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证券公司(大成股份)华创证券公司排名

2022-08-04 10:43:03 证券 xcsgjz

华创证券公司



本文目录一览:



又一券业并购案成行在即。

图虫创意

5月27日上午,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于北京产权交易所司法拍卖平台开展的“持有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744039975股股份(证券代码:601099、股份性质:无限售流通股)”项目公开竞价中,华创证券以*应价胜出。

根据网站公告,此次拍卖于5月26日上午10点开始,起拍价为17.62亿元。5月27日上午9点42分,华创证券报价17.26亿元,拍卖过程中仅有华创证券1家报名并出价,于是其竞拍成功。

此次股权转让完成后,华创证券将持股太平洋10.92%的股份,成为太平洋的第一大股东。

历经三年,从友好协商到对薄公堂,华创证券终于成功达成“心愿”。

并购完成后对太平洋目前的股权结构有何影响?双方同为西南地域券商,后续业务的协同经营又将呈现哪些打法?

5月27日,就此次股权拍卖的后续事宜,时代财经分别联系太平洋和华创证券,两家券商的相关负责人均表示,“因涉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一切以后续公告为准。”

纠缠3年终落锤

根据太平洋证券此前公告,华创证券此次拍卖所得股权来自于太平洋原第一大股东北京嘉裕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裕投资”)。

因股权转让纠纷,华创证券曾以嘉裕投资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诉讼。2021年10月,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判决,而因嘉裕投资未按判决要求按期偿还华创证券保证金、利息等相关费用,华创证券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022年4月25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发布拍卖公告,嘉裕投资所持太平洋股份将于5月26-27日被司法拍卖,起拍价为评估价(21.58亿元)八折的17.26亿元。

根据北京产权交易所司法拍卖平台公告,华创证券于5月27日上午9点42分报价17.26亿,拍卖过程中仅有华创证券1家报名并出价,故以价格“领先”竞拍成功。

事实上,华创证券与太平洋之间的股权纠葛已经持续了将近3年。

2019年11月,华创证券与太平洋第一大股东嘉裕投资签订了《股份转让意向性协议》,拟以现金22亿元收购嘉裕投资所持的太平洋的4亿股股份,占太平洋总股本的5.87%,并签署了接受嘉裕投资5.05%表决权委托的公告。

此次交易如果成行,华创证券将取得太平洋10.92%的表决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彼时,华创证券明确表示有意向取得太平洋实际控制权。

值得注意的是,相关决议在华创证券所属上市公司华创阳安的董事会上遭到公司3位董事反对,理由是交易风险敞口大、收购价格过大、标的公司经营不佳等。虽然有3位董事投反对票,但相关决议依然以6票同意得以通过。

本以为收购势在必得,但半年之后,2020年6月,华创证券和嘉裕投资经过“友好协商”,终止了此次交易。

终止交易并不代表彻底结束,此事的后续纠葛反而愈演愈烈。

2020年9月,因为嘉裕投资未能偿还华创证券此前因收购而向其支付的15亿保证金,仅偿还了人民币5000万元,华创证券提起诉讼,并申请对嘉裕投资的资产进行诉前财产保全,嘉裕投资所持太平洋股份被冻结。

至此,嘉裕投资和华创证券两位曾经友好的“商业合作者”开始对薄公堂,而嘉裕投资也在积极寻求第三方收购。

2021年4月份,市场传出“华润或京东有意向收购太平洋证券”,引起多方关注。太平洋曾发出澄清公告表示,嘉裕投资并未与京东进行过相关接触和讨论,但与华润的关联公司有过初步接触。

但此后一年,相关股权收购一事便再无下文。

在近期太平洋的投资者问答中,多位投资者亦关注嘉裕投资所持股权的转让动态,并问及与华润的合作是否有进展。太平洋一律回复“以公告为准”。

如今,华创证券通过司法拍卖以17.26亿夺得太平洋10.92%的股权,相比三年前要付出的22亿“划算”很多。

但时过境迁,如今的华创证券是否还想进一步获得太平洋的实际控制权,尚未可知。5月27日,就此次股权拍卖事件的后续事宜,时代财经分别联系太平洋和华创证券,两家券商的相关负责人均表示,一切以后续公告为准。

未来西南第二大阵营?

近年来,虽常有小券商的股权拍卖,但成交者寥寥,券商业内并购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此次华创证券对太平洋部分股权的收购案,引起了多方关注。

在此之前,新时代证券吸引了西部证券和东兴证券出手,但最后还是花落国资中国诚通;网信证券破产重整,证券信息服务商指南针成最后赢家;方正证券和平安证券的合并亦尚未完全落地。

此外,华融证券、九州证券、德邦证券的股权转让也没有进展。

目前看来,华创证券与太平洋的结合虽仍有不确定性,但已是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券商之间的并购案例。

从协同经营方面来看,华创证券和太平洋同属西南地域券商,合并后两者或将在经纪业务方面达成“共赢”。

华创证券的大本营在贵州省,截至2021年末,其在贵州全省共有97家证券营业部。太平洋的“重镇”则在云南省,其在全国共有78家证券营业部,云南省内有33家。其在贵州省仅有1家营业部。

从经营业绩来看,华创证券远胜于太平洋,其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37.48亿元、净利润11.83亿元;太平洋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为16.3亿元,净利润为1.21亿元。

此外,西南地区还有华西证券、国金证券、西南证券三家券商。若华创证券和太平洋合并,按2021年的营业收入对比,将成为西南地区第二大券商,仅次于国金证券。




大成股份

财联社

近日,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与特斯拉签署协议,向其供应锂离子动力电池产品。利好消息传来,A股锂电池板块迎来估值修复行情。Wind数据显示,最近7个交易日,锂电池指数从*3368.65点,一路上涨至2月11日的3909.52点,涨幅达到16.06%。

作为锂电池领域的行业龙头之一,杉杉股份则在近期涨势更胜,股价从2月3日12.14元/股,一路上涨至2月10日的15.59元/股,涨幅达到28.42%。有机构指出,长期以来,杉杉股份都是被市场低估的锂电材料“集大成者”,在其于近期实现产业完全转型后,上涨空间已经打开。

明确主业后站上“风口”

上述机构提及的产业完全转型,具体体现在杉杉股份于2月4日发布的公告。根据公告,公司拟以1.68亿元转让所持杉杉品牌运营股份有限公司48.1%股权,转让后持股比例降至19.37%,杉杉品牌公司不再并表。

此次转让表明,以服装起家的杉杉股份彻底转型为以锂电材料为主营业务的新能源公司,实现产业完全转型。

回顾杉杉股份发展历程,市场的普遍记忆是上世纪90年代,杉杉西装品牌红遍大江南北。1996年1月8日,杉杉股份登陆深交所,成为当时*家服装企业上市公司。

此后,随着服装行业的竞争加剧,杉杉股份开始了转型之路。1999年,杉杉股份成立杉杉科技,正式向新能源行业的转型,布局锂电池负极材料领域。

得益于公司实控人郑永刚在公司转型之初对“实业报国”的坚持,在自修内功终于等来新能源“风口”后,2013年,杉杉股份的新能源产业收入已经超过了主业服装产业。随后,杉杉股份进一步深入新能源领域,开始研发锂电池的正极材料和电池的电解液,并且开始尝试自主研发锂电池。

经过20载耕耘,公司已在上海、宁波、长沙、郴州、东莞、廊坊等地设有多家生产企业和1家研究院,并成为了锂离子电池正极、负极及电解液领域世界*的锂电材料综合供应商。

根据《2018 年中国锂电池行业年度竞争力品牌榜单》,公司在国内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领域排名分列第一位、第二位和第四位,名列前茅。

实际上,在特斯拉“带火”A股一众概念股的当下,杉杉股份正在快速获得市场关注。2月10日,特斯拉上海工厂复工,不仅推动特斯拉股价一度重回800美元/股,也帮助有着“特斯拉概念股”的一批A股小伙伴迎来上涨。其中,杉杉股份当天大涨7.81%,正是市场对于公司锂电池“成色”的*认可。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随着特斯拉上海工厂开工的不断推进,已经成为锂电材料龙头的杉杉股份有望真正受益。

全产业布局下的“展翅齐飞”

目前,作为锂电池领域的集大成者,杉杉股份在锂电池材料领域全产业链布局,具备核心竞争力。公司业务围绕“规模+优质客户+成本控制”布局,通过产能释放扩大生产规模、通过产品技术迭代牢牢把握核心客户、通过布局上游企业有效控制成本。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杉杉能源负责运营正极材料业务,凭借在钴酸锂领域的先发优势,杉杉连续5年排名中国锂电正极材料行业竞争力品牌榜第一位。

同时,公司在正极材料的创新与研发方面不遗余力。在该领域,公司科研实力雄厚,已有授权专利80项,其中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50项消费类。

公司的负极材料业务同样围绕“规模+优质客户+成本控制”的模式布局,包头一体化项目逐步投产,将打破产能瓶颈、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巩固行业地位,通过硅碳负极等新产品研发,把握核心客户资源。

数据显示,受益于动力电池装机量大幅提升以及积极开发海外客户的战略,2019年上半年,公司负极业务实现销售量2.27万吨同比增长 55.19%,其中海外客户销售量同比增加了167%。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包头一体化项目投产,有望打破公司负极材料的产能瓶颈,提升盈利能力与市场份额。此前,公司受困于前端产能的不足,终端产能无法充分释放。

电解液方面,公司拥有东莞、衢州两大基地,产销规模稳居行业前列。2019年4月,公司1万吨电解液产能顺利投产,产能提升迎合了电解液市场需求的 快速增长。

多项业务同步推进的同时,杉杉股份还未雨绸缪,布局上游锂钴资源,保障原材料稳定供应,从而获得产业链优势,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

锂电池板块上涨有“锂”

杉杉股份整体业绩的向好趋势,还有着来自行业发展的强烈支撑。虽然锂电池板块已经完成一波上涨,但是更多机构认为,锂电池板块目前估值依然偏低,锂电池板块还将继续迎来估值修复。

同时,除了特斯拉在上海建厂,锂电池板块的利好消息此起彼伏。日前,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研究团队发表了一项新型锂离子电池技术,使电动汽车充电短短10分钟就能行驶200英里至300英里,且充电2500次不会出现容量问题。

与此同时,德国计划将电动车补贴从每辆3000欧元提高至4500欧元,增幅50%。补贴提高将加速德国汽车电动化,目前德国汽车年销量约340万台,电动车销量6万台左右,渗透率只有1.7%。

回归到中国本土,尽管目前车市处于寒冬之下,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依旧强劲。其中,动力电池是新能源车辆核心部件之一,占比成本比例较高且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价值,而我国作为全球*的锂离子电池制造国,随着新能源汽车受到热捧,相关产业规模也不断扩容。

作为行业龙头,杉杉股份不断增长的“体量”,就是整个产业持续向上突破的代表。目前,杉杉股份已经成为全球规模*的锂离子电池材料综合供应商,在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等领域均名列前茅,现有产能正极材料 6万吨、负极材料能8万吨、电解液4万吨,规划产能包括长沙10万吨正极材料项目和包头1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

当然,产业规模不断扩容的同时,优胜劣汰也在同步展开。川财证券就指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退坡,产业链将进入洗牌期,本土电池厂商、材料企业、

整车企业优胜劣汰、强者恒强。川财证券判断,上游锂电材料行业将进入加工费模式,产能规模、成本优势、与优质客户的绑定情况是三大核心变量,也是决定锂电材料企业能否在洗牌期中胜出的关键因素。杉杉股份在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领域具备先发优势、规模优势和客户资源优势,市场空间将被进一步打开。同时,杉杉股份持有宁波银行、稠州银行、洛阳钼业等优质公司的股权,财务弹性*,无惧行业寒冬。

联讯证券也在行业展望报告中指出,对锂电池板块而言,2019年补贴退坡影响行业增速,未来强者恒强趋势明显,高端产品受益低端产品产能过剩。板块出现大涨行情可能性较低,但建议投资者把握优质龙头的反弹机会,推荐估值相对合理的锂电材料板块。




华创证券公司排名

北交所、全国股转系统日前发布2022年首季度证券公司执业质量评价结果。

根据规则,主办券商季度执业质量评价分值由三大项计算,得分由100分基础分值和专业质量评价得分相加,再减去合规质量扣分得出。

能够看出,新三板历来是中小投行的优势领域,所以本次执业质量评价前列依旧被中小型投行霸榜,大型券商中仅兴业证券、申万宏源上榜。

在总得分方面,安信证券凭借150.90的总分榜打破了由开源证券连续四个季度蝉联榜首的纪录,夺得桂冠。东吴证券(144.98分)、申万宏源(141.62分)分列第二、三位。瑞银证券、大和证券、华龙证券排名垫底。

合规质量扣分方面,开源证券被扣11.6分,扣分最多,但其总分仍然排在第六位。具体来看,开源证券扣分项主要集中在股转系统持续督导业务、发行并购业务和北交所保荐业务上。其他扣分较多的券商有:华龙证券被扣8分、恒泰证券被扣7.6分、中山证券被扣7分等。

此外,还有64家券商合规质量较高,未被扣分,包括中泰证券、东北证券、浙商证券、天风证券、西南证券、国泰君安等。

在排名变化方面,除安信证券从第十位跃居榜首以外,东吴证券也从第六位上升至第二位;此外,山西证券(上升49名)、银河证券(上升45名)、华创证券(上升26名)、国联证券(上升25名)上升幅度靠前。而广发证券(下降12名)、长江证券(下降9名)、国泰君安(下降8名)等降幅显著,均跌出前十位。

失分、排名下滑背后或透露券商因合规导致的处罚情况。为杜绝企业“带病闯关”,北交所第一届上市委员会(简称上市委)日前召开2021年度工作会议,总结了2021年度主要工作,并就2022年工作进行了座谈交流。

会上,中介机构执业质量被特别提及,北交所强调,上市委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坚守财务真实性底线,聚焦审核重大性和针对性,通过审议和问询,督促中介机构切实履行尽职调查职责,压实中介机构责任,防止“带病闯关”。

北交所近期披露了8起自律监管函,5家公司及相关责任人遭口头警告,申万宏源、开源证券、东吴证券3家保代同样被点名。尽管北交所未披露上述企业具体违规事由,但从审议意见、公司招股书、财报中亦不难发现3家拟上市公司或均为“带病闯关”。




华创证券公司排名

北交所、全国股转系统日前发布2022年首季度证券公司执业质量评价结果。

根据规则,主办券商季度执业质量评价分值由三大项计算,得分由100分基础分值和专业质量评价得分相加,再减去合规质量扣分得出。

能够看出,新三板历来是中小投行的优势领域,所以本次执业质量评价前列依旧被中小型投行霸榜,大型券商中仅兴业证券、申万宏源上榜。

在总得分方面,安信证券凭借150.90的总分榜打破了由开源证券连续四个季度蝉联榜首的纪录,夺得桂冠。东吴证券(144.98分)、申万宏源(141.62分)分列第二、三位。瑞银证券、大和证券、华龙证券排名垫底。

合规质量扣分方面,开源证券被扣11.6分,扣分最多,但其总分仍然排在第六位。具体来看,开源证券扣分项主要集中在股转系统持续督导业务、发行并购业务和北交所保荐业务上。其他扣分较多的券商有:华龙证券被扣8分、恒泰证券被扣7.6分、中山证券被扣7分等。

此外,还有64家券商合规质量较高,未被扣分,包括中泰证券、东北证券、浙商证券、天风证券、西南证券、国泰君安等。

在排名变化方面,除安信证券从第十位跃居榜首以外,东吴证券也从第六位上升至第二位;此外,山西证券(上升49名)、银河证券(上升45名)、华创证券(上升26名)、国联证券(上升25名)上升幅度靠前。而广发证券(下降12名)、长江证券(下降9名)、国泰君安(下降8名)等降幅显著,均跌出前十位。

失分、排名下滑背后或透露券商因合规导致的处罚情况。为杜绝企业“带病闯关”,北交所第一届上市委员会(简称上市委)日前召开2021年度工作会议,总结了2021年度主要工作,并就2022年工作进行了座谈交流。

会上,中介机构执业质量被特别提及,北交所强调,上市委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坚守财务真实性底线,聚焦审核重大性和针对性,通过审议和问询,督促中介机构切实履行尽职调查职责,压实中介机构责任,防止“带病闯关”。

北交所近期披露了8起自律监管函,5家公司及相关责任人遭口头警告,申万宏源、开源证券、东吴证券3家保代同样被点名。尽管北交所未披露上述企业具体违规事由,但从审议意见、公司招股书、财报中亦不难发现3家拟上市公司或均为“带病闯关”。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华创证券公司》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华创证券公司、大成股份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