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泽平离职,任泽平离职东吴证券

2022-08-05 8:18:45 证券 xcsgjz

任泽平离职



本文目录一览:



“编外”首席经济学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中证协2月份下发文件,明确券商、基金的首席经济学家应当为公司正式员工。这为争议中的“编外”首席经济学家身份一锤定音,“编外”首席不被协会认可。新规出台后,证券行业积极遵照执行。

财联社

编外首席成为历史

近来,“编外”首席经济学家的身份一度沸沸扬扬。争议的焦点在于,“编外”首席对外的身份代表证券公司,常冠以“首席经济学家”头衔发表演讲或观点;但双方并未签署正式劳动合同,“编外”首席也未在中国证券业协会登记备案,并不对等地受到监管约束。因此,“编外”首席身份是否符合中证协有关规定,受到许多业内人士的质疑。

中证协此前已关注到此类情形,有的券商特意在首席经济学家前面增加“特邀”或“特聘”二字。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中证协最终下发文件“一锤定音”。

今年2月25日左右,中证协下发了《关于加强行业机构首席经济学家自律管理的通知》,要求券商、基金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应当为公司正式员工,公司要承担首席经济学家管理的主体责任。

这意味着,打着“特邀”等名头的编外首席身份不被协会认可,现有的编外首席须做出变更,与券商解除合作关系,或者从“编外”到“编内”,签署正式合同并受监管约束。

处于风暴眼的任泽平首席去向备受市场关注。东吴证券当晚表态,公司会按照中国证券业协会的要求遵照执行。

据财联社

在昨天的泽平宏观周年庆直播中,任泽平不再冠以“东吴证券特邀首席经济学家”,代之以“*经济学家、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称号。

根据公开资料,2021年3月22日,任泽平发布视频官宣加盟东吴证券,并出任首席经济学家。2021年4月6日,东吴证券在苏州举办“中国经济展望”报告会,这也是时任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的*亮相。后来,任泽平的身份更强调是特聘首席经济学家。虽然已官宣,但任泽平未在中证协登记备案。

“泽平宏观”*断更45天后,于2月27日重新发文,笔耕不辍,非常勤奋,几乎每天不落,45天内43次更新*文章。截至4月13日,“泽平宏观”目前已产出了989篇分享内容,任泽平仍然关注宏观趋势和投资机会。

为天风证券服务多年的刘煜辉身份也发生了变化。在近期出席天风证券策略会时,刘煜辉不再冠以“特邀首席经济学家”头衔,代之以“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教授”。

中证协发文“一锤定音”

中证协2月份下发了《关于加强行业机构首席经济学家自律管理的通知》,要求券商、基金“审慎聘任首席经济学家”,并提到几个关键要点:

第一,公司应审慎聘任首席经济学家,关注拟聘任人员的执业声誉。首席经济学家应当为券商正式员工,对外发布研究观点、言论须符合《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的规定。

近期“编外”首席的争议最终“一锤定音”。中证协要求首席经济学家是公司正式员工,即双方签署正式劳动合同,并接受协会的监督。据

第二,证券公司聘任首席经济学家的,应推荐其加入中国证券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委员会”。首席经济学家应自觉接受协会的自律管理,签署《证券基金行业首席经济学家自律倡议书》。

第三,公司要承担首席经济学家管理的主体责任,包括建立有效的声誉风险管理机制,首席经济学家践行行业文化核心价值观情况将纳入证券公司文化建设实践评估。

协会将首席经济学家行为与声誉风险管理、券商文化建设进行绑定,进一步压实了券商的主体责任。

值得关注的是,中证协两度提到,首席经济学家的研究观点和言论要参照《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对首席经济学家对外发表研究观点、言论进行事前报备,防范声誉风险,维护行业声誉。这就意味着,券商对首席经济学家的言论管理要与分析师高度一致,力求程序规范,相比以前要更加严格。




短期债券

上午银行间市场短期债券回购利率全线上行




任泽平离职l

点蓝字关注,不迷路~

针对离职传闻,4月15日晚间,任泽平在微博自我调侃式地表示:“各位媒体朋友,不用问了,统一回复:已转型情感博主,鸡汤作家。拿走,随喜。”

公开资料显示,任泽平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早年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室副主任;2014年5月加盟国泰君安宏观团队;2016年6月入职方正证券;一年之后加盟恒大集团担任首席经济学家(副总裁级)兼恒大经济研究院院长;2021年3月出任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已转型情感博主”

近日,“泽平宏观”发布了多篇鸡汤文。

4月10日,他发布了《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文章主旨为“和不一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不一样的人生。和勤奋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懒惰;和积极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消沉。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你能登上*。”

该文在末尾,则附上了“新课计划 重磅推出”的海报广告。

4月3日,泽平宏观发文《幸福就是找一个温暖的人过一辈子》,文中感叹“宇宙之大,生命何其的渺小呀。我们来过,爱过,恨过,然后像风一样逝去。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该文阅读达到9.5万。

近期,有媒体报道任泽平已卸任东吴证券特邀经济学家。4月13日晚,任泽平在其微信视频号直播中显示, 他的*头衔换成了“*经济学家、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并且任泽平貌似也开始走起了知识付费的道路。在其

此前建议\"印2万亿生娃\",引全网热议

今年1月12日晚间,任泽平微博账号突然被禁言了,原因是“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作为网红经济学家,任泽平微博账号被禁言的消息迅速在网上发酵开来,其提出的“两万亿生娃论”也再度掀起讨论高峰。1月10日,任泽平在个人微博发文称,应尽快建立鼓励生育基金,央行多印2万亿,用10年社会多生5000万孩子,解决人口老龄化少子化问题,不增加老百姓、企业和地方负担。并强调“现在只有这个办法最务实有效可行”。

不过,网友们似乎并不赞成上述观点,反对声音颇为强烈。任泽平也先后几次在社交平台账号发言,希望关于鼓励生育基金的讨论多一些理性精神和建设性态度。1月12日下午,他发送的最后一条微博说的是柏拉图“洞穴之喻”,疑似在暗喻上述人口问题解决方案的前瞻性。

值得注意的是,

中证协发文

首席经济学家应为正式员工

此前,任泽平和东吴证券实为编外合作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今年2月,中证协下发了《关于加强行业机构首席经济学家自律管理的通知》,要求券商加强首席经济学家自律管理。

第一条便指出,首席经济学家应当为券商正式员工。

“公司应审慎聘任首席经济学家,关注拟聘任人员的执业声誉。首席经济学家应当为券商正式员工,对外发布研究观点、言论须符合《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的规定。”

此外,证券公司聘任首席经济学家的,应推荐其加入中国证券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委员会”。首席经济学家应自觉接受协会的自律管理,签署《证券基金行业首席经济学家自律倡议书》。

同时,还要求公司承担首席经济学家管理的主体责任,应按照相关规定加强首席经济学家管理,建立有效的声誉风险管理机制。参照要参照《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对首席经济学家对外发表研究观点、言论进行事前报备,防范声誉风险,维护行业声誉。

综合自券商中国、中国基金报

a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分享内容,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任泽平离职东吴证券


自2月27日微博、微信禁言结束后,不少媒体留意到任泽平开始大谈感情观、人生观,因此被质疑是否转型“情感博主”。


4月15日晚间,任泽平在微博发文承认:“各位媒体朋友,不用问了,统一回复:已转型情感博主,鸡汤作家。拿走,随喜。”



本次任泽平在微博上称转型情感博主,鸡汤作家,一方面承认自己已经卸任东吴证券特邀经济学家的身份,另一方面也让人唏嘘。有网友表示震惊,也有网友调侃是人才就只能煲鸡汤。




网红经济学家争议不断

刚离职东吴证券



公开资料显示,任泽平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早年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室副主任;2014年5月加盟国泰君安宏观团队;2016年6月入职方正证券;一年之后加盟恒大集团担任首席经济学家(副总裁级)兼恒大经济研究院院长;2021年3月出任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从国泰君安时代开始,任泽平一直争议不断。在国泰君安时代后期,任泽平任职首席宏观分析师,因公开开怼当时的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而引发行业侧目。2017年,又因网传1500万年薪加盟恒大引发舆论关注。


今年1月12日晚间,任泽平微博显示“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该用户目前处于禁言状态”。在此之前,任泽平发出“印钱生娃”的理论,再次引发热议。


在任泽平因为自己激进的观点“翻车”后,其和东吴证券之间的关系被市场广泛关注——原来2021年3月高调宣布加盟东吴证券后,任泽平却一直没有在证券业协会上登记备案为东吴证券的分析师。


一方面没有在证券业协会备案、没有作为注册分析师正常执业、没有平等地受到监管的合规约束;但另一方面任泽平的研究团队却不乏东吴证券分析师的投研支持,并让市场误认为任泽平是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其发布观点带有东吴证券的立场。



上述合作形式此前在证券行业较少,对于这种合作方式是否存在违规也难以定性。


不过,今年2月25日左右,中证协下发了《关于加强行业机构首席经济学家自律管理的通知》,要求券商、基金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应当为公司正式员工,公司要承担首席经济学家管理的主体责任。


中证协上述《通知》疑似对此前的舆情“一锤定音”——表明特邀的“编外”首席经济学家不受协会认可,现有的“编外”首席经济学家必须做出改变。


而在中证协发表态度2个月后,有媒体公开报道称,中证协新规执行后,任泽平3月份就已不再担任东吴证券特邀首席经济学家。未来东吴证券和任泽平将在投资者教育、区域经济研究等方面继续加强合作。


对于此项改变,东吴证券回应称,情况属实。


而在4月13日的“泽平宏观”周年庆直播中,任泽平就不再冠以“东吴证券特邀首席经济学家”,代之以“*经济学家、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的称号。



转型早有端倪?

此前又是情感鸡汤又是直播卖课



实际上,在2月27日微博、微信禁言解除后,任泽平玩起了各类“花式营销”——又是情感鸡汤,又是直播卖课。


如在泽平宏观*上,任泽平多次发文关于“幸福”“婚姻”“人生”的感悟。4月10日,他发布了《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一文,讲述的是“余生不长,和不一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不一样的人生。和*的人同行,能帮助你遇见更好的自己。”该文有10万+的阅读。


4月3日发文《幸福就是找一个温暖的人过一辈子》,文中感叹“宇宙之大,生命何其的渺小呀。我们来过,爱过,恨过,然后像风一样逝去。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该文也有9.5万阅读。




此外,在直播中、微博中,任泽平也屡次“端上鸡汤”,其核心内容无一不是围绕感情与人生。


不过,在获得流量的同时,任泽平也不忘知识付费、流量变现。在其



目前的企业店中,最贵的是《泽平宏观年度VIP会员》,定价2980元,有276人买过;*的是9块钱的尝鲜版课程,有2248人买过。



几天前又打“擦边球”?

“泽平宏观”长文力挺龙蟠科技



另外,就在4月13日凌晨,*“泽平宏观”罕见的发布了一篇有关个股的文章《龙蟠科技:“隐形*”民族品牌发力新能源》。这是任泽平团队*在其*上发布有关个股的内容,一时引得不少“吃瓜群众”围观,甚至有分析师表示“感到震惊”。



“震惊”的点在于,其一,以往主要发布宏观经济观点的*“泽平宏观”,*发布了对个股(上市公司)的分析内容;其二,作为非证券业协会备案人员、拥有较大粉丝量及影响力的知名网络大V,任泽平团队公开发布个股点评文章的合法合规性尚存探讨空间。


不过,企查查数据显示,泽平宏观目前归属于一家名为海泽载物信息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的企业,刘倩和任晓莉分别持有该公司99%和1%的股权。


作为券商投研出身的任泽平,发布这篇文章的行文格式也充满了浓浓的券商研报气息。


文章中,任泽平团队对龙蟠科技做了四方面论述,分别是:一,龙蟠科技:从汽车产业链走出来的“隐形*”;二,绿色化学专家:深耕车用液体领域,多元产品矩阵协同发展;三,绿色能源先行者:整合锂源和氢能,布局二次成长;四,展望:发力新能源,国货深入人心。


此文一出,职业生涯不乏“争议”的任泽平又引来了新的“争议”:这篇文章算不算荐股?如果算荐股,那么是否合法合规?


有券商研究所合规部人士对


“但是,他这个文章,看上去是缺了盈利预测、评级等荐股的要素,其它要素却都是有的。另外,本身‘泽平宏观’就有一定知名度,一直以来都是他的团队在运营,内容都是和股市息息相关的,任泽平又和券商有‘千丝万缕’的合作关系,所以涉及到个股的话,的确又起到了推荐作用,包括媒体马上就来关注了,确实容易产生误导性。”该名合规部人士称。


“写的是上市公司,又起到了实质推荐的作用,包括股票分析软件Wind都引用了他的文章,那么他是否有这个推荐资质又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从协会备案情况来看,任泽平目前是没有注册证券从业资格的,那么从法规上来说,他是不能够公开荐股的。”该名合规部人士称。


“不过,最终来说,合规、合法与否,还是要监管下结论。一方面,就像我前面说的,他确实起到了实质性推荐的效果;但另一方面,他写完文章没有引发股价的大幅波动、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也没有股民说因为他的推荐出现亏损,毕竟文章本身也没有涉及到具体的盈利预测和评级指标,那么就可以说他只是把这个公司介绍了一遍。这就跟他之前作为券商‘编外’经济学家一样,都要监管来判断。”上述合规部人士称。


尽管对于“任泽平荐股”这件事,是否能够如此定性、且是否合规,有待监管认定。且目前任泽平不属于注册分析师,未必适用证券从业人员的执业规范。


但对于券商分析师、投顾来说,监管或已明确,将以“事实重于形式”的态度进行监管。


3月25日,证监会证券基金机构监管部下发了《机构监管情况通报》,主题为“加强内部控制和人员管理,规范证券分析师、证券投资顾问展业行为”。


《通报》中称,近期,针对部分证券公司从事发布研报业务、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时,利用天干地支、阴阳五行等对证券及证券市场走势进行分析、预测或提供投资建议服务等问题,我部组织证监局进行了现场核查,并依法对违规证券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员采取了行政监管措施。


来源丨(王媛媛)、、公开信息

本期编辑 黎雨桐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任泽平离职》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任泽平离职、短期债券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