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中邮基金
昔日的明星基金公司,如今却在走下坡路,这其中的辛酸与挣扎,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对于这样的境遇,中邮基金长期持有人或对此感触更深一些。
作为首家登录新三板的基金公司——中邮基金近年来的表现差强人意。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相比2016年一季度末的规模722.15亿元,2018年底规模为299.02亿元 中邮基金的管理规模已经是缩水近60%。
截至2021年1月21日,中邮基金的管理规模为508.6亿元,相比于2018年底中邮基金的规模已经增长70%。这是否意味着昔日“高开低走”的中邮基金重返辉煌了么?
恐怕中邮基金的持有人很难果断的给出肯定的答案。毕竟,规模增减是投资者用脚投票的结果,背后可能是基金持有人痛苦不堪的投资经历。
基金产品巨亏,规模缩水
基金公司赚大钱
随着新审批的公募基金产品数量越来越多,基金管理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邮基金旗下股票型基金管理规模不足1亿元,位居行业排名靠后。数据显示,中邮基金股票型基金不同时间段(近5年、近3年、近1年)的收益率也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此外,中邮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也很难在市场平均水平线之上。
(截图自天天基金,2021年3月31日)
我们来看中邮基金的股票型基金的业绩。据天天基金网数据,截至2021年3月30日,该公司股票型基金近6个月的平均收益是-2.22%,与此同时,同类平均收益是9.31%,沪深300是11.06%。从上图中可以看出,该公司的股票型基金在近1年、近3年和近5年的业绩比较中,都大幅低于同类平均和沪深300。尤其是长期业绩的比较,我们来看近5年的数据,该公司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4.7%,同类平均是81.35%,沪深300是58.4%。
试问,这样的业绩,你敢买吗?反正侦探哥会避之不及!躲得越远越好!
除此之外,中邮基金的混合型基金也表现非常差劲!看图说话,有图有真相!截至2021年3月30日,中邮基金的混合型基金近5年的收益率为37.25%,而行业平均水平为86.23%,沪深300是58.4%,很明显,长期业绩和短期业绩均跑输同类产品和沪深300,这样的业绩表现很难不让投资者“意难平”。
(截图自天天基金,2021年3月31日)
此外,数只净值长期低于1元的基金一直让中邮基金脸上无光。
(截图自天天基金,2021年3月26日)
数据显示,截至3月26日,中邮旗下4只基金净值不足1,分别是中邮趋势精选灵活配置混合基金、中邮核心成长混合基金、中邮睿利增强债券和中邮信息产业基金,单位净值分别只有0.656元、0.8756元、0.952元和0.98元。
这几只基金净值均跌破1元与其成立的时间不无关系。
中邮核心成长混合成立于2007年8月17日,当年上证综指年度涨幅高达96.66%,但几个月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股市大跌。该基金收益率也随之大降。截至2021年3月26日,该基金仍然处于亏损状态,成立至今的收益率为-12.44%。
(截图自天天基金,2021年3月26日)
中邮趋势精选和中邮信息产业分别成立于2015年5月27日和2015年5月14日,彼时,股市已连续多日上涨,大盘指数接近5000点,投资者投资热情高涨,基金建仓也赶上了高点。
我们大致可以总结一下,中邮基金的这几只超差基金产品,都是在股市高点发行,这种时刻投资者群情激奋,跃跃欲试,发产品时最有利于基金公司获得更大的规模。只不过,到底是赚是赔,就难说了。从现在的结果来看,中邮基金的这几只产品,未能给投资者赚到钱。
当下,中邮基金旗下所有基金净值*的为中邮趋势精选灵活配置混合基金,截至2021年3月27日,该基金成立至今亏损超过了34.4%。这意味着,如果投资者在成立时买入,到现在不仅没赚一分钱,还巨亏34.4%!当然,基金公司的管理费不会少收!
(截图自天天基金,2021年3月26日)
侦探哥(微信公号:财富大侦探 ID:Caifudazhentan007)注意到,中邮趋势精选灵活配置混合基金、中邮核心成长混合基金和中邮信息产业基金的虽然不能给投资者赚到什么钱,但是通过收管理费,还是给中邮基金创造了不少的收入。
换言之,对于基民来说,虽然自己不赚钱,但是也在养活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啊,也算是在花钱做慈善吧,虽然一开始的目的是投资。当然,基金经理频繁更换,却也是常态了,这也说明了基民养活了不同的基金经理。
天天基金网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邮趋势精选灵活配置混合的规模是18.63亿元,与其在2015年5月27日成立时的规模72.32亿元规模相去甚远,规模缩水将近75%。很显然,投资者用脚投票!
(截图自天天基金,中邮趋势精选灵活配置混合的费用分析,2021年3月31日)
中邮趋势精选灵活配置混合虽然这几年只会给基民亏钱,但是却给中邮基金贡献了不少的收益。侦探哥根据上图统计了5年来的管理人报酬,总计超过2.2亿元。简而言之,中邮基金给基民亏了钱,还从基民身上收了超过2.2亿元的管理费。
当然,我们还应该看到中邮趋势精选灵活配置混合频繁更换基金经理,该基金成立时由许进财和杨欢共同管理,不到3年,亏损了41.68%。随后许进财独自管理183天,又亏损了22.78%。随后引入刘田和尚杰两位基金经理和许进财3人共管4天后,许进财彻底退出。直到2020年1月3日至今,基金经理变成许忠海一人。这样的变动不可谓不频繁,可想而知这只基金风格切换和不稳定性。
中邮信息产业灵活配置混合在2015年5月14日成立时,规模达到126.02亿元,在多年前,即使是现在,百亿基金也就是庞然大物。可想而知,在当时股市大涨的情况下,中邮基金发行新产品,迎来的狂热追逐。
事到如今呢?到2020年底,规模只剩下17.43亿元,5年多来缩水超85%!要知道,当年这只基金成立之初是由当初中邮基金的头牌基金经理任泽松来独自管理,而后的3年1个月里虽然加入了别的基金经理,但是在任泽松参与管理的3年多时间里,这只基金总体上亏损接近45%!
我们来看这只庞然大物给中邮基金创造了多少的收入。通过下图不难计算出,这只基金给中邮基金贡献的管理人报酬将近3.75亿元!基民钱虽然没赚到钱,但是养活了中邮基金啊!
(截图自天天基金网,中邮信息产业灵活配置混合费用分析,2021年3月31日)
中邮核心成长混合成立于2007年8月17日,成立之后该基金*规模时为423.08亿元(截至2007年12月31日)。然而,截至2020年12月31日,该基金的管理规模已经缩水至63.67亿元,*缩水比例约为85%。截至2021年3月26日,该基金仍然处于亏损状态,成立至今的收益率为-12.44%。不过管理费用中邮核心成长混合基金却是一分钱没少赚!
(截图自天天基金网,中邮核心成长混合费用分析,2021年3月31日)
数据显示,2007年以来,截至2020年底,中邮核心成长混合基金的管理费用累计将近28.8亿元。
(截图自天天基金,2021年3月31日)
频繁的基金经理更换,或是该基金败北的重要原因。数据显示,在成立的十四年里,超过十位基金经理管理中邮核心成长混合,其中就包括明星基金经理刘格崧。
旗下多只基金遭遇大幅赎回
数只基金面临清盘风险
3月12日,中邮基金公布了2020年年报。数据显示,去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5.18亿元,同比增长5.70%;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8亿元,同比增长5.01%。
数据显示,中邮基金旗下有多只成立满一年的基金在全年实现正收益,且利润提升的同时,份额同比却遭遇净赎回。
(截图自天天基金,2021年3月26日)
例如中邮战略新兴产业混合,该基金成立于2012年6月,成立以来的收益率为405.5%,不过,近一年的收益率为20.16%。该基金自2019年10月份以来净资产规模持续缩水。
(截图自天天基金,2021年3月26日)
据中国基金相关法规,公募基金清盘的条件为:连续60个工作日基金净资产低于5000万或者份额持有人少于200人。
公募爆款权益时代,基金两极分化现象明显,既有百亿新产品不断涌现,也有大量老产品面临清盘风险,特别是一些小基金公司的“迷你”产品,在销售能力疲弱下,清盘风险更为明显。中邮基金旗下多只“迷你”基金将面临这样的尴尬局面。
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中邮基金旗下的主动权益类产品在“超级迷你”一族中占比较多,中邮多策略、中邮沪港深精选、中邮价值优选、中邮消费升级在2020年四季度末的产品规模均不到0.30亿元。
(截图自天天基金,2021年3月26日)
以中邮多策略灵活配置混合为例,该基金规模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为0.01亿元,基金经理为王高,这只基金成立于2014年,成立以来给投资者带来的收益仅为87.65%。
(截图自天天基金,2021年3月26日)
如图所示,来自天天基金网的数据显示,中邮多策略灵活配置混合去年4月份以来遭遇大规模赎回,规模在2020年10月份已经跌至低点。
另一只有清盘风险的基金——中邮消费升级(003515)成立于2016年12月15日,成立以来该基金的收益率为41.9%。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3月26日,近五年来,中邮消费升级基金的收益率整体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截图自天天基金,2021年3月26日)
收益率的不尽如意,影响了投资者对该基金的信心。数据显示,2020年3月31日,该基金面临着大规模的赎回。
(截图自天天基金,2021年3月26日)
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2020年3月31日,中邮消费升级基金净资产变动幅度为下滑85.46%!此后,净资产管理规模整体减少。
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上述两只基金的主动变化,原本应该在主赛道上驰骋如鱼得水的中邮消费升级的表现就会让人为之惋惜。
对此现象,济安金信基金分析师程颖指出:“对于基金公司来说,规模太小的基金,无法覆盖管理成本。如果一家基金公司有较多被迫清盘的迷你基金,会有损投资者对基金公司的信任感。”
*陨落
繁花落尽是沧桑
初入基金行业的朋友可能不知道,中邮基金是首家登陆新三板的基金公司,曾经战绩辉煌。
当下管理着843.43亿资产的刘格菘曾是中邮基金的一位老将。2010年,刘格菘进入中邮基金,后被提升为基金经理,和邓立新一起管理中邮核心成长。在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的任职期间,中邮核心成长混合的净值涨幅为16.21%,业绩处于同类基金中等水平。
既生瑜何生亮,刘格菘在中邮基金时可谓是生不逢时。彼时的2013年正是被人称“公募一哥”任泽松的传奇时刻。任泽松管理的中邮战略新兴产业基金,不仅在2013年以80%以上的业绩夺得当年业绩*,还在2012年12月初到2015年6月12日为期两年半的大牛市中,累计净值增长率高达705%,超过同期基金业绩第二名150多个百分点。
2014年9月,刘格菘离开中邮基金南下。不过,中邮基金的好日子也并未持续太长时间。频繁踩雷让“基金一哥”摇身一变为“踩雷王”。任泽松管理的基金连续踩雷多只个股,包括尔康制药、乐视网和宣亚国际等。尽管2018年业绩出现好转,任泽松仍然选择了“弃公转私”。
中邮基金另一位重点培养的“大佬”许进财,在任泽松离职后不久也选择了离开中邮。2018年10月18日,中邮旗下五只基金发布公告称,基金经理许进财因个人原因离职,离任日期2018年10月17日。
作为昔日中邮三驾马车中的另一位——邓立新,“下场”就不怎么好了。中邮基金原投资副总监邓立新2017年陷入“老鼠仓”案件之中。
一个明星基金经理对公司的整体投资风格影响有多大?恐怕没人说得清楚。回首2018,中邮基金不仅失去了百亿规模,也失去了公司曾经的公募状元任泽松。而寻找下一个任泽松成为了中邮基金的当务之急。
然而,结果却让人不甚满意。不得不说,基金经理及管理层不稳定一直是近年来中邮基金的心头之痛。2018年3月,中邮基金灵魂人物45岁的中邮基金总经理周克,不幸因心脏病突发去世,更加加剧了中邮基金的动荡。
根据WIND统计,2020年上半年共有131位基金经理离职,涉及76家基金公司;有36家基金公司离任基金经理在2位及以上,其中中邮基金共有5位基金经理离职,成为离职人数最多的基金公司。
时间转眼来到2021年,中邮基金再度发布了多项人事变动公告。
2021年3月
中邮基金发布《中邮创业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管理人员变更公告》。公告显示,谌重新任中邮基金副总经理,任职日期3月10日。资料显示,谌重曾担任大鹏证券投资银行部业务经理、汉唐证券投资银行部业务经理、平安证券投资银行部业务总监、金鼎证券(香港)北京代表处代表、建信基金机构业务部总经理等职。
2021年2月24日
中邮基金发布《中邮创业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管理人员变更公告》。公告显示,张志名任中邮基金常务副总经理,任职日期2月22日。资料显示,张志名曾任首创证券固定收益总部总经理、固定收益事业部总裁兼销售交易部总经理、债券融资总部总经理(兼);首创证券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证券投资总部总经理(兼)。现担任首创证券副总经理、固定收益事业部总裁、首誉光控董事长、中邮创业国际资管董事长、中邮创业基金管理董事、首正泽富创新投资(北京)有限公司董事。
应该说,中邮基金管理团队和基金经理经常调整,只是不见成效。作为当年*有勇气成为公众公司的基金公司,中邮基金能上演反转吗?
财富大侦探
普通老百姓做理财投资,大多数是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当然,最适合普通老百姓买的理财,就可能不止需要安全了,门槛不高、购买方便等也是比较重要的。那么,结合这些因素,有哪些理财方式最适合老百姓呢?
最合适普通老百姓的理财方式有哪些?
第一种,自然就是银行存款。银行存款应该是老百姓接触最早、最多的理财方式,同时也可能是老百姓最了解的理财方式。
首先,银行存款是保本保息的,安全性自然不用多说。
其次,银行存款的门槛也很低,定期存款的起存额才50元,人人都能存得起,哪怕是三岁小孩,只要能开得了银行账户都可以存。
再次,银行的网点遍地都是,想要存钱也非常方便,基本上不存在找不到银行存钱的问题。
所以,尽管如今的理财方式丰富了很多,可银行存款仍然是老百姓最主要的理财方式。
第二种,就是买国债。国债跟银行存款一样也是保本保息的产品,安全性自然也很高,甚至比银行存款的安全级别更高。国债的门槛也比较低,100元起购,记账式国债也不过1000元起购。对于有理财需求的老百姓来说,都不是问题。
另外,国债也是在银行买的,购买也比较方便。只不过,并不是在任何一家银行都能买国债,而是只在少数银行才能买,这使得它的便利性稍微差了一些。好在,六大国有银行都是国债的承销商,只要常住地附近有这些银行的网点,买国债也是比较方便的。
银行存款和国债因为比较相似,所以是可以相互替换的。如果从利息高低上来考虑,目标理财期限较短时,就是买国债更好,期限较长时就是存银行更好。
第三种,就是货币基金。货币基金虽然不是保本保息的理财,但由于它属于低风险的产品,所以实际上也不太可能会出现亏损的。
而货币基金的优势就是灵活性比较高,买了之后随时都能赎回,部分货币基金只要赎回的金额不超过1万元,还能马上到账,更重要的是不会损失前面已经拿到的利息。
另外,货币基金的购买门槛也比较低,想要买也方便。货币基金的起购门槛仅1元,比存款还低。而如今买货币基金可以完全在线上进行,比如我们可能天天都会用到的微信和支付宝,在其理财平台下就有货币基金卖,想要买就直接可以买,都不需要重新再开户。
第四种,就是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这是一种低风险的银行理财,这种理财几乎各方面都与货币基金相似,但在收益上,可能比货币基金还稍微高一些。
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起购门槛也是1元,门槛较低,可以通过银行的线下网点买,也可以通过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买。只不过,不是所有的银行都有现金管理类理财,哪些有哪些没有得自己去找。一般较大的银行基本都是有的。
那么,除了以上几种外,大家觉得还有哪些理财方式适合老百姓呢?
07月09日讯 中邮核心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中邮核心成长混合,代码590002)07月08日净值上涨1.98%,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0.8307元,累计净值为0.8307元。
中邮核心成长混合基金成立以来收益-19.95%,今年以来收益28.97%,近一月收益19.37%,近一年收益44.32%,近三年收益23.51%。
本基金成立以来分红0次,累计分红金额0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纪云飞,自2017年04月26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29.47%。
国晓雯,自2020年01月03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26.90%。
*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贵州茅台(持仓比例4.98%)、万科A(持仓比例4.66%)、太阳纸业(持仓比例4.29%)、生物股份(持仓比例3.28%)、中兴通 持仓比例2.74%)、海螺水泥(持仓比例2.21%)、长春高新(持仓比例2.20%)、兴业银行(持仓比例2.13%)、冀东水泥(持仓比例1.96%)、中科曙光(持仓比例1.79%)。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年初基金经理判断站在较为长期的视角来看,经济增速放缓和经济结构转型这一方向是较为确定的。我们认为,首先经济增速放缓后,行业竞争格局会更加稳固,企业会从过去追求发展速度转为追求发展质量,预计龙头公司的盈利质量会逐步提升,企业的周转效率和现金流等会等到稳步提升;另一方面,经济结构转型会带来新兴产业行业的投资机会会显著大于传统行业,追求高质量、高科技的方向会催生新兴行业龙头享受更高的增长和更高的市场估值溢价。
策略的角度,基金经理持续着眼于配置各个行业的龙头公司,配置竞争格局稳定的传统行业龙头公司,和企业站在一起见证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这一历史阶段。另一方面,基金经理认为2019年逐步进入了第四次科技创新的新起点,上一轮科技创新以智能手机为驱动产生了万亿市场,而这一轮新的科技创新将以工业、汽车、物联网、5G通讯、人工智能等为主要的驱动力,这将催生出更大的市场,我们持续跟踪以5G为核心的科技行业投资机会,寻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龙头公司作为我们的主要投资标的。
一季度经理重点配置了消费、周期、科技、金融行业的龙头公司,1-2月科技股的超额收益明显,随着3月国际疫情的爆发,基金经理降低了组合的仓位。基金经理认为经过此轮a股市场的大幅回调,很多个股再度进入配置区间,待海外疫情被控制住,国际和国内市场进入平稳状态后,我们认为长期看增长确定性高、估值低、股息率高的龙头价值股和科技成长股龙头有望重新获得超额收益。
12月24日讯 中邮核心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中邮核心优选混合,代码590001)12月23日净值上涨2.22%,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1.9124元,累计净值为3.1324元。
中邮核心优选混合基金成立以来收益286.06%,今年以来收益-3.32%,近一月收益-2.91%,近一年收益2.67%,近三年收益101.56%。
中邮核心优选混合基金成立以来分红12次,累计分红金额70.16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陈梁,自2021年02月18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3.90%。
*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凯莱英(持仓比例5.52%)、药明康德(持仓比例5.30%)、阳光电源(持仓比例5.29%)、宁德时代(持仓比例5.21%)、泰格医药(持仓比例5.17%)、东富龙(持仓比例5.13%)、康龙化成(持仓比例5.12%)、博腾股份(持仓比例5.09%)、隆基股份(持仓比例4.90%)、天合光能(持仓比例4.77%)、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建党百年庆典后,市场延续了较高的风险偏好,5、6月份得到资金热捧的新能源、半导体、军工等代表未来产业方向继续强势表现,上半年表现较好的医药、消费等板块整体进入震荡状态。随着7月下旬对教培、互联网等具有明显负外部性行业的严格整顿和管理,这些方向出现巨幅下跌。同时这一变化也使得市场的参与者担心一些涉嫌具有外部性,带“智商税”性质或者“贩卖焦虑”性质的较好生意模式的公司同样出现政策风险。这些公司的暴跌连带出现了医药、消费方向的系统性调整。
8月医药和消费类公司整体在震荡调整中度过,科技类公司经过强势演绎,也出现了上涨乏力而导致的调整,半导体、储能方向在8月份开始调整,新能源、军工等方向在9月份也出现了不小的调整。
随着9月中旬以江苏为代表的省份开始为实现能耗指标而进行的限电限产,市场开始更大程度上顾虑经济出现的“滞胀”状态,9月中旬开始,以煤炭为代表的强周期股票进行了演绎,同时对“滞胀”的担心开始明显影响市场的风险偏好,科技方向的调整加速。
整个三季度市场呈现出高度波动的状态,随着对“滞胀”担心的加剧,市场的波动和轮动加剧。三季度上证综指下跌0.64%,创业板综指下跌2.95%,Wind全A下跌1%。
报告期本基金遭遇了较大挑战,组合重仓的医药和大消费板块在7月下旬和8月份出现大幅调整,7月下旬组合均衡化后,加仓的新能源板块享有了8月份的部分回报,但在9月下旬出现了较大幅度回撤。报告期本基金相对比较好的把握了风电和煤炭的投资机会,对组合的收益做了一定增厚。但由于之前重仓板块在三季度的大幅调整,造成本基金在三季度表现不佳。
报告期内基金的业绩表现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邮基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邮基金、1000元如何投资理财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