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银稳健(兴业基金)工银稳健成长今日净值

2022-08-07 3:15:18 证券 xcsgjz

工银稳健



本文目录一览:



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冲刺叠加A股持续震荡行情,低风险且收益有弹性的“固收+”基金近年来异军突起,成为新基金发行市场的“网红”。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末,“固收+”基金(偏债混合型+二级债基)规模已增至1.72万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71%。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对潜力“固收+”的投资需求,工银瑞信基金旗下的工银稳健瑞盈一年持有债券基金(代码:A类:013588,C类:013589)自11月29日起已开放日常申赎及定投业务。尤为值得关注的是,该基金在原有大满贯基金经理何秀红的基础上,增聘了工银瑞信基金投研领军人物、基金业三大奖项大满贯老将杜海涛共同管理,成为市场上少见的“双大满贯基金经理”配置的“固收+”基金。

从固收团队灵魂人物到工银瑞信基金副总经理、工银瑞信资产管理(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杜海涛已是工银瑞信基金的投研领军人物。作为业内最*基金经理之一,杜海涛拥有24年证券从业经验、17年投资管理经验,累计荣获17项基金业大奖,其中9座金牛奖,并获得了2018年“中国基金业金牛奖15周年杰出基金经理”称号。此番兼任基金经理,是他自2018年之后再出山。作为长期业绩优异的一员老将,杜海涛所管理的产品整体业绩突出,带领固收团队坚持风险底线思维,打造了业内固收投资标杆。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26日,杜海涛管理超5年的两只“固收+”基金工银添颐债券A、工银增强收益债券A成立以来收益率分别达168.00%、154.89%,年化收益率分别为10.04%、6.64%,近1年、近2年、近3年同类排名均在前1/4分位。

而“固收+”长跑名将何秀红同样堪称固收顶流,她投资风格稳健,回撤控制及风险收益性价比优于同类平均水平。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26日,何秀红管理超6年的工银产业债券A、工银四季收益债券,自成立或转型以来收益率达87.51%、70.01%,年化收益率7.52%、7.04%。代表作工银产业债券A备受投资者青睐,11月26日规模达200.62亿元,位居二级债基前十,还获得银河证券五年期五星评级,近期更摘得五年期债券型金牛基金奖。

工银稳健瑞盈一年持有债券为一只二级债基,打底的债券资产比例不低于80%,并适度配置权益类资产,力求增厚收益,是震荡市理财替代的好选择。Wind数据显示,自2002年1月22日至2021年9月30日,对比沪深300指数,以二级债基指数为代表的“固收+”策略表现出了上涨市争取收益、震荡市表现稳定、下跌市控制回撤的特征。今年以来至12月26日的震荡行情中,“固收+”策略基金获得正收益的比例达93.7%,相比权益策略基金73.6%正收益而言(不同份额分开统计),优势较明显。从收益波动看,相比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二级债基指数收益表现明显更为平稳。

在多变市场环境下,工银稳健瑞盈一年持有债券作为一只一年持有期产品,有助于避免投资者因短期波动导致的非理性追涨杀跌,提升持有体验和产品的超额收益概率。展望后市,业内人士认为,疫情后经济修复高点已过,景气有所回落,面临一定下行压力,疫情长尾效应下消费进一步恢复空间有限,货币政策易松难紧,财政政策有望发力带动社会融资企稳。预计A股市场年内维持震荡走势,存在结构性机会,关注板块再平衡的可能性。债券部分应维持中性久期配置,信用债应以高等级为主,可适当通过中长期利率波段操作获取超额收益。

凭借一支汇聚杜海涛、欧阳凯、何秀红等大将和中生代明星赵健、新秀张洋的“*固收”战队,工银瑞信基金近年持续构建“固收+”精品矩阵,固收投资影响力稳居业界前列。海通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末,工银瑞信基金旗下固收类基金近3年平均收益率17.56%,居固收大型公司前五。自成立以来,工银瑞信基金旗下固收产品共斩获34项三大报权威奖项,获评2018年“公募基金20年*固定收益基金管理人”,且连续12年(2009-2020)有固收基金获金牛奖。




兴业基金

分享 新经济IP 新经济e线 2022-03-02 08:59

收录于话题

#基金清盘4个

#ETF19个

兵败如山倒。



截至目前,ETF市场继续呈现高度头部化格局,尾部加速出清。3月1日,兴业基金发布关于兴业上证180金融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终止上市的提示性公告称,兴业上证180金融ETF(510690)自2021年12月18日至2022年1月5日期间进行了基金财产清算,基金财产清算报告报中国证监会备案后,于2022年2月17日完成了剩余财产分配工作。基金终止上市日为2022年3月3日。


新经济e线注意到,实际上,兴业基金仅今年1月已有3只ETF密集清算,公司ETF产品布局可以说是全线溃败。除了兴业上证180金融ETF以外,公司另有2只ETF也于今年1月17日刚刚结束清算,分别是兴业中证福建50ETF(512350)和兴业上证50ETF(510860)。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ETF市场赢家通吃的地位愈加巩固。我国ETF市场发展至今,行业格局已相对稳定,头部基金公司优势明显。截至2021年12月31日,国内市场(除货币型ETF外)共成立613只ETF,分别来自51家基金公司。其中,华夏基金已成立60只ETF,成立数量位居首位。易方达基金和国泰基金分别以43只和37只ETF成立数量紧随其后。上述三家基金公司的ETF产品数量占据全市场的22.84%,头部效应显著。


产品线名存实亡


据新经济e线了解,兴业基金最近一年来累计清盘的ETF已多达5只,公司ETF产品线已名存实亡。其中,今年1月结束清算的兴业上证180金融ETF、兴业中证福建50ETF、兴业上证50ETF这3只ETF均集中成立于2020年,从成立到清盘前后不过一年多时间而已。


基金公告


公开资料表明,兴业上证180金融ETF于2020年5月8日成立。彼时,基金募集有效认购总户数3400户,募集发行金额约2.95亿元。但兴业上证180金融ETF自上市后规模便急剧下降。等到2020年第三季,基金规模已缩水至1.22亿元。同年第四季度,基金资产净值已跌破亿元,仅剩下0.62亿元。从去年二季度开始,基金资产规模便徘徊在清盘红线之下,当季规模已骤降至0.13亿元。


据兴业上证180金融ETF于今年1月18日出具的清算报告表明,2021年12月17日为基金最后运作日,基金从2021年12月18日起进入清算程序。截至最后运作日基金份额总额仅有584.25万份,按基金份额净值人民币1.0313元计,对应基金资产净值仅为602.54万元。


同样,兴业中证福建50ETF的清盘分水岭也发生在去年第二季度。该ETF在2020年9月10日上市时的募集发行额约2.2亿元。等到去年第二季,基金规模已急剧缩水至0.14亿元。再到清盘前的基金最后运作日2021年12月24日,按基金份额净值人民币1.1296元计,基金份额总额仅录得383.11万份,对应基金资产净值约433万元。


基金公告


新经济e线获悉,上述3只摘牌的ETF中,兴业上证50ETF的上市时间最晚。兴业上证50ETF去年1月12日才在上交所上市,截至最后运作日2021年12月29日,基金份额净值人民币0.9045元,基金份额总额1296.87万份,基金资产净值已缩水至1173万元。仅上市不到一年时间,该ETF规模已大幅缩水95%。



早在去年7月,兴业上证1-5年期地方政府债ETF和兴业上证红利低波动ETF也相继终止上市。如此算来,在短短不到一年时间里,兴业基金旗下累计已有5只ETF宣告惨烈退市。


有业内人士测算,若按ETF网友分享规模2亿元的*门槛计算,为了维持产品运作,每年的成本大概在200万元到300万元不等。实际上,一只ETF要实现管理费和支出持平,其规模至少要在5亿元以上。否则的话,都是赔本赚吆喝。


截至今年3月1日,兴业基金旗下正常交易的ETF仅剩下2只,分别是兴业沪深300ETF(510370)和兴业中证500ETF(510570),以上两只ETF分别成立于2020年9月11日和6月30日。不过,这两只ETF都早已跌破5000万元的清盘红线,基金资产净值分别仅录得约1153万元和1115万元。


进入门槛越来越高


新经济e线注意到,目前,ETF市场的竞争格局表现为赢家通吃。在主流宽基、行业及主题指数等赛道均被头部公司占据的情况下,产品审批、团队、资源等客观因素使得后来者进入的门槛越来越高。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排名前10的非货币ETF管理人在管规模合计占全市场的80.25%,前五名占60.06%;非货币ETF管理规模前5 名的基金公司依次为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国泰基金、南方基金。


与主动管理型基金不同,绝大多数ETF基金为被动跟踪型指数产品,因此标的指数的选择对于ETF规模能否增长至关重要。2021年宽基ETF规模继续稳步上升背后,包括华夏上证50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南方中证500ETF在内的三大宽基指数成为ETF三大“天王”。截至2021年底,这三只宽基指数均超500亿元规模。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市场共有25只非货币ETF规模超过百亿元,其中包括11只宽基指数ETF和10只行业及主题指数ETF。


相比之下,今年以来发行失败的5只基金产品中就有2只是中小基金公司旗下的ETF。此外,ETF发行和市场表现也息息相关,鉴于今年A股持续调整,许多热门赛道出现大幅调整,也影响了投资者认购和交易热情。


截至3月1日,在已有ETF产品布局的51家基金公司中,包括万家基金、兴业基金、山西证券、浙商资管、融通基金、南华基金等6家公募机构旗下ETF规模均在亿元以下。如垫底的万家基金和兴业基金两家公司合计分别仅在二千万元左右。其中,万家基金旗下仅有一只ETF上市,为万家上证50ETF。该基金于2015年12月15日上市,但*份额仅剩下约800万份,对应基金资产净值约为2387万元。


此外,前海开源基金和中银国际证券两家机构的ETF规模也仅亿元左右。其中,前者两只ETF分别是前海开源黄金ETF和前海开源中证500等权ETF,*份额仅录得约1900万份和3000万份,对应基金资产净值分别为约7300万元和4700万元,较基金发行募集金额3.17亿元和7.6亿元,缩水幅度分别高达76.97%和93.82%。


与兴业基金一样,中银国际证券也同属ETF的后来者。今年2月,中银证券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在三个月发行期结束募集失败。截至今年3月1日,公司旗下仅有2只ETF上市,分别是中银证券中证500ETF和中银证券创业板ETF,基金规模分别仅为约6400万元和3400万元。


事实上,步入2022年以来,伴随ETF产品同质化竞争白热化,产品清盘的警报已频频拉响,甚至不乏头部公司的产品。春节后,就有十余只ETF陆续发布资产净值连续低于5000万元的提示性公告或可能触发基金合同终止情形的提示性公告。






新经济e线为界面JMedia联盟成员,2019胡润百富*财经自媒体,旗下有蚂蚁财富个人专栏“新资本论”。新经济e线已入驻今日头条、雪球、一点资讯、新浪财经头条、搜狐号、大鱼号、百度百家、企鹅号、网易号、和讯名家、蚂蚁财富社区、同花顺同顺号、财富号等平台




工银稳健成长今日净值

02月04日讯 工银瑞信稳健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工银稳健成长混合A,代码481004)02月01日净值上涨1.61%,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0.9678元,累计净值为1.2178元。

工银稳健成长混合A基金成立以来收益18.23%,今年以来收益7.64%,近一月收益7.64%,近一年收益-26.24%,近三年收益-35.97%。

工银稳健成长混合A基金成立以来分红1次,累计分红金额10.58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杜洋,自2018年03月22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22.02%。

*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万科A(持仓比例8.06%)、宁波银行(持仓比例5.27%)、华电国际(持仓比例3.75%)、恒瑞医药(持仓比例3.34%)、华泰证券(持仓比例3.04%)、中航机电(持仓比例2.97%)、正邦科技(持仓比例2.95%)、汇川技术(持仓比例2.83%)、九阳股份(持仓比例2.76%)、三花智控(持仓比例2.65%)。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18年4季度市场表现不佳,10月大幅下跌、11月有小幅反弹、12月再次下挫,成长风格表现最差,金融风格表现相对跌幅较小。宏观经济来看,下行速度有所加快,企业盈利增速下行,地产销售面积连续三个月负增长,汽车销量连续大幅负增长,市场对19年经济的悲观预期有所加重。流动性方面有所改善,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小幅下降,央行采取结构性政策,支持民企融资,宽货币向宽信用的传导正在逐步落实过程中。本基金本报告期超配受益经济下行的行业和公司,精选具有较强竞争力、增长较为确定、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域的公司进行配置。

报告期内基金的业绩表现

报告期内,工银瑞信稳健成长A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1.26%,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9.65%。




工银稳健成长基金净值查询

07月27日讯 工银瑞信稳健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工银稳健成长混合A,代码481004)07月24日净值下跌4.96%,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1.7801元,累计净值为2.0301元。

工银稳健成长混合A基金成立以来收益117.47%,今年以来收益24.88%,近一月收益9.67%,近一年收益45.59%,近三年收益42.45%。

工银稳健成长混合A基金成立以来分红1次,累计分红金额10.58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杜洋,自2018年03月22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43.43%。

*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长春高新(持仓比例3.57%)、五粮液(持仓比例3.41%)、金地集团(持仓比例3.38%)、酒鬼酒(持仓比例3.31%)、恒瑞医药(持仓比例2.92%)、招商银行(持仓比例2.77%)、宁波银行(持仓比例2.57%)、宁德时代(持仓比例2.55%)、深信服(持仓比例2.32%)、贵州茅台(持仓比例2.18%)。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0年2季度市场表现较好,沪深300上涨12.96%,中证500上涨16.32%,均是过去5个季度以来表现*的季度。从宏观角度来看,国内经济逐步恢复,疫情的影响逐步衰退,虽然海外疫情爆发对进出口产生了负面冲击,但在国内政策发力以及需求的自然恢复下,经济逐步回到正轨,从地产、基建、消费、工业生产等多个维度,可以观察到经济趋于正常。流动性保持较为宽松的状态,尤其是4、5月,银行连续下调MLF利率,SPR利率也连续下降,银行间收益率保持历史底部位置,对资本市场的影响非常正面。监管政策方面,资本市场改革快速推进,包括新三板、科创板、创业板等在内的一系列政策快速落地,资本市场活跃程度大幅提高。整体上来看,2季度市场表现较好,是各方面因素合力的结果。

本组合在2季度保持了原有的配置风格,超配了相对看好的科技、新能源、消费等板块,整体结构变化不大。个股层面,结合1季度业绩情况和2季度的公司基本面变化,做了适度调整,将仓位配置到下半年行业趋势更好、业绩释放能力更强的标的上。

展望3季度和下半年,国内经济依然处于复苏通道中,流动性环境宽松程度虽然与4、5月相比有所收紧,但是依然保持比较充裕的状态,监管政策依然友好,各项改革政策仍在落地,主要指数的估值水平并没有明显泡沫,企业盈利继续恢复,从各方面因素来看,对资本市场来说仍是比较有利的环境。本组合下半年的重点是选择行业趋势向好、公司盈利加速释放、当前估值尚处于安全边际以内的公司进行配置,在保持行业配置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依靠个股选择,努力获取超额收益。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工银稳健》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工银稳健、兴业基金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