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河北新闻网4月28日 河北日报
——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建设。强力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推行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深化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标,全面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推进中小学校劳动教育。落实市委、市政府《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科学设置中小学劳动课程,结合本地特色开展劳动教育。
——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育方式,建立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大力加强教育科研工作,促进研究成果转化。
——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强化实验教研活动和实验教学研究,总结推广实验教学典型经验和先进教法,科学指导中小学校提升实验课程质量,提高中小学生科学素养。
——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大力改善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集中开发优质信息化教学资源,全面提升中小学师生的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手段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加强体育教育。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和学生体育竞赛,深入开展校园足球活动。
——推进学校美育教育。推进学校美育课程改革,严格落实音、美、书法等课程,丰富艺术实践活动,提升美育教师教学能力,加强中小学校学生艺术团体建设。
——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指导幼儿园做好入学准备教育,小学做好入学适应教育,完善家园校协同育人机制,持续开展综合治理,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实施学校扩容增位工程。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加快学校项目建设,*限度增加学位供给。
——推进普通高中招生改革。推动实行普通高中招生统一网上录取,全面实行示范性高中招生“指标到校”。
——加强学前教育普惠园建设。奖补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管理水平。
——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落实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公示制度,严禁在编教师参与校外培训,严肃查处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校外培训机构。
——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充分利用专业协会、民间团体等社会资源,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有效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努力提升学生和家长对课后服务的满意度。
——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落实国家工作任务,围绕“严格控制增量,逐渐消化存量”目标,全面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
——推动实施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推动健全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保障机制,提高县中教育质量,促进县中与城区普通高中协调发展,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启动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管理改革。开展校长行政级别改革试点,拓展中小学校长职业发展空间,促进校长专业化发展。
——推行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促进教师科学、有序流动,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名师培养,促进教师队伍整体专业发展。保护教师合法权益,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社会氛围。
——推进**教学成果应用示范区工作。加强区域基础教育综合评价能力建设,开展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新模式研究,形成中小幼名优教师学习与发展双向互助合作模式。
——深入推进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开展学生信息素养提升试点校创建,完善实验区基础教育精品课资源包建设,组织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论文、案例评选工作。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新闻。
证券时报•统计,近三日上证指数上涨2.14%,A股成交金额较前三日增加18.91%,主力资金净流入最多的概念为盐湖提锂,该概念所属个股共有33只,其中主力资金净流入前列的个股是比 亚 迪、天齐锂业、西藏珠峰,分别净流入12.58亿元、11.44亿元、4.93亿元;净流出最多的个股为科达制造、亿纬锂能、华友钴业,净流出1.46亿元、1.27亿元、0.71亿元。()
盐湖提锂概念股主力资金净流量排序
证券代码 | 证券简称 | 涨跌幅(%) | 相对大盘 涨跌(%) | 主力资金 (亿元) | 主力力度 (%) |
---|---|---|---|---|---|
002594 | 比 亚 迪 | 8.77 | 6.63 | 12.58 | 5.06 |
002466 | 天齐锂业 | 16.38 | 14.24 | 11.44 | 4.63 |
600338 | 西藏珠峰 | 16.12 | 13.98 | 4.93 | 12.69 |
002460 | 赣锋锂业 | 12.09 | 9.95 | 4.83 | 3.40 |
002240 | 盛新锂能 | 19.99 | 17.85 | 4.45 | 4.38 |
000762 | 西藏矿业 | 12.72 | 10.58 | 3.87 | 6.21 |
601899 | 紫金矿业 | 4.76 | 2.62 | 2.70 | 2.96 |
002895 | 川恒股份 | 9.12 | 6.98 | 1.96 | 7.48 |
301092 | 争光股份 | 47.12 | 44.98 | 0.68 | 7.64 |
000546 | 金圆股份 | 5.15 | 3.02 | 0.49 | 9.27 |
600773 | 西藏城投 | 11.44 | 9.30 | 0.26 | 1.55 |
601168 | 西部矿业 | 5.08 | 2.94 | 0.26 | 1.18 |
300055 | 万 邦 达 | 5.54 | 3.41 | 0.17 | 6.20 |
601068 | 中铝国际 | 4.27 | 2.13 | 0.09 | 1.92 |
300262 | 巴安水务 | 5.00 | 2.86 | 0.06 | 6.22 |
注:本文系新闻报道,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主力资金、超级复盘
主力资金、概念主力资金、资金流向、资金
文/跳跳妈妈谈教育
中考5:5分流的传言,让一些家长寝食难安,“取消中考分流”的政策下发后,心理的大石头终于落地。
从2021年开始,“中考5:5分流”的传言就不断流出,意味着一半初中生无缘普通高中,无缘大学,只能去职高技校,被分流到社会*层。
虽然教育部没有确认该消息的真实性,但是“坚持普职比例大体相当”的原则,从侧面证实了这一点。
其实各省中考录取率本身就不高,在68%左右,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无缘普高,即使没有对半分流的说法,这个录取率也是很多学生家长的心头患。
“取消中考分流”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不光是普通大众主张取消中考分流,就连莫言、梁建章、北大院长姚洋等都建议取消中考分流。
说的人多了,大有成真的架势,没想到最后真的成真了。
官宣取消普职分流,5月1日正式实行
2022年4月25日也算是教育大舞台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教育部官宣取消普职分流,新《职业教育法》将在5月1日正式施行,这也是自1996年后25年间*教育大改革,对于中小学生有着重大影响。
很多人都在网上看到了关于的重磅消息,知道对于初中生是一件好事,2022届中考生成为*受益者。
但具体有哪些好处,并没有真切地了解到,接下来我们就具体解读一下,此次教育大改革,对于初中生来说有哪些好处。
好处一:越来越多的初中生有机会上普高
这一点对于2022届中考生是一个好消息,不仅不会实行中考5:5分流,进入普高的人还会越来越多,录取率要不曾经68%平均值高很多,各地今年的中考分数线可能会下降。
好处二:中专生能考大专,也能考本科
此前中考没考上普高,进入中专就相当于无缘上大学了,新政策下发后,中职生和普通高中生一样,可以参加高考统招考试,既能选择上大专也能上本科,既能上职业本科又能上普通本科。
好处三:职业本科和普通本科同等地位
新政策下发后,职业本科和普通本科不再有登记上的差异,只有类型上的差异,中职生就读的职业本科也可以正常考研、考公,与普通本科生处在同一水平线。
“普职分流”将被彻底取消?
新政策下发对于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都是不小的改变,有家长会问:“这是否意味着普职分流将彻底取消,今后不用再为中考担心了?”
话虽这么说没错,但是政策的实施需要时间来完善,不同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不同,教育水平不同,职业教育的成熟度也不同,所以部分地区在未来的3年,可能会出现这三种情况。
一是上普通高中的学生越来越多;
二中专生不光学习职业技术,还同时学习理论知识,然后参与统招考试,最终获得职业本科或普通本科学历;
三职业本科生地位逐渐提升,虽然还不能与普通本科生平起平坐,但也慢慢得到大众的认可。
3年时间进行完善的,3年后或许是普通高中逐渐普及,或许是职业本科地位大涨,与普通本科对半开。
职业本科地位提升,或许让硕博生学历价值贬低
此次教育大改革,*兴的无外乎是正面临中考的学生家长,和即将面临中考的学生家长,对于他们来说相当于喜从天降,极大程度上抚平了中考带来的焦虑感。
还有一批人高兴不起来,那就是正在校园里的大学生,本来当年辛辛苦苦考上普高,升上普本,将来想着再努力一把考下研究生学历,在就业市场获得优势。
这项通知一下发,成为教育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上普高容易了,上大学也容易了,还出现了与本科学历平起平坐的职业本科,那将来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考研考博,硕博学历进一步贬值,变得越来越不值钱了,届时真将迎来“本科生遍地走,研究生多如狗”的时代。
这种担忧不无道理,将来学历价值将降低,研究生恐成为普遍学历,从个体角度来看,这并非是一件好事。
但是从宏观角度来看,这意味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人民文化水平越来越高,全民素质提高,精神世界富足,生活幸福感更强。
话题讨论:
你对于取消普职分流是支持还是反对?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
链接
●2016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必须把握好定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
●201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深化改革,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石,事关国家发展、民族未来。
去年,一则消息的发布格外引人注目:教育部在上海市、广东省深圳市、四川省成都市、河北省廊坊市、山西省长治市、江苏省常州市、浙江省金华市、安徽省铜陵市、福建省三明市、湖北省宜昌市、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山东省诸城市12个省市区建立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唯改革者强,唯创新者进。当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号角嘹亮吹响,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唯有改革。
多年来,实验区在深化教育改革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有许多是中国基础教育的“率先”和“最早一批”。立足新时代,他们接续教育改革先行者的使命,为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踏出一条光明之路。
育人
坚持立德树人 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一条清晰主线。
上海市大同中学的历史教师顾博凯怎么也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会成为“网红老师”,走在路上常常会被学生们认出来:“看,那是讲红色故事的顾老师!”
“顾老师讲红色故事”系列网络视频课程已经推出两季,用身边场景、学生喜爱的方式,将党史故事讲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不仅学生爱看,更从校内火到校外,并入选首批上海市中小幼“中国系列”课程。
如何打破学段区隔,上好伴随青少年成长全过程的思政课?上海聚焦建党百年主题,建设100余门“中国系列”课程,将思政课作为“跨学段”的有机整体,打造上海大中小一体化思政育人“金课”,让青春的心跳始终与爱党爱国的情怀同频共振。
无独有偶,宜昌市打造“熔炉工程”一体化德育体系,成立市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教学指导委员会,从“思政课的跨界与融合”破局,组织1000名思政教师“同上一节课”,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引领学生、铸魂育人,努力构建起大中小学多方联动的“全员、全程、全方位”思政一体化工作格局。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要在“五育”并举、全面育人上下功夫。如何完善立德树人机制,让“五育”并举落地生根?实验区一系列亮点工程频频推出。
“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在廊坊市,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体验参与一至两项冰雪运动。借助北京2022年冬奥会举办契机,廊坊市开展全市冰雪特色学校及奥林匹克示范校评选,把冰雪运动教育纳入体育课教学内容,让师生积极参与到冰雪运动当中,感受冰雪运动带来的乐趣。
坚持生命至上、健康第一的理念,成都市专门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专项工作方案,构建家、校、医、社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其中要求学校开齐开足心理健康教育课,每两周不低于1课时,多方携手为青少年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做饭、洗碗、扫地、洗衣、整理玩具和铺床……常州市春江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在家“忙”得不亦乐乎。学校为一至六年级学生确定了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劳动内容,带领他们参与劳动、感受劳动,在劳动中掌握技能。
作为全国首批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常州市率先出台了劳动实践活动指导意见,下发家庭劳动、学校劳动清单,在全市基本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体系,让劳动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在社会实践中长见识、增本领,三明市制定市级研学基地评选标准,打造具有三明特色的红色、生态研学线路、课程,形成区域精品研学点28个,不断增强中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落实“五育”并举,要抓住教育评价这个“牛鼻子”。西安高新区将“五育”并举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体系,构建了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品德行为、健康状况、兴趣爱好以及学业负担等多方面情况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用增值性评价考察学校、教师对学生学业进步和能力提升6年或3年影响的净效应,对学校进行多元、综合性评价。
攻坚
聚焦社会热点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如今,“双减”工作正火热开展,长期困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家长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明显“退烧”。
站在“十四五”的新征程上,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基础教育面临的最紧迫、最核心的重要任务。12个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使命如磐,重任在肩。
作业负担过重是人民群众反响强烈的问题,实验区迅速开展了一系列部署行动——
在铜陵市,作业公示栏成为很多教室的“标配”。铜陵建立课外作业监测和定期公示制度,采取随机抽查、专项监测等举措,形成作业管控闭环。同时,启动全市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以赛促研,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不超量、不超纲、不超时。
在深圳市,“作业样例”成为了作业减负提质的“利器”。深圳发布学科书面作业设计指引,制订义务教育阶段12个学科共1548个作业设计样例,开发了4382个在线教学资源包,学校可根据“作业样例”,结合自身情况布置基础性作业和拓展性作业。
如今,校外培训机构常态运营监管力度,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度,实验区坚持综合施策,实现校外培训减负降温。
上海在全国率先出台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一标准两办法”,为民办培训机构分类管理、准入管理、规范管理提供了基本依据。
着眼于建立长效机制,宜昌市完善“黑白名单”制度,制定“八条高压线”,创新网格化管理经验,实现全天候、全覆盖、无死角实时监控。
在做“减法”的同时,更要做“加法”。实验区因地制宜、因校而异,在服务内容、时间等方面不断探索*解,进一步提高学生课后服务覆盖面,打造全面育人“新天地”。
在课后服务时间,浙江省金华市苏孟小学开展了美术创意课程——“红领巾心向党”主题晒秋文化展,让孩子们晒晒自己种的南瓜、地瓜、花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作物和节气的自然美,感受丰收的喜悦。
把课后服务打造成“学生舒心、家长放心、教师用心”的教育民生工程,是金华市的目标。金华鼓励学校因校制宜探索“1+X”托管服务模式。“1”是指开展学生基础性托管服务,开设自主课程(自主作业和自主阅读),“X”是指开展学生拓展性托管服务,开设个性化课程(体育艺术科技等),学生可根据自身需求跨班级、跨年级自主申请。
长治市推行“菜单式双选”制度,中小学校列出课后服务“菜单”,由学生自主选教师、选内容。全市课后服务学校覆盖率达到***,开设课后服务课程200余种,学生参与率达到98%。
发挥学校场馆优势,西安市高新区开放30所学校运动场,与企业、镇街共同打造劳动、科技、心理、安全等教育基地55个,组织学生走进华为、比亚迪、航天研究所等进行实践体验。
教育不是学校一方的“独角戏”,“双减”好生态的营造需要家校社协同,形成统一战线。
组织市校父母大讲堂48场,家庭教育进企业、进社区培训讲座56场,*家长进课堂活动85次……山东省诸城市组建了专家指导、名师领航、家长讲师等5支家校社共育队伍,成立了9个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一系列常态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助力家长提升科学育儿素养。
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改革的方向。升学竞争是老百姓教育焦虑的主要来源,直接影响着“双减”落地成效。
“以前总觉得上不了好初中,就没希望上到好高中,也就不可能上个好大学。现在看,只要认真踏实地学习,在普通初中也能有很大概率进好高中。”上海学生家长小美表示,学业竞争的减轻,让自己和孩子的身心焦虑都减轻了不少。
小美的信心来自上海的一场改革。在《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改革实施办法》的文件里,备受关注的“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意味着每一所学校的学生都有进优质高中的机会。
不仅仅在上海,打破“名校壁垒”,深化高中招生改革,成为实验区落实减负的突破口。铜陵市探索建立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将总分值20分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纳入中考成绩,初步形成了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结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
提质
瞄准关键领域 奏响高质量发展“交响曲”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基础教育实现全面普及,人民群众“有学上”问题基本解决,“上好学”的需求日益强烈。基础教育驶入改革深水区,既需要劈波斩浪的勇气,也需要行稳致远的耐心。
“幼有所育”是党的十九大列出的7项民生之首。新增普惠性学前教育学位6390个、制定学前教育内涵发展“三大指南”、建设科学育儿指导“15分钟生活圈”……在上海,随着0—3岁托育服务、3—6岁学前教育以及科学育儿指导的不断深入,“学龄前儿童善育工程”这一上海的民心工程,也正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交口称赞。
聚焦幼小衔接,常州制定幼小攻坚行动实施方案,通过幼儿园做好入学准备教育、小学实施入学适应教育、建立幼小联合教研机制、开展家园校协同育人等举措,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为了让孩子就近上好园,三明市改革招生制度,在三元区中心城区探索公办幼儿园“多园划片”招生改革,借助“e三明”平台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让符合条件的适龄幼儿能够按照家长意愿相对就近入园,惠及幼儿3450名。
在义务教育领域,当“优质均衡”,成为迫切需要解答的时代新命题,如何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考验着12个改革实验区教育管理者的智慧。如今,名校带动弱校成为了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
作为全国*的移民城市,深圳有几个数字颇为亮眼:全市55%的义务教育学位、38%的公办义务教育学位提供给随迁子女,比例为一线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纳入集团化办学。
深圳一方面扩大供给,满足快速增长的学位需求;另一方面引入广东实验中学、东北师大附中等名校来深办学,推进建设60个基础教育集团,形成“名校+新校”“名校+弱校”等多形式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市属名校到各区办学覆盖率达到***。
西安市高新区全面实施“名校+”工程,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3000万元用于“名校+”整体发展,高新区各“名校+”教育集团不仅将改革经验带到了相关学校,还将课程体系、教育教学经验在这些学校进行推广和延伸。
如今,各实验区的普通高中正朝着多样化有特色方向发展。成都实施职普教育融通工程,建立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融合衔接机制,鼓励举办附设职教班的综合高中,为学生提供二次选择机会。宜昌联合北师大持续开展“高中生素质提升计划”项目试点,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100个精品课程群、50个创新实验室,完善具有特殊才能及超常教育需求学生的甄别、发现与培养机制。
教师队伍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如何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改革实验区着重从制度和顶层机制入手,解决现实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激发教师队伍的生机活力。
谁来做教师?三明市启动市级师范生公费教育试点,在全省首创按县单列录取。公费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毕业后由县市区定向安排到辖区中小学任教。
如何发展教师?西安市高新区先后组建“名校长+”领航工作室、“名师+”教研共同体180余个,形成“区、‘名校+’、学校”和“教育、教研、教学”双轮驱动的教师发展体系。
如何管理教师?率先进行县管校聘改革的成都市进一步强化编制统筹力度,成立体育教师共享中心,统一调配区域内学校体育教师资源,创新建立单校任教与多点执教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信息化也正在成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从曾经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到如今的智慧黑板、VR虚拟教学等,近年来铜陵市大力推进智慧学校建设,“智慧”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铜陵现在已初步建成以全市智慧教育服务平台为基础平台,以全市教育大数据应用为核心,以智慧教与学、智慧管理、智慧生活、智慧文化、基础设施5个应用服务体系为典型应用项目。
长治遴选96所学校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创新首批试点校,出台建设指导意见,推广应用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优质教育资源,确保全市中小学做到常态化使用。
……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对于12个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来说,改革才刚刚起步,但他们焕发出的改革激情、激荡起的澎湃动力,必将推动基础教育的航船驶向更美好的远方。
《中国教育报》2022年04月07日第1版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教育部建立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教育部建立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盐湖提锂概念股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