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天赐材料(002709)4月15日披露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1.49亿元,同比增长229.71%;归母净利润14.98亿元,同比增长422.19%;扣非净利润14.95亿元,同比增长427.0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67亿元,同比增长163.38%;报告期内,天赐材料基本每股收益为1.57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8.97%。
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公司毛利率为44.04%,同比上升9.71个百分点,环比上升14.96个百分点;净利率为29.70%,较上年同期上升11.00个百分点,较上一季度上升14.74个百分点。
2022年一季度,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8.97%,同比上升10.84个百分点,环比上升9.95个百分点。
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5.67亿元,同比增长163.38%,环比下降46.36%;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47亿元,较上年一季度末增长1563.36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9.78亿元,上年同期为-2.06亿元。
2022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现金比为47.84%,净现比为37.87%。
公司近年主要资产结构变化如下图:
2022年一季度末的公司十大流通股东中,新进股东为信诚新兴产业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取代了此前的中欧明睿新常态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在具体持股比例上,徐金富、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东方新能源汽车主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吴镇南持股有所上升,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农银汇理新能源主题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有所下降。
股东名称 | 持股数(万股) | 占总股本比例(%) | 变动比例(%) |
---|---|---|---|
徐金富 | 8728.09 | 9.093413 | 0.2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 | 7629.27 | 7.948601 | -0.70 |
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 | 1693.33 | 1.764207 | 0.06 |
农银汇理新能源主题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 1613.5 | 1.681033 | -0.24 |
林飞 | 1583.2 | 1.649471 | 不变 |
李兴华 | 1556.29 | 1.621432 | 不变 |
徐金林 | 1233.93 | 1.285574 | 不变 |
东方新能源汽车主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 777.15 | 0.809674 | 0.04 |
吴镇南 | 730.14 | 0.760698 | 0.00 |
信诚新兴产业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 521.78 | 0.543623 | 新进 |
筹码集中度方面,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公司股东总户数为11.58万户,较上年末下降了2045户,降幅1.74%;户均持股市值由2021年末的93.40万元下降至77.93万元,降幅为16.56%。
518广汽新能源Aion S自燃起火事件,已经过去了10天。
令人遗憾的是,广汽新能源官方对业界及公众关切,依旧采取的是拖延和“鸵鸟”策略,迄今为止没有在任何官方渠道,就此予以公开回应和说明。
对此,我们在此前的报道中,已经就几个外界广泛关注的几个点,包括连带被烧的奥迪A6车主黄女士的诉求及相关情况,进行过专门的分析介绍和*跟踪报道。
相关文章可以参见乐逗汽车*及全媒体平台,在此不作赘述。
01
Aion S这一烧,车烧坏了两辆倒不打紧,总归是没有造成直接人员伤亡损失。
但广汽新能源在处理这起自燃起火事件上的态度与策略,已然有悖于一个大型汽车企业该有的责任与担当。
很“猥琐”不说,也给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带了一个坏头。
自燃就自燃呗,我就是不吭声不回应,等着盼着风头过去。
当下一个、下下一个新的热点事件出现,把Aion S这把“火”给掩盖下去,大伙儿该干啥还干啥。全当什么事儿都没有发生。
广汽新能源的拖延策略和侥幸心理,透过Aion S自燃起火事件发生以来,其官方微博等渠道所发布的各种*状态和信息,足以窥见一斑。
譬如,“碰到任何困难都要尽快往前走,不要欣赏那个让你摔倒的坑,你能做到吗(酷的表情)”。
再比如,“为一个小错误过分辩解,会让错误显得格外重大,就像用布块缝补一处小小的破孔,反而欲盖弥彰”、“人生就是靠不断遗忘,遗忘痛苦的过去,才能拥抱新的快乐”……
老实说,当笔者翻看广汽新能源近段时间以来的微博状态时,着实经历了一把从“懵逼”到“愤怒”的情绪体验。
我想,这种感受就跟之前连带被烧奥迪A6车主,黄女士联系到我们之后,所反应的她当初的心路历程,是何其相似的。
这哪里像是一个大型汽车企业的官微?难道不是更像那些经常发各种名言警句、以及无脑心灵“鸡汤文”的情感类营销号?!
不说了不说了。
广汽新能源如果将自家Aion S自燃起火事件,只是当作一个“小错误”和“小破孔”,无需去认真对待并举一反三,靠掩耳盗铃和孔乙己式的精神胜利法来造车和蒙眼狂奔,那这家企业也是没救了。
广汽新能源总经理古惠南
别忘了,在被媒体问及Aion S自燃起火事件时,广汽新能源总经理古惠南不是非常“机智”地,先把“锅”扔给了后备箱可能存在的消毒液么......
如此会甩锅和缺乏求实精神的企业,保不齐未来还会继续栽跟头。
02
关键是,广汽新能源自己栽了跟头不说,明明知道路上有个“坑”,自己掉进去爬起来赶紧跑,等着下一个“猪队友”继续掉坑里。
这种想法也是挺可怕的,非蠢即坏!
事实上,就在广汽新能源Aion S发生自燃起火之后的这10天里,业界又接二连三地爆出了几起新的电动车自燃起火案例。
其中,526深圳一辆南京依维柯纯电动厢式货车,在发生交通事故与社会车辆碰撞后自燃起火,被困在车内的司机被活活烧死,引发了公众广泛关注与讨论。
太惨了!车烧毁了可以再买再赔,人没了就一切都没了。
紧随其后,528同样位于深圳某充电站停车位的一辆比亚迪秦Pro纯电动车,也是在放置状态下发生自燃起火,最终车辆被烧的面目全非。所幸暂无人员伤亡。
短短不到10天,接二连三的这几起电动车自燃起火事件,叫人很难不对新能源电动车,产生担忧恐惧。
进而让无数原本对电动车了解甚少的普罗大众消费者,心生更大的“误解和歧视”。
乐逗汽车注意到,在*几起电动车自燃起火案例相关视频报道下面,不少网友都简单粗暴地将矛头直指新能源电动车本身。
不乏有网友抛出类似观点:
“电动车也太可怕了,简直一颗不定时炸弹啊有没有”、“电动车是巨坑,比星球大战还坑!”
类似评论留言获得了较多的点赞。足见这种对于电动车的一竿子打死和全盘否定的态度,在民间获得了超高的群众基础。
任由这样发展下去,政府大力倡导并扶持了近十年的新能源汽车大业,恐将面临极大的挑战、甚至功亏一篑的风险。
03
对于长期关注和报道,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乐逗汽车》而言,我们对新能源电动车的总体态度,无疑是积极、鼓励和看好的。
毕竟经过这么多年的产业引导跟市场培育,至少就汽车产业内人士而言,基本上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大的趋势,是早已取得共识的。
无非是整车和电池等具体的技术路线,自始至终还有较大争议。
但汽车从传统燃油车,向电气化方向转型,堪称时代趋势。可以延缓,但无法阻挡。
事实上,对于许多开过和坐过新能源电动车的消费者和用户来说,抛开现阶段价格高、续航里程没有油车高、充电慢且不方便等诸多老生常谈的“槽点”。
论驾驶的平顺性及乘坐的舒适性等本身,电动车的确是有着其天生产品上的优势的。
所以我们坚定认为:
随着时间的推移,伴随着技术的革新和进步、充电等基础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电动车逐渐取代传统燃油车,是或早或晚的事情。
当然,这其中各国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作用,对于汽车实现电气化产业变革的进程,功不可没。
但是!但是!但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除了以上列举的这些电动车当前的诸多“短板”外,最最可能对电动车的进一步推广和普及,造成“致命一击”的非电动车的“安全性”莫属。
这其中,固然有普罗大众消费者对电动车本身,认知上存在欠缺不无关系。
但更为主要的,还是过去较长一段时间以来,在狂飙突进的电动车潮中,市面上已经销售和正在销售的许多新能源电动车,产品本身在动力电池等核心安全性环节,并不过关。
要不然,都2020年了,咋还那么多的新能源电动车自燃。滥竽充数的无名小厂倒也罢了,诸如广汽新能源、比亚迪这样的*选手,居然也跟着一起烧。
真的有些说不过去了。
乐逗观察:
新能源电动车的安全性这同样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尤其夏天到了,气温高了,各类新能源电动车发生自燃起火的案例,更是不绝于耳。这方面我们在此前,也进行过诸多报道和分析评论。
一言以蔽之,发展新能源电动车的初衷和方向是好的,但何时何地电动车的“安全性”这根弦不能松,需要警钟长鸣。
因为你续航提升的再快,价格降得再快,充电站建的再多,电动车本身的安全性不过关,一切都白搭。
坦率地讲,就连我们这些一直以来自认为是“电动吹”的人,在看多了这种电动车自燃起火案例,也多少开始有些担忧和迟疑,现阶段的新能源电动车究竟是否值得推荐给大家。
放到前几年,每每看到这种电动车自燃起火,还能以此安慰一下“电池等核心要素进步很快,再过几年就没啥问题了”。
如今呢,都已经2020年了!
从特斯拉、蔚来、理想,再到广汽新能源Aion S,以及比亚迪秦Pro这样的*厂商的“明星”产品,居然也接二连三的发生了自燃起火。
着实不得不叫人替当前马路上及市面上的新能源电动车,捏把汗。
电动车厂商们,长点心吧!
再不狠抓和守好安全底线,别说普罗大众消费者了,那些曾经和现在依然在支持和看好你们的人,恐怕也要“粉转黑”了。
毋庸讳言,在应对电动车自燃起火这件事上,不直面问题回应公众关切、意欲靠遮掩躲藏的策略把事情“拖”下去的广汽新能源,无疑给业界树立了一个坏榜样。
所以在此,乐逗汽车强烈呼吁:
广汽新能源这号大厂,尽早拿出该有的姿态来直面问题、回应公众关切。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也应当做好引导和监督工作。
2022-04-16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曾朵红,阮巧燕,岳斯瑶对天赐材料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2022年一季度报告:电解液量利齐升,Q1业绩大超市场预期》,本报告对天赐材料给出买入评级,认为其目标价位为116.00元,当前股价为81.55元,预期上涨幅度为42.24%。
天赐材料(002709)
投资要点
公司2022年Q1归母净利润14.98亿元,同环比+422%/+129%,超市场预期。2022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49亿元,同环比+229.71%/+15.25%;归母净利润14.98亿元,同环比+422.19%/+128.81%;扣非归母净利润14.95亿元,同环比+427.01%/+126.92%;2022年Q1年毛利率为44.04%,同环比+9.71pct/+14.96pct;归母净利率29.09%,同环比+10.72pct/+14.44pct。
2022年Q1电解液出货6万吨,环比增长20%+,量利齐升超市场预期。出货方面,我们预计公司2022Q1出货6万吨+,环比增长20%+,同比翻番以上增长。疫情对公司物流层面略有影响,生产端正常进行,我们预计Q2仍能环比向上。随着六氟产能释放,2022年全年我们预计公司出货35万吨,同比增长140%+。盈利能力方面,扣除碳酸锂库存收益影响,我们预计公司Q1单吨净利润近2万元/吨,环比2021Q4的1.4万元/吨大幅提升,全年看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发行可转债加速一体化产能布局,加大六氟、LIFSI、各类添加剂产能规划。公司公告拟募资34.7亿元,用于已规划项目投资;15万吨液体六氟产能我们预计2023-2024年达产。公司六氟磷酸锂总规划产能达15.5万吨(折固),对应120万吨以上电解液配套能力,一体化优势明显。此外,2021年子公司浙江天硕VC项目建成投产,VC、二氟磷酸锂、DTD等新型添加剂产能将于2022-2023年逐步释放,强化公司一体化竞争力,增厚利润,可有效对冲六氟价格周期下行。
磷酸铁利润大幅增长,产能扩张加速,2022年预计出货高增长,传统日化稳定增长。我们预计2022Q1磷酸铁出货0.9万吨左右;公司公告宜昌天赐磷酸铁30万吨项目二期,规划总产能20万吨,建设周期9个月,我们预计2022年中有望投产15万吨。公司日化业务稳健增长,我们预计Q1贡献0.6亿元左右利润,全年预计贡献3亿元左右利润,公司新增建设18.5万吨日用化工新材料产能,支撑日化业务稳定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盈利能力超预期,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55.96/72.87/95.72亿元(原预期55.52/72.73/96.00亿元),同比+153%/30%/31%,对应PE为14/11/8倍,给予2022年20倍PE,对应目标价116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不及市场预期,竞争加剧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中金公司裘孝锋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高达81.54%,其预测2022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6.96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64.21。
*盈利预测明细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9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5家,增持评级4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62.78。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天赐材料(002709)好公司评级为3.5星,好价格评级为2.5星,估值综合评级为3星。(评级范围:1 ~ 5星,*5星)
近日,天赐材料公告了对可转债发审委会议准备工作告知函作出的回复报告。
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对天赐材料在《回复报告》里关于“账龄1年以内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明显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原因及合理性”的解释与公司前几年的财报数据进行了对比。
本篇,我们将继续探讨“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和商誉减值对该公司2019年扣非净利润的影响。
2019年的扣非净利润对于天赐材料可转债发行具有相当的影响,根据相关制度,如果2019年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都为亏损将可能无法满足“最近三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的规定。
天赐材料自2019年以来明显下调了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并在2020年至2021年才确认商誉减值,若非如此,公司2019年扣非归母净利润1165.69万元或将“由盈转亏”。
2019年扣非利润很关键:关乎是否满足可转债发行条件
根据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方法》第七条第一项规定,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证券须符合:“最近三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与扣除前的净利润相比,以低者作为计算依据”。
2019年,天赐材料的净利润为亏损2890.54万元,而扣非归母净利润勉强为盈利1165.69万元,使得公司近三个会计年度的净利润金额勉强符合规定。
下调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增厚扣非利润
天赐材料2019年扣非净利润为正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当年下调了账龄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
根据天赐材料对可转债发审委会议准备工作告知函的回复报告,2019年以来,由于公司执行了新金融工具准则,公司对账龄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明显低于同行可比公司。
如使用天赐材料提供的“可比公司平均1年以内坏账率”测算,2019年至2021年,公司因1年以内坏账率较低而产生的坏账准备差异分别为2066.74万元、2538.42万元和7187.03万元。不考虑税收影响,上述坏账准备差异金额很大概率可能会导致2019年扣非利润转为亏损。
2019年,天赐材料的扣非归母净利润仅为1165.69万元,如使用可比公司平均的1年以内坏账率,公司的净利润或需相应调减约2000万元,则该会计年度,公司将难实现盈利。
此外,在上述测算过程中,天赐材料在计算“可比公司平均1年以内坏账率”时,将自身较低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包括其中,大幅拉低了均值。2019年至2021年,如将天赐材料自身的坏账率剔除,行业均值将分别升为4.38%、4.17%和5.08%,对应报告期间天赐材料的坏账准备差异将扩大至为-2752.73万元、-3384.56万元和-9559.78万元,公司经营性净利润或需进一步下调。
2019年未确认商誉减值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此外,证监会还要求天赐材料“说明2019年末商誉减值准备计提是否充分,是否计提在恰当的会计期间”。
《回复报告》显示,在2020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的尽职调查过程中,中介机构发现因部分型号电解液产品自2016年开始列入危险化学品管理,而天赐材料子公司宁德凯欣存在未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之情形。最终,天赐材料于2021年初形成关停宁德凯欣电解液生产业务的规划,并分别于2020年及2021年计提商誉减值准备8630.93万元和3703.62万元。
天赐材料解释称,其于“2020年第三季度开始对关停宁德凯欣电解液生产的规划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讨论。”即在2019年及以前,宁德凯欣尚处于永续经营假设前提中,经过商誉减值测试,公司认为2019年末宁德凯欣无需计提商誉减值准备。
但是,天赐材料子公司宁德凯欣未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之情形可能早在2020年之前就已出现,而宁德凯欣2017年至2019年均未发生商誉减值。
如不考虑折现率和预计剩余经营期的数值变动影响,如天赐材料自2019年开始对宁德凯欣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则公司当年的经营性净利润或将进一步下调。
简而言之,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商誉减值年份,这些关键细节并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数据,背后可能是相当可观的利益。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本作品版权归面包财经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作品。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002709》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002709、深圳526车祸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