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9月17日,云海金属(002182.SZ)继续冲击新高。自8月中旬以来,近一个月的时间,该股连续大涨,涨幅已超80%,股价也创下2007年上市以来的历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9月13至17日一周内,从北向资金增仓比例居前的个股名单来看,有4只个股增仓比例超1%,分别是云海金属、斯达半导、泉峰汽车和柏楚电子,云海金属北向资金增仓比例居首,达到1.66%,颇受港资青睐。
镁价大涨
今年以来,在全球经济活动恢复,流动性继续宽松的背景下,除了热度居高不下的锂以外,不少小金属价格年初至今均出现不同幅度的上涨。锰、锆、锑、钼四种小金属年初至今涨幅超过60%,金属镁也不例外。截至9月17日,金属镁价格由去年底的1.58万元/吨,上涨至3万元/吨以上,累计涨幅超90%。
镁合金价格亦同步走高。9月16日,SMM镁合金AZ91D现货均价42100元/吨,近一个月来涨幅高达72.5%。云海金属作为镁行业龙头,镁价走高令其持续获利。
镁价上涨,受近期能耗“双控”政策影响较大。榆林市政府加强对企业实施限产、停产等调控措施,榆林地区接近30家企业被要求减产50%,个别镁厂预计将暂停生产,9月陕西地区镁锭产量或减少60%,镁锭供应紧张的态势进一步加剧。一些中小产能由于工艺落后,成本高,难以负担不断上升的环保成本,陆续关停。又随着时间进入行业传统检修期,市场供应偏紧,诸多因素导致镁价快速推高。
另外,原镁冶炼需要使用硅铁,而目前硅铁供应偏紧,价格频刷新高,成本推升也是镁价上涨原因之一。9月16日硅铁价格一度涨至12462元/吨,月涨幅达36.55%。申银万国期货认为,硅铁市场供应紧张格局或将延续,市价易涨难跌。
与此同时,镁行业下游需求持续放量。近期国际镁协第78届世界镁业大会上,澳大利亚CM咨询公司表示,进入2021年,镁市场显著恢复,价格反弹。预计今年全球镁消费增长8%,其中,预计中国镁消费会显著增长11%。
镁合金的下游需求主要包括汽车、消费电子、航空航天。根据长城证券测算,悲观情况下,到2025年镁轮毂在新能源车、燃油车领域的渗透率也将分别达到10%、6%,对应的镁合金用量合计11.41万吨,相当于我国2019年镁合金需求量的一半。乐观情况下,仅镁轮毂带来的增量,就能超过2019年的镁合金需求总量,对应的增量市场规模大约将在千亿元左右。
综合来看,目前镁锭库存依然处于低位状态,需求持续旺盛,再加上原料端煤炭、硅铁方面的高位运行,能耗双控政策不断推进,镁价后续下调空间有限。
镁行业的龙头
云海金属是全球镁行业龙头企业,镁合金产销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球领先。2020年公司“镁合金”获批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第五批制造业单项*产品。
云海金属子公司巢湖云海拥有白云石镁矿采矿权,从矿石冶炼成原镁,原镁压铸成镁合金。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已有年产10万吨原镁和18万吨镁合金的生产能力,其镁合金产能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达35%,近三年镁合金产销量均居*位。公司具有很强定价能力,直接受益于本轮镁价上涨。
半年报显示,2021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 35.98 亿元,同比增 42.70%;归母净利润 1.42 亿元,同比增 46.68%,业绩相当抢眼。
从细分产品营收来看,2021上半年,公司铝合金深加工业务增长最快,实现营收3.8亿元,同比增长97.3%,驱动公司业绩增长。核心原因是公司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用铝合金产品销售量显著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云海金属一直是宁德时代的供应商,供应电池端板等部件,属于正宗的新能源题材个股。
从行业角度来看,公司具备明显的成本优势,这也是其核心竞争优势之一。
镁合金生产成本中原镁的占比极高,但是云海金属90%以上的原镁实现自给,其具有从白云石开采-原镁冶炼-镁合金-镁合金深加工-镁合金回收的完整的镁产业链,生产成本受到原镁价格上涨影响不大。
云海金属近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也表示,由于公司的原镁是自产的,且能源成本等较低,所以在行业内相对成本较低。而镁价的上涨高于成本的上升,所以对公司是正面影响。
产能方面,据公司公告,公司已签署投资协议,计划出资 0.27亿元收购天津六合镁***股权。此次收购完成后,公司将实现在北方地区新增汽车轻量化部件生产基地,产品供给能力得到加强。此外,公司预计山东云信项目、 重庆博奥扩产项目、南京东屏项目、巢湖云海精密的压铸项目等在建项目将于2021年下半年陆续建成投产,公司产能有望于2021年年底前实现显著增加。
结语——
今年以来,上游涨价的趋势愈演愈烈,A股市场也上演“元素周期表”行情,目前镁价加速上涨,也迎来其高光时刻。云海金属作为镁行业的细分龙头,有望充分受益本轮涨价行情,业绩空间进一步打开。
许多投资者在投资基金时都遇见过基金分红,有些投资者对分红喜闻乐见,有部分投资者认为这无非是左手倒右手,那究竟什么是基金分红,基金分红又有什么作用呢?
什么是基金分红?
基金分红是指基金将收益的一部分以现金方式派发给基金投资人,这部分收益是基金单位净值的一部分。基金分红本身不会创造收益,可以理解为把投资人账面上的钱,变现一部分成为口袋里的钱。当基金分红时,会在除权日当天将每份基金份额分红的金额在当天的基金净值中扣除,由于这部分用来分红的收益已经派发了,所以看上去当天的基金净值可能会有所下跌,但实际并不是下跌,而是由分红引起的。
投资的公募基金是否分红,主要看基金合同约定。但是一般来说,当基金收益达到一个标准时基金管理人可以进行分红。
基金管理人进行红利分配时,需要定出某一天,这一天登记在册的持有人可以参加分红,这一天就是权益登记日。除息日就是在预先确定的某日从基金资产中减去所分的红利总金额。在除息日,基金份额净值按照分红比例进行除权。
一般来说,权益登记日登记在册的基金份额持有人享受基金当次分红权益。如果权益登记日、除息日是同一天,当天的净值中会份额净值中会扣除红利部分金额。基金分红并不是凭空增加价值。分红前投资者申购基金的份额净值较高,但可以享受分红的权益,而分红后申购则基金份额净值较低。
基金分红需要满足的条件
一般来说,基金分红需要满足以下原则:
1.基金当期收益先弥补上期亏损后,方可进行当期收益分配;
2.基金收益分配后每份基金份额的净值不能低于面值;
3.如果基金当期出现亏损,则不进行收益分配。
有的基金还在招募说明书中对基金收益的分派事先作了约定,如一年中最少、最多的分派次数,或当可分配收益达到一定标准就进行分红等。
基金公司为何要分红
1.基金经理有调仓减仓需求
基金经理可以通过分红在合规的情况下减仓、降低基金净值。通常股票型基金的合同中都会约定把80%甚至90%以上的资产投资于股票中,所以基金经理很难通过降低仓位来规避后市下跌风险,当基金中一部分股票涨幅比较大,需要卖出一部分以防止仓位超出限制时,就可以通过分红来实现。并且都说规模是影响收益的一大因素,当一只基金规模过大,基金经理实施其投资策略的难度就越大,压力也会越大,这时基金经理可能就会通过分红削减规模从而降低获取收益的难度,也可以更好的让基金经理在其能力圈内选股以及实施自己的投资策略。
2.方便基金公司营销
分红可以让基金净值下降从而看起来便宜,一部分新手基民们可能倾向于选择净值更低的基金,同时分红会让一部分投资者们觉得该基金收益非常好,从这两点上来看,基金分红可以方便基金公司后续营销。
3.可以让投资者们落袋为安
如第1点中所说,基金经理很难通过常规手段降低仓位来避免闪崩风险,所以当基金中的股票上涨到一定程度,并已取得较为可观的收益时,基金经理选择分红可以让投资者们兑现这部分收益,并且规避掉后续风险,是对投资人负责的表现。
基金分红主要形式
目前基金分红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为现金分红和红利再投资。其中红利再投资是货币基金默认的分红方式,分红的资金直接用于增加持有份额;而现金分红是非货币基金的默认分红方式,其分红的资金将发放至投资者活期账户或者银行账户中。
两种分红方式的区别在于:首先费用不同,选择现金分红后,进行再投资需要支付申购费,而红利再投资一般不收申购费;其次风险不同,现金分红意味着落袋为安,选择红利再投资则需要承担基金亏损的风险。
投资基金应该选择现金分红还是红利再投资?
基金是长期投资工具,当投资者看好后市或对所持产品后续表现有信心时,选择红利再投资的分红方式较好,因为分红的资金可以免申购费转换成基金份额,再投资份额还可以分享市场上涨收益。分红的资金如果选择现金红利,钱到账户就变成活期的利率了,再投资基金就要申购费用。
在市场下跌时,选择现金分红落袋为安则可以规避投资风险,现金红利转购货币基金还可享有货币基金收益。
消息●
市场行情向好,云海金属(002182.SZ)盈利能力大幅释放。
2月13日晚间,云海金属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超过80亿元,同比增加约2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超过5亿元,较上年同期翻倍。
对此,公司解释,主营产品销售价格上涨、毛利率增加、销量上涨,是推动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
量价上涨延续至今年一季度,尽管目前还只是在2月份中旬,云海金属已经预计到一季度业绩大幅增长。公司预告称,一季度净利润为2.7亿元至3.7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倍。
近年来,云海金属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大举扩产,以提升产能。
二级市场上,春节以来,云海金属股价不断上涨,累计涨幅已经接近28%。
值得一提的是,春节之前,机构密集调研云海金属。
产品涨价拉动净利倍增
镁市场供不应求,主要从事镁合金等产品经营的云海金属产品涨价,带来业绩大幅增长。
根据业绩快报,2021年度,云海金属实现营业收入81.31亿元,较去年同期59.46亿元增加21.85亿元,增长幅度为36.76%。净利润为5.0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44亿元增加2.59亿元,增长幅度为106.53%。截至期末,公司所有者权益为32.30亿元,较去年初28.19亿元增长14.59%,总资产72.51亿元,较去年初57.90亿元增长25.22%。
去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52亿元,同比增长38.89%,净利润2.64亿元,同比增长53.73%。
从单个季度看,去年一二三季度,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7.37亿元、18.61亿元、20.54亿元,同比增长56.92%、31.58%、32.68%。对应的净利润为0.75亿元、0.67亿元、1.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8.31%、13.37%、62.91%。公司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与净利润变动趋势基本相当。
对比年度业绩快报及三季报,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79亿元、净利润2.39亿元,同比增长32.14%、231.94%。对比前三个季度,四季度的营业收入、净利润也四个季度中业绩*的。
云海金属解释,2021年度,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主营产品销售价格上涨、毛利率增加、销量上涨。
中国镁网数据显示,从2021年三季度开始,镁锭价格大幅上涨,四季度镁价环比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40000元-50000元/吨,同时原材料硅铁及煤炭价格有所回落。
2020年,云海金属实现营业收入59.46亿元,同比增长6.70%,净利润2.44亿元,同比下降73.23%。
2020年净利润大幅下滑,除了受镁价持续走低、疫情影响外,更为主要的是非经常性损益影响。2019年,公司获得南京三厂区拆迁补偿,当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6.31亿元,2020年只有2921万元。
2021年净利润大幅增长,并非非经常性损益影响,而是主业盈利能力提升,核心因素是主要产品放量、涨价,而且这一势头已经延续至今年一季度。
云海金属披露的今年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实现净利润2.70亿元至3.70亿元,较上年同期的7543.09万元增长257.94%-390.52%,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2.52亿元-3.52亿元,同比增长419.22%-625.26%。而在今年一季度,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预计为1800万元左右,上年同期为2689.68万元。公司称,一季度业绩预计大幅增长,主要是产品销售价格上涨、产品结构优化、毛利率上升。
三机构抢筹买入1.36亿
云海金属表现出较强盈利能力,也吸引机构高度关注。
在今年1月10日至14日的5天,公司连发了四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在这期间,有大量机构前往公司调研。调研内容主要涉及云海金属的云海竖罐炼镁的优势、青阳项目等。
2月13日晚间,云海金属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其股票在2月9日至11日的三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超过20%。公司称,经董事会自查,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正常,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产品销售价格上涨,产品结构优化,毛利率上升,业绩同比大幅度增长。公司同日公告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并按规则同时公告2021年度业绩快报。
按照云海金属的说法,股价大涨可能是市场对公司业绩高增长的预期体现。
2月11日,云海金属登上了龙虎榜。数据显示,当日,深股通买入7122万元并卖出3483万元。而在买入前五名中,出现了三家机构,合计买入1.36亿元。在卖方前五名中,也有一家机构,卖出2746.64万元。
2月11日,云海金属股价涨停。
基于此,市场判断,机构在抢筹云海金属,导致股价涨停。
云海金属是全球镁行业龙头企业,具有完整产业链,对原镁供应抗干扰能力强。公司主营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和3C电子领域。
公司在接受调研时称,目前,镁市场供不应求,公司正在稳步推进产能建设。宝镁年产30万吨高性能镁基轻合金及深加工项目于2021年12月28日开工,预计在2023年12月全面建成投产。
公司披露的机构调研时所称的青阳项目,就是上述年产30万吨高性能镁基轻合金、15万吨镁合金压铸部件、年产骨料及机制砂2500万吨项目,计划总投资148亿元。
券商研报称,近几年,云海金属积极扩充产能及产品线,镁铝材料及上游资源端产能充沛,未来三年,公司有望进入业绩增长期。
消息●
市场行情向好,云海金属(002182.SZ)盈利能力大幅释放。
2月13日晚间,云海金属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超过80亿元,同比增加约2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超过5亿元,较上年同期翻倍。
对此,公司解释,主营产品销售价格上涨、毛利率增加、销量上涨,是推动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
量价上涨延续至今年一季度,尽管目前还只是在2月份中旬,云海金属已经预计到一季度业绩大幅增长。公司预告称,一季度净利润为2.7亿元至3.7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倍。
近年来,云海金属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大举扩产,以提升产能。
二级市场上,春节以来,云海金属股价不断上涨,累计涨幅已经接近28%。
值得一提的是,春节之前,机构密集调研云海金属。
产品涨价拉动净利倍增
镁市场供不应求,主要从事镁合金等产品经营的云海金属产品涨价,带来业绩大幅增长。
根据业绩快报,2021年度,云海金属实现营业收入81.31亿元,较去年同期59.46亿元增加21.85亿元,增长幅度为36.76%。净利润为5.0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44亿元增加2.59亿元,增长幅度为106.53%。截至期末,公司所有者权益为32.30亿元,较去年初28.19亿元增长14.59%,总资产72.51亿元,较去年初57.90亿元增长25.22%。
去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52亿元,同比增长38.89%,净利润2.64亿元,同比增长53.73%。
从单个季度看,去年一二三季度,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7.37亿元、18.61亿元、20.54亿元,同比增长56.92%、31.58%、32.68%。对应的净利润为0.75亿元、0.67亿元、1.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8.31%、13.37%、62.91%。公司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与净利润变动趋势基本相当。
对比年度业绩快报及三季报,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79亿元、净利润2.39亿元,同比增长32.14%、231.94%。对比前三个季度,四季度的营业收入、净利润也四个季度中业绩*的。
云海金属解释,2021年度,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主营产品销售价格上涨、毛利率增加、销量上涨。
中国镁网数据显示,从2021年三季度开始,镁锭价格大幅上涨,四季度镁价环比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40000元-50000元/吨,同时原材料硅铁及煤炭价格有所回落。
2020年,云海金属实现营业收入59.46亿元,同比增长6.70%,净利润2.44亿元,同比下降73.23%。
2020年净利润大幅下滑,除了受镁价持续走低、疫情影响外,更为主要的是非经常性损益影响。2019年,公司获得南京三厂区拆迁补偿,当期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6.31亿元,2020年只有2921万元。
2021年净利润大幅增长,并非非经常性损益影响,而是主业盈利能力提升,核心因素是主要产品放量、涨价,而且这一势头已经延续至今年一季度。
云海金属披露的今年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实现净利润2.70亿元至3.70亿元,较上年同期的7543.09万元增长257.94%-390.52%,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2.52亿元-3.52亿元,同比增长419.22%-625.26%。而在今年一季度,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预计为1800万元左右,上年同期为2689.68万元。公司称,一季度业绩预计大幅增长,主要是产品销售价格上涨、产品结构优化、毛利率上升。
三机构抢筹买入1.36亿
云海金属表现出较强盈利能力,也吸引机构高度关注。
在今年1月10日至14日的5天,公司连发了四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在这期间,有大量机构前往公司调研。调研内容主要涉及云海金属的云海竖罐炼镁的优势、青阳项目等。
2月13日晚间,云海金属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其股票在2月9日至11日的三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超过20%。公司称,经董事会自查,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正常,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产品销售价格上涨,产品结构优化,毛利率上升,业绩同比大幅度增长。公司同日公告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并按规则同时公告2021年度业绩快报。
按照云海金属的说法,股价大涨可能是市场对公司业绩高增长的预期体现。
2月11日,云海金属登上了龙虎榜。数据显示,当日,深股通买入7122万元并卖出3483万元。而在买入前五名中,出现了三家机构,合计买入1.36亿元。在卖方前五名中,也有一家机构,卖出2746.64万元。
2月11日,云海金属股价涨停。
基于此,市场判断,机构在抢筹云海金属,导致股价涨停。
云海金属是全球镁行业龙头企业,具有完整产业链,对原镁供应抗干扰能力强。公司主营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和3C电子领域。
公司在接受调研时称,目前,镁市场供不应求,公司正在稳步推进产能建设。宝镁年产30万吨高性能镁基轻合金及深加工项目于2021年12月28日开工,预计在2023年12月全面建成投产。
公司披露的机构调研时所称的青阳项目,就是上述年产30万吨高性能镁基轻合金、15万吨镁合金压铸部件、年产骨料及机制砂2500万吨项目,计划总投资148亿元。
券商研报称,近几年,云海金属积极扩充产能及产品线,镁铝材料及上游资源端产能充沛,未来三年,公司有望进入业绩增长期。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002182股票》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002182股票、基金分红查询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