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6月22日丨石大胜华(603026.SH)公布2021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此次利润分配以方案实施前的公司总股本202,680,000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3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约6080.40万元。股权登记日为2022年6月29日,除权(息)日为2022年6月30日。
周二夜盘,PTA期货小幅反弹,主力2209合约收涨0.54%,报5538元/吨。
从成本端来看,7、8月份全球原油市场依然呈现供增需减局面,但期货市场是否已充分消化利空驱动有待观察,从基差情况来看,现货市场始终处于高升水局面,基差如何回归也是市场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短期来看,原油市场可能继续呈震荡反弹特点。PX方面:PX总体呈现供需双减局面,PXN价差持续回落,上周PX价格总体呈现大幅下跌局面,随着原油价格企稳,PX价格有望继续反弹。
供应方面,福海创7月检修,但有长约执行,从市场卖方临时转换为买方,逸盛前面已经大量出售7-8月的货,恒力如果2套PTA装置落实检修,后期可售货源不多。
需求方面,高温影响生产,江浙终端开工低位持续。加弹、织机、印染开工率分别为47%(-3%)、51%(+1%)、55%(-10%)。昨日江浙涤丝价格重心上涨100-300,产销高低分化,局部低价继续放量。近期市场在低价吸引下投机备货增加,涤丝库存明显下降,且当前下游开工与长丝负荷大体匹配,后续累库压力将有所缓解。
对于后市走势,浙江中下游因限电因素导致降负荷,聚酯端减产进一步扩大,聚酯端压制上游原料价格,短期需求难有改观,预计pta价格跟随成本波动为主。美指高位回调,市场悲观情绪有所缓和,跌加前期跌幅较大,商品呈现修复反弹,拜登中东行收效甚微,原油偏强,成本端带动pta修复盘面价差及基差,不过整体趋势仍偏弱,影响反弹幅度及节奏。
7月19日丨石大胜华(603026.SH)公告,2021年7月19日,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成立日本全资孙公司的议案》,为实施公司发展战略,拟用全资子公司石大胜华(香港)有限公司作为投资主体,成立全资孙公司——石大胜华(日本)株式会社,预计投资9999万日元,主要经营锂离子电池原材料(含化学品和危险化学品)的销售,化学品贸易,技术进出口。
在日本设立全资孙公司符合国家“走出去”战略,有助于石大胜华开拓日本市场,持续扩大公司海外市场的销售占比。同时,也将有助于公司吸收海外优质的资产和技术,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符合公司的发展规划。
10月14日,前期热门锂电个股石大胜华(603026.SH)公布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7.1亿元至7.7亿元之间。同比增加 1131%至 1235%。
11倍的业绩增速堪称亮眼,但仔细看,第三季度业绩环比却出现了大幅下滑。预计2021年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2至1.8亿元之间,环比下滑超过50%,业绩不及预期。
10月15日早盘,,石大胜华股价大幅低开7%,随后直奔跌停板,近一个月跌幅近30%。
盘后公司龙虎榜数据显示,1家机构专用席位净买入3801.35万元,2家机构专用席位净卖出4.54亿元。
业绩下滑,原因何在?
公开资料显示,石大胜华主营电池级溶剂产品,为锂电池的核心材料。今年以来,随着下游新能源车销量的爆发,相关电解液产品量价齐升,尤其三季度以来,更是呈现加速趋势。
所以,业绩环比应该上涨才对,为何出现大幅下滑?
针对三季度净利腰斩的情况,在当日的电话会议上,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三季度公司设备检修,影响当期业绩。
上述公司负责人称,8月中旬到9月中旬,公司设备检修,停产1个月,对公司产品出货量影响比较大,而设备检修投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业绩。“停产前需要降低负荷,重新开车后还有个产能爬坡的过程,对出货量的实际影响超过一个月,直到9月底,公司才实现正常生产。三季度公司产品出货量至少下滑了三分之一。”
另一方面,资产计提也是影响三季度业绩的重要原因。据此前公告,三季度公司垦利工厂两套装置停产,截止6月30日,这两套装置固定资产净额约为1亿元。公司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三季度公司对此进行了一定比例的计提。
此外,石大胜华在三季度多执行前期订单,未享受产品新一轮涨价红利。国庆节后,电池级溶剂DMC和EMC分别上涨至18000元/吨、28000元/吨附近,再创历史新高。
公司表示,目前公司前期低价订单基本执行完毕,十月份开始东营基地出货量明显增长,泉州基地(公司泉州基地44万吨产能的一期工程已经在9月底竣工,当期产能约22万吨)有望进入试生产,第四季度公司整体出货量将进一步提升。
可以预期,随着公司新订单的逐步执行,可能会继续带来业绩增厚。
公司的竞争力、及业绩隐忧
石大胜华创立于2002年,是依托于中国石油大学创办的企业,公司是特斯拉供应商,是锂电池电解液溶剂的龙头企业。
锂电池电解液中使用最广泛的溶剂是碳酸酯,市场上主要的碳酸脂溶剂有DMC、EMC和EC三种。其中EMC在电解液溶剂中占据了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EMC碳酸甲乙酯是最受市场欢迎的品种。
最近两个月电解液的需求持续上升,EMC的价格也水涨船高。因为厂家投入新的产能,需要一段时间的建设,所以当前市场处于供给紧张的状态。
石大胜华在EMC市场中占据着*的市场份额,其EMC产品不仅供应着国内的锂电池企业,同时也远销海外。在EMC产品供应紧张的今年,石大胜华产能扩张的规模要远远超过同行业的其他公司。
除了在EMC产品上占据着主要市场份额,石大胜华在DMC产品上更是处于*优势地位,公司的DMC占全部市场份额的70%以上。
很多DMC产品用在新能源电池中,而新能源电池对溶剂的要求非常高,国内能够生产的厂家非常少。很多技术积累不够的小厂商,难以满足锂电池客户对可靠性的要求,所以整个行业想在短时间内将产能扩张上来并不容易。石大胜华凭借其技术领先性,占据了国内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具备较深的护城河。随着下游客户,比如宁德时代、天赐材料等积极地扩张产能,预计石大胜华的产品销量将会进一步上升。
形势一片大好,身处当下最热门赛道,不过公司也不乏一些隐忧。
一是价格能否持续?化工赛道是典型的周期股,高景气的阶段,因为产能供应不足,公司成为香饽饽,一旦同行业的其他公司看到化工产品大幅的涨价也会扩大产能,会造成未来几年化工产品的涨价幅度不及预期。
根据统计,EMC市场有效产能大约17万-20万吨,其中石大胜华5万吨,海科新源和连云港思派3.9万吨,为市场主要生产厂家。
石大胜华目前EMC/DEC量产装置产能6万吨,可产EMC5万吨,DEC1万吨。同时东营厂区5万吨EMC/DEC装置预计明年初建成,2021年预计增长EMC/DEC产量5万吨,是2021年市场上*较大的EMC新增产能,石大胜华EMC/DEC产能将达到11万吨。
另外,自封“电解液溶剂一哥” 的海科新源,拟申请创业板上市。数据显示,海科新源拟募资15.12亿元用于锂电池电解液溶剂及配套项目(二期),募投项目建设1套4万吨/年电池级碳酸乙烯酯(EC)装置、1套6万吨/年电池级碳酸甲乙酯(EMC)/二乙酯(DEC)装置和2套7万吨/年碳酸二甲酯(DMC)装置,本项目建设期为2年,生产期生产负荷第一年、第二年分别可以达到80% 和***。项目建成后,公司预计年均销售收入为23.40亿元,预计平均年净利润为 4.77亿元。
产能是周期行业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一旦产能加速扩张,供需缺口收窄,未来电解液溶剂产品不排除存在价格回落的风险。
二是石大胜华目前处于无实际控制人的状态。
当一个公司处于无实际控制人的状态,在面对行业的快速变化过程中,可能不能及时反映或扭转方向的力度不够等问题。如果没有实际控制人,公司的运营只依靠职业经理人的话,那么职业经理人离职之后,还可能出现衔接不够好的问题。
同时石大胜华的客户比较集中,一旦其中某一两个客户选择别的产品那么对公司的业务会构成比较大的影响。
结语——
整个锂电产业链个股9月下旬以来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调整,不少前期热门股跌幅都在百分之二三十以上。有分析观点认为,由于锂电板块短期增势过猛,也已经有了一定炒作泡沫,累积了回调风险。
不过券商整体仍然看好锂电股四季度表现。
中信证券指出,锂电板块的高确定性和长期成长性预计将吸引资金的持续流入,推动相关上市公司股价继续上行。国泰君安研究所认为,四季度中国欧洲两大市场有望同时年底冲量,一方面是由于四季度为传统的汽车消费旺季,其次中国以及欧洲主要国家受年底补贴政策退坡影响,所以四季度冲量幅度有望超市场预期,从而带动锂电材料价格加速上涨。
那么,作为锂电材料商的石大胜华,后续将如何演绎?溶剂龙头能否赢得投资者信心,我们拭目以待。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603026》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603026、pta期货行情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