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昨日,一则被“窗口指导”的传闻,直接将5倍妖股中通客车“拉下马”,上演天地板。今日妖股又跌停,超17亿资金等候出逃,16万股东可安好?
5倍妖股一字跌停,超17亿资金等候出逃
20日早盘,中通客车一字跌停,截至午盘,有近85万手卖单将股价封在跌停板上,按20.6元价格计算,等候卖出资金17.44亿元。
中通客车的“示范效应”下,其他高位股也高台跳水。20日早盘,不少高位股如金智科技、万里股份、恒大高新等下跌,甚至跌停。
第一妖股被“窗口指导”?一则传闻引发天地板
昨日一则传闻称,有券商接到交易所电话,称将对频繁参与中通客车交易的投资者从严从重处理,还考虑对券商进行扣分处理。同时提到,请相应分支机构加强投资者宣导,非必要不参与该标的的交易,针对已持有(特别是大额持有)该标的的投资者,建议明确传达交易所警示要求,切勿继续买入。
传闻发酵之下,中通客车午后开盘上演一轮天地板。最终,中通客车全天收跌22.89元,成交额放量至接近60亿元,刷新历史天量,创当日A股第三名;换手率超39.52%。
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深交所曾在每周监管动态中公开对该股实施重点监控,对存在异常交易行为的投资者严格采取自律监管措施。
此外,深交所曾向上市公司发送关注函,督促其充分披露相关信息,期间因股价异常波动公司两次申请停牌核查,向市场提示交易风险。
据接近监管人士,深交所要求会员强化对频繁参与炒作客户的交易行为管理,引导其树立风险意识、合规理性参与交易。
中信证券罕见发文提示风险
中通客车持续飙升,专业机构也看不下去了。
7月19日收盘后,中信证券在官网发布关于“中通客车”交易风险提示称,上市公司“中通客车”基本面目前没有发生重大变化,股价短期内上涨幅度较大,中信证券敬请各位投资者充分了解股票市场风险。
除了中信证券以外,兴业证券、中泰证券也在官网发布了关于“中通客车”的交易风险提示。
有券商人士分析认为,多家券商发布这样的交易风险提示,有可能是因为接到了窗口指导,而之前监管层也曾对其他一些妖股有类似动作。
5倍妖股如何炼成?
凭借着核酸检测车、“国企改革”等概念的加持,中通客车股价接连飙涨。数据显示,自5月13日开启暴增模式以来,至7月19日盘中*价,中通客车短短不到两个月时间累计涨幅超5倍。
中通客车股价接连暴涨吸引了交易所关注,公司在回复交易所问询函中提到核酸检测车相关情况。中通客车称,公司1-4月份累计销售核酸检测车20台,收入6170.97万,该产品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5.39%;以销定产,无库存。截至5月30日核酸检测车在手订单18台,预计收入4578万元。也就是说,目前中通客车已披露的核酸检测车数量仅为38台。
中通客车多次表示,核酸检测车数量较少,该业务不足以对公司业务发展及盈利能力产生重大影响。
此外,深交所曾在每周监管动态中公开对该股实施重点监控,对存在异常交易行为的投资者严格采取自律监管措施。
但这并不妨碍资本对中通客车股价炒作,事实上,中通客车股价暴涨后曾两次停牌核查,但都没起到对投机降温的效果,股票复牌后,中通客车股价继续走高,并不断创下阶段新高。
中通客车股价被爆炒背后,游资疯狂出逃。7月19日的龙虎榜数据显示,卖一席位的华龙证券济南经十东路营业部1.63亿元,买入部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卖二席位的国联证券上海分公司同样也卖出0.73亿元,几乎没有买入。
证券拉萨营业部频繁出现在买卖前五大席位中,其中,证券拉萨东环路第二营业部出现了22次,证券拉萨团结路第一营业部出现了20次,证券拉萨东环路第一营业部也出现了18次。
证券拉萨营业部之所以被市场认为是散户交易集中营,主要因为众多散户投资者在网上开户时,都会被分到一个叫“拉萨营业部”的营业部,而这些散户的操作往往比较凶猛,且数量庞大。
股价被爆炒的背后,公司业绩却多年表现疲软。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中通客车业绩持续走低,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7.41亿元、44.08亿元和45.87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33亿元、0.24亿元和-2.20亿元。
7月9日,公司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00万元~2500万元,扭亏为盈。
公司表示,上半年业绩扭亏为盈主要因为:一是公司调整市场与产品结构,大中型客车销量增加,产品毛利率提升;二是本期处置新疆中通客车有限公司股权影响利润增加。
对于市场热炒的“核酸检测车”,公司只字未提,由此也可见,其对公司上半年业绩影响微不足道。
本文网友分享于
上汽集团
看不懂的定增
2017年1月19日,上汽集团获得证监会批准,非公开发行6.58亿股,发行价22.8元,募集资金150亿元。根据上汽集团的定增说明,在150亿元募资中,72亿元将用于新能源汽车相关项目,20亿元将用于智能化大规模定制项目,19亿元将用于前瞻技术与车联网项目,39亿元将用于汽车服务与汽车金融项目,涉及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燃料电池汽车、智能驾驶、互联网汽车、大数据、电商平台、汽车金融等多项创新业务。
其中,大股东和核心员工持股计划认购1.8亿股,其余部分由6家机构认购。公司核心员工合计出资约11亿元成立员工持股计划,员工持股计划参加对象为集团领导、厂部级干部及关键骨干员工。其中6家机构的锁定期为1年,至2018年1月19日解禁时,上汽集团*股价33.91元,上述股东们一年期间浮盈48.73%。截止2018年底,参与定增6家机构中,除了河北港口没有操作,中原股权少量加仓外,广东恒建和华融惠通都有所减持,而平安资产和民生通惠更是选择了清仓。
定增参与方
上汽集团一向以高分红和高股息率而著称,2016年至2018年的分红金额分别为193亿、214亿、147亿,占合并报表归母净利的比率高达60.23%、62.13%、40.88%。如果真的因为业务发展需要资金的话,完全可以通过调整分红金额或者通过债权融资实现,根本没有必要通过定增的方式进行。定增后既摊薄了老股东的权益,同时解禁之后又会对股价形成压制。
从下面的图形可以看出,在定增解禁之后一个多月内,上汽集团的股价达到最近几年的高点(黄色框体区域),然后一路下跌至今。这里面虽然有汽车行业整体进入景气周期底部的原因,但是和定增机构的通过抛售股份而退出应该也有很大的关系吧。
股价走势
2019年业绩分析
2018年报中,公司针对2019年制订的目标
“公司力争全年实现整车销售710万辆,预计营业总收入9065亿元,营业成本7775亿元”
这一目标相比2018年的完成的业绩而言,并不算高。但根据公司在在2020年1月13日发布的2019年业绩预告,2019年仅完成整车销售623.8万辆,同比减少11.54%,仅完成目标的88%,可见公司对2019年的市场情况虽然有所预期,但是市场的残酷程度还是超出了公司预期。
除了经营指标未能达成外,业绩指标更是大幅下降,归母净利预计为256亿,相比2018年360亿,同比减少28.9%;扣非归母净利为214亿,同比下降34%。
2019年中国汽车销售同比下滑8.38%。根据公司公布的12月产销快报显示,上汽大众和上汽乘用车同比下滑幅度低于市场平均,而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的销量下滑严重拖累了公司的整体业绩。在2019年12月中国汽车销售整体转好,同比销售下滑0.11%情况下,上汽集团实现了销售增长,同比增长5.76%。需要注意的是,上汽通用仍处于销售下滑通道中,同比减少高达27.6%。
2019年12月产销快报
针对市场形势变化和销量下滑的趋势,上汽集团在2019年也做了相应的应对。首先,原总裁陈志鑫退休,由上汽乘用车公司总裁王晓秋接任,而王晓秋是上汽自主品牌乘用车发展壮大的主要负责人;其次,与广汽集团签署为期5年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展开在技术和市场等多方面的合作,以应对智能化、电动化潮流,至于未来两家是否可能实现合并也未可知,毕竟国外的汽车公司也在通过设立合资公司的形式进行强强联合,以共享技术和降低采购成本。至于以上应对举措,效果如何,我们也需要后续的业绩证明。
隐忧
正如我们在《汽车股分析系列(1) —— 对汽车行业的认知》提到,中国将在“2022年将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在此背景下,根据媒体报道:
“2019年3月12日,大众汽车集团CEO迪斯于德国沃尔夫斯堡总部召开的“2018财年媒体年会”上声称,大众集团正在计划对在华几家合资公司的股比进行调整,这其中就包括上汽大众,谈判正在进行,预计2019年下半年或2020年上半年对外公布结果。”
合资公司股比的调整直接影响上汽集团的业绩。3月13日,上汽集团大跌4.41%,报收25.56元。虽然上汽集团随后发布官方声明,强硬地否认了股比调整一事,但“无风不起浪”,未来调整的隐忧依然存在。
虽然相比其他公司,上汽集团虽然对合资企业的依赖相对较低,但是对合资企业的投资收益占营业利润的62%,仍然是公司利润来源的大头。在自主乘用车尚未盈利,上汽通用的销售大幅下滑的情况下,日系车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如果上汽大众合资公司的股比发生变化,对于上汽集团的未来业绩而言,也算是巨大的隐忧了,而这也会成为压制公司未来股价增长的一个因素。
结论
整体而言,上汽集团在中国汽车市场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竞争力,包括合资企业的品牌溢价和产品竞争力,零配件及金融业务也能为公司带来大量的利润,自主品牌逐渐成长壮大并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公司一直保持着中国股票市场上并不多见比较高的股息率,即使作为打新的门票股,现在估值也是值得下手的位置。
而其*的缺点就是因为规模相对庞大,成长性略微不足。
估值
汽车行业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我们以PB为参考为上汽集团进行估值。由下图看出,最近十年来,上汽集团的PB的*极值出现在2014年,约为1.05倍,*出现在2010年约为3.3倍,而大部分情况在1.27倍到1.71倍之间波动。
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整个汽车行业出现同比销售下滑的趋势。上汽集团的业绩同期也出现30%左右的下滑,同时伴随着定增限售股解禁的局面,上汽集团的市净率也从2018年的1.9倍左右下滑至2020年的1.03倍,创出新低,同时股息率高达5.83%。
虽然2019年12月销售业绩有所回升,但是根据已经发布的1月份产销快报的公司销售情况来看,叠加春节因素(1月下旬)、新冠肺炎疫情(1月下旬升级),各个公司的销售都出现大幅下降。后面月份在疫情的影响下,销售情况预计更不容易乐观,股价的下跌趋势预计会延续。
作为周期股,我们在建仓时,也要考虑整个行业所处的周期。目前,我们可以判断汽车行业处于周期底部,但是是否会翻转,我们还未能看到明确的信号。因此,从估值的角度来看,上汽集团已经进入可以尝试购买的区间内,可以先建观察仓。同时密切关注行业情况和公司的产销快报,以便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抓住最牛汽车股(1)——对汽车行业的认知
抓住最牛汽车股(2)——广汽集团(SH:601238,HK:002238)投资分析
抓住最牛汽车股(3)——车企的业绩拐点到来了吗?
抓住最牛汽车股(4)——上汽集团(SH:600104)值得买入吗?(上)
浙江世宝、中通客车分别公告,近期,公司就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相关事项进行了必要核查。鉴于相关核查工作已完成,经申请,公司A股股票将于7月6日开市起复牌。值得关注的是,这两只股票都是因为前期涨幅过大而进行停牌核查的。此外,两家公司的大股东、重要股东均在股价大幅上涨期间减持公司股票。
澎湃财讯
7月7日盘后,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通客车,000957)披露了截至2022年6月份产销数据快报。快报显示,该公司6月销量443辆,本年累计销量3182辆,同比下降17.16%;6月产量358量,本年累计产量2938量,同比下降27.30%。
7月7日,中通客车盘中上演“地天板”。截至当日收盘,中通客车涨10.01%,报21.11元/股。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通客车*消息》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通客车*消息、上汽集团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