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06月22日讯 华夏回报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华夏回报A,代码002001)06月19日净值上涨1.72%,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1.6000元,累计净值为4.7490元。
华夏回报A基金成立以来收益1,358.39%,今年以来收益13.39%,近一月收益6.51%,近一年收益23.84%,近三年收益42.62%。
华夏回报A基金成立以来分红91次,累计分红金额134.73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蔡向阳,自2014年05月28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121.77%。
林青泽,自2019年08月15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19.14%。
*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五粮液(持仓比例7.54%)、贵州茅台(持仓比例7.34%)、美的集团(持仓比例4.67%)、爱尔眼科(持仓比例4.37%)、山西汾酒(持仓比例3.96%)、招商银行(持仓比例3.56%)、长春高新(持仓比例3.49%)、中南建设(持仓比例3.17%)、中国国旅(持仓比例2.96%)、保利地产(持仓比例2.87%)。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0年一季度,我们经历了新冠疫情的爆发,为资本市场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市场大幅波动,各国政府陆续以积极的公共卫生措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予以应对,为市场托底。总体看,一季度市场维持宽幅震荡格局。
具体来说,一季度行情在市场在基钦周期触底的预期下发动,但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打断。2月3日开市后中国央行积极释放流动性,国内市场在国内疫情有力控制后展开快速反弹。进入3月,疫情在欧美快速蔓延,欧美市场出现排名历史前列的跌幅,并一度诱发流动性危机,A股市场也未能独善其身,出现快速下跌。但美联储快速介入,通过多种工具为市场注入流动性,美国国会也迅速通过法案,通过积极财政政策应对疫情带来的经济影响。国际协作方面,G20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也于3月26日召开,各国首脑*通过视频会议推动协调应对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资本市场也随之逐步触底反弹。
国内方面目前已经进入后疫情的复工复产期,*的政治局会议也为应对海外疫情带来的影响定调要加大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包括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等等。
金融市场方面,本季度各类指数总体宽幅震荡,结构上,农业、医药、科技等资产表现突出,传统经济相关资产受疫情影响较大表现相对较弱。
组合管理方面,本基金在市场下跌过程中提升了仓位,方向上以增持建材、白酒、医药核心资产为主。长期看,本基金以“自下而上”选择ROE高、壁垒高、增长持续性强的个股为主,主要集中在消费、医药、高端制造业等领域,以期通过长期持股分享这些*公司的成长。
近段时间以来,房企通过各种“花式促销”吸引购房者。在这当中,深圳和东莞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再次出现“低首付”的现象,多年不见的“低首付”重现江湖,这到底是噱头还是陷阱?
真的划算?
经过一年多的深度调整,深圳楼市已经发生明显变化,新房“抢房”现象已经极少发生。目前,多数还未售罄的新房项目都在推出不同程度的折扣活动。
“现在只需要首付89万元就可以买到65平方米的两房单位,折后均价每平方米7万多元。”在罗湖区清水河,一处新房打出了这样的广告,而销售人员正在全力推销,“相当于开发商直接送1.2成的首付,这在后期是不需要还的,也就相当于开发商优惠了60多万元。”
而在毗邻深圳的东莞,近期有不少开发商采用这类低首付营销策略。
有业内人士对
打政策的“擦边球”
“低首付甚至零首付,这可是2008年左右深圳楼市出现的景象,没想到现在又出现了。”一位购房者有所感慨。深圳一家大型房企营销部人士告诉
近期,多地业主因收房无期主动停贷,引发市场关注。对于房贷市场,有业内人士担心,开发商通过关联第三方公司名义借款给购房者付款给自己,其本质与首付贷无异。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低首付的现象通常出现在楼市低迷的时候,一种是开发商垫首付,另外一种就是开发商对接第三方金融机构垫首付。从目前情况来看,开发商垫首付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开发商自身也“缺钱”,所以开发商可能会对接第三方金融机构。对于购房者而言,如果无法在约定时间内凑齐首付,或许也会去选择对接一些第三方金融机构,让它们把剩余的首付款通过银行以外的渠道借入,这会导致一系列的金融乱象。此外,此举突破了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和银行风险防控的最基本要求,后续甚至会催生出断供的现象。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许多城市的首付款比例*为20%,再往下调整空间不大,而且过低的首付比也容易出现盲目加杠杆的情况,20%的首付比要求是比较合适的。不过,当前需要鼓励房地产市场消费,首付比调整空间不大的情况下,可以在月供偿还等方面进一步创新。”
投基Z世代,Z哥最实在。
我们每天都在关心基金的净值走势,季报一出,都在关心基金的重仓股,关心哪位基金经理可能成为今年的*。
但是,我们又有多少人真正关心过基金经理呢?
今天,基金圈最让人震惊的消息,无疑就是华夏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蔡向阳不幸逝世的消息了。
当Z哥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确实内心五味杂陈,才41岁,正值壮年。Z哥本来真不知道今晚能够写点什么,但作为一个靠谱的基金投资专栏,这依然是无法绕开的话题。
蔡向阳是当前基金圈很知名的基金经理,目前管理的基金总规模600多亿,在华夏基金可谓是顶流。蔡向阳的突然离去,对华夏基金而言,对那么多基金持有人而言,无疑都面临一个很大的\"坎\"。
蔡向阳2007年进入华夏基金,2014年开始担任基金经理,目前管理着华夏回报、华夏回报二号、华夏稳盛、华夏常阳三年定开、华夏翔阳两年定开、华夏睿阳一年持有、华夏兴阳一年持有、华夏安阳6个月持有,华夏鸿阳6个月持有等多只产品。据统计,蔡向阳累计服务的基金持有人超过600万人,这个人数,在当前公募基金业中,也是属于*的水平。
Z哥身边一位朋友说,对于很多老基金投资者来说,华夏回报对他们而言,是很有感情的,很多人都持有超过10年。而华夏回报成立已有18年,累计净值增长率超过16倍,年化平均回报17%。而这么多年来,华夏回报累计分红次数多达111次,为投资人的分红超过169亿元。仅仅是2021年,华夏回报已经分红15次。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华夏回报已经成为华夏基金*的\"旗舰产品\"。这样的业绩,对于一位年近41岁的基金经理来说,其实并不容易,他需要承受的压力,也是我们很多投资人难以想象的。
在Z哥看来,有时候长期投资,不仅仅是财富的投资,同时也是一种长期的陪伴和成长。而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追求财富的增长,同时也要追求知识层面、心理层面等精神层面的成长。尽管蔡向阳管理的这些产品,今年的业绩都难以让人满意。但是,只要身心健康,那么始终都是能够看到有希望的。
我们每天都在关心基金的净值走势,季报一出,都在关心基金的重仓股,关心哪位基金经理可能成为今年的*。
但是,我们又有多少人真正关心过基金经理呢?作为基金投资人,我们要求基金经理为我们创造更多回报,这种要求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当某一个阶段,某位基金经理不及预期的时候,或许我们也可以多保持一份耐心,少一分苛责。市场的波动总是难以预料,市场的下跌,也在所难免,当我们在忍受行情下跌的煎熬时,基金经理也同样在承受巨大的心理考验。或许,蔡向阳的离去,我们所有的市场参与者,包括证券从业人员、媒体等社会各方面都应该考虑一下,是否应该给与基金经理更多身体心理健康方面的关爱。
今天,Z哥并不想写太多内容。最后,就让我们来看看蔡向阳为投资者奉上的最后一份基金季报吧。
蔡向阳在华夏回报三季报中写道:
2021年三季度,A股各主要指数维持宽幅震荡,不同板块分化明显,市场风格表现*:上游周期板块受益于大宗商品涨价领涨市场,部分\"专精特新\"制造业公司表现亮眼,新能源等高景气行业维持横盘震荡,受疫情影响的消费、服务等行业表现较差。
经济基本面上看,上半年经济内生动能表现较好,出口持续维持高景气,使得国内基建投资引而不发、地产政策较为严格。进入三季度,随着地产个别企业的信用事件发酵,市场预期地产政策会阶段性有所调整;各地因能源双控导致的限电也引发市场对经济动能减弱的担忧,而四季度地方专项债的加速发行有望实现对冲。整体看,三季度经济基本面相对平稳。流动性方面,三季度国内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维持上半年的框架,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海外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暗示将在年底进行Taper,有可能在2022年实现*加息,海外流动性开始面临一定压力。
组合管理方面,本基金针对宏观环境及行业个股经营情况进行了持仓结构的调整:降低了组合整体的估值水平,持仓相对更加分散,增持了新能源制造和运营环节,在消费行业内部进行了结构优化,减持了部分白酒、增持了免税、啤酒及一些成长性较好的食品加工企业。长期看,本基金坚持\"自下而上\"选择ROE高、壁垒高、增长持续性强的个股,投资方向主要集中在消费、医药、高端制造业等领域,以期通过长期持股分享这些*公司的持续成长。
(风险提示:权益基金属于高风险品种,投资需谨慎。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 本人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人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定投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投资者在投。资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或者服务情况、听取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市场,根据自身的投资目标、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
华夏基金今日发布公告:华夏回报混合将于2021年8月3日每十份分红0.15元。8月2日15点前申购或8月3日当天赎回的基金份额,均能享受本次分红。投资者可选择现金分红,落袋为安;或选择红利再投,谋求更高的投资回报。
分红信息华夏基金,2021/7/30
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成立于2003年9月5日的华夏回报累计净值增长率超过1906%,近18年实现累计超19倍回报。
华夏回报A累计净值增长率
数据基金二季度报告,截至2021/6/30,基金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不代表投资建议。
对于近日消费板块疲软以及市场宽幅震荡,基金经理蔡向阳*观点解答持有人关切的问题。
问
本轮杀跌来势汹汹,发生了什么?
这轮调整是从周一开始的。上周五突发教培监管细则,引发好未来、新东方等美股上市的教育公司暴跌,引发整个外资对国内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情绪蔓延至A股、港股。与政策相关性强的互联网、教育、医药等下跌幅度是比较大的。
我们认为核心因素是由于市场担心除了对教育培训行业,政策会在其他行业也进行限制,比如对互联网、医药、白酒的政策。作为外资来说,他们对整个国内政策的走向没有比较好的了解,所以一个比较极端的政策出现后,他们觉得其他的政策也可能与最严苛的政策去靠齐,导致了整体的一个下跌。
问
对白酒、医药后市怎么看?
市场担心监管对于教培的举措会复制到其他诸多行业,但我们认为这个担心是有一点多余的。
对于大家比较关心的白酒板块,白酒基本是国家持股比较多,很多白酒企业已经都有政府派驻的管理人员进行监管,再进行加税的意义可能性并不是很大。而且白酒对于民生来说,它是影响相对比较小的,所以整个白酒我们认为是风险相对比较小的。
医药板块主要是大家担心医药集采会覆盖更多的品种,这方面我们在之前选股的时候已经充分考虑了,所持有的医药股基本不是政府所调整的药品,我们更多的投资在了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领域,医药降价政策并不影响我们这些投资的标。医药板块的下跌,对我们的影响相对比较小。
问
投资风格有受到影响吗?
我长期投资的逻辑并没有变,但这次政策扰动确实有超出预期的情况。之前我们更多的是从*公司角度去选择高壁垒、高ROE、高增长持续性强的好公司,并且估值相对还好的话,我们就会纳入考虑范围。
我们觉得未来随着整个国家对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平衡调整,可能政策越来越注重公平。所以在过往的选股框架的逻辑上,就需要加入一定的这种政策扰动因素,所以我们可能在未来对投资框架进行调整:对于政策相对不太反对的行业、相对支持的行业,我们给相对比较好的权重;对于政策限制的行业,在未来的选股中我们可能去降低选股比重,使得组合与整个政策限制的相关性降低,使组合的波动性也会相对的降低一个水平。
问
下半年市场会修复吗?
展望下半年,我们认为目前整体的下跌空间跟幅度都已经比较大了,确实是经历了比2018年还大的调整,我们认为调整从空间上来看基本已经快结束了,可能仍需要有一定的震荡时间,之后政策相对没有那么强烈,逐步明晰的时候,可能我们能迎来一个相对比较好的修复,因为我们持有的标的本身都是一些优质的公司,如果市场的方向确认后,预计反弹可能也是相对比较快的。
问
现在是补仓的好机会吗?
我觉得目前这个点位是相对是比较低的点位,但不能保证现在就是*点,震荡的情况仍有一定的可能性。如果是以相对长期的角度去看,我们相信国家把这些领域管理得更规范、更好的话,其实现在就是一个相对好的点;但是如果是想在某个点进去快速实现上涨的话,可能还需要观察政策在什么时候能大家感觉到相对更偏松一些。
如果现在补仓的话,可能还是要做好熬一段时间的准备,因为在政策不确定的时候也是很难出现快速的上涨,市场需要一个大家情绪稳定的过程。
问
什么时候市场会缓过来?
我们过往由于投资了很多成功的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受到过政策影响,比如我们投资的白酒,经历过加税、反腐;我们投资的医药,经历过好几次招标调控。确实竞争力强的企业跑了出来,即使在政策影响情况下,长期的超额收益还是很大的。
从过往的经验来看的话,政策可能就是对这个行业的相对规范,但今年的教育政策打破了所有人对政策边界的预期。未来我觉得当大家慢慢认知到,其他行业的政策并不像教育政策的时候,其他股票预计会慢慢恢复的。
问
后续会怎么操作?
我也是个人投资者,我自己的很多基金我也跟大家一样在认购期买入,和大家一起风险共担。从我的判断来看,这些股票短期这么快速的下跌,杀的是一个估值,基本面没有任何变化,所以当大家不太质疑他们的时候,可能会恢复的比较快。未来可能在政策相对明朗的时候,我可能会考虑加仓。时间是价值投资者的*的伙伴,也希望大家能给我们一些信心和耐心。
华夏回报A,成立于2003-09-05,近5年完整会计年度业绩:2020年54.05%,2019年30.91%,2018年-16.81%,2017年34.83%,2016年-3.58%;同期业绩基准表现:2016-2020年业绩比较基准均为1.50%。成立以来截至今年2季度末收益/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为:1906.41%/42.92%。业绩基准:同期一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数据华夏基金,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1.6.30。
华夏回报A蔡向阳于2014-05-28任职,2014-11-28前与黄立图共同管理,2015-01-20前与王海雄共同管理,2015-06-26前与李冬卉共同管理,2015-03-17至2017-02-24与代瑞亮共同管理,2015-01-20至2017-07-17与王怡欢共同管理,2015-11-19至2017-08-29与陈伟彦共同管理,2019-08-15起与林青泽共同管理。
风险提示:1.华夏回报为混合基金,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低于股票基金,高于普通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属于中风险(R3)品种。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2.投资者在投资本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3.基金管理人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收益。基金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4.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5.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6.本产品由华夏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7.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华夏回报基金净值》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华夏回报基金净值、深圳零首付重现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