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闽南网]
货币基金虽然没有过去收益那么高,但因为风险较低,所以还是受到不少投资者的关注。而宝盈货币a就是一只货币基金,目前可以在支付宝上找到。那么,宝盈货币a理财怎么样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分析一下吧。
宝盈货币a安全吗
从基金规模来看,截至2018年底,宝盈货币a的管理规模约10.89亿元。这样的规模对于货币基金来说比较小,和银行议价没有什么话语权。不过,宝盈货币也没有触碰5000万的清盘红线,预计资金规模还会有所扩大,基金规模风险可以忽视。
宝盈货币a风险等级为低风险,它是风险*的一类基金,历史上从来没有亏损过,投资者不用担心本金的安全。货币基金主要投资银行存款、短期债券,这类资产的流动性很好,而且债券发行方资质高,信用好,违约风险很低。
宝盈货币a在2009年成立,近几年它的业绩还算不错。根据*数据,宝盈货币a的七日年化收益是3.23%,这个收益比余额宝高,相比支付宝其他同类产品也很不错。从长期表现来看,宝盈货币a近5年平均收益率接近4%,同类排名前列,业绩非常*。
从上述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宝盈货币a风险极低,而且目前收益还算不错,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前往支付宝了解一下。另外,宝盈货币a可以随时存取,取出资金T+1日到账。如果要申购,*在周一到周四下午3点前申购,比较划算。
08月31日讯 华夏新起点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华夏新起点灵活配置混合A,代码002604)08月28日净值上涨2.00%,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1.7310元,累计净值为1.7310元。
华夏新起点灵活配置混合A基金成立以来收益73.10%,今年以来收益43.18%,近一月收益6.07%,近一年收益48.08%,近三年收益70.71%。
本基金成立以来分红0次,累计分红金额0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王劲松,自2020年05月18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24.71%。
*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传化智联(持仓比例4.57%)、立思辰(持仓比例4.43%)、科锐国际(持仓比例3.92%)、先导智能(持仓比例3.90%)、西南证券(持仓比例3.63%)、ST电能(持仓比例3.49%)、国风塑业(持仓比例3.35%)、红塔证券(持仓比例3.24%)、航天发展(持仓比例3.16%)、方邦股份(持仓比例3.11%)。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20年上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社会经济活动和生活方式带来重大影响,在党和政府的正确政策以及全国人民的全面配合下,国内新冠疫情得到明显控制,经济活动逐渐开始复苏。但海外各国政府重视程度和管理能力高度分化,疫情扩散持续,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冲击,各国或主动或被动,都加大了复苏经济的措施。流动性和刺激政策预期提高了全球市场风险偏好,全球的权益资产市场复苏,A股也出现上涨,重要指数创出阶段新高。同时,黄金、美债等资产也处于历史高位,有色、化工、农产品等商品也出现上涨格局。
报告期内,本基金坚持在具有景气趋势的行业上逆向投资的投资策略,减持了部分估值过高的行业和个股,加大了在军工、新能源、科技、医药等领域内可能被低估品种的布局。
截至2020年6月30日,华夏新起点混合A基金份额净值为1.486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2.91%;华夏新起点混合C基金份额净值为1.476元,本报告期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2.49%,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为2.64%。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中国国内经济大概率已经完成探底,未来有望持续复苏。但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依然较大,尤其是部分发达国家对疫情的应对,难以对其经济增长过于乐观。
A股市场在过去几年一直是存量市场,存量博弈和结构化特征明显,但在今年二季度可能已经从存量转成增量市场,投资管理的思路需要作出相应调整,投资组合需要适度均衡,中长期具有合理逻辑的行业都存在投资机会。
当前资本市场在大类资产上呈现一个不和谐状态。黄金、美债、美股、国内债券均在历史高点附近,而A股、有色、化工、农产品等均呈现上升格局。从逻辑上看,存在一定的相互矛盾之处,部分大类资产当下存在错误定价的可能,下半年这部分资产如果出现市场纠错,有可能给A股市场带来短期冲击,但冲击过后,A股的长期空间仍值得期待。
本基金未来将继续坚持在具有景气趋势的行业上进行逆向投资的策略,重点布局军工、新能源、计算机、传媒、医药和消费等高景气细分行业中的投资机会。
04月02日讯 宝盈核心优势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宝盈核心优势混合A,代码213006)04月01日净值上涨4.10%,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1.0635元,累计净值为2.2135元。
宝盈核心优势混合A基金成立以来收益157.15%,今年以来收益41.91%,近一月收益8.94%,近一年收益6.76%,近三年收益3.60%。
宝盈核心优势混合A基金成立以来分红56次,累计分红金额28.92亿元。目前该基金开放申购。
基金经理为李健伟,自2017年01月25日管理该基金,任职期内收益11.29%。
*基金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重仓持有启明星辰(持仓比例8.17%)、五洋停车(持仓比例6.88%)、先导智能(持仓比例5.51%)、比音勒芬(持仓比例5.27%)、特锐德(持仓比例5.09%)、隆基股份(持仓比例4.59%)、天赐材料(持仓比例4.53%)、中国中车(持仓比例4.08%)、洲明科技(持仓比例3.81%)、创业软件(持仓比例3.60%)。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
2018年是十九大报告之后新开局第一年。基金管理人认为投资主线呈现为新经济领域科技创新,释放人口红利、工程师红利、教育红利从而实现技术赶超,核心科技、制造强国是2018年的核心投资主线。因此在基金配置中加大了对科技股和成长股的配置。但受到贸易战和去杠杆等国内政策的影响,权益市场表现并不理想,电子板块更是风声鹤唳,反复杀跌。
截至本报告期末宝盈核心优势混合A基金份额净值为0.7494元,本报告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3.19%;截至本报告期末宝盈核心优势混合C基金份额净值为0.7372元,本报告期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4.34%;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5.25%。
管理人对宏观经济、证券市场及行业走势的简要展望
资本市场是多周期因素共同作用结果,核心驱动因素包括流动性周期、政策周期、经济周期和产业周期等。基于该分析框架,我们回顾审视2018年市场脉络,并对2019年进行展望。流动性周期。2018年伴随严监管政策实施、金融条件收紧、利率上升,经济转向金融去杠杆的调整路径,从而带来社会融资增速下降,信贷市场利率上升,民营企业和低评级平台的利率水平大幅度上升。随着资本市场下跌的反身性,股权质押风险暴露频发,引发了权益市场企业盈利下行和流动性收紧的戴维斯双杀。贸易战爆发后,经济下行、实体违约以及金融风险压力较大,人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8年第二季度将流动性定调从“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变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7月23日国常会提出宽货币稳信用放财政,释放进一步宽松的信号,货币边际宽松得到反复确认,金融去杠杆的力度和节奏出现缓和。2019年开年以来,全球央行逐步由紧转松,流动性较为宽裕,国内资金价格全面下行。政策周期。十九大后两会结束,从做减法到做加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供给侧改革工作重点转向推动高质量发展。对外关系尤其是对美关系成为2018年主导政策走向的核心考量,外部挑战倒逼国内政策趋于稳健,减税降费刺激消费叠加科技创新自主可控成为核心要素。2019年贸易战迎来阶段性缓和,但贸易战对中国企业未来在全球制造体系地位产生长期重要影响。从权益市场监管态度而言,主流媒体不断吹风看多A股,叠加MSCI扩容预期,驱动海外资金加速入场。经济周期。国内经济的趋势向下方向比较明确,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融资环境改善形成一定对冲。2018年7月23日的国常会提出财政更加积极的两大举措,一个是“聚焦减税降费”,一个是“加快今年1.3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同时会议明确指出“在推动在建基础设施项目上早见成效”,基建有望发力。产业周期。在新格局和新经济下,政策方向已经转向补短板,孕育新动能,扶持创新,鼓励支持新经济将是政策基调和主线。在中兴事件和贸易战背景下,尤其能让我们深刻理解,科技自主创新而非房地产基建是中国未来的国运所在,消费和科技乃是新格局下新经济的大方向。我们认为未来三年行业将保持高景气度的行业包括光伏、新能源汽车、半导体设备、网络安全、医疗信息化等。基于以上分析框架,在经济下行背景下,积极财政政策叠加流动性相对宽松,对权益市场相对利好,新兴成长乃是新格局下新经济的大方向,也是本基金未来的配置重点。同时,在行业配置中会适当规避强经济周期,以及直接受到贸易战冲击的行业。(点击查看更多基金异动)
宝盈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总经理邓栋10月20日做客今日头条财经频道和新华财经线上访谈栏目《投基方法论》,展望固收市场投资策略。
嘉宾简介:邓栋,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具有10年证券从业经历;历任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招商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研究员、基金经理、固定收益投资部副总监(主持工作)并兼任招商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董事;2017年8月加入宝盈基金,现任宝盈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经理。
问:在固定收益投资方面,你的总体投资策略是什么?你如何寻找好的投资标的?
邓栋:投资理念是获取风险可控的合理回报,所以就是在做好信用控制的基础上,协调流动性和静态,获取*回报,同时,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久期操作,获取资本利得增强收益。对于债券投资标的寻找,最多的还是自上而下地找,通过对经济增长、流动性等宏观面的分析,以及中观的供需分析和机构行为分析,来寻找收益率曲线上投资的点。
问:经历多轮牛熊转换,你对投资有何感悟?对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持什么观点?
邓栋:投资就是坚持与应对的结合,坚持在于坚持你的投资理念,我的投资理念是获取风险可控的合理回报,这个是要一直坚持的。应对则是根据市场的情况、组合情况、客户情况对市场的变化进行合理的调整,市场完全符合你的预期是很少见的,更多的是一些意料之外的变化,所以投资就需要在一条大的主逻辑线上进行各种应对,以期能实现预定的目标。
对于我国债券市场,我很乐观,随着我国债市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市场的广度和深度都将会有进一步的加强,投资者的多样性也会增多。随着刚兑的打破,信用市场也将逐渐成熟,高收益债和垃圾债市场也将逐渐成型,这些都会给投资者提供很好的投资机会。
问:有人称股市和债市有“跷跷板效应”,你是否认同?为什么?
邓栋:短期股债会有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是风险偏好的变化,以及短期资金的流向。但中长期来看,我并不认同,即使中长期出现股债反向走势,并非股市、债市自身涨跌引起对应市场的涨跌,而是大的宏观环境导致的,比如2007-2008年,比如2018年等。
问:“固收+”产品今年大幅扩容,从宏观、行业背景分析有哪些驱动因素?
邓栋:2018年资管新规落地促使理财净值化转型加速,投资者必须被动接受资管产品净值化,导致其风险偏好可能被动提升,部分资金或被迫流向波动性较大产品。未来很难再有保本保收益的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也将回归资管的本源,即“承担多少风险,就收获多少收益”。
此外,国内已经进入一个低利率的大环境,纯固收投资的*收益偏低,很难满足投资者的需求,而且这两年权益市场表现不错,“固收+”收益能更好一些。
问:今年债券市场波动比较大,你如何看未来债券市场的拐点?
邓栋:今年4月以来债市出现调整,现在仍处于调整中,但风险大幅释放。当前而言,调整后票息收益价值有所恢复,*收益价值修复机会或在明年。未来,股债均有机会。
目前债券调整到这个位置,从*收益上看是具备一定吸引力。例如:3年和5年的3A,虽然*收益不是那么高,但基于当下利率环境而言,收益率还是可以接受的。明年经济和社融有可能会出现拐头,只是下行幅度不一定很大,因为这一波冲上去也能看到位置并不是很高,所以有可能看到20-30bp左右的长端利率的下行。相应而言,3年、5年的3A调整相对于10年的更充分一些。未来债市对于管理人的主动管理能力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问:近期一些信用事件冲击和调控政策密集,你如何看房企相关的债券?
邓栋:近期的一些事情,引发了市场对于地产的关注。先简单回顾一下,地产的调控其实从去年就已出现。2019年1-4月份地产表现很好,频频出现“地王”,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2019年开年降准,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另一方面是2018年金融去杠杆、资管新规落地背景下,股市跌幅较多。站在开发商的角度,2018年在经济和股市走弱的情况下,开发商博弈会相对放松,因此2019年初拿地较为激进。从而造成了去年四月开始各种地产调控政策密集出现。
这两年可以看到地产调控都有一个特征,即土地溢价率提升就会伴随相关调控政策的出台,毕竟土地价格在开发成本占比较大。在密集调控政策下,开发商放缓拿地,加速盖楼,19年三四季度我们能看到螺纹钢、水泥、有色等阶段性需求走强,以至于去年下半年工业品出现去库存的现象,也导致相关产品价格的上涨,工业品库存降到较低位置。
2019年12月,市场基于补库存的逻辑普遍看好2020年经济发展。但新冠疫情出现,受信贷放松、拿地延期缴款政策、局部地区放松预售等因素影响,地产行业出现一个局部小高峰。随着我国疫情控制,开发商周转速度降低,预售不宽松,银行按揭放款速度变慢,会看到一些开发商资金压力。
叠加四季度开发商信用债和非标到期量较大,地产开发商面临到期压力和新增融资难度增加的现状。明年站在谨慎角度看,地产信用债短期内是存在一定压力,周转变慢,融资压力变大,局部杠杆较高的开发商压力大,大家可能会对这样的开发商信用债、信贷资产和非标存在一些担心;对利率债而言,站在宏观逻辑上,似乎可能是一个利好,经济受到抑制,融资需求下降对利率下行起到一个正面的作用。
问:怎么看四季度债券市场?
邓栋:今年受疫情影响,债券调整相对较大。怎么看四季度,可以用今年年初看今年的视角去看待,在去杠杆(资管新规)和调地产下,经济不会很强。如果没有疫情,可能今年应该不会出现资管新规延一年的现象。所以,接下来还是一个“消除隐患”的逻辑。经济动能不会很高,通胀也不会很高。四季度可能有一些修复机会,货币政策态度友好,供给压力小,存在一些交易机会。
问:对于永续债投资你怎么看?
邓栋:永续债是今年债券市场一个热点。过去永续债的出现是企业为了降杠杆和银行补资本。今年出现的问题是资管新规过渡期里,永续债这个品种按财政部的规定,发行人记股,投资人也记股;发行人记债,投资人也记债。这个逻辑里,资管新规过渡的背景下,过去银行理财买永续债比较多,如果认定是股权有可能存在投资层面的障碍,拿的量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我们看到,今年银行补资本需求较大,企业层面降杠杆想发永续债,但市场消化较难。
近期,永续债的收益率出现了向上调整,提供了一些机会。怎么看永续债行业未来的发展,还需要等监管态度明确,包括在资管新规下银行投“永续”到底是股还是债、是标还是非标等有待明确。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监管对银行和企业“永续”有一个补充说明文件。当下永续债是有一些压力,关键还是要看后续监管的一些政策和态度。
问:你对于货币政策的判断是怎样的?后面央行是否会降准?
邓栋:央行的态度不是一成不变。今年开年,央行并没有松的迹象,随着疫情出现,不得不松。之后几个月逐步收回来,有几个月收的态度相对坚决。到现在,利率已经高于年初,再收意义不大。我们看到中短端利率上来以后,期限利差和信用利差较窄,没有什么套利空间。是否会松?需要看一下经济数据和一些宏观大事件。按照现在市场运行情况,大概率是不会有松,如果出现极端事件因素造成扰动就不好说了。那会不会紧呢?以当下来看大概率也不会紧。站在债券的角度,我们认为四季度还是有一些机会。站在利率的角度,当下利率不上也不下,这个票息还是不错的。
问:如何看待一些违约和信用风险?
邓栋:中国和美国有个显著差异:无论是次贷还是疫情,美国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是去修复弱势群体的资产负债表;中国是经济刺激方法。因此我们容易出现流动性分化。虽然今年监管要求多放一些小微,但是大行都是掐尖放贷,造成了我们的流动性分化集中在优势区域和企业。站在信用角度看,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可能未必是个好事。站在流动性分化逻辑下分析,今年违约风险看上去没有去年、前年大,是阶段性流动性充裕导致问题暂时没暴露,但这不意味着未来几个月不会出现。如果说明年资管新规最后一年,再来一些严格的政策,会存在一些局部的流动性问题,不说哪个区域或者企业,站在投资的逻辑上,还是存在一些信用问题。
问:现在投资要如何做?
邓栋:确实今年各类型资产波动足够大,不看α,看β都够,但是明年这个逻辑是不行的。在流动性没那么宽松的背景下,还是需要进行挑选,包括信用债投资、股票投资。流动性不松,各类调控政策出台,我认为挑选就比较关键了。投资的分化就是在α上,而不是β上了。明年资产不会有今年那么大的波动,你选对了品种表现会不错。
往明年看,大类资产需要配置,在大类资产里面如何选,比如债券,已经跌过了,相对于其他风险资产可能性价比更高一些。债券里面信用债也需要挑选,不是全盘买,应该有一个分化逻辑、行业逻辑等去挑选。有时候投资就是赚钱很慢,亏钱很快。
问:现在考虑中期配置的话,短债还是长债会更加适合?
邓栋:现在债券是个不错的配置时点。当下来看性价比高的是中短端,因为曲线比较平。超长端10年和30年的利差比较高。中短端金融债、同业存单、10年和30年国债都是可以考虑长期配置;信用债只能挑资产等级较高的,较弱的不适合做长期配置。
问:怎么看外资持续进入对债市长期和短期的影响?
邓栋:中国国债纳入富时罗素指数,虽然不是马上纳入,在明年10月纳入,但是意义很大。因为这个指数背后挂靠的被动型指数基金非常庞大,大概有3-4万亿。这样一个资金体量,是比之前进入摩根大通和彭博巴克莱指数影响要大的。意味着被动型资金需要进来,长期来看意义较大。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为嘉宾访谈问答实录,仅代表被访者个人看法,不代表今日头条和新华财经观点。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宝盈货币基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宝盈货币基金、002604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