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市场可能又要卷了!
周一市场大涨,但盘后结构陡然生变。
首先,一则关于军品采购的消息迅速在业内传播。陆军发布倡议书,大力推开原材料竞价采购、分系统竞争择优、大批量阶梯降价,通过精益管理实现价格整体*。这被市场解读为“军品集采”,对于整个军工股来说,是一大考验。然而,经小编查询,该倡议书其实发布于上周六。中信证券认为,武器装备采购没有“集采”,不同于医药“集采”动辄价格下降70%到80%。
其次,产值达4000亿的面板迎来降价潮。根据 Witsview 统计,8 月各尺寸电视报价均走跌,其中,32英寸、43 英寸中小电视面板,单月跌幅达 14.9%、11.7%,55英寸、65英寸跌幅也落在 5-7%。分析人士认为,这个跌幅扩大超过预期,进而影响上游驱动IC报价,第四季度恐止涨。
第三,氢能行业再度迎来重磅利好。由北京市牵头申报的京津冀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被国家五部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批准为首批示范城市群。
分析人士认为,近期A股市场板块轮动非常快,一些板块受政策影响也比较大。在这种背景之下,资金可能会堆向受政策压力预期相对较小的行业,市场演绎出的结构可能相对较“卷”。
军品也要集采?
周一盘后,一则《关于加快推动陆军装备高质量高效益高速度低成本发展的倡议书》开始在各大投资群刷屏。不少市场人士认为,这可能是军品也要集采了。
据小编查询,其实该倡议书已经于8月21日发布。23日盘后,再度被拎出来刷屏,可能跟整个市场对于医药集采的担心有关。
从倡议书的内容来看,“生产采购环节要管好链条,强化供应链管理和生产成本控制,大力推开原材料竞价采购、分系统竞争择优、大批量阶梯降价,多点挖潜、控价让利,通过精益管理实现价格整体*”这一条可能是市场最关心的内容。
那么,影响究竟有多大呢?分析人士认为,这条消息可能会给市场带来一定的心理影响,并对国防军工板块构成短线冲击,长期影响还有待观察。
国盛证券认为,军品降价是客观存在的,某些大类军品放量集采降价也是在预期之中,关键是看企业在军工产业链上是否拥有核心竞争力及卡位,是否拥有成本转移能力,以至于不受降价影响。受降价影响比较大的企业是:竞争力差( 如渠道型企业)或者竞争格局差的企业,而且依赖于单一型号单一客户的企业影响或较严重。他们会受到下游的成本转移但是又不具备向上游压价的能力。而拥有备核心竞争力和卡位的企业更能充分享受到未来军品订单高增长的红利。
天风证券认为,在“十三五”期间的定价改革及2021年年初发布的《武器装备管理条例》中招标细则变化都有此类方向,此倡议书是呼应全军条例的倡议文件。前次同类型文件,《航天科技与科工集团集中采购战略合作协议》,情况为未执行,因分院所早已按照竞价规定,此外体系复杂交期不同,无法整体集采,本次倡议书预计与《航天集采合作》类似。
原材料竞价采购、分系统竞争招标、阶梯价格在“十三五”已全面执行,如陆军非主战产品(如枪瞄),早已为全社会招标制度,整机已出现民企总体单位,价格已完成下降。
强技术门槛、影响国家安全的主战装备领域(如导弹、雷达系统、装甲车等),目前已为资质企业型号参研(具备军工承研承制资格的合格企业,如军工央企、合格民企等),总体因体制因素基本封闭在原央企领域,中游也已全面资质企业竞标(如雷科防务、高德红外、大立科技、天微电子等民营企业已全面参与)。
中信证券表示,军方对价格管控、阶梯降价一直都有要求,此次落到纸面上没有变化。武器装备采购没有“集采”,不同于医药“集采”动辄价格下降70%到80%,军品价格通常是阶梯降价,比如生产一千台某装备降价5%,生产三千台再降5%,从未也不会大幅降价。武器装备对安全性稳定性要求明显超过消费电子,价格管控不是单纯为了降价,而是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下减少跑冒滴漏,全产业链大规模降价显然会严重影响军品质量和交付。
4000亿产业遭突袭
除了军工陡生变数之外,面板行业也遭突袭。据集微网消息,连涨一年的面板价格近日已现反转,据机构*报价,8月小尺寸面板单月跌逾10%,跌幅扩大超过预期,进而影响上游驱动IC报价,第四季度恐止涨。
根据 Witsview 统计,8 月各尺寸电视报价均走跌,其中,32英寸英寸、43 英寸中小电视面板,单月跌幅达14.9%、11.7%,55、65 英寸跌幅也落在5-7%,显示器、平板等IT面板则维持小涨格局,但是电视面板价格回落。根据奥维云网的数据报道,今年上半年电视市场依然不容乐观,销量同比成下降趋势。
钜亨网报道指出,面板报价涨势趋缓甚至下跌,使得面板厂不再完全接受上游驱动IC涨价成本,部分厂家报价将受到影响,第三季度涨幅维持,但到第四季度或将出现冻涨情形。
数据显示,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国大陆显示产业的产值已超过4000亿元,新冠疫情下增速达到30%,产业规模已跃居全球首位。此次面板价格突然暴跌,可能大大超出业内的预期。因为TV面板价格在2020年5月见到低点后连续14个月全面上涨,7月环比上升0-1%。业内普遍预期,面板价格只会出现小幅调整,还不至于出现大幅杀跌的情况。
氢能再迎重磅
值得关注的是氢能。前一阵,这个板块一度炒得火热,但从上周开始,热度快速下降。但周一盘后,这个板块再度迎来重磅利好。
据北京市财政局消息,近日,由北京市牵头申报的京津冀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被国家五部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批准为首批示范城市群。在4年示范期间,五部委将对入围的城市群按照其目标完成情况,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奖励。
北京市财政局表示,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需要政府、企业及社会资本的综合支持。下一步,北京市财政将按照五部委《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等有关要求,持续优化财政支持政策体系,规范做好国家奖励资金的分配及使用,更多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引导带动产业基金,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参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生态系统建设,推进氢能产业发展。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于8月16日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以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重大示范工程为依托,2023年前,实现氢能技术创新“从1到10”的跨越,培育5至8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产业链龙头企业,京津冀区域累计实现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减少碳排放100万吨。
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去年9月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示范期间将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入围示范的城市群按照其目标完成情况给予奖励,示范期暂定为4年。有分析人士认为,除北京之外,上海和广东可能也在示范之列。
百万用户都在看
五星上将作为美国军界的至高荣誉,时至今日也只有10个人获得过,毫无疑问都是万里挑一的大佬级人物,比如麦克阿瑟、艾森豪威尔等等。
其中,还有一个人更加传奇,被两度授予五星上将的军衔,就是被誉为“美国现代空军之父”的亨利·哈里·阿诺德。
是的,你没有看错,的确是两度被授予五星上将军衔。
早在1944年,阿诺德作为陆军航空兵的杰出领军人物,被授予了陆军五星上将;1947年,美国正式将陆军航空兵脱离陆军,成立美国空军,鉴于阿诺德对于空军的里程碑式的贡献,美国政府又于1949年授予其空军五星上将。
不管是陆军的还是空军的,都足以证明一件事:阿诺德在军事领域取得过巨大成就。
20世纪初,莱特兄弟的飞机刚刚实验成功之际,吸引了一大批飞行爱好者,当时刚刚从西点军校毕业的阿诺德,就是其中的一员。
年轻的阿诺德甚至放弃了在部队晋升的机会,特意跑到俄亥俄州的代顿,去跟莱特兄弟学习飞行。事实证明,无论是热情还是天赋,都很难有人与阿诺德相媲美,仅仅在一年之后,他便创下了6540英尺的高空飞行记录,并成为美国最早的一批飞行员。
然而,在二战前夕,空军作为一种新兴力量和兵种并没有得到太多的重视,依赖陆军的传统军事观念仍然根深蒂固,所以阿诺德所选的这条路注定了曲折坎坷。特别是在1925年美国军界爆发的“米切尔审判事件”,更是让新生的空军力量蒙上了一层阴影。
这里有必要普及一下,威廉·米切尔准将,早期陆军航空兵的先驱者,也是阿诺德在空军之路上的精神导师和偶像。因主张建立脱离陆军控制的独立的空军军种,米切尔被陆军部告上了军事法庭,并最终被处以两年半的停职处分。最后,米切尔愤然退役,并于1936年遗憾离世。
米切尔的离开,让推动空军发展的担子都落在了阿诺德一个人身上,然而,想要改变那些打了半辈子仗的老家伙们的军事观念,谈何容易呢?所幸,阿诺德撑了下来。
1939年9月1日,如同钢铁洪流一样,纳粹德军在声势浩大的战斗机群的掩护下闪击波兰,并迅速摧毁了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传统陆军强国。所有人这才意识到:空军的发展已然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之所在。此时,阿诺德也终于等来了属于自己的机会。
1940年6月,罗斯福火速下令生产5万架战机以保卫西半球;同年10月,阿诺德升任陆军航空部总司令。除了积极备战之外,阿诺德做的最多的,就是继承米切尔的遗志,推动空军向独立兵种的方向发展。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除了代表美国空军同英国人打造反法西斯的全球军事战略以外,阿诺德还提出了在现代战争中极具重要意义的“战略轰炸”的概念,即以空军对地面的军事武装、后勤保障等等进行大规模强破坏的轰炸。尽管这种手段早就被德国人使用过,然而阿诺德却是第一个将其理论化、系统化的人。
1943年11月,在盟军发动的“柏林之战”行动中,盟军以上万架的飞机进行了长达数十日的轰炸,极大地消灭了柏林的抵抗力量,这便是对阿诺德“战略轰炸”一说的*实践。
还有让中国人最痛快的,1945年的“火烧东京”以及“广岛长崎原子弹轰炸”,也都是出自阿诺德的策划之下。正如他自己夸口的那样:“无需陆军和海军发动那样伤亡巨大的登陆作战,我的战略空军足以解决问题!”
1946年,阿诺德从陆军航空部退役,直到他退役之前,推动空军独立化的努力始终没有停下。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他退役的第二年,国会通过了《国家安全法》,批准陆军航空队脱离陆军控制,独立组建空军。阿诺德为之奋斗了终身的理想,终于成为现实。
也正是因为这样无法取代的贡献,美国政府决定改授其空军五星上将,成为美国历史上*一位两次被授予五星上将的人。
今日,国防军工一反暴涨常态,领跌大盘,结束五连涨。
究其原因,是8月21日陆军装备部发布《关于加快推动陆军装备高质量高效益高速度低成本发展的倡议书》,提出大力推开原材料竞价采购、分系统竞争择优、大批量阶梯降价,多点挖潜、控价让利,通过精益管理实现价格整体*。
市场把它解读为,军工也要集采了。
医药集采带来的重大利空,还历历在目,这回的军工集采传闻,又会不会重蹈医药集采覆辙,带崩正火力十足的军工股?
01
“下一个新能源”?
不得不说,最近的资本市场上,军工股可谓是最靓的仔,并不比锂电、储能、新能源等热门概念走势弱。
2021年5月至今,军工板块一路上涨,国防军工(申万)指数和军工ETF都持续走强,*涨幅皆近40%,重回此前高位。
而昨天,派克新材、鸿远电子、爱乐达、中航光电、中航沈飞等军工股更是创下了历史新高。
其实2021年上半年,军工股行情较为低迷,军工指数自年初高位至5月低点累计下跌近30%,板块内个股也跌势惨重,部分跌幅超50%。
主要是因为去年军工股持续上涨,估值走到高位。而今年一季度全球疫情持续加重,通胀预期持续升温,因此风格切换,市场开始抛弃高估值板块,低估值资产则受到青睐,军工板块遭到抛售。
不过进入5月中旬以来,随着全球通胀预期降温以及热门板块的估值回调,军工板块重获资本青睐,不仅近三个月走势强劲,甚至被称为“另一个新能源车”。
机构也颇为关注军工股。据Wind统计公募基金二季度持仓数据,军工板块资金二季度加速配置,军工行业持仓规模环比增加26.72%,持仓比例3.85%,超配0.79%。
截至二季度末,公募基金重仓持股中军工持股总市值1132.12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军工股持仓总市值为80.64亿元,持仓占比为1.87%。
招商军工研究团队
行情一火热,就有券商出来说星辰大海,什么军工行业迎来了历史发展机遇期,迎来了黄金时代,甚至表示,本次有可能成为历史上业绩*的中报季。
实际情况果真如此吗?
02
黄金时代已至?
首先,不能否认,现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不稳,地区冲突时有发生。
除美军撤离阿富汗,塔利班接手政权外,俄罗斯、日本、印度等近期也动作频频,更值得注意的是,中美关系摩擦趋紧,同时由于此前美台勾结挑衅不断,严重侵犯了中国主权,我国上周在东部战区台岛周边,组织了联合火力突击等实兵演练。
在全面加强练兵备战背景下,装备建设需求也空前加大。军工作为“战争财”的板块,自然会受到关注。
其次,军工板块也足够争气,交出的中报业绩期也没有让大家失望。
据统计,截止8月21日,军工板块中已有54家公司披露半年报,统计得出 21H1收入同比增长 3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80%,成为了板块股价继续上涨的重要支撑。
而且,上半年一般为行业淡季,随着下半年产能及订单的逐步释放,行业全年业绩很可能将实现较快增长,业绩将成为未来板块持续向上的*动力。
最后,在长期发展上,军工板块也有一定的逻辑支撑,特别是十四五期间军工订单的强劲需求和未来军民融合的发展。
2021年,我国国防支出为13553.43亿元人民币(约2090亿美元),比2020年增长6.8%,增速结束了连续三年的下滑态势(“十三五”期间,国防费预算增幅分别为 7.6%、7%、8.1%,7.5%和 6.6%)。但我国国防费占 GDP 比重仍显著低于美俄等军事强国水平,国防实力与经济实力不匹配的问题仍然明显。
而十四五期间是实现2027年“建军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军工企业的订单仍然值得期待。
但今天的集采一出,又令到军工板块多了几分不确定性,究竟医药集采会不会重演?
03
军工集采VS医药集采
“集采”两个字一出现,大家难免会神经紧张,因为医药集采的前车之鉴,药厂们的日子过得咋样,大家都有目共睹。如果军工再来一次集采,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医药股的“遭遇”会在军工板块重演,那着实是一个大利空。
今天的军工板块,确实也有下跌,但行情也并没有想象中惨烈。午后明显回升,截止收盘,国防军工(申万)指数仅跌0.55%。
为何?
简单粗暴地对比,其实并没有意义,因为军工和医药本身就有很大的差异性。
首先,军工关系到国防、国安,这些领域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所以,国家在拿捏上会非常的谨慎,简单地把价格往死里砍,万一成本无法保证,以至于交付的产品有瑕疵,那轻则误国误民,重则成了国家罪人,没有谁敢负这个责任,也不会有谁负得起这个责任。
其次,军工企业和医药企业很大的不同,是军工基本都是清一色的国企,国企本身就需要承担很多政治任务,所以在军工产品的销售价格上,本身就已经体现这点,而且政府在军工产品的采购环节上,并没有那么多的“关卡”;药企则不一样,民营药企的数量很多,在集采政策之前,各种中间环节,医药代表的各种回扣,医院、医生等各个环节的“吃拿卡要”,可以在药品出厂价的基础上暴涨N倍,而这些成本最后都落在了国家医保和老百姓头上。
换言之,推出医药集采政策,于国家,是利国利民,于药企,也并没有伤及根本,否则,一些药厂也不会降价9成都没倒闭,你可以想象,过往中间的医药销售和流通环节水有多深,情况又有多恶劣,但军工却不能简单套用这个逻辑。
所以,如果想着军工集采实施,军工股就会崩塌,那未免想多了。
那此次传出的军工集采究竟又用意何在?
我们可以从大一点的格局去理解。
用领导人的话说,现在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地缘政治局势不稳,国家不仅正面临着来自西方的强大压力,自身也有完成国家统一大业的重大任务,所以维持军费的开支是必要的。但同时,国家在财政上的压力同样不小,房住不炒,土地收入下降,经济下行加大,税收压力也不小。在这种情况,又要不断维持军费开支的增幅,财政的减负就变得有必要。从这个角度上说,军用集采对降低军费负担是有利的。
另外,在应对未来的战争风险上,国家需要抢占更*的军事技术,我们注意到,此次传出的集采传闻,主要是陆军方面的,而未来的战略制高点,已经不能局限于陆军,而是太空、火箭之类更*的领域。
换句话讲,陆军的军用产品,本身有可能已经处在需求下降的阶段,而过多的资源扎堆在这些领域,其实并不利于技术创新,这点和仿制药集采的其中一个初衷类似,目的就是逼着资源向更*的技术领域倾斜,从而实现关键技术突破,为抢占技术制高点提供动力。
所以,如果此次军工集采最终成为现实,对于身处*技术领域的军工企业,反而是好事,相反,对于技术含量相对低的军工企业,则会产生一定的利空。
当然,军工企业的技术含量相对民用领域,还是有明显的优势,毕竟事关国家和国民的兴亡,研发从来不敢怠慢,军事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突破也是*效的,现在很多民用高科技,其实都来自军方,特别是二战以及后来的冷战。一些受到集采影响的军工企业,也可以往民用领域去寻找新的应用场景,这或许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因此,集采的利空是有,但不会很大,也无法和医药集采同日而语。
04
结语
最近,无论是在线教育、互联网、还是楼市,都被政策监管重锤,诸如白酒、医美等资本炒作聚集行业也受到点名批评。在此情况下,资金已不断从消费、互联网等行业流出,涌入高端制造行业。
国防军工会否成为具备成长属性,受资本簇拥的行业?
可能性是存在的,因为高技术含量,军工本身就是高端制造的一个重要分支。而且,无论是国防科技的创新,还是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等,都处于高速发展期。这或许正是市场不断鼓吹军工股正从周期股向成长股转型,在新装备的推出、科技赋能、政策支持等因素共振下,长期来看军工股的估值水平必将靠拢创新型高科技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理由。
回归到交易层面,经过上半年深度调整,军工股现阶段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这就为估值的抬升提供了理由。
不过,军工股的周期属性仍不可忽视。
军工股价历来随着订单采购的变化而变化,资金短期炒作为主,很难走出成长曲线;同时,军工板块透明度也不够高,业绩是逐年反映的,估值也逐年切换,切换后会面临一段时间的调整,即板块的历史特性是暴涨后可能会长期阴跌,易受市场情绪影响。
因此,虽然长期成长逻辑无疑,但还不能与新能源车同日而语。军工板块的投资逻辑,排在首位的仍然是周期属性,触发股价波动的理由,主要是军方周期需求的变动,如军用产品到了以旧换新的时点,技术的突破使得需求有了新变化,这个周期偏中长期,短期的则是突发事件的影响,例如那些地缘爆发了冲突了,诸如此类。
市场期望着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军工股能够少一点周期属性,多一点成长属性,但板块属性和估值转变不是一蹴而就。
军工投资,不要过多害怕集采,但也不要过度YY成长属性。
(内容e公司APP,原文链接:http://www.egsea.com/news/detail/950689.html)
受昨日晚间传出的军工集采影响,今天军工板块有所回落,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军工板块和医药板块集采完全不同,军工采购主要考虑的是质量,不会低价中标,另外军工板块也不存在同业竞争。
军工板块是近期热门板块,此前分析师推票时表示军工板块订单充沛,军工股价也迎来一波上涨,昨日军工板块还是一根长阳,今日受消息影响,低开不少,其中包括捷成股份、中光防雷、新研股份等跌幅靠前。
业内人士
2021年8月21日,陆军发布《关于加快推动陆军装备高质量高效益高速度低成本发展的倡议书》,昨日晚间引起资本市场关注。
证券时报·e公司
中航沈飞工作人员表示,集团内有要求,不存在同业竞争,不同厂家生产的产品不一样。
也就是说,如果军工采购类似中航沈飞收购的高端产品,不可能出现医药行业中,同类采购多家企业竞争的局面,医药行业之所以会出现低价竞标,是因为竞争激烈,同行业公司众多,公司在集采面前没有选择,只能被动卷入。
而军工行业有所不同,能够生产军用飞机、发动机、导弹的企业本身就不多,不少是*生产,不可能出现竞争对手互相压价的情况。
另外一个不同是,军用产品对质量要求高,需要高度精确,高度可靠,为此愿意投入研发投入,愿意出高一点价格采购,但是同时也需要一个制衡,通过一系列方式控制成本,防止各个环节跑冒滴漏,提高军工企业的运营能力。
军工不同环节要求不一样,作战环节要求高质量,还有后勤保障等诸多环节,就会出现多企业竞争局面,从军工采购网站可以看到,军工采购种类众多,和政府采购类似,已经高度透明化,多数军工采购产品都可能出现竞争局面,这部分产品,有可能和医药集采一样,出现价格竞争。
倡议书表示,要坚持军民融合、开放竞争,破除“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封闭思维,打破“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行业壁垒,引入优质资源、倒逼产业升级,建立更加开放健康、顺畅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
这就是要鼓励竞争,鼓励军民融合,不能关起门来,这对有竞争优势的军民融合企业是一个机遇。
不唯价格
倡议书提到,生产采购环节要管好链条,强化供应链管理和生产成本控制,大力推开原材料竞价采购、分系统竞争择优、大批量阶梯降价,多点挖潜、控价让利,通过精益管理实现价格整体*;列装使用环节要统筹降价,探索推开“研产供修管”一体化维修保障模式,实施维修保障经费定额拨付,倒逼设计、制造和生产环节就关注维修管理问题,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和成本控制意识。
很多人关注的是原材料采购环节要用竞价采购,大批量阶梯降价,这一点的确值得关注,不过还有一点也需要注意,倡议书提到“要坚持质量至上、效益优先,坚持以高质量为前提的低成本、以低成本为导向的高质量,绝不能陷入低价中标的误区,更不能以降低质量为代价换取假性低价,全力推动高质量与低成本有机统一。”
为了低价中标,而采用差零配件降低产品质量的方式,这是倡议书想避免的结果。
军工一直是采用招标制度,一直在倒逼价格下降,这和医药行业不同,医药企业此前是针对单个医院,还不是招标制度,集采是颠覆式变化。
军工股有自身特变,就是市场一直给与比较高估值,但是业绩兑现比较困难,经常在一些敏感时间节点表现一番,然后又跌回原处,其中采购价格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很难通过涨价来提高利润,客户单一,也很难拓展业务。
中信证券表示,军方对价格管控、阶梯降价一直都有要求,此次落到纸面上没有变化。武器装备采购没有“集采”,不同于医药“集采”动辄价格下降70%到80%,军品价格通常是阶梯降价,比如生产一千台某装备降价5%,生产三千台再降5%,从未也不会大幅降价。武器装备对安全性稳定性要求明显超过消费电子,价格管控不是单纯为了降价,而是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下减少跑冒滴漏,全产业链大规模降价显然会严重影响军品质量和交付。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军工集采》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军工集采、chenxiao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