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4月15日,小编了解到,根据Choice数据统计显示,下周(4月18日-4月24日)新基金发行预计22只(份额合并计算,下同),从基金投资类型来看,封闭式基金合计7只,被动指数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均为3只,QDII和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增强指数型基金均为2只,中短期纯债型基金和混合债券型基金(二级)、长期纯债型基金均为1只。
可以看出,下周市场上只有3只偏股混合型基金网友分享,分别是富荣量化精选混合发起A/C、博道研究恒选混合A/C、银河核心优势混合。
其中,博道研究恒选混合的投资目标主要是在控制投资组合风险的前提下,通过积极主动的投资管理,追求超越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的投资回报和基金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拟任基金经理何晓彬,博道投资合伙人、量化*投资经理厦门大学统计学博士,FRM。18年证券、基金从业经验。历任长城基金数量分析师,交银施罗德基金数量分析师、金融工程部总经理助理,专户投资部副总经理、投资经理。
还有银河核心优势混合,该基金的投资目标主要是注具有核心优势的优质成长上市公司的投资机会,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通过主动组合管理,力争获取超过业绩比较基准的投资收益。拟任基金经理张杨,数据显示,其现任管理基金数7只(含新基金),在管基金规模45.97亿元,现任最多管理的基金类型偏股混合型。资料显示,张杨为股票投资部总监,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硕士,CFA资格持有人,2004-2008年任东方证券*宏观策略分析师,2008年-2011年任银河基金行业研究员,先后覆盖零售、地产和汽车行业等。
资管规模超1.3万亿元的建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建信基金”)迎来新任董事长。
7月27日晚,建信基金公告称,刘军自7月26日起正式任职董事长一职。
换帅自然意味着这些公司将按下“重启键”,过去积存了问题有哪些急需解决?接下来又如何发展?这都是业内外较为关注的问题。
对于接手建信基金的刘军,他可能面临*的问题就是先解开业绩与规模不匹配的谜团。
刘军是谁?
公开资料显示,刘军,1965年12月出生,中国国籍,1986年安徽大学法学专业大学本科毕业,2003年获香港浸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刘军在建行系统深耕近30年。刘军曾在安徽省政法干部学院、安徽省司法厅任职,自1993年11月起在建设银行广东省的分支机构任职,历任建行广州开发区支行行长、东莞市分行行长、广东省分行行长助理、广东省分行副行长、深圳市分行行长、广东省分行行长等职。2021年12月起任建设银行职工代表监事。
有业内人士指出,刘军在建设银行任职期间,刘军在新金融领域实践业绩突出,不仅在建设银行体系内首创住房租赁“佛山模式”、存房业务“广东模式”,科技企业“技术流”专属评价体系被评为2021年广东省人民政府金融创新一等奖,被国务院办公厅和建设银行面向全国推广。在普惠金融、科技金融、数字化经营、绿色金融等领域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强,连续多年主要业务指标考核在建设银行系统内排名前列。
建信基金“原地踏步”
建信基金成立于2005年9月,是国内首批成立的银行系基金公司之一。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建信基金资产管理总规模超1.3万亿元,其中公募基金规模超7000亿元,在全市场排名第13位。仅从整体数据来看,建信基金目前算是相当成功,不过尴尬的是相较于自己,实际上是在原地踏步。
据wind数据显示,2018年3季度公司公募管理总规模就已经接近7000亿元,但是在2019年和2020年,市场整体规模分别提升1.7万亿元和5.3万亿元的大背景下,建信基金的管理规模却出现了较大滑坡,直到2021年才企稳。
从结构上来看,受益于市场行情,公募基金近4年权益产品迎来较大发展,但是建信基金却成为这一轮权益产品规模增长的“弃儿”。
2018年年末全市场股票型基金规模为7380亿元,而2022年2季度末股票型产品规模已经接近22796亿元,规模增长接近4倍;混合型基金规模为14763亿元,而2022年2季度末股票型产品规模已经接近55310亿元,规模增长超过3倍。
同期,建信基金股票型基金规模为305.51亿元,相较于2018年年末提升184.17亿元,混合型基金规模为298.19亿元,相较于2018年年末规模增长171.73亿元。
从*值来看,建信基金的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规模合计仅约600亿元,这甚至要低于市场上的顶流明星基金经理。
笔者发现,建信基金在2016年期间混合型基金规模一度超过450亿元,这甚至要比当前还要高150亿元。
从占比来看,建信基金债券型基金1326.26亿元,货币型基金5145.79亿元,权益占比仅非货币基金的30.33%,整体比例偏少。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期间建信基金发行股票基金23只,发行规模约为123.89亿元,发行混合型基金11只,募集规模213.12亿元。
对比期间建信基金的发行规模和增长规模可以发现,两个数据相差不算太大,换而言之就是建信基金更多依靠新发基金来提升公司管理规模,而非自然流量。
业绩与规模不匹配的谜团
昨天我们深度分析同样刚刚换帅的招商基金,它存在的问题是业绩与规模不匹配,权益基金经理投资能力不足却给他们批量发行产品。
推荐阅读:
《招商基金换帅!徐勇出任总经理,公司三大问题待解!权益投资是软肋,产品大面积亏损!》
而建信基金也存在业绩与规模不匹配的问题,但是它与招商基金的问题相反,建信基金是基金经理投资能力出色却没有得到相应的管理规模,这在行业内较为少见。
从整体业绩来看,海通证券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建信基金主动权益类基金从近五年的前30%提升到近三年的前22%,再到近两年的前15%,直至近一年跻身市场前6%。
在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7月1日发布的《中国公募基金产品长期业绩排名榜单》中,建信基金旗下权益类产品多维度上榜30次,其中10次分别进入三年期、五年期和七年期同类业绩排名前10%。
据wind数据显示,建信基金成立1年以上的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共有60只产品(注:各类份额合计),其中年化收益率超过20%的产品有9只,占比为15%;年化收益率超过15%的产品有20只,占比为33%;亏损的产品仅2只,占比仅为3.33%。
值得注意的是,在年化收益率超过20%的产品中,建信健康民生、建信改革红利、建信创新中国和建信中小盘成立时间在8年左右,建信战略精选成立时间超过4年,这也就意味这5只产品是能够真正为投资者带来长期、稳定且优异的产品。
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其中规模*的产品为建信健康民生,规模也仅不到13亿元,颇为尴尬的是这只产品的规模甚至长期低于1亿元,业绩与规模极度不匹配。
从基金经理的角度来看就更加憋屈了,在第十七届“中国基金业明星基金奖”中,陶灿管理建信改革红利获评“三年持续回报股票型明星基金奖”,姜锋管理的建信优势动力混合(LOF)获评“三年持续回报积极混合型明星基金奖”。
此次获评“三年持续回报股票型明星基金奖”的建信改革红利由建信基金权益投资部执行总经理陶灿管理,截至二季度末,摘得晨星、海通、银河三大评价机构三年和五年期五星评级。
陶灿拥有14年证券从业经验,超10年基金经理任职经验,在多年的投资经历中已经形成了从行业到个股的“3+3”投研体系框架,即在行业分析中关注商业模型、竞争格局和景气趋势三个维度,而在个股层面则重点考察企业家的格局和思维、管理层的执行力和研发效率这三个底层要素。
银河证券数据显示,建信改革红利在2021年底取得近三年10/183、近五年5/128的*表现,陶灿在管的建信新能源、建信恒久价值等产品同样位居同类前列。
获评“三年持续回报积极混合型明星基金奖”的建信优势动力混合(LOF)由均衡老将姜锋担纲。
作为一名拥有超十年投资经验的*基金经理,姜锋信奉“积小胜为大胜”,擅于在价值和成长双赛道中及时轮动,把握市场的中长期投资机会。
海通证券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其代表产品建信健康民生A近七年业绩排名位列同类产品第1,同样展现出超强的中长期收益能力。
陶灿或将产品建信改革红利在其任期(2014.5.14至今)实现回报476.20%,年化回报23.76%,在普通股票型产品中同类排名1/28,但是这只产品仅仅11.95亿元。
如果与同类产品相比,市场成立5年以上的股票型基金有235只产品,建信改革红利可以排在行业的第7位,在年化收益率超过20%的21只产品中有5只产品规模超过百亿,9只产品规模超过50亿,建信改革红利的规模只能排在倒数第二位!
目前陶灿还管理着8只产品,其中有3只产品规模甚至只在5亿元左右,其中*的建信智能生活只有3.81亿元,这只产品在2021年1季度也就是市场最为火热的时段成立,当时百亿级产品批量发行,但他竟然仅仅募集到6.6亿左右,以陶灿的投资能力让笔者颇为不解。
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陶灿旗下产品规模*的竟然是主题产品建信新能源,规模达到了61亿元。
总结:
业内人士透露,刘军是实干派,下一步建信基金可能重点推动权益投资的发展,刘军赴任建信基金后表示,未来重点是全力贯彻落实证监会关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和要求,按总行工作部署,着力推进非货、对公财富管理、数字化经营三大转型。
从中长期的业绩来看,建信基金在权益投资方面有着不错的积累,拥有发力权益投资的能力和基础,但是前提还是先解开业绩与规模不匹配的谜团。
虽然近期市场再度出现调整,但在基金净值“回血”背景下,发行市场还是显著转暖。而在本轮公募基金发行“小高潮”中,权益类产品构成了发行的“主力军”。
下周预计也将有31只新基金发行,涉及包括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汇添富基金、嘉实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等行业头部在内的多家基金公司。
从基金投资类型来看,下周预计发行的新基金中,债券型基金仅有5只,混合型基金10只,其中偏债混合型基金仅1只,股票型基金有9只,以及6只FOF基金和1只QDII。整体而言,在这31只新发基金中,权益类基金(偏股混合型+股票型)的占比仍接近六成。
不难发现,随着权益市场企稳趋势显化,公募基金发行正迎来全面回暖。而在当前阶段,不少基金公司也认为,当前新发基金对于基金经理和投资者来说,都是不错的布局时机。
下周31只新基网友分享
近期,基金新发出现明显改善。Wind数据显示,下周预计将有31只新基金发行,涉及包括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汇添富基金、嘉实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等行业头部在内的多家基金公司。
从网友分享时间上看,下周一即7月18日为高峰期合计网友分享17只、周二5只、周三5只、周五4只。
数据Wind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7月22日,也就是下周五,富国、汇添富、广发、易方达4只中证1000ETF同天开售。
广发中证1000ETF指数拟任基金经理罗国庆表示:“中证1000指数选取中证800指数样本以外的规模偏小且流动性好的1000只证券作为指数样本,该指数综合反映A股市场小盘股的股票价格走势。中证1000指数所囊括的我国成长性突出的一批小市值公司,是中国经济发展活力的典型代表,中长期来看,或具备较好的配置价值。”
作为一个拥有多达1000只成分股的宽基指数,中证1000指数的行业分布较均衡,指数成分股涵盖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电子等新经济领域。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左右,前二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约8%,持仓较分散。从申万一级行业来看,单一行业占比*约10%。目前,电力设备、医药生物和电子位列前三,权重占比合计达32%。相比其他宽基指数,中证1000指数成分股专精特新“小巨人”成色更足,达到184家。
市场情绪料持续改善
新发基金市场延续“股强债弱”的局面。一方面,说明了随着权益市场企稳趋势显化,当下公募基金发行正迎来全面回暖;另一方面,在当前阶段,不少基金公司认为,当前新发基金对于基金经理和投资者来说,都是不错的布局窗口。
Wind
“在权益市场持续表现不佳的时候新发基金会遇冷,今年1-4月就是如此。随着5月社会融资数据逐渐转好,市场预期经济进入复苏阶段,权益市场表现强劲,投资热度较高,基金发行有所改善。”格上旗下金樟投资研究员蒋睿表示。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5日,7月基金发行份额为584.82亿份。有业内人士指出,今年前四个月市场经历了持续下跌,新基金的发行降至“冰点”。随着行情的回暖,市场信心逐步恢复,投资者对权益类产品配置需求正持续提升。
上述背景下,时隔10个多月时间,基金发行市场也终于迎来百亿权益新基金。7月6日,募集目标为100亿元的易方达品质动能三年持有公告实施末日比例配售。
德邦证券在结合公募存量份额变化、仓位变化后进行的分析也显示,主动偏股型公募年初至3 月底的加仓行为背后是“新”、“老”基金尚处在的动态平衡状态。而进入4、5 月后,存量基金赎回行为占据主导并不断扩大,纵然市场反弹也需减仓应对赎回。6 月底仓位重现上升趋势,结合新发起势代表的投资者情绪回暖,背后或隐含了存量赎回的收窄。
发行市场的回暖也令基金公司在布局方面的动作更为积极,多家公募正在积极布局创新产品。如7月11日,国内首批政策性金融债ETF正式获批,招商基金、广发基金、博时基金、富国基金、国泰基金、建信基金、平安基金、华安基金等8家公司的旗下基金产品跻身其中。
7月15日,第二批北交所精选两年定期开放基金也已拿到证监会批文,分别是景顺长城北交所精选两年定期开放、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期开放、泰康北交所精选两年定期开放。
针对后市,博时基金此前在第三季度投资联席会议中表示,展望下半年,政策环境对经济和市场“频送暖风”,资本市场步入左侧布局区,A股将呈现更强的“以我为主”特征。随着国内经济下半年企稳回升,在能源革命、数字经济、新兴消费、高端装备等更多领域将有更多*企业崛起,中国经济仍是孕育大量投资机会的一片沃土。
07月28日讯 鹏华增瑞灵活配置混合(LOF)基金07月26日下跌0.05%,现价2.011元,成交1.42万元。当前本基金场外净值为1.9811元,环比上个交易日上涨1.34%,场内价格溢价率为1.51%。
本基金为上市可交易型混合型基金,数据显示,近1月本基金净值上涨1.35%,近3个月本基金净值上涨41.29%,近6月本基金净值下跌4.84%,近1年本基金净值下跌2.68%,成立以来本基金累计净值为1.9811元。
本基金成立以来分红0次,累计分红金额0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刘玉江,自2021年03月20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15.23%。
*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航天宏图(持仓比例9.78%)、天顺风能(持仓比例9.18%)、中科星图(持仓比例8.65%)、日月股份(持仓比例6.76%)、容知日新(持仓比例6.64%)、华测导航(持仓比例5.67%)、普利制药(持仓比例4.88%)、四方光电(持仓比例4.66%)、赛意信息(持仓比例3.66%)、元利科技(持仓比例2.96%)。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今年以来,市场在外部美联储加息、俄乌战争,内部疫情阶段性冲击、地方债快速发行带来的影响下,资金面和风险偏好均遭遇了较大冲击,这也导致在前四个月市场大幅下行,股票市场资金呈现明显负反馈态势,甚至出现了阶段性的流动性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回暖需要货币政策的发力,基本面的下行无法避免但不是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四月末,经济失速和贷款端的需求严重不足引起了监管层的重视,结合上海疫情有所好转,央行通过调降LPR5年期利率和大力鼓励贷款推动需求端恢复,市场也迅速走出了流动性危机,连续反弹两个月的时间。整体而言,上半年市场全面下跌,但是成长方向受到外部黑天鹅事件冲击影响尤为严重,周期股相对受益,低估值蓝筹符合市场风险偏好变化趋势表现中规中矩,消费股同样受损明显,但是受损幅度小于成长。
此前对于上半年的净值压力有一定的预期,但俄乌冲突和国内疫情局部失控超出了自己的预期,净值回撤幅度较大。组合结构上,在年初看好“老基建+新基建”方向的基础上,重点投资于符合国家构建长期国际竞争力的“新基建”领域,重点在计算机、通信、国防军工、机械、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基础化工板块进行布局。
报告期内基金的业绩表现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新发行基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新发行基金、建信精选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