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联邦基金利率
联邦基金利率期货市场周五被一笔大单震撼,这笔交易的方向是对du日益主流的美联储本月加息1个百分点的预测。
这个2022年10月联邦基金利率期货头寸建立于强于预期的6月份零售销售数据发布后不久,如果美联储本月再加息75个基点,这个头寸将获利。
这个头寸成交于纽约时间上午8:47,规模3万份合约,占该期货截至周四总未平仓合约的15%。它相当于每基点价值125万美元,名义价值1500亿美元。这笔交易后,10月合约大幅上涨,达到盘中高点。
周三火爆的6月通胀数据燃起了7月份更大幅加息的猜测,周四亚特兰大联储行长Raphael Bostic说一切皆有可能,更是助长了这个猜测。随后,美联储理事Christopher Waller和圣路易斯联储行长James Bullard都表示他们赞成7月加息75个基点。不过,几家银行已经预测加息一个百分点。
将于10月31日到期的该合约涵盖了美联储7月和9月的政策会议。利率互换定价美联储7月加息约80个基点,到9月累计加息150个基点——相当于两次75个基点的加息。
南都讯
美联储公布FOMC利率决议。美联储官网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另一次非同寻常的大幅加息将取决于数据,在某个时间点放慢加息节奏可能会是适宜的、但尚未决定何时开始放慢加息步伐,必要时将毫不迟疑地采取更大幅度的行动。
中信证券明明债券研究团队认为,美联储加息放缓时点最晚或于今年第四季度出现,最早或于9月出现,出现时点取决于通胀出现回落的时点。
7月27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鲍威尔(后)在华盛顿出席新闻发布会。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7日宣布加息7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到2.25%至2.5%之间。这是美联储今年以来第四次加息,也是连续第二次加息75个基点。 新华社发
券商:未来3-4个月可能是美股特别是纳指的“黄金窗口”
受上述消息影响,美股三大指数尾盘明显上扬,悉数收红。纳斯达克指数大涨4.06%,为两年多来*单日涨幅,标普500指数涨2.62%,道琼斯工业指数涨1.37%。
现货黄金价格由会议前的1720美元/盎司上涨至1734美元/盎司。
美元指数快速走低,由会议前的107.2下跌至106.5,包括欧元、离岸人民币在内的非美货币则集体上涨。
国盛证券熊园团队认为,6月以来,美股开始反弹,纳指重新跑赢标普500,这一表现有望持续到美国经济出现明显的衰退迹象,目前看可能在年底,因此未来3-4个月可能是美股特别是纳指的“黄金窗口”。此外,近年来A股与美股的风格切换高度同步,下半年美股成长风格占优,对A股也会有一定的传导效果。
7月13日,顾客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米尔布雷一家超市选购食品。今年6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1.3%,同比增长9.1%,远高于市场预期。同比涨幅为1981年11月以来*值。 新华社发
抗通胀已成为美联储和欧央行共同的首要任务
提速加量的加息举措,是美联储应对高通胀的应对之策。今年以来,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3月、5月、6月和7月分别加息25、50、75和75个基点,累计加息225个基点。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解读称,随着6月美国CPI数据续创40年新高,达到惊人的9.1%,同时失业率依旧保持在3.6%低位水平,市场已对7月加息75基点早有预期,甚至一度认为更可能加100基点。
“在抗通胀已成为美联储和欧央行共同的首要任务的情况下,美欧央行7月激进加息总体上看符合预期。”温彬说。
温彬表示,结合上周欧央行11年来*加息就以50bp起步来看,尽管市场对全球性衰退的预期愈发强烈,但美欧央行仍在激进加息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二季度GDP数据决定美国经济是否陷入“技术性衰退”
虽然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存在再一次大幅加息的可能性,但鲍威尔希望在年底将利率提高至适度紧缩的水平,并且表示了经济包括劳动力市场存在放缓迹象,未来该趋势或将继续的观点。因此,在议息会议新闻发布会后,市场加息预期明显下降。
经济方面,鲍威尔表示,预计经济增长将有一段时间低于趋势水平,为了使通胀回归2%目标,经济增长放缓与就业市场疲软是必要的。
他目前不认为美国经济陷入了衰退,理由是“劳动力市场非常强劲”,但当前也是支出放缓、劳动力市场紧张程度缓解的开始,预计第二季度消费支出、住宅、投资需求放缓。
值得关注的是,北京时间7月28日晚间,美国商务部将公布二季度GDP数据。而此前披露的一季度GDP收缩了1.6%,如果二季度GDP仍显示负值,连续两个季度的GDP萎缩将标志着美国经济陷入“技术性衰退”的泥沼。
话不多说,直接上干粮!
中国降息流程(加息亦然):
降贷款利率:降MLF→降LPR→降商业银行贷款利率
降存款利率:降存款基准利率→降商业银行存款利率
按照上面这个流程,非专业人士会有不解,别着急,咱们逐一讲解:
关键点1:为什么调整贷款利率这么复杂,而调整存款利率只需调整存款基准利率?
2019年8月以前,我们国家的基准利率分为存款基准利率和贷款基准利率,央行要想加息、降息只需要调整基准利率即可。而2019年8月份,央行发布公告,决定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关于LPR详情可参见前期文章“LPR+加点”还是“固定不变”?房贷利率的那些事儿),央行规定,今后银行新发放的贷款都要参照LPR利率定价,这就意味着央行基准利率当中的贷款基准利率已经被取消,由LPR取而代之。而存款基准利率是我国利率体系的“压舱石”,未来将长期保留。
也就是说,我国各大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以央行存款基准利率为参考上下浮动;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则以最近一个月相应期限的LPR为定价基准加点(加点可正可负)而成。
关键点2:什么是MLF?和LPR有什么关系?
MLF全称为中期借贷便利(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俗称麻辣粉,是央行通过商业银行的手,将货币注入市场的一个货币政策工具。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央行向符合一定资质的银行(符合宏观审慎等要求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提供的一种特殊贷款。
担保:商业银行不能白借钱,要向央行提供担保品,主要是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地方债、央行票据和小微、绿色和“三农”金融债等。
期限:MLF的期限为3个月、6个月或1年。
用途:央行对资金用途有要求,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影响:通过调节向金融机构中企融资的成本来对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和市场预期产生影响,促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MLF和LPR的关系:
LPR的定价机制采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加点的方式,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就是指MLF利率,因此
LPR和MLF的关系为:
LPR=央行公开的MLF利率+18家银行每月报价平均加点
LPR产生的流程大致
1.由18家综合实力较强的大中型银行各自在MLF基础上加点得出各家初始价格。(注:各自加点幅度取决于自身资金成本、市场供求和风险溢价等因素。)
2.将各家的初始价格,剔除其中*和*值,用算术平均公式,计算得出LPR。
综上,央行可以通过调节MLF的利率,影响LPR,进而影响贷款利率。因此MLF也被称为“利率之锚”,每次变动都会成为社会焦点。
美国降息流程(加息亦然):
降联邦基金利率→降银行间拆借利率→降商业银行存贷利率
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是各商业银行与美联储的拆借利率,而各商业银行之间还有一个银行间拆借利率。
作为同业拆借市场的*的参加者,美联储通过调节联邦基金利率进而调节银行间拆借利率,其作用机制大致是这样的,美联储降低其拆借利率,商业银行之间的拆借就会转向商业银行与美联储之间,因为向美联储拆借的成本低,整个市场的拆借利率就将随之下降,进而银行的存贷利率也一并下降。
当美联储想要加息的时候,美联储提高联邦基金利率,原来向美联储拆借的银行就会转向其他商业银行。但同时,美联储可以在公开市场上抛出国债,吸纳商业银行过剩的超额准备,造成同业拆借市场的资金紧张,迫使银行间拆借利率与联邦基金利率同步上升。因为,美联储有这样干预市场利率的能力,其反复多次的操作,就会形成合理的市场预期,只要美联储提高自己的拆借利率,整个市场就会闻风而动。
3月13日,央行宣布,3月16日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我预计央行后面接着就会降低MLF利率,当这个信号出现后,降息的脚步就将再次走近我们。。。。
美联储年内第4次加息“靴子落地”。当地时间7月27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加息7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到2.25%至2.5%之间。这也是美联储连续第二次加息75个基点。
美联储决策机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27日在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后发表声明说,通胀率居高不下,反映出与新冠疫情相关的供需失衡、能源价格上涨和更广泛的价格压力;俄乌冲突及其相关事件对通胀造成额外上行压力。委员会“高度关注通胀风险”,并将继续大幅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
今年以来,美联储已加息4次,累计加息幅度达225个基点。此前3次加息分别在3月、5月、6月,分别加息25、50、75个基点,75个基点也是美联储1994年11月以来*的单次加息幅度。
7月27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鲍威尔在华盛顿出席新闻发布会。刘杰摄
在美联储大幅加息的背景下,对我国有何影响以及我国货币政策如何调整,成为国内各方关注的焦点。受访的专家认为,美联储较快收紧货币政策以及全球进入货币紧缩周期,会引发资金外流和汇率贬值风险,中美利差倒挂,一定程度上压缩了我国货币政策的宽松空间。但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这些因素足以支撑我国应对外部扰动。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货币政策仍有充分经验、充足工具予以应对。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国内粮食连年丰收,生产生活加快恢复,国内保供稳价措施力度不减,生猪产能已恢复至常年水平,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物价走势整体温和可控;加之金融体系保持稳健等,我国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独立。
股市方面,周茂华认为,美联储政策收紧对国内影响有限,主要是因为中美处于不同经济与政策周期中,一国股市最终还是要回到反映本国经济基本面上。“从趋势上看,国内经济发展前景、股市走势确定性高,人民币资产与其他市场关联度不高,人民币汇率走势平稳,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等,在全球政经前景复杂、市场波动剧烈环境下,人民币资产有望成为全球资金避风港。”
债市方面,今年2月份以来,部分外资连续减持人民币债券,引发了部分市场人士的担忧。这主要是因为中美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分化,中美利差快速收敛甚至倒挂,美债吸引力增强。但部分渠道外资出现阶段性调整,不影响外资中长期投资我国债券市场的信心。总的来看,我国债券既有分散化投资价值,也有实际的配置需求,更有基本面支撑,长期看外资仍会稳步增持人民币债券。
汇市方面,美联储大幅加息促使美元指数持续上升,近期一度创下了20年来新高。受此影响,欧元、日元、英镑、澳元等非美货币不断贬至年内低位。相比之下,人民币汇率则坚挺得多,对比其他非美货币表现得更为稳定。这背后反映出,我国外汇市场总体形势平稳,处变不惊,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前表现出了较强韧性。
在近日举行的2022年上半年外汇收支数据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强调,更有信心也更有条件有效化解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对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中国外汇市场有望延续平稳运行态势。
第一,我国综合实力更雄厚,可以更好发挥吸收外部冲击的能力。随着各项稳增长政策的落地见效,未来中国经济会逐步恢复,保持平稳增长。
第二,我国国际收支结构更加稳健,可以更好保障跨境资金流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第三,中国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可以更好地拓展外汇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更有能力吸纳或平滑跨境资金流动的波动,有利于促进跨境资金流动的总体均衡。
第四,外汇市场调节机制更加成熟,可以更好地发挥人民币汇率调节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功能。
面对当前经济形势,中国货币政策仍需坚持“以我为主”,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国内通胀形势整体温和态势有望延续,从而与美欧高通胀形成鲜明对比。经济基本面的这一根本差异决定了国内宏观政策具备“以我为主”的基础,无需跟进美联储实施政策收紧。
专家表示,要珍惜当前通胀相对温和及发达国家紧缩政策掣肘较小的时间窗口,推动前期稳增长政策加快落地见效。货币政策要继续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落实好稳企业保就业各项金融政策措施,聚焦支持小微企业和困难行业。同时,还要兼顾内外平衡,密切关注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关注物价走势变化,支持粮食、能源生产保供,防范输入性通胀风险,保持物价总体稳定。
(
经济日报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联邦基金利率》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联邦基金利率、联邦基金利率上调的影响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