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2月28日丨国际实业(000159.SZ)公布,2021年12月28日,公司接到控股股东乾泰中晟贸易有限公司(“乾泰中晟”)的通知,公司控股股东乾泰中晟于2021年12月27日晚间与江苏融能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江苏融能”)签订了《关于新疆国际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转让协议》,乾泰中晟将其持有的国际实业109,708,888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2.82%)转让给江苏融能,股份转让总价款为人民币11.12亿元整,转让完成后江苏融能将持有国际实业22.82%的股份,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自然人冯建方。
自从“抱团”资金瓦解之后,各种“茅”也不再吃香。
7月18日,“中药茅”片仔癀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业绩快报,快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片仔癀实现营收44.23亿元,同比增长14.91%;净利润为13.14亿元,同比增长17.83%;扣非净利润为13.16亿元,同比增长18.09%。
按理说,业绩继续增长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市场却并没有买账。7月19日,片仔癀低开低走,盘中一度下跌近5%,截至当日收盘仍下跌2.88%。如果按照年内跌幅,那么片仔癀的跌幅更是接近30%。
那么,市场为什么会对于片仔癀增长的业绩进行选择性忽视?片仔癀未来还会不会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趋势?当下片仔癀有没有被市场低估?
首先,尽管从2010年以来,片仔癀的业绩一直保持着比较稳定的增速,但是经过了去年“药价”的一波爆炒,片仔癀的空间有点透支。目前高达71倍的动态市盈率以及18.27倍的市净率相较于同行还是比较高的。
另外,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整个医药行业相对表现都不是很好,因此片仔癀发布业绩快报之后,市场的反应也属正常。
其次,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片仔癀原本590元单粒的价格,一路被炒至*1600元。不仅如此,片仔癀还开始限购,这就增加了片仔癀的稀缺性,最终导致了市场的热捧。那么如此高的价格是否能够长期稳定对于片仔癀来说至关重要。
在片仔癀的半年报中,对于业绩的增长,片仔癀称系强化市场策划及拓展销售渠道,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厦门片仔癀宏仁医药有限公司(合并)的销售收入增加所致。也就是说其业绩增长依然靠的是片仔癀系列产品。
所以,只要估值比较合理,市场的接受度依旧比较高。另外,在医药板块之外片仔癀还切入了美妆领域。
今年年初,片仔癀披露了一个高达44.8亿元的产能扩张项目,片仔癀拟以自筹资金在福建漳州建立新的产业园,其中就包括大健康制造园与健康美妆园。可以说,未来化妆品也是片仔癀的主攻方向之一。
2021年,片仔癀曾宣布启动分拆化妆品板块上市筹备工作,还斥资1.5亿元,成立了由旗下福建片仔癀化妆品有限公司***控股的福建片仔癀化妆品商贸有限公司。今年3月,片仔癀还成立了厦门片仔癀宏仁湖岸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经营的范围就包括生活美容服务;此外3月27日,片仔癀下属公司片仔癀化妆品有限公司还发布了招标公告,招标项目*投标额限价为7.11亿元。由此可见,片仔癀未来的战略可谓比较清晰。
最后,尽管今年以来片仔癀的股价有所下跌,且跌幅接近30%,但其目前市值并不在低位,仍高达1866亿元。
综合而言,我认为尽管片仔癀业绩依旧持续稳定地增长,但是市场估值需要时间去消化,对于“中药茅”片仔癀而言,只要业绩没有出现超出市场的预知,那么其股价依旧会按照自身趋势继续消化估值。
消息 □
重组失败、经营业绩不堪,国际实业(000159.SZ)却成为二级市场上的香饽饽。
4月22日下午集合竞价,国际实业被巨量资金从涨停板砸开,但仍然大涨5.15%。而在近40个交易日,其股价收出13个涨停,累计涨幅达183.76%。
国际实业2000年9月在深交所挂牌。2012年公司易主,张彦夫通过新疆乾泰中晟投资持股29.64%。不过,易主之后,公司经营业绩极为不堪,2014年开始,扣非净利持续亏损。
张彦夫也曾多次努力。2013年公司两次重大资产重组均闪电终止。始于去年11月13日的重大资产重组,在今年4月3日宣告终止,持续5个月的重组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备受关注的是,在股价大涨之际,公司大股东乾泰中晟投资宣布拟减持4%股权。
股价暴涨后大股东开始减持
4月15日晚,国际实业披露控股股东乾泰中晟投资减持计划,其计划在公告15日后的半年内减持不超过1922万股,占总股本的4%。
乾泰中晟投资抛出大幅减持计划之时,国际实业股价已经暴涨。
K线图显示,公司股价大幅上扬始于3月11日,3月14日至3月22日连续7天涨停。此后,虽间隔有所调整,但未改变整体上扬之势,期间还收了6个涨停。4月22日,虽然大盘有较大幅度调整,公司股价仍然在盘中几次涨停,只是在尾盘三分钟集合竞价之时,被巨量资金砸开,但最终仍大涨5.15%。综合而言,近40天28个交易日,公司收了13个涨停板,累计涨幅达183.76%。
乾泰中晟投资2006年入股国际实业,彼时,公司实施股权分置改革,入股之时,乾泰中晟投资曾承诺所持股份锁定三年。
乾泰中晟投资的*大幅减持发生在2012年至2015年。公告显示,2012年6月27日至2015年3月16日,其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了189.50万股,2015年4月30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300万股,合计减持489.50万股,占总股本的1.02%。
粗略计算,此次减持,乾泰中晟投资套现约0.6亿元。这一次减持,如果以昨日收盘价计算,将套现2.79亿元。这意味着,此次减持顺利实施,大股东两次减持将合计套现3.39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实业股价大幅上涨前,因为重组失败,公司抛出一系列利好进行对冲,进而带动股价大幅上涨。
今年3月20日,正在重组期间,公司股价异常上涨,国际实业在发布的第二份异动公告中称,2013年,公司参股万家基金持有40%股权,并派驻一名董事。目前,万家基金已向证监会申请设立两只科创板产品和三只科创主题类基金产品。
频繁重组告败主业不济
国际实业主营业务较多,涉及焦炭、煤炭及深加工产品的生产与销售,麻黄素制品及其衍生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加工和销售,进出口贸易和房地产开发营销、物业管理,其中,油品销售产业贡献的销售收入长期超过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一半,但其毛利率偏低,去年低至2.86%。
基于此,上市以来,公司主营业务长期处于不太赚钱状态。2007年处于微利状态,净利润最多的是上市首年,达0.26亿元,2002年至2005年均不足500万元。从2007年开始,盈利能力大幅增强,2010年的净利润一度达到6.5亿元,次年开始大幅下滑,2017年亏损0.66亿元。
去年,公司扭亏为盈,净利润达到0.6亿元。不过,其扭亏主要得益于资产出售,公司去年转让乌鲁木齐县石油燃料公司股权、运输公司股权及加油站资产等,这些为当年贡献了约1.3亿元净利润。
今年一季度再次扭亏,公司盈利2374.78万元,同比增长262.90%。只是,当期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8.19%,只有6121.21万元。
为了提升盈利能力,国际实业也曾努力过。2010年,公司与铸管集团、铸管股份、铸管资源共同签署《重组协议》,约定由各方对铸管资源进行增资,同时对新疆国际煤焦化进行重组。通过出售煤焦化公司,参股铸管资源,与铸管股份、铸管集团合作打造钢焦一体化经营模式,以此提升盈利能力。
这是国际实业近10年来*一次成功重组。也就是在这一年,受重组影响,国际实业净利润达到6.5亿元,为历史*。
2013年,公司还曾两度宣布重组,结果均因“存在时间限制,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而终止。
去年11月13日,国际实业再度推进重组,但5个月后,公司宣布重组双方未能就标的公司拟参与重组股份比例及估值方面达成一致意见,最终终止重组。
由此看来,重组屡败引起主营业务持续亏损,未来,国际实业要想实现持续盈利,*的可能仍是借助重组。
消息●
八年前竞拍取得万家基金40%股权,国际实业(000159.SZ)如今选择清仓退出,聚焦实体经济。
早在2012年,国际实业以2.09亿元的价格参与竞拍取得万家基金40%股权,并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此部分的股权投资收益也成为国际实业在过往几年间“保壳”的关键。
随着传统油品及房地产业务业绩逐步恢复,国际实业计划卖出万家基金股权,支持现有主业发展。重组草案显示,国际实业将以9.5亿元的价格向新动能基金公司出售所持全部万家基金40%股权,受让方新动能基金公司为山东省省属一级企业。本次交易完成,本就具有浓厚山东股东背景的万家基金,将完全实现股东方“山东化”。
但需要注意的是,此前高度依赖投资业务的国际实业,本次资产出售虽然会获得9.5亿元资金,但其公司测算2020年备考投资收益和净利润将分别在原有基础上下降90.52%、96.9%。
而在本次资产出售前,上月末国际实业还将所持万家基金40%股权抵押给了新动能基金公司,获得3.5亿元额度的借款,股贷结合的方式换取资金支持。
八年前竞拍入股万家基金如今清仓退出
7月21日晚间,国际实业披露重大资产出售草案。上市公司拟将其持有的万家基金40%股权转让给新动能基金公司,由新动能基金公司支付现金对价,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不再持有万家基金的股权。
根据评估,万家基金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估值为24.6亿元,较其2020年末合并口径归母净资产10.54亿元增值14.06亿元,增值率133.36%,万家基金40%股权的评估结果为9.84亿元,最终交易双方确定本次交易的价格为9.5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总部位于上海,但一直以来万家基金都有着很浓厚的“山东系”背景。资料显示,万家基金在2002年成立初期的名字的为天同基金,由天同证券、湖南湘泉集团和上海久事公司共同出资成立,2007年更名为万家基金。
2007年11月,天同证券将其所持万家基金60%股权转让给齐鲁证券(即中泰证券前身),湖南湘泉集团将其所持万家基金20%股权转让给深圳市中航投资公司。2009年8月,齐鲁证券再将万家基金11%股权转让给山东省国资公司。
直至2012年,国际实业通过拍卖的方式分别作价10460万元,取得上海久事公司、深圳市中航投资公司各自持有的万家基金20%股权,累计耗资2.09亿元取得万家基金40%股权。
2018年2月份,山东国资控股公司挂牌转让万家基金11%股权,挂牌底价6808.78万元,国际实业与上海朴承组成联合体共同参与本次竞购。但最终,国际实业未能如愿竞拍成功。而齐河众鑫以8178.78万元的价格取得万家基金11%股权。成为后者第三大股东。
截至今年3月末,中泰证券、国际实业、齐河众鑫分别持有万家基金49%、40%、11%股权。天眼查显示,中泰证券的实控人为山东省国资委,齐河众鑫的实控人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永锋集团的总经理刘锋,且刘锋也是中泰证券的董事之一。
而本次交易的对手方新动能基金公司成立于2018年,是山东省省属一级企业,由山东省财政厅直接履行出资人职责。这也意味着,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万家基金的股东将全部“山东化”。
作为老牌公募基金,万家基金虽然不是头部公募基金,但其规模在近年来也保持稳步提升趋势。2019年至2021年一季度,万家基金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13亿元、11.83亿元、3.45亿元,归母净利润8592.1万元、21490.89万元、5328.48万元。
天天基金网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万家基金的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指数型及货币型的基金分别有12只、83只、48只、11只、13只,规模分别为35.71亿元、655.06亿元、540.69亿元、23.65亿元、949.34亿元。
交易后备考净利润或下降97%
曾三次参与万家基金股权竞拍的国际实业,为何要将所持股份全部清仓?
据国际实业透露,通过本次交易,公司实现部分投资业务板块的剥离,有利于支持公司现有主营业务的发展,落实公司既定产业战略。未来上市公司将集中优势资源,进行业务拓展和产业延伸。
不仅如此,由于万家基金属于公募行业,对资本金要求较高,如果未来万家基金有进一步的增资安排,国际实业认为继续持股对公司的资金要求较高,不利于公司主业的发展。
但
上月末,国际实业以持有的万家基金40%股权以及全资子公司新疆中化房地产名下部分资产提供质押担保,向新动能基金申请额度3.2亿元的借款,年利率为9%。换言之,向新动能基金出售的万家基金40%股权,已经提前被国际实业质押给了股权受让方。
重组草案显示,新动能基金将分三次向国际实业支付股权交易价款。其中,第一次支付2.85亿元,第二次支付4.75亿元,并在付款前扣减其前期向国际实业发放的而国际实业尚未清偿的委托贷款本息。
值得关注的是,一直以来国际实业所持万家基金40%股权都采用的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此部分投资收益也成为国际实业最主要的利润来源。
2013年至2020年,国际实业持有万家基金股权产生的收益分别为1842.93万元、1953.49万元、2052.7万元、2116.1万元、3907.45万元、2763.8万元、3436.84万元、8596.36万元,合计约为2.67亿元。
同期,国际实业净利润数合计为3.69亿元,且主业获利能力不佳,一直处于盈亏交替的“保壳”边缘。特别是在2014年开始,国际实业连续六年扣非净利润亏损,直至2020年才扭亏为盈。
2020年和2021年一季度,国际实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53亿元、1.54亿元,同比增长28.29%、848.15%;净利润8871.48万元、3402.77万元,同比增长191.67%、222.94%;扣非后净利润1391.32万元、426.64万元,同比增长188.5%、126.65%。
2020年,国际实业的油品销售及仓储业务、房地产业务及其他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9.95%、10.82%、9.23%。
从财务数据层面来看,出售万家基金股权,对国际实业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投资收益下降,并带动净利润下降。根据备考报表,交易完成后,2020年国际实业的投资收益将由交易前的9496.28万元下降至899.92万元,归母净利润由8871.48万元下降至275.12万元,降幅分别高达90.52%、96.9%。
国际实业表示,虽然交易后备考盈利能力下降,但同时本次交易后预计公司将获得9.5亿元及标的资产期间损益部分对应的现金对价,回收的资金可为上市公司今后面临的主营业务结构调整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也可用于补充公司营运资金。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国际实业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国际实业股吧、片仔癀股票行情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