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今天(7月30日),中国母基金行业内高规格盛会——中国母基金50人论坛*走出北京,在身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前沿舞台的苏州市吴江区拉开帷幕。
论坛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中国母基金全景报告》。报告称,截至2022年6月30日,中国母基金全名单共包括354支母基金,其中政府引导基金262支,总管理规模达到33615亿人民币,相对2021年底统计的在管规模增长19.94%;市场化母基金81支,总管理规模8944亿人民币,较2021年底统计的在管规模增长6.37%;以及S基金(只做S基金并无正常母基金业务的机构)11支。全部354家母基金目前总管理规模达42721亿元,相比2021年底增长16.73%。
值得关注的是,开幕式上,北京S基金交易所、上海S基金交易所、东方国资、水木资本、母基金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中国首支股权质押基金,总规模人民币100亿元,首期规模20亿元。该支基金将由落地在吴江的水木资本运营管理。
股权质押基金属于S基金(二手份额转让基金)的范畴。股权质押是指出质人以其所拥有的股权作为质押标的物而设立的质押。而在私募股权投资领域,S基金恰恰是一类专门从投资者手中收购另类资产基金份额、投资组合或出资承诺的基金产品。
当前,中国S基金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期,首支股权质押基金成立,对全国股权投资行业而言,能够有效解决创业投资行业的低流动性问题。目前,全国S基金交易所只有2家,分别位于北京和上海。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股权质押基金的成立,不仅实现了对上海S基金交易所的有效呼应,也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内基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补剂”,增强金融对示范区建设的支撑作用。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母基金分会会长、母基金研究中心创始人、水木资本董事长唐劲草认为,吴江参与发布股权质押基金,能够为当地吸引更多资金、人才、项目等资源,对促进经济发展会有较大帮助。
开幕式现场还举行了中国母基金峰会*会址揭牌仪式,吴江被设立为中国母基金峰会*会址。
从2008年设立第一支母基金,到如今东方国资管理各类基金超60支、苏州湾创投壹号管理基金规模超千亿,吴江形成了“基金+人才+项目”全链条创新,吸引一批人才企业、人才项目落户,培育推动一批优质科创企业成功上市。“中国母基金峰会在吴江安家,必将进一步推动资本、资源在吴江集聚,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我们更好扛起国家战略使命、全面融入‘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建设注入新的强劲动能。”吴江区委书记李铭说。
据悉,为期两天的论坛中,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国内主流母基金的各方“大咖”将进行多场干货满满的主题演讲,全面解读行业趋势,解读LP投资布局,助力推动创新创业与新兴产业发展的交流与合作。
新华日报·交汇点
编辑: 李仲勋
ID:jrtt
给房企信贷支持主要是为了支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我们都知道,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到2022年上半年全国各地的楼市都不太景气,成交量和房价发生了量价齐跌的现象。因此,到了2022年4月和5月,全国多地已经开始对楼市进行新一轮的扶持了。在12万亿综合刺激方案出台之前,各地对于楼市的扶持主要是政策上的,比如放松限购,多孩家庭可以多买一套房,放松限售,3年改2年,降低税费,免除契税等手段。而在12万亿综合刺激方案落地之后,相信各地对楼市的扶持也会相应地加大力度,在金融上面会向楼市进行倾斜。当大量资金开始向楼市倾斜,楼市的成交量会回升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楼市回暖就会产生一个问题。楼市成交量回升固然可以拉动市场经济快速回升,但市场经济快速回升的同时也会产生副作用,那就是房价也要跟着上涨。
这一波政策扶持会让房价涨多少现在还不敢断言,但大势已经指明了接下来的房价必然是向上波动。在此情况下,我开始着急了,因为我还没有买房,如果这一波房价再上涨个10%-20%,那么我未来想要买房的压力又变得更大了。到了现在,我不得不承认,2021年下半年到2022年5月这段时间,真的是最适合买房的时候。从有商品房的那一天起,房价的走势就是波动的,有高峰有低谷。最近的低谷期就是2021年下半年到2022年5月份这段时间。此时本应是买房的时候,可是有2个原因促使很多人包括我没有买房。一是手里的钱不够,我认为这是主要原因。二是对市场的判断不够准,很多人认为房价还会继续下降!此时看来绝大多数人的判断都错了。
对于看准了大势但依然没有买房的人来说,说来说去主要还是因为钱不够,如果我能在深圳买一套房子的钱,那我必然是会买房的!现在的我都买不起了,万一,我是说万一到明年这个时候房价比现在更贵10%-20%。如果没有奇迹发生的话,我估计我是没有希望了!这就是我看到12万亿综合刺激政策落地后感到着急的原因!
42次走访城市,江苏近半数
过去一周长三角地区中江苏省产学研相关走访最多,聚焦招商引资、大健康、生态环境、汽车等产业。三省一市主政官员的走访调研中,招商引资占比较大。
在江苏,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会见来南京参加“2021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日”的拉美使团;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江苏省副省长马欣共同为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揭牌;许昆林还会见了丰田通商(中国)公司总经理、北京事务所所长绵贯辰哉一行。
在安徽,安徽省省长王清宪分别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徐明一行,东软集团董事、总裁徐洪利一行举行工作会谈;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与比亚迪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商谈推动全面战略合作。
上周,据公开资料统计,长三角主政官员共有42次相关走访,其中城市考察占10次,主要赴基层调研防汛工作、城市建设和经济运行情况等。
7次出访招商引资,安徽占4次
本周上海、江苏和安徽均聚焦招商引资,共计出访7次,其中安徽占4次。
7月6日,安徽省省长王清宪分别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徐明一行,东软集团董事、总裁徐洪利一行举行工作会谈。王清宪在与徐明会谈时指出,当前,安徽正按照省委部署要求,着力加强资本市场培育壮大和改革创新,提升资本市场服务能级和活力,共建连接长三角与中部资本市场的平台。希望双方在政策先行先试、企业挂牌转板、建设安徽基地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在畅通金融和资本循环、服务新发展格局中实现共赢。
同日,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也与徐明商谈深化合作。
据了解,新三板是多层次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全国股转公司为其运营管理机构。截至2021年6月底,合肥共有新三板挂牌企业72家,其中精选层1家、创新层13家、基础层58家。目前,4家企业正在申请公开发行并进入精选层。
7月10日,规模达100亿元的苏州高新阳光汇利股权投资母基金签约落地,首期规模30亿元的苏州纽尔利新策股权投资S基金成立。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会见了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张维功一行,并共同见证签约。
许昆林表示,苏州产业基础扎实、创新氛围浓厚、信用环境优越,面临长三角一体化、“沪苏同城化”*机遇,拥有*营商环境、最强比较优势,今年以来发展态势更加强劲,生物医药、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壮大,投资机会非常丰富。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苏州金融机构高度集聚,各类资本投资十分活跃,正进一步加快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制造业做大做强。希望与各位企业家紧密携手,以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为广大创新型企业、中小企业提供更大力度的金融支持,带动更多优质项目和高层次人才落户,实现产业和资本双赢。
构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环境
本周聚焦较多的还有大健康产业,其中苏州走访数量较为突出。
7月7日,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卫健委、苏州市政府、苏州大学签约共建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及附属医院。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江苏省副省长马欣共同为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揭牌。
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亚平表示希望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及附属医院要努力建设国内*、国际知名的医学院,不断增强医学科技创新和临床服务能力,助推苏州市医疗卫生事业和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7月9日,首届“赛先生”科学传播苏州论坛在阳澄湖畔举行,“赛先生”科学和医学公共传播奖项评审基地正式落户苏州。
据了解,“赛先生”科学和医学公共传播奖是我国首个由科学家捐资,从民间发起,倡导科学和医学公共传播,以服务公众和社会的奖项,旨在面向华语世界,奖励积极开展科学和医学知识和技能的普及、传播、教育、培训,直接服务于公众与社会、促进公众理解科学,作出重要杰出贡献的个人或民间机构。
7月11日,第十三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苏州工业园区分会场暨苏州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博览会开幕,累计推出38项活动,以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服务链的深度融合。据悉,苏州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博览会是今年3月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花落”苏州工业园区后,当地主办的第一届行业博览会。
『关注副省级城市、GDP破万亿城市主政官员的公开考察和产学研相关调研
聚焦长三角重点城市产学研发展现状
挖掘探索新发展格局下城市新潜能』
出品:长三角课题组
统筹:卜羽勤
撰文:许秋莲
设计:陈珊
(综自政府官网、官微,浙江日报,解放日报,新华日报,安徽新闻网)
交汇点讯 今天(7月30日),中国母基金行业内高规格盛会——中国母基金50人论坛*走出北京,在身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前沿舞台的苏州市吴江区拉开帷幕。
论坛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中国母基金全景报告》。报告称,截至2022年6月30日,中国母基金全名单共包括354支母基金,其中政府引导基金262支,总管理规模达到33615亿人民币,相对2021年底统计的在管规模增长19.94%;市场化母基金81支,总管理规模8944亿人民币,较2021年底统计的在管规模增长6.37%;以及S基金(只做S基金并无正常母基金业务的机构)11支。全部354家母基金目前总管理规模达42721亿元,相比2021年底增长16.73%。
值得关注的是,开幕式上,北京S基金交易所、上海S基金交易所、东方国资、水木资本、母基金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中国首支股权质押基金,总规模人民币100亿元,首期规模20亿元。该支基金将由落地在吴江的水木资本运营管理。
股权质押基金属于S基金(二手份额转让基金)的范畴。股权质押是指出质人以其所拥有的股权作为质押标的物而设立的质押。而在私募股权投资领域,S基金恰恰是一类专门从投资者手中收购另类资产基金份额、投资组合或出资承诺的基金产品。
当前,中国S基金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期,首支股权质押基金成立,对全国股权投资行业而言,能够有效解决创业投资行业的低流动性问题。目前,全国S基金交易所只有2家,分别位于北京和上海。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股权质押基金的成立,不仅实现了对上海S基金交易所的有效呼应,也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内基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补剂”,增强金融对示范区建设的支撑作用。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母基金分会会长、母基金研究中心创始人、水木资本董事长唐劲草认为,吴江参与发布股权质押基金,能够为当地吸引更多资金、人才、项目等资源,对促进经济发展会有较大帮助。
开幕式现场还举行了中国母基金峰会*会址揭牌仪式,吴江被设立为中国母基金峰会*会址。
从2008年设立第一支母基金,到如今东方国资管理各类基金超60支、苏州湾创投壹号管理基金规模超千亿,吴江形成了“基金+人才+项目”全链条创新,吸引一批人才企业、人才项目落户,培育推动一批优质科创企业成功上市。“中国母基金峰会在吴江安家,必将进一步推动资本、资源在吴江集聚,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我们更好扛起国家战略使命、全面融入‘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建设注入新的强劲动能。”吴江区委书记李铭说。
据悉,为期两天的论坛中,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国内主流母基金的各方“大咖”将进行多场干货满满的主题演讲,全面解读行业趋势,解读LP投资布局,助力推动创新创业与新兴产业发展的交流与合作。
新华日报·交汇点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国基金论坛》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国基金论坛、12万亿刺激计划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