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曲艳丽 | 文
“用一个词来形容现在对医药行业的感觉,就是朝气蓬勃。”易方达基金杨桢霄在10月的一次直播中称。
9年投研生涯之中,他亲身感受到中国医药行业自2015年以来天翻地覆的变化。
长期而言,医药生物是5-10年维度的黄金赛道。
杨桢霄的投资目标是,通过一种较为均衡的策略,能够持续稳定地战胜基准。他的投资框架中,透露出专业、稳定、务实的特征,与易方达基金的风格一脉相承。
01
杨桢霄是科班出身:北京大学生物专业本科、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硕士、博士。
杨桢霄管理的易方达医疗保健(110023),自2016年8月迄今,累计回报179%,年化回报28%。(wind,截至2020.9.30,下同)
他与萧楠搭档的易方达大健康,是一只“医药+消费”基金,3年时间,累计回报99%。
三只基金*的区别在于投资范围不同。例如,易方达医疗保健只投资于A股,而易方达全球医药是可以投资海外的QDII基金。
10月19日,杨桢霄管理的易方达医药生物(A: 010387, C: 010388)正式发行,这是一只能够投资A股、H股,同时投资科创板不受限制的股票型基金。
此刻发行新基金,时间点可能是深思熟虑过的。
自8月初至9月中下旬,因前期估值溢价过高,申万医药生物指数出现回调,幅度接近17%。接下来,还有两项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1. 每年的11月份到次年3月份,往往是医药行业的业绩真空期。三季报发完,年报尚未出来,缺乏业绩催化。
2. 一些政策可能在年底落地,例如创新药通过谈判进医保,会有一个降价幅度,又如高值耗材集中采购。这些政策,存在着短期冲击的可能性。
因此,对新基金而言,利用政策、业绩真空期的短期扰动,在调整中寻机建仓,或将是很好的时机。
在中观层面,杨桢霄看好三个方向:
一、国内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的新东西:包括创新药、创新器械、耗材、创新的商业模式等。
比如,抗肿瘤药PD-1,是大家熟悉的例子。再如一个没那么熟悉的例子,tavr手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国内面对的患者多达数几十万人,现在进口加国产整体手术量才几千例,这就是新的需求。
二、有全球比较优势的细分行业和龙头公司:最典型的是CRO&CDMO行业,把中国的“工程师红利”发挥的淋漓尽致。另外还有API原料药行业,本身是有化工的成本优势,未来可以从原料药转型到制剂出口。
三、符合消费升级大趋势的细分行业和公司:比如医疗服务、疫苗等。
举个例子,九价HPV宫颈癌疫苗的价格很高,但上市后供不应求,这是典型的消费升级的例子。目前,国产二价HPV疫苗已上市,相信国产药企不久之后也能做出九价HPV疫苗。
有时候同一个公司/细分行业可能会同时出现在两个、甚至三个方向当中。
“主要是从三个方向来投入精力主动寻找投资线索,并且是一个长期三到五年、甚至五到十年的时间维度去思考。”杨桢霄称。
02
杨桢霄的投资策略,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医药板块内细分行业景气度轮动。
该策略分三个维度:宏观、中观和微观。在宏观上,医药行业长期“朝气蓬勃”,杨桢霄不择时;在微观上,在细分行业内部找符合整个行业发展趋势的优质龙头个股,核心是个股研究深度。
所以,这一投资策略的精髓是“中观”,本质的原因是医药诸多细分子行业都有周期性,受政策、供需等因素影响。
杨桢霄把整个医药行业拆分成若干个细分子行业。
简单而言,医药行业可以分为生产药品的公司(药)和不生产药品的公司(非药),生产药品的公司又分为处方药、非处方药、原料药,处方药再细分为化药、中药、生物药,生物药再细分为血制品、疫苗、单抗等。非药企涉及的细分行业更多,最典型的包括医疗服务、医疗器械、体外诊断、互联网医疗等。
“当拆得很细之后,你会发现同一个行业内的不同公司的商业模式、销售渠道、受政策的影响都有雷同性。”杨桢霄称。
然后,他跟踪每个细分行业的景气度变化情况,高配景气度较高的,回避景气度在未来一两年或两三年向下的。
比如,疫情期间,杨桢霄定性判断:OTC行业很难有报复性反弹,但医疗服务如齿科和眼科等,终端需求较刚性,很有可能报复性反弹。与此同时,呼吸机、检测试剂等防疫物资景气度较高。
杨桢霄通过细分行业的偏离,拿到超额收益。例如易方达医疗保健2017年相对基准有25个点的超额收益,来自于当年一边增配化药,一边强烈看空中药注射剂。
整体上,杨桢霄是均衡配置的风格。景气度以中期为维度,从结果上看,他持股周期较长,换手率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
他在宏观、中观、微观的决策所占比例,大致是5-10%、50-55%、40-45%。
03
“我的目标就是持续稳定地跑赢医药行业基准”,杨桢霄很明确,“成功的投资只是专注行事的副产品。想要的太多,往往什么也得不到,不如专注锁定一个目标。”
杨桢霄有一个推导的过程:
考虑人口老龄化、消费升级、医保覆盖范围越来越广等宏观和微观因素,整个医药行业整体增速能够维持两位数增长,10%左右。
随着药审改革持续进行,研发壁垒提升,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上市公司整体作为全中国*秀医药公司的代表,利润增速或能保持15-20%。
而其中一些特别*的公司,随着新产品周期,或能达到20-30%的增长。
综上所述,以5-10年计,申万医药生物指数的年化收益率可能在10-15%左右,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强的基准。
数据显示,过去十年,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从5121点到14797点,涨幅189%,远远战胜沪深300指数。(截至2020.9.30)
因此,只需要持续稳定地每年战胜基准5-10个点,经年累月下来,就是非常好的*收益了。
而易方达医疗保健相对于业绩基准,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迄今的超额收益分别是25.4%、7.1%、28.9%、32.1%,轻松大幅跑赢。(wind,2020.9.30,业绩基准=申万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收益率*80%+中债总指数收益率*20%)
04
在一篇专栏中,杨桢霄写道:长期投资逻辑是凌驾于短期每股收益EPS的波动之上,进而影响公司回报率的决定性因素。
在需求层面,医药最长期的投资逻辑是老龄化的演进、可支配收入提升带来的消费升级。伴随着这两个主要逻辑,可以演绎出许多需求景气的产品或者商业模式。
第三点,医保覆盖越来越强。举个例子,小分子靶向药安罗替尼,用以治疗肺癌,按照以前的医保政策,恐怕进医保需要十年,但实际上2018年上市之后,当年就进了医保,2019年销售了超过20亿元。
在供给层面,以2015年药监局的创新药审评审批改革为起点,国产药企奋起直追,加大创新。
这一系列政策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利国利民,在政策巨变期会造成短期扰动,但并不妨碍中长期利好医药行业。以7-8年的研发周期计,未来三五年恰是国产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上市的密集期。
产品的背后是人。科创板近期上市的创新药企,创始人及管理层的背景基本相似:
上世纪80、90年代出国读生物/医学/化学的博士,毕业后进入海外大药企做研发。这批人才在经过几年打拼后,相当一部分能够成为海外药企的中层乃至高层管理人员,处在全球创新药的最前沿。他们有抱负、有理想,当国内政策环境变好之后,纷纷回国或创业、或加入传统药企,整体抬升了中国医药行业的创新水平。
杨桢霄认为,医药行业的弹性没有那么大,但贵在可以持续稳定的增长。
医药行业的中长期大势是不可逆的,对于投资而言,还是要看得远一些。
“医药是一个不要追涨、敢于抄底的细分子领域。”他在2019年初的一次路演上讲过。2018年底,因“带量集采”等政策,医药股遭遇重挫,恐慌性的整体杀跌。
随后,杨桢霄讲了一个故事:在1999年的股东大会上,有人问巴菲特,是不是错过了1993年的医药股?巴菲特的答案是“如果再出现这样的机会,我会在一秒钟内做出反应。”
1993年,美国政府也是医改、降药价,各大主要制药公司股价大跌30%,此后,从1994年到2000年,上涨了五到十倍。(CIS)
5月16日消息,阿里拍卖平台上线了一瓶汉帝茅台(全球限量十瓶),为*开启线上竞拍,起拍价为3999万元。
公开资料显示,汉帝茅台酒是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个*酒品种名。1992年问世,曾在当年法国巴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获得大奖。当时仅生产十瓶,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就曾拍出100万港币高价。在30年时间里,价格估值上涨45倍。
早在2011年,在贵州首届茅台酒专场拍卖会中,一瓶汉帝茅台酒勇夺“标王”桂冠,被江苏收藏家以890万元的价格拍下。(文|《财经天下》周刊 天宇)
上证公告(基金)【2018】069号
为促进易方达沪深300医药卫生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医药ETF”)的市场流动性和平稳运行,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基金流动性服务业务指引》的有关规定,经协商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本所同意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为医药ETF(512010)流动性服务商。
特此公告。
上海证券交易所
二〇一八年七月六日
今年二季度,医药板块遭遇公募基金重点减持。天相数据统计显示,前五十大减持股多数来自医药领域;据申银万国证券统计,季内剔除医药基金后的主动型权益类公募基金对医药生物行业的配置占比为5.7%,创下2010年以来*。
数据
不过,《》
医药脱离公募配置主线
今年一季度,医药股在经历大幅震荡调整后,公募基金屡见加仓动作,但加仓进程在二季度遭遇转折,虽然不少基金经理仍多次表示低位加仓的信号明显,但从行业公布的数据来看,医药股二季度已脱离公募配置主线。
具体来看,公募基金中,除医药主题型基金以外,主动权益类产品中的重仓股配置已鲜见医药股身影。
据申银万国数据统计,剔除医药基金后的主动型权益类公募基金对医药生物行业的配置系数在今年二季度为0.73,配置占比为5.7%,均为2010年来*。
天相数据统计显示,前十大公募减持的重仓股中,有5只来自医药领域,分别是药明康德、智飞生物、博腾股份、凯莱英和迈瑞医疗。且从个股股价表现来看,除迈瑞医疗二季度内收获3.13%涨幅外,其余全部收跌,凯莱英更是跌超21.25%。
从业内知名的基金经理配置思路来看,部分基金经理依然看好医药股的投资价值。
在主题型基金中,以中欧医疗健康为例,基金经理葛兰在季报中表示,疫情的短期冲击,导致部分公司出现较大幅度调整,但*公司的长期增长驱动因素并未出现重大变化,因此进行了相对积极的布局。
在非主题型主动权益类产品中,易方达张坤也在二季度对医药等行业加大投资力度,以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为例,减持五粮液、贵州茅台、洋河股份、泸州老窖等白酒股,药明生物取代海康威视进入前十大重仓股。
Wind统计显示,截至7月26日,医药指数(CN6046.CNI)市盈率水平在29.41倍,统计机会值在29.04倍,而中位数尚在31.42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定增发行屡现公募抢筹
从数据变化来看,公募基金在二季度减持医药股甚多,但在一级半市场,有关医药股的定增发行却屡现公募抢筹,与二级市场上的规避态势形成鲜明对比。
7月26日,千亿市值的复星医药披露了增发结果公告,最终发行价格为42.00元/股,发行股数为1.07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为44.84亿元。其中,有4家公募基金最终获得配售资格,分别是大成基金、财通基金、华夏基金和招商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标公募基金中,多数在此前的申购报价中喊出高价,力压其他竞争者。根据其公布的申购报价统计,财通基金此前三档报价中*为46元/股,仅次于高毅资产的48.11元/股;大成基金也报45.02元/股喊出高价。最终19家申报机构中,仅有10家获配,5家申报公募当中仅诺德基金落选。
无独有偶,万泰生物、仟源医药等企业在二季度以来公布的定增发行情况中也凸显公募基金实力。其中,富荣基金在6月进行的万泰生物定增申购报价中,三档报价均在140元/股以上,为所有15家参与机构之最;仟源医药的机构定增申购报价中,公募基金全部胜出,其中财通基金其中一档报价8.77元/股为所有机构*报价。
可见,公募参与医药股定增不惜火力全开。有投资界人士分析认为,这与目前医药股的估值分歧有关。
7月27日,有投资界人士在同《》
而定增价格有明确的定价范围和基准,所以不会与二级市场价格出现较大价差,以防止低价定增的利益输送。由此,部分公募基金通过定增抢筹医药股的态度十分坚定。“从大的趋势来看,医药股的成长性开始出现分化,因此公募基金调整医药股的配置,也是为了自身投资收益的*化。”该人士表示。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易方达医药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易方达医药网、汉帝茅台酒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