50%、第五年为2.30%、第六年为3.00%,到期赎回价109元。按照12月22日同等级企业债收益率计算,对应债底93.68元,纯债到期收益率为2.306%,债底保护性较高。

下修条款较严苛。6个月后进入转股期,初始转股价为25.51元/股,按照12月22日正股收盘价计算,对应转债平价为75.74元。下修条款(15-30,80%)、提前赎回条款(15-30,130%),无有条件回售。

正股分析:商行+投行驱动,经营指标持续提升

1、树牢“三张名片”,经营业绩较快增长

兴业转债正股为兴业银行,公司是我国首批设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目前业务主要包括企业金融、零售金融、同业金融。截至2021年6月末,兴业银行共有48家一级分支机构(包括总行本部、资金运营中心、信用卡中心),分支机构总数达到2,002家。从营收分区域看,公司业务主要集中在福建、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公司以“绿色银行、财富银行、投资银行”三张名片为重点突破,持续调整优化业务布局。绿色银行方面,积极响应国家“双碳”重大决策,2021年上半年,公司绿色融资余额再创新高,综合金融服务多点开花,在长江大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修复等重点领域积极发力。财富银行方面,兴银理财充分发挥“商行+投行”核心枢纽作用,在巩固收益率优势基础上,做大做强管理资产规模,截至2021年6月末,理财规模达1.6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02%。投资银行方面,公司持续推进投行生态圈建设,2021年上半年,包括“股、债、贷、转”全产品的“兴财资”朋友圈扩大至150余家,为表外资产流转提供了高水平平台。

根据信用评级报告,得益于境内渠道网点优势、广泛的客户基础和同业业务的先发优势,公司近年来保持了较快的业务增长,且在同业业务方面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地位与市场认可度。2021年1-9月,公司各项业务稳健发展,经营业绩实现较快增长,实现营业收入1,640.4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0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0.3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45%。近年来,公司资产规模亦保持增长态势,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规模8.5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64%;客户贷款余额4.3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77%;客户存款余额4.21万亿元,较上年增长4.16%。

2、投资和同业占比较高,抵御风险能力强于现存股份行

转债资产端,截至2021年半年报,公司资产总额81,091.8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73%;其中贷款(不含应计利息)较上年末增加2,403.71亿元,增长6.06%,贷款占资产总额占比为50.47%。各类投资净额较上年末减少1,099.86亿元,降低3.80%,报告期末,投资占资产总额占比为34.36%。公司在绿色金融领域全面发力,截至2021年6月30日,表内外绿色金融融资余额达12,83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01%,融资余额再创新高;绿色贷款较上年末增长29.19%至4,127亿元;绿色租赁业务融资规模较上年末增长12.09%至384亿元。负债端,公司同业负债占比较高。截至2021年半年报,公司总负债74,616.5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924.56亿元,增长2.65%,其中同业负债占比19.61%。

与其他股份行存续转债正股相比,兴业银行在资产和负债结构特点较为突出,金融投资和同业占比较高。

兴业银行近年来净息差略有波动,但整体保持上行。2017至2020年来看,兴业银行净息差连续三年上行,2020年较2017年提升0.63个百分点。公司净息差在股份行转债中处于中游水平,高于浦发转债正股。

兴业银行持续严格控制信贷风险,不断完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并努力提高风险管理水平,2016年以来,兴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2020年年报显示兴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为1.25%,较2016年下降0.4个百分点;2021年三季报不良贷款率1.12%,与上年末继续下降。横向比较看,兴业银行不良率低于现存股份行转债正股。拨备覆盖率方面,2020年兴业银行拨备覆盖率218.83%,较2019年度提升20个百分点,抵御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2021Q3公司拨备覆盖较2020年末继续提升。横向比较看,兴业银行拨备覆盖率高于浦发、光大、中信现存股份行转债正股。

定价分析和投资建议

若全额转股对总股本稀释度9.4%左右,对流通股的稀释度10%左右。

中签率或在0.12%-0.13%左右。我们最终的配售比例在45%-50%左右,网上申购户数在1000万户左右,网下申购户数10000户左右,申购金额10万亿元。

定价方面,参考行业相似平价相近,或债底相近的转债,当前正股价及债底对应兴业转债上市价或在109-112元左右。

申购建议:一级申购可关注。公司目前已发展成为以银行为主体,涵盖租赁、信托、基金、消费金融、理财、期货、研究咨询、数字金融、资产管理等在内的现代综合金融服务集团,总体来看业绩稳步增长,净息差波动上升,不良率持续下降。横向比较来看,兴业银行在上市股份制银行中,21H1净息差、拨备覆盖率靠前,不良率较低。公司坚持“绿色银行、财富银行、投资银行”三张名片,作为国内首家赤道银行,将绿色金融作为集团战略核心业务,今年上半年绿色融资余额再创新高。兴银理财充分发挥“商行+投行”核心枢纽作用,在巩固收益率优势基础上,做大做强管理资产规模。此外,投资设立兴银国际已获得董事会通过。转债方面,债底较高平价较低,定位为债性标的,下修较严,结合正股基本面来看,我们认为转债一级申购可关注。




农银汇理

财联社8月11日

截至目前,8月份已有12名基金经理离任。本月早些时候,包括易方达基金经理韩阅川的离职、华安基金经理张亮的离任与背后扑朔迷离消息的交织,让近期变动的基金经理陷入舆论漩涡,甚至引发今年基金经理离任大潮的猜测,情绪的发酵往往会先于事实的真相,事实如何呢?

根据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有181名基金经理离任,涉及97家基金、资管公司。与去年同期离任基金经理199名相比,实则略有降低。

8月以来12名基金经理离任,杨康管理数量行业第一

8月10日,前海开源基金发布公告,董治国、曾健飞两位基金经理因离职卸任在管基金,共涉及10只产品。

其中,曾健飞此前管理前海开源泽鑫混合、前海开源可转债债券、前海开源鼎安债券、前海开源鼎裕债券、前海开源裕和混合5只基金,管理规模总计42.82亿元,前海开源可转债债券规模*为30.79亿元,业绩也*,任职期回报率为82.89%。此外,前海开源鼎裕规模最小,AC份额相加仅为1600万元。

董治国此前管理前海开源大海洋战略经济混合、前海开源大安全核心精选混合、前海开源高端装备制造混合、前海开源睿远稳健增利混合以及前海开源港股通股息率50强5只基金,管理规模共计11.44亿元,任职期*回报率为62.88%。

一日之内两名基金经理离职引起市场关注,对此,一位接近前海开源内部人士向财联社

8月以来,基金圈人事的确较为不太平。8月6日,易方达密集发布公告显示,其基金经理韩阅川“因个人原因”卸任21只基金,由杨康接任。杨康也凭借25只在管基金,成为公募基金领域管理产品最多的基金经理,第二名也属于自易方达,指数投资老将成曦管理了21只基金。

公开资料显示,韩阅川为统计学硕士,曾任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固定收益部投资经理,2018年1月加入易方达基金。2019年开始韩阅川与易方达此前明星基金经理林森共管易方达新益,今年增加了易方达瑞弘、易方达瑞通基金共管,在林森离任后,韩阅川单独管理上述三只基金,因此,其在固收+领域也被寄予厚望。天天基金信息显示,韩阅川管理规模合计超过200亿,所管基金任职期内汇报均为正,*回报率为50.63%。

对于韩阅川的离职,市场认为有些“意外”,对此公司也并未给予进一步说明。

无独有偶,7月中旬募集新基金被紧急叫停的华安基金张亮的变动也在本月尘埃落定。8月6日,华安基金公告,张亮因个人原因离任,其在管的华安国企改革混合、华安价值驱动一年持有、华安品质领先混合分别由陈媛、万建军、王春和刘畅畅接管,上月刚刚成立的华安品质甄选混合则在张亮离任后由刘畅畅单独管理。

张亮离任前所管4只基金合计规模达到87.53亿元,其中华安国企改革混合规模*,为63.63亿元,自2018年10月31日管理以来,任职期回报率为226.97%。

年内离任基金经理增至181名,投资风格延续性存疑

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0日,公募行业已有181名基金经理离任,其中,博时基金最多,为7人,安信基金、嘉实基金和农银汇理基金均为5人。行业整体离任基金经理与去年199人相比,略有下降。

尽管基金业绩是基金经理与投研团队、公司支持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基金经理选股、择时等投资策略、投资风格等直接决定了基金组合的收益情况,这也是投资者喜欢追逐业绩好的明星基金的原因。基金经理变动,多少会影响到基金未来的表现。

华南某公募基金相关人士向财联社

如果是公司内部调动等原因离任,对于“接班”基金经理从时间上会有缓冲,新老基金经理在同一公司,投资理念、策略会有沟通,对基金表现影响相对较小,但是对于因基金经理离职造成了基金经理变更,则影响相对较大,极易出现业绩波动或者基金经理“一拖多”现象。

业绩波动方面,以前中欧基金明星基金经理周应波为例,他于今年3月底离职后,创办私募运舟资本。此前他*管理规模突破600亿,管理中欧时代先锋超过6年,任职期回报率达到344.26%,中欧明睿新常态混合A、也取得348.08%的回报率。其管理的8只产品除了中欧创新未来混合(LOF)任职期为-3.41%之外,其他均为正收益。

在他离任之后,以中欧明睿新常态混合A为例,选取接近时间段来看,周应波、刘伟伟管理期间,311天收益率为36.28%,而其离任后对237天,该基金表现为-10.18%。当然基金涨幅与市场环境最为密切,在行业板块轮动加快的情况下,投资难度加大,但是在周应波离职之后,其此前所管产品的表现缺乏亮眼表现也是事实。

与此同时,周应波离职后,中欧时代先锋、中欧明睿新常态、中欧创新未来混合(LOF)放在周蔚文名下,与其他基金经理共管。周蔚文管理基金增加至8只,诚然,周蔚文同样是*的基金经理,但是和周应波的成长风格不同,周蔚文的代表是中欧新蓝筹、中欧新趋势混合,从持仓来看,今年以来相对均衡,配置新能源、光伏、猪周期、医疗、银行等,但是在去年蓝筹价值风格。

“一拖多”最为典型的还是杨康,原本管理产品从4只到21只,对其管理能力将是极大的考验。

人民大学金融信息中心主任、济安金信董事长杨健此前曾向财联社

监管要求加强投研等关键岗位离职管理

基金经理尤其是明星基金经理可以说是基金的灵魂,上述公募基金人士向财联社

根据证监会发布的《基金行业人员离任审计及审查报告内容准则》要求,基金公司对基金经理的审查报告包含不限于审查工作实施情况、所管理基金或投资组合的基本情况、与比较基准的对比情况、投资合规情况、是否是否发现有利益输送、利用非公开信息牟利及违反公平交易原则等情况以及行为规范情况等共计九项内容。

“不同公司会根据监管要求建立内部制度,对即将离职的基金经理进行离职审计执行工作,然后撰写报告提交监管部门。”上述人士表示,一般能正常离任的基金经理是要过审计这一关的。

不过,今年以来仍有不少明星基金经理“奔私”或同业流动,除了周应波之外,鹏华基金张航、宝盈基金肖肖告别公募,创办私募基金,华安基金崔莹、易方达基金林森、博时基金葛晨、兴证全球基金董承非也纷纷加入私募行列。此外,农银汇理的赵诣则投身“个人系”公募基金。

为加强对公募基金管理人的监督管理,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及相关当事人合法权益,5月20日,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及其配套规则要求,公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加强关键岗位人员离职管理,构建完善长效激励约束机制,为公司经营管理和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同日,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实施〈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规定》对上述规定给出解释:公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建立员工离职静默期制度,对知悉基金投资交易等非公开信息的岗位人员设置一定期限的离职静默期,基金经理等主要投研人员在离职后1年内不得从事非公募基金投资管理等工作。上述规定自年6月20日起施行。

此条直指基金经理“公奔私”,自此以后,基金经理“奔私”,管理发行私募产品需要从此前的3个月延长至1年。对此,长达一年的静默期这无形之中会增加“奔私”之后的不确定性,市场风格是否适合,减少曝光后,投资者是否继续追捧均成变数。

不过,对此市场也有不同声音,有分析人士指出,当前公募基金产品和基金经理迅速增加,人员优胜劣汰、公募内部流动、或者“奔私”也会相应更加频繁。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包括公募基金、资管机构等178家机构中共有3103名基金经理,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6%。




兴业转债价值分析知乎

兴业转债评级AAA,发行规模500.000亿元,目前转股价值74.75元,转股溢价率33.77%,纯债价93.361元。

转债条款和申购信息

债底保护性较高。兴业转债发行规模500亿元,期限6年,主体信用评级为AAA,债项信用评级为AAA。票面利率:第一年为0.20%、第二年为0.40%、第三年为1.00%、第四年为1.50%、第五年为2.30%、第六年为3.00%,到期赎回价109元。按照12月22日同等级企业债收益率计算,对应债底93.68元,纯债到期收益率为2.306%,债底保护性较高。

下修条款较严苛。6个月后进入转股期,初始转股价为25.51元/股,按照12月22日正股收盘价计算,对应转债平价为75.74元。下修条款(15-30,80%)、提前赎回条款(15-30,130%),无有条件回售。

正股分析:商行+投行驱动,经营指标持续提升

1、树牢“三张名片”,经营业绩较快增长

兴业转债正股为兴业银行,公司是我国首批设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目前业务主要包括企业金融、零售金融、同业金融。截至2021年6月末,兴业银行共有48家一级分支机构(包括总行本部、资金运营中心、信用卡中心),分支机构总数达到2,002家。从营收分区域看,公司业务主要集中在福建、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公司以“绿色银行、财富银行、投资银行”三张名片为重点突破,持续调整优化业务布局。绿色银行方面,积极响应国家“双碳”重大决策,2021年上半年,公司绿色融资余额再创新高,综合金融服务多点开花,在长江大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修复等重点领域积极发力。财富银行方面,兴银理财充分发挥“商行+投行”核心枢纽作用,在巩固收益率优势基础上,做大做强管理资产规模,截至2021年6月末,理财规模达1.6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02%。投资银行方面,公司持续推进投行生态圈建设,2021年上半年,包括“股、债、贷、转”全产品的“兴财资”朋友圈扩大至150余家,为表外资产流转提供了高水平平台。

根据信用评级报告,得益于境内渠道网点优势、广泛的客户基础和同业业务的先发优势,公司近年来保持了较快的业务增长,且在同业业务方面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地位与市场认可度。2021年1-9月,公司各项业务稳健发展,经营业绩实现较快增长,实现营业收入1,640.4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0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0.3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45%。近年来,公司资产规模亦保持增长态势,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规模8.5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64%;客户贷款余额4.3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77%;客户存款余额4.21万亿元,较上年增长4.16%。

2、投资和同业占比较高,抵御风险能力强于现存股份行

转债资产端,截至2021年半年报,公司资产总额81,091.8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73%;其中贷款(不含应计利息)较上年末增加2,403.71亿元,增长6.06%,贷款占资产总额占比为50.47%。各类投资净额较上年末减少1,099.86亿元,降低3.80%,报告期末,投资占资产总额占比为34.36%。公司在绿色金融领域全面发力,截至2021年6月30日,表内外绿色金融融资余额达12,83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01%,融资余额再创新高;绿色贷款较上年末增长29.19%至4,127亿元;绿色租赁业务融资规模较上年末增长12.09%至384亿元。负债端,公司同业负债占比较高。截至2021年半年报,公司总负债74,616.5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924.56亿元,增长2.65%,其中同业负债占比19.61%。

与其他股份行存续转债正股相比,兴业银行在资产和负债结构特点较为突出,金融投资和同业占比较高。

兴业银行近年来净息差略有波动,但整体保持上行。2017至2020年来看,兴业银行净息差连续三年上行,2020年较2017年提升0.63个百分点。公司净息差在股份行转债中处于中游水平,高于浦发转债正股。

兴业银行持续严格控制信贷风险,不断完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并努力提高风险管理水平,2016年以来,兴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2020年年报显示兴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为1.25%,较2016年下降0.4个百分点;2021年三季报不良贷款率1.12%,与上年末继续下降。横向比较看,兴业银行不良率低于现存股份行转债正股。拨备覆盖率方面,2020年兴业银行拨备覆盖率218.83%,较2019年度提升20个百分点,抵御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2021Q3公司拨备覆盖较2020年末继续提升。横向比较看,兴业银行拨备覆盖率高于浦发、光大、中信现存股份行转债正股。

定价分析和投资建议

若全额转股对总股本稀释度9.4%左右,对流通股的稀释度10%左右。

中签率或在0.12%-0.13%左右。我们最终的配售比例在45%-50%左右,网上申购户数在1000万户左右,网下申购户数10000户左右,申购金额10万亿元。

定价方面,参考行业相似平价相近,或债底相近的转债,当前正股价及债底对应兴业转债上市价或在109-112元左右。

申购建议:一级申购可关注。公司目前已发展成为以银行为主体,涵盖租赁、信托、基金、消费金融、理财、期货、研究咨询、数字金融、资产管理等在内的现代综合金融服务集团,总体来看业绩稳步增长,净息差波动上升,不良率持续下降。横向比较来看,兴业银行在上市股份制银行中,21H1净息差、拨备覆盖率靠前,不良率较低。公司坚持“绿色银行、财富银行、投资银行”三张名片,作为国内首家赤道银行,将绿色金融作为集团战略核心业务,今年上半年绿色融资余额再创新高。兴银理财充分发挥“商行+投行”核心枢纽作用,在巩固收益率优势基础上,做大做强管理资产规模。此外,投资设立兴银国际已获得董事会通过。转债方面,债底较高平价较低,定位为债性标的,下修较严,结合正股基本面来看,我们认为转债一级申购可关注。




科伦转债127058价值分析

转债发行流程:董事会预案 → 股东大会批准 → 证监会受理 → 发审委通过 → 证监会核准/同意注册 → 发行公告


可转债名称:科伦转债
科伦转债(127058)【对应正股:科伦药业(002422)】将于2022-3-17申购,中签缴款日:2022-3-22,信用级别AA+,可以申购,单签收益约211元,转债具体信息(2022-3-15日收盘信息)如下表:


投资建议:可以申购,预计上市首日价格在121元附近,上市首日即可卖出。

公司基本面:

科伦转债,正股科伦药业,公司是主要从事大容量注射剂(输液)、小容量注射剂(水针)、注射用无菌粉针(含分装粉针及冻干粉针)、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腹膜透析液等25种剂型药品及抗生素中间体、原料药、医药包材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分析:公司处于行业上游,资金关注度较高,投资价值较高。


转债特性:
债券评级:AA+
转股价值:93.16元
预计上市首日溢价率:30%左右
分析:债券评级较好,转股价值较高般,当前溢价率较低,预计科伦转债上市首日价格在121元附近。


配债抢权:需要持股500股,约需要2975元。

总结:
估值较合理,可以申购,预计上市首日价格在121元附近,上市首日即可卖出。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兴业转债价值分析》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兴业转债价值分析、农银汇理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