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02月04日讯 交银施罗德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交银施罗德精选混合,代码519688)02月01日净值上涨1.63%,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0.5907元,累计净值为3.3745元。
交银施罗德精选混合基金成立以来收益523.36%,今年以来收益8.76%,近一月收益8.76%,近一年收益-8.33%,近三年收益41.49%。
交银施罗德精选混合基金成立以来分红11次,累计分红金额83.04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王崇,自2017年06月03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15.94%。
*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美年健康(持仓比例8.88%)、保利地产(持仓比例8.72%)、新城控股(持仓比例6.99%)、华测检测(持仓比例5.18%)、平安银行(持仓比例5.01%)、南京银行(持仓比例5.00%)、视觉中国(持仓比例4.63%)、通策医疗(持仓比例4.60%)、永辉超市(持仓比例4.48%)、恒立液压(持仓比例4.28%)。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18年四季度国内经济增长继续放缓,其中,十一月进出口增速大幅下滑,月度工业增加值增速转负,经济周期逐步进入衰退阶段。A股市场风险偏好继续下降,市场对企业盈利下调担忧加剧,市场继续下跌。同时医药行业带量采购等政策在本季度陆续出台,消费医药大金融等之前的强势板块于四季度陆续出现较大幅度补跌,市场预期整体悲观,几乎无赚钱效应。四季度本基金采取稳健投资策略,保持中性略高仓位,行业均衡配置,个股向有把握的公司集中。行业层面减持电子和传媒,增持银行、消费和计算机。四季度本基金净值表现跟随市场出现一定幅度下跌,但略跑赢合同比较基准。展望2019年一季度,我们对A股市场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一方面,经济下行趋势仍旧处于中期,经济最差的时候似乎尚未到来,上市公司整体盈利下调趋势并没有结束,中美贸易冲突能否在2019年三月达成和解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上述因素影响企业盈利的同时还会压制市场风险偏好的回升。另一方面,货币政策已经出现微调,债券市场利率持续下行,2019年政府有望维持积极财政政策和松紧适度的货币政策,避免出现经济大幅下滑以及金融风险。同时沪深300指数在3000点对应静态PB1.26倍左右,或已处于历史底部区域,预计继续大幅下行的空间不大,从中期角度风险收益比很高。随着债券利率的持续下行,大类资产配置的指针逐步将转向权益,处于估值底部区域的A股配置价值或已逐步显现。我们相信价值只会迟到不会缺席,本基金2019年将维持中性略高仓位,继续看好医疗服务、房地产、计算机、公共事业以及传媒等成长领域投资机会,精选优质成长公司股票,恪守安全边际,努力为基金持有人带来稳定回报。
报告期内基金的业绩表现
本基金(各类)份额净值及业绩表现请见“3.1主要财务指标”及“3.2.1本报告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及其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的比较”部分披露。
近期汇添富在各大平台上引发了非常多的争议。
原因无它,自称“选股专家”的汇添富在最近一两年中业绩表现得不够理想。那么作为主动权益大厂的汇添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借着二季报披露的机会,本文尝试分析下其中原因。
一、汇添富近两年业绩情况
汇添富是妥妥的主动权益大厂,目前旗下的主动基金经理有差不多30位,既有管理经验丰富的投资老将,又有从公司内部提拔的新人,还有从外部引进的基金经理。
由于汇添富主动基金经理数量非常之多,因此聚焦于热门主题如消费、医药及制造的基金经理远不止一位,称得上是“双保险”甚至“多保险”。像消费主题的基金经理既有像胡昕炜和郑慧莲这样已经拥有很好市场知名度的老人,也有刘伟林及张伟这样的新人基金经理;医药消费主题则同样形成了新(张韡)老(郑磊和刘江)搭配;大制造领域则有赵剑、董超及刘昇等人。
下表列出目前汇添富任职时间稍长(经历过2021年和2022年)的基金经理列表及其代表作业绩表现,除此之外还有从公司内部提拔的新人基金经理卞正、郑乐凯、陈潇扬和张伟,以及从外部引进的樊勇(金鹰)和谢昌旭(华安)未予以列出。
汇添富头部基金经理近两年业绩不理想。目前汇添富管理规模*的六位主动基金分别是胡昕炜、劳杰男、杨瑨、顾耀强、郑磊和刘江。观察这几位基金经理的业绩,不难发现他们在2021年及2022年表现得均不太理想,2021年只有两位基金经理取得正收益;2022年则是除了杨瑨外,其他基金经理的代表作都跌了15%以上。
汇添富非头部基金经理业绩表现尚可。除了上述6位头部基金外,汇添富其他非头部基金经理近两年的业绩表现并不算差,2021年其他基金经理的平均投资收益为-8.5%,其中赵剑、董超及沈若雨三位的投资收益在20%以上;2022年其他基金经理的平均投资收益为-11.78%,其中刘昇今年以来的投资收益高达16%。
数据截至20220731
由于基金公司的管理规模主要集中在头部基金经理,因此头部基金经理的业绩决定了大家对一个基金公司的观感,尽管非头部基金经理业绩尚可,但汇添富仍然还是会面临比较大的业绩争议。
二、头部基金经理的业绩为什么不佳?
近两年汇添富几位头部基金经理业绩表现不佳,在我看来主要有这么几点原因,即行业投向过于集中在消费和医药板块、投资层面守正有余但出奇不足以及基金经理投资层面的问题。针对这三点,我逐项进行展开。
(1)行业投向过于集中在消费和医药板块
在汇添富的六位头部基金经理中,有三位是消费医药主题型基金经理出身。管理规模*的胡昕炜从汇添富消费行业出道,遵循主题基金经理“投而优则全市场”的职业路径逐渐把自己再定位于全市场型基金经理。郑磊和刘江作为典型医药行业出身的基金经理,与胡昕炜一样,同样逐渐“扩圈”至全市场。但这三位基金经理都囿于“舒适区”,在全市场基金中仍然大多是以消费和医药这样的长牛赛道为主。然而消费和医药板块在经历了2019-2020年的大牛市后,自2021年开始表现不佳,偏弱的行业Beta收益使得他们业绩落后可谓情理之中。
至于杨瑨,其代表作汇添富文体娱乐主题同样以消费和医药板块的投资为主,2021和2022年连续表现不佳也影响了大家的观感。作为主打科技板块的基金经理,他管理的其他基金尽管基本不投向消费和医药板块,但其重仓的计算机、电子及互联网等板块在近两年表现不佳,同样对组合构成拖累。
相对而言,劳杰男和顾耀强作为均衡型选手,虽然在医药和消费板块配置比例不会那么高,但消费和医药仍然是他们各自持仓的权重行业,权重行业表现疲软对组合业绩多少会构成一定程度的拖累。
(2)守正有余而出奇不足
汇添富头部基金经理业绩集体表现不理想也与公司层面一以贯之的投资理念分不开。现任公司总经理张晖表示:
【张晖】汇添富将始终坚持一切从长期出发,坚守我们的投资理念与原则,挑选高质量证券,为客户持续创造长期价值;坚持产品的风格清晰与稳定,不追逐趋势、不盲从热点,致力于提供风格收益特征明晰、标志性强、可识别的底层资产。【张晖】
我认为这句话里面的核心词就是“高质量证券”,如果这不那么好理解,那么胡昕炜在某次访谈中最为直白的引用的张晖的投资哲学:
【胡昕炜】我们总经理张晖总说的:“投资者中,有一种常见的取向,就是刻意不买那些明显好的股票,而是专门盯住新小奇的股票,这是一种缺乏大局观的表现。”【胡昕炜】
换言之汇添富的投资理念非常强调守正而非出奇,作为消费基金经理的胡昕炜就非常好的贯彻了这一投资哲学,他在对其投资理念的阐述中不断的强调对于守正的重视。作为头部基金经理的劳杰男同样也是如此,此前我在劳杰男:注重持有人体验的良心基金经理及分析劳杰男一季度回撤的原因这两篇介绍他的文章中,同样提到了劳杰男的守正。
至于其他四位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我没有一一去详细了解,但从他们各自代表作的重仓品种来看,大多是以各个行业的“茅公司”为主,由此可见总经理张晖的这一观点在汇添富内部是非常深入人心的。
这一点在2019-2020年收获赞誉无数,然而在2021年之后则开始出现问题。各行业的龙头在经历了一轮非常大幅度业绩与估值双升的戴维斯双击后,2021年之后走向了估值消化的漫漫归途。今年以来Wind的“茅指数”跌幅接近19%,那么以龙头公司为主要重仓方向的汇添富头牌们,业绩自然不会太好。
(3)基金经理们的投资理念不够坚定
部分基金经理们本身在投资上有些失误,也是业绩不佳的一部分原因。
先说劳杰男,劳杰男一直强调在投资过程中要注重持有人的体验,这本身是非常好的。然而也正因为他过于在乎这一点,使得其在投资上患得患失,本来劳杰男是一位均衡偏价值风格的基金经理,随着低估值板块持续表现不佳,他开始在定期报告中不断反思要提升对于估值的容忍度,以力求获得更好的回报,然而随着他逐渐转变投资风格时,成长板块的表现已经接近尾声,价值板块开始表现,从而使得其在投资上出现两面挨打的尴尬情况,2019年以来的业绩尚不如一直坚守深度价值风格的曹名长。
作为价值风格的基金经理,劳杰男在投资风格上漂移的*例证是,他在今年的二季报中表示对“基本面趋势投资”的认可,他表示:
【劳杰男】但在 4 月急剧的下跌和 5 月、6 月迅猛的反弹中,本基金未能很好把握汽车、新能源相关行业个股的投资节奏,主要原因在于不少相关个股所处环节的格局从稍长期来看并不清楚,股票估值也带有较大的模糊性。从股票投资的角度,结合短期数据适当做一些“基本面趋势投资”,可能对组合收益会有一定的帮助。【劳杰男】
在投资理念上的左右摇摆很容易两边打脸,导致业绩平平,因此我认为大家对于反思过度的基金经理要保持审慎。频繁反思看起来是基金经理在勤于思考,值得肯定,然而汝之蜜糖,彼之砒霜,投资思考越勤快未必越好,钝感力也许更重要。
至于另外几位基金经理,像杨瑨、顾耀强和郑磊在投资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追涨情况:
像杨瑨管理的汇添富文体娱乐主题,其去年年底持有的前十大重仓股今年以来的平均跌幅约18%,而今年6月底前十大重仓股今年以来的跌幅仅4%;
顾耀强管理的汇添富策略回报,相应的上述两数值分别为-22%和-8%。
郑磊同样呈现出明显的右侧交易,年初持仓今年以来的跌幅为30%,而6月底持仓今年以来的跌幅仅13%。
尽管近几年右侧交易也有非常多的成功基金经理,但对于以“选股专家“见长的汇添富来说,在业绩不好的时候进行追涨,可能有点值得商榷。
三、业绩不佳的再思考
其实当前汇添富面临的困境不是一家公司的问题,很多头部基金公司的主动产品线也面临着同样的尴尬,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基金公司该如何办?我认为有三方面可以值得参考。
(1)投资变得越来越难了
尽管2019-2020年主动基金赚钱看起来是又快又轻松,回过头来看这也许是主动基金集体最后的高光时刻,这样的盛况未来很长的时间也许很难得以重现。
对于龙头公司投资价值这样显而易见的“守正“投资机会,在2017年之前可谓遍地皆是,但随着外资的进入,以茅指数为代表的龙头公司估值快速修复到合理甚至高估的水平,估值修复的力量强到几乎所有不论是先知先觉还是后知后觉的基金经理都可以从中分一杯羹。过去的繁花锦簇意味着以后捧着几只龙头公司躺赢赚大钱可能变得相当之难。
而且现在市场的行情呈现出非常明显的结构化,同类风格的基金经理很可能悲喜并不相通。都是投低估值的股票,A可能赚钱因此成为顶流,B则可能亏得一塌糊涂,这也是像劳杰男等均衡型基金经理业绩不佳的原因,招行和宁行尽管估值显著低于成长股,但却并不抗跌,今年银行和地产同样表现很难看,因此担心成长股太贵而去买点价值股去避险去降低组合回撤这种简单的线性思维不再那么管用了。同理,如果大家都是买小盘股或者成长股,业绩也会出现相当之大的分化。
投资变得越来越难意味着基金公司在行业及个股的研究上需要变得越来越深入。
(2)在公募界,忽略估值去做长期投资是伪命题
2019-2020年随着茅指数的走红,“估值无用论“一时甚嚣尘上。很多知名的基金经理都直言对于估值的高低不可判断,只要找的公司足够*,估值在长期来看是微不足道的,然而结合公募行业的投资约束、研究能力及盈利模式,我认为这一投资模式对于99%的公募基金经理而言基本是不可行的,属于伪命题:
(a)这一投资模式与持有人的诉求存在着天然的不匹配。在投资上,绝大多数人是短视的,这些人不仅包括持有人也包括基金经理。
做个假设,如果放眼到10年,持有茅指数那些成分股能够取得非常丰硕的投资回报,但在之前要经历5年的估值消化期,那么如果一个基金经理持有这些股票不动,哪怕号召力如张坤及陈光明等人,持有人可能也都跑光了,更别提普通的基金经理。一旦持有人用脚投票,公司各个层面(如股东、市场)的压力就会接踵而至,基金经理最终不得不投资变形。
而且我认为基金经理也是短视的,之所以很多基金经理喊出了不用看估值的豪言壮语,其根本原因并非因为基金经理的信仰,而是因为基金经理被这些股票过去一两年的可观涨幅冲昏了头脑,变得过度自信。而随着这些股票的走弱,这样的声音变得少了很多,一旦业绩压力接踵而来,很少有基金经理能够坚持自我。像银华富裕主题的焦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还有就是张坤,如果我们回过头去细细品味他定期报告的观点,其对估值的看法同样也经历了由不care到保守的过程。
(b)*的公司及行业是极度稀缺的。哪怕这一投资模式与持有人的诉求匹配,第二个问题又会接踵而来,那就是基金经理们该如何找到那么多*的公司。
当前公募基金对于单只股票的持仓比例限制在10%以内,这意味着遵循上述投资原则的基金经理至少需要找到10只以上高质量的股票,而且根据基金公司内部对于行业分散严格程度不一的要求,这些公司大概率不能集中于同一行业。那么,囿于**公司的稀缺性以及投研能力,公募能够发掘这么多估值在长期显得微不足道的优质公司吗?这需要打一个大问号。段永平作为这一投资模式的忠实拥趸,其主要持仓也不过Apple、贵州茅台和腾讯三只。
(3)拥有风格多样化的基金经理可能是基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绝大多数基金公司而言,一个基金经理业绩差并不可怕,怕的就是所有基金经理业绩都差。
如何避免所有基金经理业绩不好,我认为核心在于尊重基金经理在正确投资理念基础上的多样化选择。无论国内外,*投资人遵循的投资理念都并非那么整齐划一,对于遵循价值投资基本原理的*投资人们,也因估值容忍度的不同以及对公司未来业务不确定性给予折扣的不同而形成了非常大的分野,有深度价值型,有成长型,也有价值成长型。
从长期来看,这些不同风格的*投资人在投资业绩上可能殊途同归,但在具体路径上却相去甚远。基金公司为保持业务的连续性及稳定性,则恰好需要将这些长期业绩殊途同归但短期业绩风格各异的基金经理组合在一起,这样每一年都会有靓眼的基金经理走出来,从而为基金公司的管理规模提供有力的支撑。每个时候都有靓眼的基金经理能够很好的消解公司内部对于其他业绩暂时不理想的基金经理的压力,从而让基金经理们能够更好的坚守自身的投资理念。
否则如果一个基金公司所有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都整齐划一,那么在巨大业绩压力下,基金经理们在投资操作上出现变形是大概率事件。
四、汇添富未来是否可期?
对此,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理由很简单,大家目前过多把眼光集中在汇添富头部基金经理上,对于数量众多却业绩不俗的非头部基金经理,大家却知之甚少。我认为只要稍加历练,这里面肯定会有一些投资新秀冒出来。对于汇添富而言,随着这些风格更为多样化的新人走向台前,也许就可能解决汇添富目前面临的窘境。未来我打算去汇添富这些非头部基金经理中淘淘金,大家可关注我的后续文章。
当然对于任何公司而言,要做到基业长青,最终都是需要加强对于个股的研究深度,拒绝躺平,随着龙头公司定价变得越来越充分,挖掘非龙头公司的投资机会变得尤其迫切。
关联阅读:
劳杰男:注重持有人体验的良心基金经理
分析劳杰男一季度回撤的原因
全文完!分享不易,如果此文对大家有帮助,欢迎点赞、在看、收藏、关注四连击,感谢大家的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08月31日讯 交银施罗德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交银施罗德精选混合,代码519688)08月28日净值上涨2.54%,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1.1392元,累计净值为4.0050元。
交银施罗德精选混合基金成立以来收益1,214.16%,今年以来收益44.66%,近一月收益7.99%,近一年收益69.24%,近三年收益117.11%。
交银施罗德精选混合基金成立以来分红13次,累计分红金额89.03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王崇,自2017年06月03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144.43%。
*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东方雨虹(持仓比例8.22%)、万科A(持仓比例7.70%)、绝味食品(持仓比例6.76%)、顺丰控股(持仓比例5.55%)、三花智控(持仓比例4.92%)、海大集团(持仓比例4.10%)、保利地产(持仓比例4.02%)、视源股份(持仓比例4.00%)、立讯精密(持仓比例3.94%)、山东药玻(持仓比例3.32%)。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0年上半年国内经济受新冠疫情影响,经济经历衰退复苏V型走势,市场在逆周期政策调解下,流动性维持总体合理充裕。上半年A股市场在三月份经历短暂快速回调后,一路上行,其中医药科技为代表的创业板涨幅遥遥领先,传统行业占比较高的主板表现相对较弱;行业层面,医药、食品饮料、社会服务以及消费电子等大消费板块涨幅居前,金融地产等传统顺周期低估值行业则跌幅较大。
本基金上半年保持中性略高仓位,考虑到部分持仓公司投资逻辑发生比较大的变化,我们大幅减持部分医疗服务公司,加仓内需消费和服务,从上半年表现看,本基金跑赢业绩比较基准。
本基金(各类)份额净值及业绩表现请见“3.1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及“3.2.1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及其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的比较”部分披露。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展望下半年,我们对A股市场维持谨慎乐观的态度。考虑到目前的经济状况、利率水平以及逆周期政策,我们仍旧认为大类资产配置中权益*;而且从估值盈利匹配度来看,有不少传统行业龙头公司股票仍旧值得投资和持有。另一方面,外需出口仍旧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后续国内经济复苏的力度不宜乐观;此外在部分热门板块以及龙头个股经历大幅上涨后,估值处于历史范围上沿,甚至透支未来一两年业绩,中短期风险收益比变差,后续选股尤其是投资成长股的难度在增加。本基金后续保持中性略高仓位,按照内需为先,结构优于总量的思路,拟继续关注一二线房地产龙头、软件及互联网、餐饮供应链、内需消费和服务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优质标的,坚守能力圈和安全边际,逆向投资,做中长期布局,努力为基金持有人带来稳健回报。(点击查看更多基金异动)
08月31日讯 交银施罗德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交银施罗德精选混合,代码519688)08月28日净值上涨2.54%,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1.1392元,累计净值为4.0050元。
交银施罗德精选混合基金成立以来收益1,214.16%,今年以来收益44.66%,近一月收益7.99%,近一年收益69.24%,近三年收益117.11%。
交银施罗德精选混合基金成立以来分红13次,累计分红金额89.03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王崇,自2017年06月03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144.43%。
*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东方雨虹(持仓比例8.22%)、万科A(持仓比例7.70%)、绝味食品(持仓比例6.76%)、顺丰控股(持仓比例5.55%)、三花智控(持仓比例4.92%)、海大集团(持仓比例4.10%)、保利地产(持仓比例4.02%)、视源股份(持仓比例4.00%)、立讯精密(持仓比例3.94%)、山东药玻(持仓比例3.32%)。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0年上半年国内经济受新冠疫情影响,经济经历衰退复苏V型走势,市场在逆周期政策调解下,流动性维持总体合理充裕。上半年A股市场在三月份经历短暂快速回调后,一路上行,其中医药科技为代表的创业板涨幅遥遥领先,传统行业占比较高的主板表现相对较弱;行业层面,医药、食品饮料、社会服务以及消费电子等大消费板块涨幅居前,金融地产等传统顺周期低估值行业则跌幅较大。
本基金上半年保持中性略高仓位,考虑到部分持仓公司投资逻辑发生比较大的变化,我们大幅减持部分医疗服务公司,加仓内需消费和服务,从上半年表现看,本基金跑赢业绩比较基准。
本基金(各类)份额净值及业绩表现请见“3.1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及“3.2.1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及其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的比较”部分披露。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展望下半年,我们对A股市场维持谨慎乐观的态度。考虑到目前的经济状况、利率水平以及逆周期政策,我们仍旧认为大类资产配置中权益*;而且从估值盈利匹配度来看,有不少传统行业龙头公司股票仍旧值得投资和持有。另一方面,外需出口仍旧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后续国内经济复苏的力度不宜乐观;此外在部分热门板块以及龙头个股经历大幅上涨后,估值处于历史范围上沿,甚至透支未来一两年业绩,中短期风险收益比变差,后续选股尤其是投资成长股的难度在增加。本基金后续保持中性略高仓位,按照内需为先,结构优于总量的思路,拟继续关注一二线房地产龙头、软件及互联网、餐饮供应链、内需消费和服务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优质标的,坚守能力圈和安全边际,逆向投资,做中长期布局,努力为基金持有人带来稳健回报。(点击查看更多基金异动)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基金519688》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基金519688、汇添富基金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