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关于旗下货币市场基金快速赎回业务在
直销渠道新增垫资主体的公告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货币市场基金互联网销售、赎回相关服务的指导意见》,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对旗下货币市场基金在直销渠道的T+0赎回业务公告
自2019年6月12日起,国投瑞银钱多宝货币市场基金A类份额、国投瑞银增利宝货币市场基金A类份额、国投瑞银添利宝货币市场基金A类份额、国投瑞银货币市场基金A类份额及B类份额于直销渠道的垫资主体在原来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基础上新增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风险提示:
1、货币市场基金“T+0赎回提现业务”非本公司须履行的法定义务,开展货币市场基金“T+0赎回提现业务”须满足一定的条件,且在某些情形下本公司可暂停或终止该服务或对该服务设置一定的限制性条件;投资者申请使用货币市场基金“T+0赎回提现业务”前,应认真阅读货币市场基金“T+0赎回提现业务”的相关服务协议或业务规则。敬请投资者做好资金安排。
2、本公司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购买货币市场基金并不等于将资金作为存款存放在银行或者存款类金融机构,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将来表现。投资有风险,敬请投资者认真阅读基金的相关法律文件,并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
投资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了解或咨询详情: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网址:www.ubssdic.com,客户服务电话:400-880-6868(免长途话费)。
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19年6月12日
青农商行(002958.SZ)发布公告,公司近日接到股东巴龙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巴龙集团”)函告,获悉巴龙集团将所持有本行的股份部分解除质押及再次质押。
本次解除质押股份5512万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24.50%,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99%。
本次质押股份5512万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24.50%,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99%。
基金四季报披露完毕,基金公司*规模也新鲜出炉。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末,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为25.08万亿元,非货基规模为16.28万亿元。在去年市场的*化行情中,25万亿的公募基金市场继续高歌猛进,各家基金管理人的规模排名也发生“大洗牌”:
非货规模中,易方达基金规模已经超过1.2万亿,四季度单个季度规模激增1100亿,华夏基金在几只“网红”基金发力下,单季度新增规模也超900亿,*非货规模超过7400亿元,跻身全行业第二名。
权益类基金中,易方达、华夏、广发基金位居“前三强”,中欧、广发、易方达、华夏基金2021年权益资产增长超千亿元。
主动权益类基金中,易方达、广发、中欧、汇添富、富国基金跻身前五强,去年前海开源*基金经理崔宸龙发力下,公司主动权益基金新增规模一年狂飙670亿,前海开源也新晋“千亿级”主动权益类基金公司。
非货规模*公募超1.2万亿
39家公募跻身“千亿”基金管理人
在过去三年基金行业大发展中,各家公募的非货基规模进一步扩容。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易方达基金非货规模高达1.23万亿元,高居各家公募基金榜首。华夏基金位居次席,四季末规模为7416亿元,比去年非货规模排名上升1位;广发、南方、富国、汇添富基金分列3-6名,非货规模都超过了6千亿元,彼此规模相差并不太多,在规模排名上面临贴身肉搏的激励竞争。
招商和博时基金,同期规模也超过5000亿元,上述5000亿规模以上的公募基金数量达到8家。
在3000-4000亿体量的基金公司中,包含了嘉实、工银瑞信、中欧、鹏华、交银施罗德、华安、景顺长城、兴证全球、天弘基金等公募,位居非货规模的第二梯队。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非货规模超千亿体量的基金公司数量已经多达39家,相比去年末新增了4家,中信保诚、中加、国投瑞银、海富通基金,都在今年新晋千亿基金公司。
谈及“千亿”基金公司大扩容的现象,北京一位权益类基金经理表示,“千亿”基金公司扩容的背后,其实是基金行业的大发展。从2018年末的13万亿到目前25万亿,公募基金市场规模近年来经历了翻倍式的增长。
从归因分析看,自2019年以来,伴随着监管层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和基金赚钱效应的发酵,新发基金数量连续三年超过1000只,新基金每年发行规模也都在万亿体量,部分绩优基金规模持续攀升,并诞生了多位百亿,乃至千亿规模的基金经理。这都说明,公募基金正成为大众理财的工具和普惠金融的代表。
最猛单季度新增1100亿
“网红”基金给力易方达、华夏新增较多
从规模增幅榜看,四季度易方达基金规模增长1100亿元,位居榜首。
具体来看,易方达基金旗下易方达稳健收益、易方达裕祥回报两只二级债基规模增长较大,去年四季度分别增长276亿元、170亿元,并崛起为两只规模超700亿元的“固收+”基金,两只基金去年收益率分别为8.66%、9.5%,获取了不错的稳健回报,也受到了资金的青睐。
另外,易方达基金旗下“网红”产品——中概互联ETF,也是“越跌越买”,四季度规模新增接近60亿元。新发基金易方达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也贡献了91亿元的规模。
华夏基金单季度新增规模913亿元,同期从6307亿元增至接近7220亿元,华夏基金旗下股票ETF产品对新增规模贡献颇大。国内*的股票ETF产品——华夏上证50ETF,在四季度规模激增162亿元,四季末规模为691亿元,是华夏基金新增规模*的品种。
另外,华夏基金去年四季度新发的“网红”基金——华夏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也贡献了103亿元的规模。此外,华夏恒生科技ETF、华夏鼎茂、华夏短债、华夏行业景气等股基、债基、混基也是“多点开花”,四季度新增规模都超过了50亿元。
除了易方达、华夏两大巨头外,广发基金单季度新增规模650亿元,位居第三;嘉实、博时、交银施罗德基金等多家公募的新增规模也超过500亿元,在过去的一个季度可谓“斩获颇丰”。
而从同比数据看,易方达基金在近一年新增4250亿元,从2020年末的8043亿元增至1.23万亿元,规模增长非常惊人,2021年也成为易方达基金收获规模的大年。
富国基金去年规模增长也非常显著,当年规模激增2096亿元,从4144亿元增至6240亿元,规模增长位居全行业第二位;华夏基金2021年新增规模2025亿元,紧随其后;招商、广发、南方、天弘基金等,同期非货规模增长也超过1600亿元,都是收获的大年。
易方达、华夏、广发位居权益基金规模前三强
8家公募权益资产突破3000亿大关
权益投资能力是公募基金有别于其他资管机构最核心的竞争能力,权益资产管理规模榜单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基金公司的市场影响力。
Wind数据显示,包括开放式股票型及混合基金在内,易方达、华夏、广发基金位居公募基金权益规模前三强,上述三家基金公司权益资产规模分别为6747.36亿元、5187.85亿元、4828.91亿元,也是全行业仅有的三家权益基金管理规模突破4000亿大关的基金公司。
除此之外,汇添富、中欧、富国、南方、嘉实5家基金公司权益规模也突破3000亿元,相比之下,去年年末仅有5家基金公司权益规模超过3000亿元。
从前十大权益基金公司年度排名上看,招商、景顺长城基金新进前十,兴证全球、鹏华基金退出前十。
部分基金公司权益规模在2021年大步向前迈进,中欧、广发、易方达、华夏4家基金公司2021年权益资产增长超千亿元。
其中,中欧基金旗下权益基金规模大增1460.14亿元,同比增幅超过60%,不仅增长*值居行业第一,增幅也在前十大权益基金公司中位居榜首。
2021年诞生的单只“巨无霸”基金对基金公司整体规模增长“功不可没”,截止到2021年四季度末,由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基金规模已达775.05亿元,在全市场权益基金规模排名中仅次于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而该基金2020年四季度末仅230亿出头,一年之内规模增长超过233%。
一些中小基金公司凭借着过去一年出色的业绩实现权益基金规模跨越式发展,恒越基金旗下权益规模从2020年末10.55亿元飞速增长至142.33亿元,增幅超过12倍。中泰资管、东方阿尔法等基金管理人过去一年权益类基金规模增长也超过3倍。
易方达“卫冕”主动权益规模*
前海开源新晋千亿主动权益“俱乐部”
相比权益基金公司榜单,主动权益基金公司榜单相对较为稳定,除了名次发生变化之外,2021年末前十大主动权益基金公司榜单并未有新入局者,体现出“强者恒强”的态势。
易方达基金以5203.78亿元的主动权益基金规模,继续“卫冕”*宝座,广发、中欧基金分别以4076.66亿元、3844.65亿元的规模分列第二、第三名,且上述两家基金公司相比2020年末排名均有所提升。除此之外,汇添富基金、富国基金旗下主动权益基金规模也均超过3000亿元大关。
2021年千亿主动权益“俱乐部”榜单也有所扩容,全行业管理主动权益基金规模超过千亿的公司从18家增至19家,前海开源基金主动权益基金规模从2020年末的415.37亿元飙升至2021年末的1083.31亿元,同比增幅超过160%,新晋千亿主动权益基金公司团队。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公募基金业绩*崔宸龙个人管理规模从2020年末不到8个亿猛增至409.62亿元,对前海开源基金规模增长助力不少。
相比2020年末,2021年末进入前十大主动权益基金公司的门槛由不到1800亿元提升至2187亿元。
从行业集中度看,截至2021年末,前十大主动权益基金公司合计管理规模超过3.15万亿,在全行业中占比44.71%,行业集中度相比2020年末下降了2个百分点。
梁峰 报道
本周基金公司发新基金的热度不高。
本周(2022-2-21至2022-2-25)新基金的网友分享数量为23只,拟发行基金规模在720亿以上。两个数据都环比上周腰斩一半。
事实上,虎年以来已有3只基金发行失败。
不过,本周仍有一位百亿规模的基金经理拟新发一只主动权益基金,也有多位投资老将登场。
23只新基金来了
Wind数据显示,本周(2022-2-21至2022-2-25),共有23只基金网友分享,从公布的募集目标看,本周拟发行基金规模在720亿以上。
23只新发基金中,包括13只权益基金(11只主动基金+2只被动基金)、10只偏债基金或固收类基金。
本周有新基金发行的包括易方达、博时、华夏、嘉实、富国、中欧、华安、鹏扬、长城、长盛、财通、中加等21家基金管理人。
本周仅有一位百亿级管理规模的基金经理的主动权益基金发行——施成的国投瑞银产业升级两年持有。
不过,不少投资年限较长的老将也将在本周发行主动权益类新基金,包括杨建华17.76年;李坤元10.04年;朱国庆7.63年;沙炜6.76年;尚烁徽6.04年。
(拟合业绩表现 Wind)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在市场大回调之下,新基金发行出现了“倒春寒”,不但主动权益类基金九成负收益,也有逾八成“固收+”基金负收益,“固收+”基金大部分变成了“固收-”,尤其是涉及到“可转债”的部分基金,在上周也出现了较大回撤。
虎年以来,已有3只基金募集失败,分别为平安中证港股通消费ETF、中银证券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同泰同享混合基金。
但在市场回调杀估值之后,却为新基金低位建仓创造了条件,或许此时发新基金有望在未来获得好收益。
本周值得关注的新基金有:施成的国投瑞银产业升级两年持有、杨建华的长城价值甄选一年持有、沙炜管理的博时研究回报混合和博时远见回报混合等。
以下我们主要测评百亿基金经理施成的新基金。
“国投瑞银产业升级两年持有”评测
本周最受关注的新基金是施成拟任基金经理的国投瑞银产业升级两年持有。
施成,清华大学工学硕士,有11年证券从业经验,公募基金经理年限近3年。
施成2019年末的管理规模为4.75亿,但两年后的2021年末管理规模暴涨至211.66亿。
施成的代表基金是国投瑞银先进制造混合基金。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2月18日,施成自2019年3月29日起管理的国投瑞银先进制造混合基金任职回报率为307.74%,年化回报62%。
此外施成管理的另外三只基金收益也不错,比如自2019年11月18日起管理的国投瑞银新能源混合基金的任职回报率为234.21%,年化回报逾70%,在同类基金中排名前1/100。
施成的投资偏成长风格,由于业绩出色,自2019年3月任基金经理不满3年,截至去年年底他的管理规模已超过200亿元,可谓“出道即颠峰”的一个典型。
从施成的持仓来看,去年四季度主要集中在新能源的上游资源股,十大重仓股中,有9只材料行业。
国投瑞银先进制造混合基金持仓偏好大中盘成长股。同时,该基金在个股选择中表现出较高的集中度,重点配置细分行业龙头。
这种持仓特点,使得施成的基金比较容易出现暴涨暴跌。比如去年8月15日至9月15日,仅一个月国投瑞银先进制造暴涨28%,但随后的一个月,9月15日至10月15日,该基金又大跌了26%。
并且,今年这种暴涨暴跌的风格仍然持续,截至2月18日,年初以来国投瑞银先进制造的*回撤达16%,但在2月7日至2月17日的10天,该基金反弹大涨15%。
买施成的基金总体回报不错,但需要比较强大的心脏。并且还需要考虑:是否接下来看好新能源为代表的成长股,主要是上游材料。
在2021年四季报中,施成表示,“新兴产业企业的盈利能力不断提升,目前的盈利持续向上游转移,中下游其他环节的盈利在被压缩。我们预计未来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都会呈现这一状态。直到最后的瓶颈环节解除后,产业链的高附加值会向下游或终端应用转移。”
言下之意是,施成今年或仍将重点放在配置上游资源环节。
此外,2021年的四季报还显示,施成在新能源发电行业中看好风电,对光伏也做了部分配置;TMT行业聚焦在智能汽车;半导体行业看好半导体材料的投资机会。
施成表示,部分中国资源和制造的价格上涨很可能是一个长期过程,其中蕴含着非常可观的投资机会。
“2022年会从产业发展规律出发,布局光伏、锂电、半导体等新兴产业赛道投资机会。”施成说。
施成表示,他在构建基金组合时遵循三大原则:一是选择强的行业趋势和好的公司,尤其注重公司的成长性;二是在选股方面会看重公司的行业空间、市场份额、行业地位等方面;三是倾向于选择细分行业龙头,回避财务指标有问题、景气度向下的公司。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国投瑞银基金公司》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国投瑞银基金公司、002958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