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视频加载中...
总规模高达10万亿的货币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一直处于下行通道,年化收益率从2.4%左右,跌到1.6%左右。货币基金收益率为何跌跌不休?
货币基金,因其风险低、收益合适,曾被基金投资者称为“无脑投资”,而现在,基民发现,它的收益率甚至都不如存款了。
以余额宝为例,一年前,收益率还在2%上徘徊,一年后的现在,勉强守住1.6%。全市场近800只货币基金,90%的收益率已经跌破2%。而背后的原因,就是钱“淤积”在银行间市场。为应对疫情,央行从三月份起,加大货币供给,然而由于需求疲软,钱却无处可去,流动性不得不涌向债券市场,导致债券收益率下跌。
不过,眼下转机已经显现。本周公布的6月金融数据大超预期,新增人民币贷款2.81万亿元,创下历史同期*,显示银行间市场终于开始“清淤”。市场人士预计,下半年资金面将逐步回归正常,收益率也会有所上行。
(看看新闻Knews
智通财经APP获悉,光大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2020年以来国内mPP需求快速增长,2020年需求增速超过***,预计2022-2025年我国mPP消费需求规模将维持在10万吨以上。众多企业实现技术突破,茂金属聚烯烃产业近10年来的发展速度令人鼓舞,已有百吨级聚乙烯茂金属催化剂装置投产。看好高端聚烯烃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建议关注布局高端聚烯烃产业链的中国石化(600028.SH)、万华化学(600309.SH)、荣盛石化(002493.SZ)、宝丰能源(600989.SH)、卫星化学(002648.SZ)、岳阳兴长(000819.SZ)。
光大证券主要观点
茂金属聚丙烯性能优异,应用领域广泛。
催化剂是聚丙烯技术发展的关键,经历了不断的更新换代。茂金属是第五代催化剂,生成聚合物具有分子量分布窄、聚合物结构可控、可对聚合物进行分子剪裁等特点。mPP就是利用茂金属催化剂合成的聚丙烯,相较于传统聚丙烯产品外观更加优异、透明性好,挥发物和析出物含量更低、更加洁净。mPP的高透明度和高光泽度使其拥有更广泛的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无纺布、注塑及膜材料。mPP的加工工艺多为在原有聚丙烯的生产产线中优化,集中于本体法-气相法组合和气相法这两种,生产成本和生产难度都比聚丙烯更高。
国外企业主导mPP市场,国内进口依赖度高。
茂金属聚丙烯在供给端主要是由国外企业主导市场,部分龙头企业市场占比较高。从全球来看,茂金属聚丙烯行业起步时间以及市场规模落后于茂金属聚乙烯,并且受价格因素影响,2020年全球茂金属聚丙烯在聚丙烯产量中占比不到15%,该行认为未来行业存在较大发展空间。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数据,2020年中国mPP商业化生产基本处于空白,高端应用领域所需产品主要是依靠进口。2020年,国内mPP需求量为10.2万吨,但国内产量仅能满足自身12.7%需求量,进口依赖度较高。
国内mPP熔喷料应用占比大,2020年需求增速超过***。
国内的mPP主要用于高透明聚丙烯制品,例如熔喷料、医疗用品、纺粘无纺布和食品包装膜等领域的高端产品生产。医疗与熔喷料产业对mPP需求较为稳定,其中熔喷料领域消费需求量占比较高,熔喷料作为口罩原料之一,其需求量在2020年新冠疫情出现后保持在高位。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数据,2020年我国mPP需求量猛增至10.2万吨,预计2022-2025年,我国mPP消费需求规模维持在10万吨以上。
技术突破有望缓解进口压力,茂金属聚烯烃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近年国内政策端大力支持高端聚烯烃行业发展,自2014年来中国石油石化院、哈石化、扬子石化、燕山石化等不断取得技术突破,未来我国mPP领域有望实现技术突破,缓解国内进口依赖度高的局面。在政策支持和技术突破下,茂金属聚烯烃产业近10年来的发展速度令人鼓舞,未来茂金属聚烯烃行业有望加速发展。
风险提示:产业落地风险,下游需求波动风险,产能建设风险,国际贸易风险。
回到2013年,余额宝腾空出世,7日年化收益率超过6%,轻松碾压一众银行,并一度被誉为理财神器的余额宝。顶峰时,规模超过1.86万亿,成了吸金兽,很多人将钱放到了余额宝。由此,余额宝开启了货币基金的新时代。
从一度高达6%的收益率,到今天不如银行存款,余额宝的高光时刻一去不复返。
通联数据Datayes显示,近期货币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持续走低。规模*的天弘余额宝货币基金从今年1月6日*2.175%的收益率一路下滑,6月12日的7日年化收益率仅为1.67%。
分析指出,在2013年余额宝推出之初,国内的流动性收紧,当时货币政策的官方表述叫做“保持定力”,2013年下半年,银行间市场还一度出现了“钱荒”,在这种背景下,当时各种资金收益率都很高,余额宝生逢其时,以高收益率和便捷性赢得了数亿民众的青睐。
事实上,天弘余额宝并非个例。截至6月12日,共有569只货币基金(不同份额分开计算)7日年化收益率跌破2%,占全市场货币基金(716只)比例近八成。
谈及目前货币基金收益率下滑至“1时代”的原因,博时基金董事总经理兼固定收益投资二部投资总监、基金经理魏桢直接表示,一是今年货币市场的资金利率维持低位,货币基金再投资收益率较去年大幅下行;二是今年权益市场调整较大,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比较弱,整个货币基金受到比较大的追捧,产品收益率和整体现金管理类理财收益率都比较低。
今年以来,货币基金收益水平看,呈逐月下滑趋势。数据显示,2022年货币基金整体收益率整体进入下降通道,去年底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为2.43%,今年1月、2月、3月底的7日年化收益率算术平均为2.22%、2.01%、2.16%,并于4月开始进入“1%”区间。多款货币基金收益率屡屡“破2”,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短债基金等多款高收益低风险创新产品的诞生致使货币基金生存状态面临挑战。
富荣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经理助理王丹表示,货币基金收益率下滑背后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当前宏观经济基本面表现仍相对较弱,实体经济需求提振不足;同时,负债端资金利率持续保持在利率中枢相对略低的水平震荡,在这些因素的共同带动下,债券市场收益率持续下行,货币基金收益率伴随着债券市场整体收益的下行出现下滑,再次进入“1时代”。
那么,追求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的闲钱还能投什么?
资管新规过渡期正式结束,凭借“刚性兑付”迅速壮大起来的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万亿级别资金溢出,开始寻找其他种类产品替代。从市场反馈来看,同业存单基金无疑是今年新基金市场最为火爆的品种。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14日,首批于2021年12月中旬成立的6家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累计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36%,平均年化回报达到3.3%。
此外,由于具备较低风险、收益稳健、高流动性、申赎便利等特征,且投向与货币基金类似,短债基金、短融ETF成为很多投资者的“新宠”。
2021年基金年报*披露显示,天弘余额宝持有人中,持有份额超1亿元的持有者仅剩1位。众所周知,曾经的余额宝红极一时,在2012年左右,余额宝收益*时能达到每万元1.4元/天的收益,而现在每万元每天仅5-6毛的收益。这一对比也难怪把活期资金放余额宝的人越来越少。
小编盘点了近期部分商业银行和基金公司的货币基金情况供大家参考选择,争取每天多赚个鸡腿钱哦!
大家登陆各大银行的手机银行即可购买,另外招商银行的手机APP上也有不少银行的代销理财,总之渠道多多。作为普通老百姓,手头资金虽比不上那位亿元大户,但是苍蝇腿子也是肉,放在这些货币基金里,收益比余额宝高,存取也非常方便,何乐而不为呢!
投资提示:理财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货币型基金收益》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货币型基金收益、光大新增长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